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嫡长子_分节阅读_第760节
小说作者:皇家雇佣猫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20:00:16
  一边的朱凤看在眼里,笑在心里。
  三殿下还是有些手段的。
  其实也怪这苏莱曼二世昏庸无道。
  这家伙不顾自己治下之民的死活,没志气、也没才能。整个吕宋国属于是主弱臣庸。
  他只要自己快活,王位不失,其他的压根不管。
  不然,又怎么会有其他部落跟着阿贝来反他?
  “好,”载垚一拍大腿,“吕宋岛这个地方,本王看了,其实应该是个富饶的地方。可惜你们地处偏僻,国土狭小,隔绝于外,不知道我天朝各式各样的好东西。
  为了不浪费这么个好地方,数万大明百姓不辞辛劳来到这里垦荒,出产的粮食能让更多的百姓摆脱饥饿,这份苦劳,你得认啊。
  在我大明的土地上呢,面对这样大片的荒地,便是垦荒、筑堡,一点儿一点儿的干,一年一年的干。同样的,总有一天这里也会变成沃野千里的宝地。到时候百姓富足,人人吃饱,自然没有人愿意当叛军。国家的税赋也会增长,你是这里的国王,必定会拥有更多的财富。
  这样一来,大明朝廷与百姓得利,你吕宋王和吕宋百姓也得利,如此一举四得,岂不更好?
  所以本王的想法很简单,本王要迁移更多的人进入吕宋,沿着马尼拉弯向北垦荒,沿途筑造城堡,形成防守之势,以备不测。
  在垦荒的过程中,吕宋的百姓可以跟随我上国之民学习种植、筑城等各种方法、技术。吕宋是大明的藩属国,不管要学什么我们都愿意。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便是将吕宋岛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朱凤在谈条件还有些收着。
  载垚实在没这个顾虑,他自小身在皇室,居高临下惯了,而且藩属国……
  在他的概念里就是臣子国,他是皇子,肯定说什么就要是什么。
  实际上,他是忽略了朱凤这个手握两万大兵的总督的作用。
  现在按照他的说法,大明就是步步蚕食这片土地。
  道理很简单,大明的百姓垦荒得到的土地,难道还能是旁人的了?他敢来这里收一粒稻米的税,就算他胆子大。
  同样,大明人在这里都筑上城堡了,那这些土地还有他们什么事?
  苏莱曼二世脸色白兮兮的,他为难道:“三殿下,这能不能加个条件?”
  “你说。”
  “就是……王城附近和一些有主的土地,还是不要垦荒。否则两方相争,很容易引发斗殴。倒不是说我吕宋百姓有意伤害上国百姓,只是一旦有些矛盾,难免互有损伤。”
  载垚想了想,“嗯……王城及其附近自然是不能垦荒,上国是礼仪之邦,总不能把水稻种到你的王宫里面去。”
  “哎,对对对。”
  “再有,一些有主的土地……本王却不能这么答应你,按道理说,你是吕宋国王,整个国家都是你的。吕宋又是大明的属国,这些也都属于大明啊。你说的这个主,不知是什么主?意思是他在大明的地界之外?”
  噗……
  朱凤正在喝水,他是实在没听过这样的言论,一下子有些没忍住。
  结果众人朝他望来,他赶紧找了个理由,“茶太烫……茶太烫……”
  “三殿下误会,我家大王并非是这个意思。”速骨从后面露出头来,“只是担心,这件事若是不讲明,在垦荒的过程中确实会产生冲突,这样总是会麻烦的。”
  “可若是你们随便出来个什么人,宣称这里有主、那里有主,或者是好的地方有主,不好的地方无主,再或者,垦荒过的熟地有主,未垦荒的生地无主,那便如何?”载垚开始不讲道理起来,甩手道:“还是不要烦了,真要有争端的时候,只能大兵进驻护着百姓垦荒了。”
  速骨气到胸膛憋了一团火,忍来忍去,还是撂出了一句话,“上国既是礼仪之邦,难道还要强占有主之田?”
  苏莱曼本来是坐下听他说的,结果忽然说出这么一句,吓得他直接又站了起来。
  不待他解释什么,载垚便道:“上国教你们礼仪,是为了让你们明白君为臣纲,不是让你和本王来谈礼仪的。如今南洋海贸愈发兴盛,石塘港的繁荣与否关系到大明在南洋的一整盘棋,你的道理再大,大不过这一条道理。
  还有,你这话本王会写进奏本,禀明父皇。父皇还正想瞧瞧这个吕宋属国的君臣是个什么心肝!”
  说完他愤然离帐。
  只听‘啪’得一声,苏莱曼二世怒吼道:“若是惹怒了大皇帝,你自己去请罪,没人会管你!”


第八百六十二章 新篇章
  海岸边,
  载垚略显无聊的坐在一块石头上。
  海浪一层一层,涌上滩头又退回大海。
  几艘形状各异的船只飘在水中,傍晚的夕阳倒映在水里,仿佛就是舟行太阳之上。
  还记得两年前,他因为好奇而缠着自己的父皇问东问西,其中就说过大明之外的事。
  他记得自己问过,为何不将那些地方纳入大明的版图。
  皇帝没有否认,只是说这至少需要三代帝王共同努力。
  西北的情况他是知道的,再向西走茫茫的大草原,补给都是困难。
  反倒是这海洋之上处处是机会。
  所以他来了。
  “三殿下!”
  身后,有个亲兵单膝跪地。
  载垚转身,“有什么事?”
  “回三殿下,石塘港中的百姓聚集起来,庆贺胜利,有几个百姓代表,他们斗胆想见一见三殿下。”
  这确实很斗胆。
  “怎么会有人提出这种要求?”载垚一步从高处的石头上跨下来,身形矫健得很。
  这人挠了挠头说,“应该是有人把三殿下舌战吕宋王的事请说了出去。三殿下这一胜,往后向北的万顷良田都归了咱们,他们这些垦荒人自然个个高兴。”
  冒险从大陆迁移到这地方生活,
  大部分是原本日子就过得清苦的人。
  即使来了这里,最初也没报多大希望。
  没想到大明在这里的政策极好,
  个人自发垦荒,得到的田吕宋总督府会进行确权,而且前三年免税。
  官府还会主动发放农具、种子、耕牛。
  可以说在一定时期内,这片狭小的区域会形成某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又因为吕宋土著劳力便宜,重活累活儿还有人干,所以这日子怎么会过得不好?
  当然,在这次事件之前,大明的百姓并不敢做得太过分,因为官府并没有明确给过他们什么保证。
  但现在不一样。
  吕宋王答应了与大明共同‘垦荒’。
  而且朝廷通过一次清剿行动,实实在在的告诉这里的百姓:谁也不能伤害你们的性命!
  这样的消息传出,石塘港内自然是人人兴奋。
  总督府说因为有伤员,需要些药品,附近所有的药房都来送药。
  这会儿,你哪怕说有人没有婆娘都会有人主动来做媒。
  载垚走在回去的路上时,便能看到沿街的百姓载歌载舞,他对身边的亲兵说:“父皇当年说过一句话,叫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此话不假。海军学院和陆军学院也一直强调过,明军应该重视建军思想,军队是为了维护朝廷的统治,但也是为了保护大明的百姓。军民互相帮扶,不仅是百姓相信军队,而且每个战士也都会知道自己牺牲的意义,说到底,战士就是从百姓当中来的。”
  “三殿下说的话直白,但有大道理。现在总督府外确实有些青壮想要参军呢!”
  “我只是有所感慨,没想到还真有。”载垚略微惊奇,接着他拍了拍大腿,“吕宋军改立些新的规矩了!”
  ……
  ……
  “三殿下说的新规矩是什么?”朱凤放下一封文书,转头问道。
  “大帅看看外面的百姓就知道了。他们的热情,他们的心意……这些可都来之不易。可我也知道,军官在外为百姓称作‘军爷’,一般人还是怕他们的。
  这样一来,时日一久,咱们军队的形象便又变了回去。百姓也会处处防备我们。这样岂不是很可惜?
  因而我以为干脆顺水推舟将这些规矩定下来,当做军令一样。第一,大明在此驻军,目的是要保护大明的商船以及百姓;
  第二,既然是要保护,那便没有自己欺辱的道理,所以平时不得白吃东西、白住店,只要是买东西,必须付钱!”
  朱凤道:“三殿下这是要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岳家军?”
  “岳家军难道不好?岳家军在陆军和海军学院都被当做模范,父皇也是很喜欢岳武穆的。”
  “当然不是。这两点军纪没什么不好,若是三殿下有意,那就由三殿下向当地的百姓宣布。”
  本来载垚也是要见几个代表。
  这些人是最初到吕宋来垦荒的大明百姓。
  朱凤已经和他建议了,这些人应该见。
  因为载垚是皇子,皇子都接见了,那就充分说明了朝廷对于大明百姓到此垦荒的认可。
  借着这样的机会宣布自然是最为合适的。
  为了让朴实的老百姓更能准确的理解这两点意思,
  载垚让人写了个老大的横幅在他出现在总督府门口的时候给挂上了。
  一个横幅就是皇帝当时的口谕:凡伤我子民者,皆斩!
  第二个横幅由他自己归纳,写作:军人出自百姓,凡欺百姓者,皆斩!
  载垚毕竟是皇子,当他这样宣布,一时间总督府门前是人声鼎沸,欢呼声隆。
  从今日起,吕宋石塘港必将迎来新的篇章。
  ……
  ……
  与此同时,
  热河行宫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7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0/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嫡长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