“二十来岁吧,好像叫王卓娅。”周如意抿嘴乐道,“肯定也是被《卓娅与舒拉》影响的读者,登记户口的时候给自己改名了!”
叶满枝点点头,继续埋头吃饭,她的心思全在那条电视生产线上,下午还得回去开讨论会呢!
她速战速决,吃过午饭便独自回了办公室。
捧着茶缸喝水的时候,她拿起桌上的电话,拨去了大姐的单位。
“姐,我记得你们话剧团好像有个叫王卓娅的女演员吧?”
第210章
下班后, 叶满枝乘车去了话剧团的招待所。
大姐正等在门口,甫一见面,便挽上她的手说:“你来得正好, 先陪我去剪个头发!”
“我还没吃晚饭呢,”叶满枝拉着她去国营饭店下馆子, “咱俩先吃饭, 今天我请客!”
大姐没反对, 进了饭店就不客气地点了三个肉菜, 略有些埋怨地问:“什么事让你吞吞吐吐的?还不能在电话里说?”
“姐,那事你帮我打听了吗?”
“打听了, ”叶满金压低音量说, “但你也知道, 我们单位那些人要么下乡, 要么分去了其他单位,我也打听不到太详细的。不过, 听我以前的一个同事说, 王卓娅一直想调动工作。”
“她现在在哪个单位工作?”
“在商店站柜台呢, ”大姐摇摇头说, “王卓娅才二十多岁, 跟我们不是一批的演员, 我自己的事都忙不过来, 哪有闲心管年轻人!”
前几年, 市话剧团停止演出,没有了门票收入。
为了维持生计, 大多数职工都另谋出路了。
叶满金早在五六年前就从台前转到了幕后,很久都没有演出任务。
所以,在其他演员还幻想单位重新卖票演出的时候, 她当机立断给自己调了工作,转去话剧团的招待所当了服务员。
叶满枝向大姐透露了王卓娅即将调去钢厂招待所的消息,迟疑道:“王卓娅如果是售货员,那工作其实还可以,没必要转去招待所当临时工吧?也许是遇上重名的人了,十多年前改名叫卓娅的人还挺多的。”
那时候苏联小说《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在学生之间非常流行,女生幻想自己是女英雄卓娅,男生代入弟弟舒拉。
市里普查人口,集中上户口那几年,很多人给自己改名叫X卓娅或X舒拉。
大姐却说:“那可不一定!我算是话剧团第一批转岗的职工,那会儿去招待所还是正式工。但是年轻演员一直抱着重新登台的希望,等他们另谋出路的时候,各单位已经没有正式编制了。王卓娅现在是商店的临时工。”
如果上面有人关照,那王卓娅在招待所的日子,肯定比在商店舒服。
等到钢厂招待所扩编,她还有机会拿到正式工编制呢!
“王卓娅是从县文工团转来市里的,好像家庭条件挺一般,以前没听说她有这方面的门路啊!她要是真有这门路,早两年干嘛来着?”大姐握着汽水瓶,纳闷地问,“谁帮她调的工作?”
叶满枝说:“钢厂那个王卓娅的工作,是我们厂的王造福帮着调动的,王造福是市革委会副主任的女婿。”
闻言,大姐连忙将橘子汽水咽下去,问:“那个王造福多大年纪?长什么样?”
“26岁,大高个,国字脸,长得挺精神的。”
“他是不是高河县的人?”
“嗯,他以前是高河县日化厂的工人。”
大姐把汽水瓶子往饭桌上一拍,呵道:“破案了!你说的这个王卓娅九成九是我们话剧团的!她就是我们团长从高河县文工团调来的,这姑娘长得漂亮,台词也好,刚红起来那段时间,好多单位邀请她去跳交谊舞,都被她找借口婉拒了……”
“王卓娅有一阵子是挺红的。”
叶满枝以前常去话剧团看演出,尤其结婚以后,跟吴峥嵘约会吃饭之后的活动,不是看电影就是看话剧。
有一段时间接连两三部新剧的女主角都是王卓娅,否则叶满枝也记不住话剧团有这号人。
大姐嫌弃道:“这姑娘光长了一张漂亮脸蛋,脑袋瓜不太行。她红起来以后,追求她的人挺多的,连我都能找到你姐夫那样的,她比我当时还红呢,找个更好的完全没问题。结果那么多人追求她,她都拒绝了,据说是跟他们县那边的一个工人在谈对象。”
“我见过她那对象两次,长得比我们团里的男演员还精神,刚开始听说他俩都姓王,我们还以为他俩是一家子兄妹,后来才知道那就是她对象。那男的长得好是好,但是结婚过日子哪能光看脸啊,柴米油盐哪样不要钱?”
叶满枝:“……”
她其实还挺能理解王卓娅的。
找个脸蛋漂亮的,放在家里真的赏心悦目。
她跟吴峥嵘一桌吃饭,都比她独自一人时吃得香。
而且生的闺女也好看。
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找个好看的男人,还是很有必要的。
不过,她跟大姐的恋爱观一直有些分歧,她也就没替王卓娅辩驳。
大姐哐哐输出了一顿,想了想又找补道:“当然了,我不是说找个工人就不行了,有些年轻的五级六级工,工资比我高多了,养家完全没问题。但我瞧着她那个对象,不像是能踏实在车间干活的人,工人的工资评级要看技术,他长得太白净了,哎,我也说不好,就是直觉吧。”
叶满枝笑道:“姐,你直觉还挺准的,王造福确实没在车间干活,他现在是我们厂的党委副书记了,我要是离开曙光厂,他是最有可能接替我位置的。”
“呵呵,我就说嘛,小王那个对象靠不住!”大姐立即来了精神,“他俩谈了一两年,一直没请同事吃喜糖。这么长时间不结婚,肯定是有点问题的,原来是人家另攀高枝了!”
“嗯,攀上了市领导的闺女,连孩子都有了。”
大姐中肯点评道:“他那张脸蛋还是能哄哄女人的,王造福比小王豁得出去。小王至今未婚,她以前的对象居然连孩子都有了!我就说她脑袋不灵光嘛,跟这种人耗了那么长时间,把自己的姻缘也耽误了!”
大姐怒其不争,把这一对姓王的都骂了一遍。
回过神来,又问:“那男的既然已经结婚了,就跟媳妇好好过日子,干嘛又给曾经的对象调动工作?不怕被他媳妇知道啊?”
叶满枝说:“他办得还算隐蔽,没把人放在我们单位附近,距离家属院也远,一般人应该联系不到他身上。而且他俩都姓王,老家又是一个县里的,外人还以为他俩是本家兄妹呢。”
大姐呸道:“这男人吃着碗里的,还看着锅里的,要说他没有歪心思谁信啊!王卓娅也是脑筋不灵光,跟个有妇之夫牵扯不清,万一被人抓住了,有她好果子吃!”
叶满枝又给她开了一瓶汽水,好笑道:“别人家的事情,你跟着生什么气?你最近在单位咋样,啥时候能当个主任?”
“当什么主任!”大姐说,“之前有一次我们主任想提拔我去管招待所的餐厅,都被我拒绝了,我就踏实当服务员吧,反正晓光和晓婷都上班了,我公婆也退休了,没啥后顾之忧。”
叶满金以前是很有心气的,连商店的售货员都看不上,更遑论招待所服务员。
奈何她的出身是短板,亲生父亲曾是开大绸缎庄的。
常月娥与前夫离婚,算是反抗封建包办婚姻的典型,所以前夫一家对常月娥没什么影响。
而老五刚出生就差点被亲爹亲爷爷溺死,连面都没跟他们见过,自然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但叶满金在那家吃了几年饭,即使将近三十年没来往过,她仍然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一些影响。
叶满枝心知她的担忧,劝道:“你跟五哥都跟他们划清界限了,这么多年连面都没见过,其实没什么……”
“算了,我还是安安生生当个服务员吧。当小领导以后,工资涨不了多少,还要惹人关注。晓光和晓婷都上班了,我可不想影响孩子。”大姐笑道,“在招待所的日子其实也不错,我在服务员里算是形象最好的,主任把我放在前台负责接待。每天往那一坐,看看证件,收收钱就行,比在话剧团还舒服呢。”
*
叶满枝和大姐在国营饭店边吃边聊,聊到饭店打烊,两姐妹才散了场。
有言还在老宅那边研究洗衣机,叶满枝洗过澡以后,将吴峥嵘从书房拉出来,推到床上。
夫妻俩蒙着毛巾被聊天。
吴峥嵘:“有话直说,蒙个被子你不嫌热?”
“不热。”
叶满枝憋了一肚子的八卦,想要跟他倾吐呢。
她细细地将今天的发现讲给吴大博士,而后不太确定地问:“你说我接下来怎么办?”
“你应该干不了什么吧?”吴峥嵘反问,“王造福只是给以前的对象调动了一个工作,还是临时工,这件事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哪怕将这件事透露给他爱人,也未必会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叶满枝不禁微微颔首。
她在街道办工作的那两年,这样的事见过太多了。
捉奸捉双,只要不是捉奸在床,男人总有办法得到媳妇的谅解。
如果她亲自将这件事透露给赵卫红,那赵家父女将王造福踹了还好,万一人家选择了原谅,她就里外不是人了,说不定还要影响后续工作。
若是让其他人去给赵卫红透口风,其实也有同样的隐患。王造福未必能下台,还可能浪费一个有关他的把柄。
“我跟赵卫红接触了两次,感觉她算是个有脑子,拎得清的人。”
吴峥嵘嗤之以鼻:“她要是真的拎得清,会选择嫁给王造福?这个男人不可能是她爸给她牵线的,肯定是她自己找的。王造福的作风问题,没有直接证据,说不定人家床头打架床尾和,你还是别把希望放在色令智昏的人身上了。”
“哈哈,那我也是色令智昏的人,没比赵卫红好多少。”叶满枝小小地拍了一记马屁。
吴峥嵘的字典里从没有“自谦”二字,一本正经地赞许道:“但你选择了我,比她拎得清。”
“哈哈哈哈。”
叶满枝当即表演一个色令智昏,一头扑进他怀里,捧住他的脸蛋用力啵啵了几口。
她抱着男人安静了一阵,突然说:“我其实不太希望王造福离开。”
吴峥嵘“嗯”了一声,等待下文。
“王造福刚在厂里出了一个大丑,领导威信落到冰点。他搞事情的时候,响应的人也不是太多,何况我现在也算是抓住了他的一个小把柄。”叶满枝叹气说,“王造福离开以后,市里必然又要安排其他人过来,万一来了一个比王造福更难对付的,岂不是更麻烦?那还不如让他在厂里占着这个位置呢!”
王造福的身份,对曙光厂来说其实是有一定好处的。
他是赵副主任的女婿,能帮曙光厂争取到一些资源。
而他又只是赵副主任的女婿,不是儿子或女儿,也能免于让曙光厂受到领导的过多关注。
……
叶满枝跟自家男人夜聊到将近十二点,次日迷迷瞪瞪地洗漱去上班,坐进车间办公室的时候,神情还有些恍惚。
午饭之前,她接到了大姐的电话。
大姐托人打听了情况,据说王卓娅在商店的处境不太好,一直想调动工作,最近找到了去处,这两天都没去商店上班。
而且王卓娅谈了一个新对象,两人快要结婚了。
放下听筒,叶满枝把这俩人的事情抛到了脑后。
管他是旧情复燃还是随手帮忙呢,她得先抓主要矛盾,把眼前的电视机生产线争取下来再说。
市革委会组织的商讨会,时间定在了周五上午。
叶满枝并不是一个人去的,为了随时能开班子会议,通过一些临时方案,她把厂革委会的另外六个主任全都带去了市里。
而滨江无线电二厂那边也不遑多让,浩浩荡荡来了九个人。
再加上市里相关部门的领导,革委会的小会议室内坐满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