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嫡长子_分节阅读_第858节
小说作者:皇家雇佣猫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20:00:16
  “我知道,我知道。”载壡咬着牙,起身来说:“父皇已去,为今之计,最为重要的是便是先帝丧礼。严阁老。”
  “臣在。”
  “你即刻草拟哀诏布告天下,中外举哀,缅怀先帝。”
  “臣遵旨!”
  “越国公、豫亲王。”
  “臣在。”
  “自今日起,京师内外各处戒严,你二人分领驻扎于京城内外的京师卫戍军区第一、二和第七、八军,戒严期间,任何人进出城门都要盘查。再有,国丧期间,京师不夜城暂时歇业,内外娱乐悉数停止,以怀先帝英灵!”
  两人抱拳喝声,“臣遵旨!”
  安排完这个以后,载壡的一口气泄了出去,差点站立未稳,还好裕亲王载壦扶了他一下,“皇上节哀,如今朝堂内外大事可都指着皇上呢,务必保重龙体。”
  “多谢二哥,朕明白。我们到正殿去,不要在这里惊扰先帝遗体。”
  “是。”
  临走前,载壡又含泪回望了一下大行皇帝的遗体,而心中一阵阵抽搐,痛苦的是那么真实。而一下子又想到皇帝最后的话,五百年、张居正……
  瞬间他明白过来,难怪皇帝要让张居正做他那个三儿子翊镠的老师,原来如此……原来如此,他的父皇确实已早就安排了。
  这之后他搀着自己二哥的手带领所有人走了出去。
  看着众人又跪下去,他思索片刻,深呼吸一下,“严阁老,夏阁老、徐阁老。”
  “臣在。”
  “先帝御宇四十二载,享年五十七岁,已属中高人寿。且先帝修明政治、躬亲爱民,文治武功,赫赫在册,实已超越历朝圣君,千古罕见,堪称盛世之主!朕当遵循祖宗成例,赐以佳号,奉安龙穴。这是最为要紧之事,至于常例恩旨,待举丧之后再议不迟。你们以为如何?”
  这是说庙号谥法了。
  “皇上所言甚是。”
  徐阶还说:“除了先帝庙号谥号,皇上年号也该尽快议定,咸使百官闻之,以安天下之心。”
  这种东西一般都会由大臣共拟,一般是要拟出几个,然后供皇帝朱笔批定。
  不过载壡是历朝几十年的皇子,又有那么多大学士在此,他不想多费周章,尽快拟定就好,还有其他许多事呢。
  这会儿,严嵩又禀告:“皇上,遍观历朝历代,自先帝这般绍继祖业而大兴至此者犹少,即便中兴之君也只有小成,而鲜有大就,可先帝治国四十二载,开疆拓土不下百万,虽曰守成、实则开创。因而臣以为先帝庙号可称‘祖’而非‘宗’,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载壡摇头,“父皇平生从来都是看轻此类虚名,况且帝王庙号自有成例,与其称‘祖’使后人妄议,不如称‘宗’使先帝庙号名垂千古。岂不闻太宗以冠李世民之名为荣,而泰山以受宋真宗封禅为耻?”
  这个道理令几个臣子有些意外,但仔细想来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其实庙号在汉末乱过一段时间,比如曹魏家不知道哪里来的货色好几个称‘祖’的。
  一直到李世民,人这么牛逼就叫太宗,你后面的人到底好不好意思吧。
  至于李世民称太宗,是太宗的荣耀,而宋真宗封禅泰山却是泰山的耻辱,这就是比较辛辣的点评了。
  其中也展现出这位新皇帝于许多事务上见解深刻的能力。
  至于清朝也一代几个祖……现在还特么没清代的。
  可惜太宗也不能用了,朱棣的庙号就是太宗,成祖是他那不孝儿孙嘉靖皇帝改的。朱棣一辈子想的就是我是顺位继承,所以太祖之后得太宗正合他意,结果嘉靖皇帝给他改成‘祖’,那意思,你继承什么,你就是自己打下的江山,别不好意思承认。
  载壡又说:“先帝有中兴天下之德,再造神州之功,庙号可得‘中’字。至于谥号……你们以为呢?”
  严嵩说:“照临四方曰明;谮诉不行曰明;思虑果远曰明;保民耆艾曰明;任贤致远曰明;总集殊异曰明;独见先识曰明;能扬仄陋曰明;察色见情曰明;容义参美曰明;无幽不察曰明;圣能作则曰明;令闻不已曰明;奉若天道曰明;遏恶扬善曰明;视能致远曰明;内治和理曰明;诚身自知曰明;守静知常曰明;至诚先觉曰明;远虑防微曰明;懿行宣著曰明;智能晰理曰明;昭晰群性曰明。据此,先帝谥号可定为:合天弘道文武睿哲昭德显功仁宽诚孝明皇帝。”
  明,也算个美谥了。在此之前的几位皇帝有昭皇帝、章皇帝等都是不错的。
  至于十七字谥号也是成例。
  载壡对这个没什么其他意见,“那就照此拟旨吧。至于年号,可定‘致和’二字,出自《礼记·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有寄寓追求达到天地人和谐共生的最高境界之意。先帝所留乃是远超历代的一个强大国家,朕取此名是想不负先帝所托,继续使大明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百姓富足。”
  几位阁老心中都佩服,睿亲王到底是得了皇帝亲授,不仅朝政娴熟,而且很有主见,关键能说得通,同时也表达自己的一些志向。
  先帝倒是挑了个好人啊。
  致和之意,就是要再升一步以达最高,如此年号,取得也妙,于是都没有其他意见。
  至于让皇长子、皇三子代为守灵,再给夏皇后和他的生母敬贵妃安上佳号,载壡也是信手拈来,安排的叫一众老臣都挑不出个毛病来。
  而登基大典,这个更没什么花头,礼部自有一套成例,照着做就行了。
  这之后,各大臣领旨而去,国丧期间事情不知道有多少,载壡这几天也会异常辛苦,但这是他必须经历的。
  而正殿内,所有人都安排完了之后尚有一个十六岁的年轻皇子留着,此人是载壡的同胞亲弟,他起身带着他走出去,说:“老十,父皇驾崩,母后必定悲伤难抑,而我这几日难以兼顾,只能趁着现在得空,我带你一起到母后身边去,这几日你再代我多陪陪母后。”
  这孩子望着眼前有些陌生的五哥,脆生生的应了一声,“臣弟,遵旨。”
  至于皇帝身边其他如太监、宫女自然是随着皇帝的脚步而动,而尤址擦干泪水,又如往日那般呼出悠扬的一声,
  “皇上起驾!!”
  (全书完)


完本感言
  本书原名:朕乃一代圣君。
  当初开书的时候,我计划中就是要写一个聪明的、坚毅的正派君王,因为我本人不喜欢把现代流氓习气带到皇帝身上去,虽然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小说更受欢迎,不过我就是看不下去。
  而且我还是个合理派,我不认为当皇帝就是把一切反对自己的人、干活不力的人杀掉那么简单,如果这能奏效,那崇祯皇帝也不至于亡国。
  所以我在书中,也很少用杀人的方式治国。
  合理派的另外一个和网文不契合的地方,就是政治真的是個妥协的艺术,可我无数次看到章评会说,为什么不干死某某某。或者就是军权在手,然后杀杀杀。这有些五代十国时候的那种军人造反杀杀杀的感觉
  唉,这且暂不提了。
  这本书到这里是正式完本了,虽然也有人说还有很多内容可写,不过我感觉确实没了,至于海外的事,这原先就不在计划之中。
  不管怎么说,完结就是完结了。因为我有本职工作,虽然不至于四处奔波,但偶尔会很晚回来,再加上生病、结婚、偷懒等造成的请假,在此我向各位书友鞠躬,原谅我吧!
  至于后续的计划,
  我想休息几个月,因为我在写书期间看不下去书,一个是没时间,另外就是我看小说、动漫不喜欢断断续续,要么一次性看完,所以知道自己没时间只看几章就很难静心看,只能完结后看看书,书架上收藏了很多,所以想要补充补充墨水。
  还有就是锻炼一下身体,因为上班是座,码字也是座,所以腰肌有些劳损,这本书期间也是几次生病。而且,我一直觉得网文最不人道的地方就是每天都要更新,所以不仅身体疲惫,而且心理更疲惫,总是要清空一下脑袋,然后再准备新书。
  关于新书的计划,大概是要半年后,这次大概率还是历史,具体内容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因为我现在满脑子都是朱厚照。
  不过新书肯定会写的,我是一个码字久了就疲惫,休息久了又想码字的受虐狂,也是一个虽然成绩没有多么炸裂,但会坚持写自己想要呈献的内容的小作者。
  新书再会,不说请各位再次支持的话,我只希望还能写出令各位看得过去的作品!
  再次感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8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57/857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嫡长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