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沙布洛夫营长与安孃最后会不会在一起呀?”叶满枝欣赏着沿途风景,还惦记小说里的内容呢。
吴峥嵘猜测:“也许没在一起。”
“为什么啊?”叶满枝急了。
吴峥嵘冷静地分析:“那些苏联作家总喜欢创作一些悲情人物,为了让作品更有深度和话题度,恐怕不会给他们大团圆结局,也许其中一方牺牲了。”
两人正好溜达到一家新华书店门口,叶满枝迫不及待地跑进去问店员有没有《日日夜夜》。
本地国营单位的职工,多少能使用一些普通话。
听叶满枝详细描述了图书作者和内容后,对方摇摇头说没货,但可以帮他们登记一下。
叶满枝说自己是来探亲的,未必能逗留到图书到货的日子。
女店员与同事用白话叽里呱啦交流了什么,叶满枝和吴峥嵘一句没听懂。
等她再次转身时,为两人介绍了一个杂货市场。
“距离我们书店不远,走两个路口就有一条商业街,那里有几个书报摊也许有你们要找的这本书。这种繁体字的图书,我们书店已经很少卖了,你们去书报摊碰碰运气吧。”
两人向营业员道了谢,按照对方指引的方向,前往杂货市场。
“应该是这里吧?”叶满枝指了指前方的小巷子,无语道,“广州的同志居然把这样的小街称作商业街啊?还不如咱石道街宽呢,跟中国大街就更不能比啦!”
吴峥嵘也露出狐疑神色,不过这条巷子里确实有不少摆摊的,有卖书籍的,也有卖服装鞋帽和肉食水产的,甚至还有人在地上摆了两个收音机。
看到其他东西时,他没觉得如何,可是能在外面卖收音机,这就让吴峥嵘提高警惕了。
他正想跟叶满枝说说自己的怀疑,叶满枝却已经先行一步,蹲到了一个书摊前面。
那书摊上摆着不少外文书籍,还有英文和俄文辞典。
叶满枝在让人眼花缭乱的封皮上扫了一眼,直接问摊主:“同志,你这里有《日日夜夜》吗?”
摊主是广东人,似乎不会说普通话,听了叶满枝的话以后,回了一串她听不懂的。
叶满枝出来前,完全没想到自己这趟旅行最大的阻碍会是语言不通。
她想了想,用脚尖在土路上划拉了一遍日日夜夜这四个字。
“有这本书吗?”
这回摊主似乎看懂了,顿时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还冲叶满枝和她身后的吴峥嵘挤眉弄眼,揶揄地笑了笑。
叶满枝理解为“你怎么不早点写字?早写字,我早就懂了!”
见他懂了,叶满枝挺开心,心想肢体语言也是很好用的沟通方式呀!
“这本书多少钱啊?”
摊主比出一根手指:“一元钱。”
“这么贵?”
叶满枝觉得有点贵了,但是新华书店已经不卖这本书了,其他地方也未必能买到。
何况郭主任那本书还挺厚的,一块就一块吧。
这书拿回去可以放在吴峥嵘的书架里珍藏。
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叶满枝把钱给了他,接过书以后却感觉手里的书似乎不太对劲。
封面被牛皮纸包了起来,看不到书名,但厚度完全不如他们刚看的那本《日日夜夜》。
她正想问问对方是不是拿错了书,巷口处却突然传来一阵急促而尖锐的哨声。
不等叶满枝再询问什么,那摊主和附近几个摊位的人,全都像听到下工铃声的工人似的,呼啦啦收拾东西,一窝蜂地往巷子的另一头涌去。
见她还傻站在原地,吴峥嵘一把攥住她的手腕,将人拉进了最近的一个岔路口。
巷子里全是哨声和追逐的脚步声,好几个带着红袖箍的男人,一边追一边用白话喊着什么。
一个戴红袖箍的男人经过他们这里时,本想上来盘问两人的情况,看到吴峥嵘亮出来的军官证后,什么也没说,点点头继续追着那群小贩跑了。
“什么情况啊?”叶满枝喃喃。
“咱们可能找错地方了,这里不像正经商业街,反而像是黑市。市里开办的杂货市场,不可能销售收音机吧?”吴峥嵘猜测,“我怀疑他们是卖走私洋货的。”
叶满枝捧着手上那本书问:“那我不会买到走私货了吧?”
“一本书而已,应该不至于。”
叶满枝心想,她花了一块钱呢!
这一块钱可不能浪费了呀!
于是,她赶忙将书翻开,检查一下书里的内容。
结果,不翻不知道,一翻吓一跳,看清页面上的内容后,叶满枝满脸震惊,手上一抖,将书掉在了地上。
“怎么了?”吴峥嵘以为书里有什么血腥暴力的内容,把她吓到了。
弯腰去捡的时候,只听叶满枝焦急道:“你别捡了,那书不正经!”
吴峥嵘还是伸手捡了起来。
翻开那一页的内容,他已经看清楚了——一男一女在妖精打架。
他往前翻了翻,几乎整本书都是这种少儿不宜的内容。
尺度之大,令人大开眼界。
“哎呀,你别看了!”叶满枝满脸通红地说,“那人瞧着挺老实的,怎么那么不正经啊!我跟他买苏联小说《日日夜夜》,他竟然卖给我这种书!”
吴峥嵘神情微妙地将书合上。
仔细说起来,摊主的理解似乎没什么问题,这本勉强也算是《日日夜夜》吧。
第80章
乘车前往广州酒家的路上, 叶满枝一直不肯搭理吴峥嵘。
不但站位距离他八丈远,还把脑袋偏向窗外,好似与他是两个互不认识的陌生人。
吴峥嵘当时并没试图与她讲道理, 等到两人一前一后走下公共汽车,他才出声为自己辩解:“我不是按照你的要求把书扔了吗?你还气什么?”
叶满枝停下脚步, 表情还算和煦地问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意识形态工作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吴峥嵘眉心轻蹙, “这跟咱们正在说的有什么关系?”
“我觉得有关系, ”叶满枝催促道,“你赶紧回答!”
“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 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定宣传中央……”
吴峥嵘不知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但还是按照要求回答了她的问题。
听他一字不落地将答案背了出来, 叶满枝当即便翻了脸。
“你看你!连半年前的考题答案都背得出来,你扔了那本《日日夜夜》还有什么用!”
刚才那个问题, 是基层干部进修班的考题之一。
为了能在结业考试上取得好成绩, 叶满枝当时下了很大功夫死记硬背理论知识, 还经常让吴峥嵘在晚上散步的时候抽查她。
她那些题目的答案, 对方几乎都能背下来。
距离进修班结业已有五个月, 她早把这道题的答案忘得差不多了, 而吴峥嵘居然还能一字不差地背出来!
他扔那本《日日夜夜》还有什么用啊?
在扔进果皮箱之前, 那本书被他从头到尾翻阅了一遍。
他连五个月前的理论题答案都背得出来, 这种不正经的东西怎么可能轻易忘掉?
望着一脸无辜的男人,叶满枝气恼道:“你就是不要脸!”
哪有在大马路上看那种书的?
她当时紧张得胸口都透不过气了, 生怕被人发现他在看不正经的东西。
那可真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吴峥嵘脸不红气不喘地解释:“你不是心疼那一块钱么,我把书从头到尾看一遍,你也就不用心疼了。”
叶满枝:“……”
她是心疼一块钱吗?
她那是担心呀!
“看个书而已, 有什么大不了的。”吴峥嵘神色自若道,“放心吧,咱们难得出来旅行,我也不想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床上。”
假期短暂,他还想带叶来芽多走几个地方。
“你真是这么想的?”叶满枝问。
“嗯,你哪个周末不是睡到中午才起床?要是这次的假期全被睡过去了,以后回忆起来很可能会后悔。”
所以,尽管理论知识增加了,但吴峥嵘并不准备立即实践,事情总要分个轻重缓急。
小叶同志对这次旅行有多期待,他是知道的。
叶满枝的目光在他脸上盘桓几秒,确定他说的是真心话,脸上的神色总算有了缓和。
她舍得把书扔了,却不舍得把人也扔了。
“那这次就算啦,”叶满枝哼道,“因为你不要脸,我刚才看到一种没见过的水果,都没好意思上前问问。”
“那咱们返回去找一找。”
警报解除,吴峥嵘跟她返回车站附近的供销社,买了她没见过的芒果和菠萝。
夫妻俩终于又和好如初了。
*
“名菜美点展览会”预计持续一个月,两人来到广州酒家时,活动已经举办十多天了,但是从饭店所在的街口,一直到饭店内部的两层楼,全都挤满了人。
叶满枝感觉这展览会里的人比火车站还多,伸手抓住了吴峥嵘后腰的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