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嫡长子_分节阅读_第643节
小说作者:皇家雇佣猫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20:00:16
  周尚文是大胜归来,走在入宫的道路上都多了几分底气。
  他与皇帝相见很少,只在书信往来,但相互之间是有信任的,他打的每一场仗,天子都是放开了他的双手,哪怕朝中有异议也坚持不改。
  其实文官们说的什么他尾大不掉都是无稽之谈。
  便不说忠君,也不提居住在京的全家人的性命。
  他从一个世袭的小官得皇帝重信提拔至今天的靖虏侯,可以说是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了,他干嘛要去做那种风险极高、成功率极低的事?
  而且文臣根本不管事实逻辑,那些兵虽然在他帐下听命,但人人都领朝廷的俸禄,他们也大多在加官进爵,好好的人生不享受,跟着他造反?
  这根本就是政治利害在作祟。
  “臣征西大将军、靖虏侯周尚文,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厚照嘴角含着笑意,“靖虏侯,你可是叫朕好等啊!快快请起!”
  “谢陛下!”
  “来,赐座。”
  周尚文新年刚过四十,胡须茂盛,白发不多,因为从小习武,一身的粗犷气息,正是一个武将较为巅峰的年纪。
  太年轻的毕竟经验不够,掌控下属有时并不得心应手,再老一点其实也就不能上马杀敌了。
  “靖虏侯,你在奏疏中一直都没提过,但朕始终是关心的,战场之上刀剑无眼,你没有受什么伤吧?”
  周尚文心中流过暖流,“微臣贱体,当不得陛下忧心。臣托皇上洪福,最多只是些皮外伤,并无什么大伤。”
  “喔。”朱厚照放下心来。
  历史上的周尚文猛得厉害,七十了还在战场上杀敌。
  但是他的人生已经被改变,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战役,万一受个什么伤也是有可能的,而这个时候的医疗条件,一旦受伤,很容易留下病根,造成短寿。
  这就有点难以接受了,王朝到中期,找出名将来还是不容易的。
  “你没事就好。杨一清呢,他到那边如何?”
  周尚文道:“杨部堂时常挂念陛下。他总和臣说,他本是死罪,是皇上宽仁才饶他性命。”
  “朕知道他心中有些委屈的,不过朕有时候也得通盘考虑,就像是你,正要在新疆建功立业,却又叫朕给调了回来。以后灭叶尔羌汗国的功劳,你怕是捞不着了。”
  “微臣不敢。此次攻灭吐鲁番汗国,虽是臣指挥,但上赖皇上信任,下赖将士用命,臣之功,不足道也。”
  皇帝走了下来,走到他面前,“你是个武将,就不要学那些文臣掉书袋了,掉得过他们?”
  这话有些滑稽,周尚文也忍不住笑起来,“臣知错了。”
  朱厚照嘴角一弯,“朕呢,还是喜欢和武将打交道,上马杀敌,下马吃肉,直来直去,没那么多的心思。你打了胜仗,我便赏你大官做,多简单的事?”
  周尚文服了,“皇上,说的真有道理。”
  “你说说,那叶尔羌汗国具体怎么一回事?”
  “是。叶尔羌汗国是一个叫赛义德的人建立的,他和吐鲁番汗国的满速尔是兄弟,当年因为争汗位而逃了出去,几经辗转,竟然又建立了另一个汗国。”
  “难怪,这样的人历经磨难,想必心志坚毅。”
  “陛下所言不错,臣以为,也是因为国主如此,所以他们坚决不向大明称臣,反而打出为其兄报仇的名号,到处收拢吐鲁番汗国的部落牧民,增强自身实力。”
  “他们一定以为西域离大明太远,即便冒犯了几句,也不会有什么后果,大明更是从未打到过那种地方。”朱厚照双手抱胸,挑着眉讲:“可他们打错了如意算盘。高昌国是汉唐故地,其实哪里有什么故地不故地,朕将叶尔羌汗国的土地打下来,几十年、几百年以后,那里也就变成了汉唐故地。”
  周尚文微微一愣,这不是‘臭流氓’讲得话么?
  但是这种话他不好讲,只能‘额’一下然后沉默。
  “不过新疆的事你先放一放。这次召你回京,既然回来了,那便好好歇息。过几日后,朕再召集群臣商议大明的边疆之策,你是将军,守过边疆,上过战场,有些情况只有你知道。”
  周尚文还是有些敏锐的,他马上道:“陛下有命,臣自然可以说上一两句,不过,臣想请陛下的旨意。”
  就是说你皇帝是什么意思,你说什么意思,我便怎么讲。
  朱厚照也是有些服气。
  周尚文略无辜,“陛下说过,武将……就是要直接。”
  朱厚照:“……”
  “成吧。朕的意思倒也简单,朕不想再收到什么奏疏,说什么人掠我边疆,掳我子民。朕想将他们都收拾掉。或许会有人说朕大手大脚,挥霍国力,但当个皇帝,总是要给后世子孙立点功劳的,朕不相信文人嘴巴里的那些弯弯绕绕,朕相信后世儿孙也都是有血气的,哪怕朕做错了什么。”
  说着说着朱厚照一声叹息,“大明朝已有百年,不能只留下多情自古伤离别,也得有些金戈铁马的东西,如此传之后世,也好让他们的壮志凌云多个源头。”
  这是合武人的心意的话,周尚文拳头一握,“臣明白了!”
  “恩,这件事朕已经和内阁先说了,只能你准备好。再有,你读过《史记》没有?”
  “臣,没有读过。”
  “无妨,朕只是告诉你。文臣口中会提到名正言顺四字,言外之意大明打人家是没有理由的。但凡有人问你,你不要直愣愣就只知道说听命于朕。你可以和他们说《史记》当中的一段话。”
  “请皇上赐教。”
  “原话是这样说的:三十五年,楚伐随。是也。随曰:我无罪。
  楚曰:我蛮夷也。”
  周尚文继续问:“不知是何意?”
  朱厚照却不解释,挥挥手,“去问谢丕或者景旸。”
  实际上谢丕和景旸也比较‘难以启齿’。
  后来还是景旸说的,他在门口低声的讲了一下,讲完之后周尚文哭笑不得,怎么还真耍起了流氓。


第七百二十九章 严嵩入京
  周尚文离开皇宫以后,又马不停蹄去了王炳府上,当年他还是大同总兵时,王炳就是兵部尚书。
  人死为大,生前的功过是非旁人去说,他就不讲了。
  只是在灵前祭拜。
  “人生短促,如白驹过隙,到最后不如一句‘我蛮夷也’来得畅快。希望阁老在地下可以安息,向先帝磕头的时候也别忘了说,正德一朝是打废了敌人的。”
  次日,张璁也来拜访他。
  他带了誊抄的那份告周府三公子状的奏疏,两人相对而坐,张璁微笑等他看完。
  周尚文轻易不会被唬住,他眼皮子一抬,“张阁老,这是何意?”
  “当然是卖靖虏侯一份人情。侯爷昨日陛见皇上,皇上应当没提吧?”
  周尚文仍然不明所以。
  张璁继续道:“奏疏,被皇上留中了。”
  “皇上圣明之君,绝不会被人轻言迷惑。”
  这话说得还是防着他。
  张璁也是那种很有个性的人,而且他现在乃是当朝阁老,如果不是皇帝有命,他才不会这么快的就登门,结果这家伙‘不识抬举’。
  “侯爷说得对。”他一拱手,马上就起身,“既如此,在下就先告辞,侯爷留步。”
  而他心里则在想,家里养这么个货色,迟早是个祸害,好话不听,那就没办法了。
  周尚文不相信他无所求,但张璁确实转身没有任何要回头的意思,等到人家一只脚迈过了门槛,他来忍不住出声:“张阁老请慢。”
  “侯爷还有事?”
  “这份奏疏……还是感谢张阁老能告知在下,此番恩情,靖虏侯府铭记于心。”
  张璁这时候已没了好脸色,“照侯爷所言,皇上是不会被轻易迷惑的。不过若都是事实呢?自古以来,武将自恃功劳,不以君威为上,终至酿成大错后悔不及。侯爷听不进这番话,在下又何必多言?”
  周尚文心中嘀咕一下,起身亲自又将人邀了回来,“阁老请坐。”
  这个动作像是文臣武将的现实。
  武将常年在外,文臣日日见君,得罪了这种人,万一给你背后递刀子,那可麻烦了。
  张璁也没有其他的意思,交个朋友,同时提醒他一下而已。
  “京中的事情,在下确实所知甚少。陛下为什么留中,这就更不明白了。刚刚一时有些震惊,没有及时领悟,还请张阁老勿怪。”
  张璁道:“靖虏侯为皇上所倚重,建功立业不会止于今日。皇上不是又要议大明边疆形势了么?”
  “皇上也与在下说了。”
  “因而这个时候要约束亲属、部众,不能恃宠而骄,出这档子事。陛下这一次是留中了,难道次次留中?难道要陛下忍着周府的人作奸犯科来当这个天子?这怎么可能,陛下是何等样人?!”
  话到此处,周尚文开始后背流汗。
  “是我管教不严!”
  其实张璁还有句话没说呢:难道大明朝就一个周尚文会打仗?
  不见得吧。
  不过天子此次留中,就是要维护周尚文,这份圣意张璁是领悟到的。这种擦屁股的事,确实不适合王鏊、也不适合杨廷和来做。
  话到此处,其实也差不多了。
  张璁走后,周尚文把三个儿子都叫了过来,拿着皮条子训斥:
  “教过你们多少次!不可在外胡来!你们呢?不仅不听,到最后还将这些事闹到了御前,是不是要我这个当爹的死了,你们才满意?!”
  ……
  ……
  张璁后来还和朱厚照禀报了详情。
  因为比较微妙,朱厚照什么也没说,只点点头说知道了。
  治国,有一种事很烦,因为你用的都是有缺点的人,不是满朝的孔子。
  也许你正用他,有什么事朕仰赖他呢,但他这个时候犯了错,你说你是杀了以正典刑,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么做,更显陛下圣明。”尤址似乎看出来皇帝一番心思,所以拍上了马屁。
  朱厚照则嗤笑一声。
  “这世上,再复杂的事,也复杂不过人心。什么时候该用多大的力,是个大学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6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3/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嫡长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