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嫡长子_分节阅读_第620节
小说作者:皇家雇佣猫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20:00:16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皇帝忽然坐了起来。
  “陛下稍安。”尤址跪在地上,道:“是西北的捷报抵京了。奴婢自知事情重大,不敢耽搁,打扰陛下……”
  “别废话了。捷报在哪儿?!”
  朱厚照从帘帐后面走了出来,光脚在地,头发披散着,身上只有白衣。
  而尤址则立马举起。
  “……臣西征将军靖虏伯周尚文谨报:四月以来,臣遵陛下旨意,发兵讨贼,荡涤边疆,赖陛下神威,至正德十年七月,大军已破土鲁番汗国,汉唐故国已复,俘彼王公大臣甚众……”
  朱厚照在蜡烛之下快速阅了这份奏报,本来还有几分睡意,但整个人越看越精神,“好!好!好!”
  皇帝一连大声说了三次好。
  这是一种久久期盼得到兑现的喜悦,他甚至在寝宫来回转悠,而不知该干些什么。
  “露布朝驰玉关塞,捷书夜到甘泉宫。朕要大大封赏这些为国出征的将士!尤址。”
  “奴婢在。”
  “天一亮,你就去内阁和兵部将此捷报核实,核准之后回来禀报朕,朕要再开早朝,为我大明将士庆贺!!”
  “是,奴婢遵旨!”
  热烈之后并没有什么狂欢,暖阁里只有天子一人心中激荡不已。
  多年付出,终有收获。
  开疆拓土又是举国振奋之事,他如何能不欣喜?
  碰到这样的大捷,是要祭告祖宗的。
  以前朱厚照会觉得这样的祭祀活动实在没有意义,但是身在其位则不同,他心中的这些话,不与朱元璋说、不与朱棣说,还能有谁能真正的懂?
  “陛下,”帘帐里传来悠远、轻腻的温言软语,“外面冷的。陛下莫要着凉。”
  朱厚照心中豪情骤起,他回到床上用食指挑起美人的下巴,“你叫什么?”
  “臣妾名为李善儿。”
  “你的口音完全就像是一个汉人。为什么?”
  “……臣妾不明白,自小便是这样教了。”
  朱厚照想或许是很早之前就开始准备的,就是为了送给他。
  “你呢?”他转头问另外一个。
  “臣妾名为金玉。”
  两个女人挂着半边的丝绸巾,露出满片白皙风光。
  朱厚照渐渐躺下去,枕在温柔乡之中。
  他得好好的感悟、回味一下,这一刻或许就是所谓的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即便是他这种一向心静如水的性格,此时也不禁美了起来。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陛下念的是词吗?”
  “不仅可以念,还可以唱。”朱厚照拉过一只白藕臂弯放在鼻尖轻嗅。
  ……
  ……
  东方既白时,雪片一样的奏疏还是飞入宫中。
  无一例外,都是贺表。
  朱厚照翻了几篇,最初当然是很美的,不过渐渐习惯了,后面也就不想再翻了,总归心情是大喜。
  不久,内阁入宫。
  朱厚照首先召见了王鏊。
  他不是内阁首揆,却排在第一,其中的缘由只有他自己知晓。
  王鏊进来以后,随即就是一个大礼,“老臣恭贺皇上!老臣已闻,靖虏伯承天景命,一战而定,如今疆土尽归,不仅再复洪武永乐之盛景,且陛下所打下之疆土更胜远祖,此为不世之功也!”
  朱厚照握着的拳头慢慢松开了,他微微探头,“先生,可还记得当年与朕约定的誓言?”
  王鏊心中顿觉动容,“老臣一字不曾忘!今日便是誓言兑现之期!”
  “先生做到了,快请起!”
  “谢陛下!”
  朱厚照站起身,“更胜远祖这样的话,讲起来过于自大,不甚合适。朕已经晓谕礼部,要在太庙之中祭告先祖,此次大明开辟疆土,是一盛事!所以祭祖之事,不可轻率,定要慎而为之!”
  “应当的,应当的。”王鏊一向稳重,但在这一刻他也不禁有些情绪的起伏。
  “朕这个皇帝,不敢说没犯过错,不敢说没杀错过人,不过治国理政始终是勤勤恳恳,十年来,先败鞑靼,再收故国,古往今来帝王之中,朕也算排得上号了吧?”
  皇帝挑着眉毛,丝毫不掩饰那份得意。
  这就是他的作风,敢杀人也敢承认错误,会得意也会因为说的不对而尴尬。这所有的一切合在一起是为正德。
  王鏊说:“自秦汉以来,历代皆是开国之君主雄才大略,十代以后能有陛下这般君王的,唯有大明了。虽汉有宣帝,唐有宪宗,他们或多或少中兴了国家,但陛下之功绩已远胜于他们。”
  汉宣帝就是刘病已,这也是一代明君,唐宪宗被称为小唐太宗,确实也有过一些作为。不过要和现在朱厚照整个扭转王朝的颓势相比,他们确实是不如的。
  “先生说这些话,朕是信的。前几日工部尚书毛纪说朕不惜民力,礼部尚书王华说朕炫耀武力,朕可没糊涂到那等程度,不瞒先生说,要是大明周边各个国家全都友好相处,朕也不想打仗。但现实不是,你看那满剌加国,不就是被佛朗机人欺负,大明要是弱了,同样被他们欺负。朕现在是越来越理解始皇帝了,你看没了他,北方的匈奴是不是就在汉初为祸了?
  不过没关系,朕从来都是做了就不后悔的性子,朕不会像唐玄宗那样从此满足,朕还年轻,还不到三十,以后还有更多的时间,要建立更大的功业!所以让他们说去吧,有这些功绩在,后世儿孙即使不耻于我,也该留三分敬意!”
  王鏊心中震撼,正德就是正德,厉害的很。
  “好了,叫他们都进来。”
  内阁另外三人,杨一清、王炳、杨廷和都来行礼,他们自然也少不掉恭贺之语。
  朱厚照就在他们面前站着,“朕已经说了,此次收复的疆土要列为大明的第十四省,并设第十四个承宣布政使司。不过这是目标,却不是现实。新疆初定,估摸着不少部落仍在观望,因而仿照河套近期为军管,设总督,节制三司。这几个人选,你们议一议,最好今天都能出来,拖着也没甚意思。啊,提前说一下,王守仁不要考虑在内。他,朕另有任用。
  具体要求么,做事情要干练些、果断些,那个地方各族聚居,初期形势必然混乱,若是没些雷霆手段怕是镇不住那些人,同时还要有些大局观,这是封疆之任啊。当然,忠心、德行这些都是不必多说的了。”


第六百九十九章 圣君忧边患,河岳见军功
  捷报抵京,京中顿时震动,民心如雷,朱厚照就是在这皇宫之中也是听得到的。
  接下来要做什么,自有皇帝和内阁商议。
  在他们之外,朝野和民间同样兴奋。
  当年杜甫写过一句‘忽闻官军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这就是文人情状的写实。
  捷报之后,大才子杨慎在《明报》递上自己的文章,文章名:汉车师、唐西州、今复归。
  杨廷和接了皇帝关于重塑民族内涵的差使,杨慎是协助他的父亲的,所以这篇文章乃是有意而为之,突出一个‘汉唐故国,领土不可丢失’的味道。
  京师之中载歌载舞,不夜城更是连日狂欢。
  正德九年,入京参加会试但不幸落榜的夏言便约了几个好友一同庆贺。
  他们这些人都是在落榜之后不愿意返乡而留在书院苦读的举人,若是有些路子,还可以到国子监就读,夏言便是后者。
  不过即便在国子监,大部分也都把时间都耗在书院之中。
  书院在平日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安静的,不过这次捷报却不一样,夏言也是‘被通知’的群体之一。
  便是一个寻常的读书人,忽然间冲进书院对着他们大声宣布:官军胜了!!
  读书虽需静心,不过听闻这种消息,他们这群人立马击节欢庆!
  “再收西域,我大明中兴之局已成!”
  “皇上十年治国,终有所成矣!可贺!可贺!”
  “公谨(夏言字),你怎得呆滞住了?说两句?!”
  夏言礼貌性的回笑,“说便不说了,同贺吧!”
  之后便是众人约着,三五成群的,各自为伴。
  京中各酒楼这几天也迎来了好生意,把酒言欢嘛,没酒怎么能行?
  店掌柜也不知西域是个什么劳什子地方,但看到天天客满,他也跟着高兴,连带着店小二还得了赏钱。
  于是这些最普通的人也加入这场欢庆,夏言听那店小二说,“以前也没听说这什么土鲁番是哪里的国家,一点儿消息都没,忽然之间官军就打了个大胜仗哇!”
  “你当然不知,官军今年春天就出征了!”
  店小二也不在意,只讲:“小的们都能跟着领赏,这肯定是大大的好事!最好官军年年都胜,咱们也能年年发财!”
  喲,这家伙会说。
  “嘴甜,看赏看赏!”
  其实人家是故意的,店小二伺候到现在早就知道什么好话这些人爱听了。
  他这点小聪明也瞒不过满屋子的读书人,但还是有人愿意赏。
  “公谨你瞧,那人叫黄维,听闻他有一叔父在军中任职,此次如此开心,怕是觉得黄家要受些封赏了。”
  夏言微微点头,开辟疆土,这是莫大的军功,自然是人人领赏。
  热闹啊,
  怎么能不热闹?
  可惜他去年落榜。
  不然今年怎么样也能捞个观政的差使,这是最差的,他的父亲当年在浙江、山东都任过职,在山东任得还是临清知州,属于比较重要的官职。
  所以只要他及第,一份像样的差使还是谋得到的,那样的话,他也可以为天子效命了。
  夏言生于成化十八年,官宦子弟,生活优渥,但如今他已经三十四岁,几乎无所成,心里头说不憋屈那是不可能的。
  国家强盛,官军大捷,他当然开心。但外界越是热闹,他的内心就越是孤寂。
  酒肆盛况之后,他一人来到河岸边,河面上倒映着接连成片的灯笼,京师繁华盛景如同梦幻。桥下的转角他又遇到那个得了赏钱的店小二,人家此刻在咬着银锭,享受着喜悦呢。
  大概是注意到自己在看他,店小二戒备的收起钱,故作一番傻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6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20/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嫡长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