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峥嵘把她挪到自己身前,“你还是走我前面吧。”
叶满枝攥着钱和粮票肉票,眼睛不够用似的在各个展位上来回打量。
每个展位前都贴着单位名称,北园酒家、金陵酒家、亨栈酒家……全是外地人没听过的饭店名字。
叶满枝不知道哪个酒家好吃,但现场这些菜对她来说,都是好吃的。
各单位的展台前,摆着招牌菜的样品,每个展位都有至少十几道菜,大师傅会现场烹饪,现场销售给食客们品尝。
能吃到哪道菜全凭运气。
为了节省时间,夫妻俩分别去不同摊位排队,半小时后在通往二楼的楼梯口集合。
叶满枝心里还惦记着孙工媳妇所说的文昌鸡和江南香酥鸽,无论如何,今天要尝尝这两道菜。
她手里的粮票肉票有限,所以,最先去广州酒家的展位前排队。
酒家派了专人为市民介绍菜品特色,但叶满枝听不懂白话,便全心全意盯着美食咽口水。
轮到她的时候,就把钱和肉票递了过去。
然而工作人员却把肉票给她退了回来。
叶满枝疑惑道:“不要肉票吗?”
对方用带点方言口音的普通话答复:“我们这里的国营饭店不收票。”
“粮票肉票都不要吗?”叶满枝欣喜地问。
“不要,不过听说年底也要开始收票了。”
叶满枝喜出望外。
这是他俩来广州吃的第一餐,没想到广州这边的物资供应这么充足!
在饭店吃饭竟然不要票!
各省的供应情况不同,制定的票证政策也不尽相同。
滨江那边,去年在饭店吃饭也是不要票的,但今年就全都统一收取粮票肉票了。
出发前,吴峥嵘特意兑换了一些全国粮票。
这年头,全国粮票俗称满天飞,属于所有粮票里最贵的,‘吃遍省’的省票次之,“本地吃”的市票最便宜。
为了搞这些“满天飞”,他俩多搭进去好几张“本地吃”呢!
既然在国营饭店不要票,那她就不用算计着粮票过日子啦!
除了文昌鸡和江南香酥鸽,她又大手笔地买了骨香鸭片、油泡鲈鱼球、玉液叉烧包……
与吴峥嵘汇合的时候,两人总共点了将近三十道粤菜和小吃,哪怕展览会的试吃分量很小很小,每种吃一口,也把叶满枝撑得肚皮滚圆了。
何况她足足吃了三个玉液叉烧包呢!
“咱们把招待所换到这边吧,找个距离大姐家和广州酒家都很近的招待所。”叶满枝抚着肚子畅想,“然后这几天都来这里吃饭,争取把上千道粤菜的零头吃完。这个叉烧包好好吃啊,掰开还有汤汁流出来,听说是他们那个陈师傅的绝活,只有广州酒家能吃到!”
“嗯,住过这一晚,明早就换。”接过叶满枝刚买来的金钱虾盒,吴峥嵘问,“你不吃了?”
叶满枝摇头,支着下巴鼓励道:“你多吃点吧,我看着你吃就满足啦!”
她实在吃不下了,只能安慰自己,吴峥嵘吃过,就相当于她吃过了。
在小叶主任的糖衣炮弹下,吴峥嵘将桌上的残羹剩饭全都打扫了。
从展览会离开,又在景点溜达了半下午,去大姐家拜访时,夫妻俩还是七八分饱的状态。
两人提着礼物进门的时候,只有大姐夫和外甥在家迎接。
吴峥嵘笑道:“我姐不去车站接我就算了,我都带着媳妇上门了,她怎么还不见人影?”
大姐夫哈哈笑:“你姐在单位忙着进货呢,这半个月都是八点以后才下班的,不过她今早说了,这两天会尽量早点回来。”
郎舅俩熟稔地开了几句玩笑,吴峥嵘正要向他介绍叶满枝时,大姐抱着一个大西瓜进门了。
见到穿着军装的弟弟,大姐立即将西瓜塞给儿子,而后飞奔过来,热情地在吴峥嵘的肩上拍了拍。
“你小子是不是又长壮了?我上次在北京见你的时候,你肩膀还没这么宽呢!啧啧啧……”
“基层单位每天都有训练任务,比机关的训练量大。”吴峥嵘与姐姐轻轻拥抱了一下,笑着介绍,“姐,这是你弟妹,叶满枝。”
叶满枝的手已经伸出来,准备握手了,却被大姑姐一把揽过肩膀,亲亲热热地说:“小叶,你穿这件衣裳真靓,我眼光不错吧?”
她没能参加弟弟的婚礼,但是提前邮寄了不少贺礼。
其中就有一块孔雀蓝的丝绸料子。
她刚进门的时候就发现了,弟妹身上这件短袖旗袍,就是用她送的料子做的。
叶满枝笑着比个大拇指:“这料子的质感和颜色都是特一级的,我在滨江那边的商店都没见到这种品质的丝绸。”
“那当然了,这批货到了我们商店以后,还没来得及放进柜台,就被抢购一空了。我只抢到两块,咱俩一人一块!不过,还是你们年轻人穿旗袍好看,我现在胖得不像样子,用那么好的料子都浪费了!”
叶满枝瞅瞅面前的姐弟二人,再看看旁边的小胖墩外甥。
憋笑憋得小腹发酸。
她在省大老宅那边见过吴家的全家福,但人脸太小,她没发现亮点。
如今见到了大姐本人,她才发现,吴峥嵘和他大姐居然用的是同一张脸!
要说他俩是龙凤胎,叶满枝也相信。
实在太像了。
吴峥嵘这张脸,放在男人身上是美人。
放在女人身上也不遑多让。
吴岱岚身材丰腴,连手背上都有肉窝窝,是这年头难得一见的胖美人。
叶满枝爱屋及乌,对大姑姐的第一印象非常好,感觉她就是肉乎乎、话很多、亲切热情的女版吴峥嵘。
她跟大姐两口子打了招呼,又给外甥良宇塞了一个红包,见他顶着一张跟吴家姐弟有九分相似的脸,萌萌地说“谢谢小舅妈”,叶满枝终于没忍住笑了出来。
良宇的外貌性格跟亲妈是复制粘贴的,待人特别热情。
大姐夫去筒子楼的公共厨房做饭时,良宇就小大人似的,把自己的玩具手枪拿出来,给小舅妈玩。
等叶满枝盛情难却,接过来比量几下后,良宇凑过来商量:“小舅妈,你把照相机借我玩会儿呗!”
吴岱岚在另一边警告:“阿宇!”
“没事,照相机是咱爷的,”吴峥嵘将相机递给外甥,告诉他哪里是快门,哪里是闪光灯。
见大姐还在瞪孩子,他笑着问:“听姐夫说,你们单位最近挺忙的,你为了进货的事,一直在加班?”
“哎,七一刚过完,又要迎来八一了,八一之后很快又是十一。每逢这样的节日,百货商店都要加大供应,我们又是整个华南地区最大的百货商店,上面不允许出现断货的情况。其他东西还好说,从别的地区调货总能调来,但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这样的大件,能生产的只有那几家,订单都排到明年了……”
吴岱岚是百货商店的供销科长,百货商店的工资高,福利待遇好,否则她也不能吃得这么胖乎。
但工作压力也确实很大。
商业系统的供销工作,看的就是人脉关系。
谁的人脉广,谁就能比别人更早拿到货。
每逢节假日,都是对各大商店供销科长的一次大考。
哎……
叶满枝吃着姐夫刚切的西瓜,透露道:“大姐,广州不是在开全国物资交流大会嘛,我们来的路上,还跟我们省里的代表团在一个车厢里呢。你去展会上跟他们交流交流呗,兴许能弄到货源呢!”
吴岱岚摆摆手说:“那个就别想了,那都是省级层面的置换。全国一盘棋,有轻工业部和商业部在其中指挥。东西换来以后,由省里分配,到时候能分到哪个单位,那可就说不准了。我要是好不容易弄来一批自行车,最后被省里分给了其他单位,那我岂不怄死了!”
叶满枝问:“大姐,你没去问问北方的自行车厂吗?天津和沈阳都开了大型自行车厂。”
“呵呵,”吴岱岚从包里拿出一个大相册,介绍道,“全国所有大型工厂的联系方式,我都有。甭管南方北方的自行车厂,我全都联系过了,就是没货。”
他们商店今年的自行车和缝纫机定额早就用完了,要是再弄不来新货源,提货区就只能开天窗了。
叶满枝接过她的大相册,对里面五花八门的工厂名称,简直叹为观止。
她大姑姐好厉害哦,这人脉真是杠杠的!
可惜,这么强的人脉,还是采购不到自行车和缝纫机。
看来无论南方北方,这两样都是紧俏商品。
女同志说话的时候,吴峥嵘一直在教外甥使用照相机。
良宇对这个大方的小舅简直太喜欢了!
几个舅舅里,小舅绝对是最大方的!连这么宝贵的照相机都肯给他玩。
他是个情绪外露的小孩,等吴峥嵘两口子吃过晚饭,喝过靓汤,要赶末班车回招待所的时候,他就一手抱着相机,一手抱着小舅的腰,不想让小舅离开。
吴峥嵘在他脑袋上摸了摸,将招待所地址告诉大姐夫。
“良宇不是放暑假了么,你们明早上班的时候就把他送到我那里去,我带他玩两天。”
吴岱岚问:“你们准备什么时候上岛?这个季节经常刮台风,你俩要做好计划安排。”
“可能后天吧。”
“那行,我明早把良宇送过去,这小子经常跟着他爷爷蹭吃蹭喝,对市里那些好吃的好玩的,比我还熟悉,让他带着你们转转。”
*
吴峥嵘将照相机留给外甥玩,自己则带着媳妇回了招待所。
叶满枝洗过澡以后,一边趴在床上晃腿,一边忧愁道:“你说我要不要帮大姐联系一下自行车货源啊?”
“你有货源?”
“有啊,上半年我不是在做合作社转厂工作嘛,咱们光明街上有个第3五金社,之前一直生产锁具,转厂以后,开始试生产自行车了。生产任务都是前一年年底制定的,他们半路转厂的,暂时还没有生产任务,其实接点外省的订单也没什么。”
“自行车这么紧俏,本市的商店都供应不足,市里能让自行车流通到外面去?”吴峥嵘在她乱晃的小腿上捏了一下,“把衣服裤子穿好……”
“天气这么热,我才不穿呢!”
吴峥嵘:“……”
他虽然承诺过,让她有充沛的精力完成接下来的旅行。
但是从她月经那天开始算起,加上路上的时间,他俩已经有十天没有夫妻生活了。
叶来芽只穿个苏式奶罩在他面前晃悠,这是有恃无恐,完全不顾及他的感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