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嫡长子_分节阅读_第471节
小说作者:皇家雇佣猫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20:00:16
  “就没法子?”
  淮安知府天若富起身走了走,他摸着自己的山羊胡久久没有讲话。
  其实心中是急的,淮安府离京师又不远,很快派的人就到了。
  “闫主事,朝廷派了什么人下来?这类事,总不至于是尚书、侍郎亲自过来。”
  “这一点,在下回去再细细打听,现在只知道有人下来,具体是谁,内阁也没出名单。”
  田若富思索了半天,终于开始开口,“不管是谁,咱们还是那个路子来办。说到底,咱们就是要对付两个人,其一,上面下来的人,其二便是这个山阳知县。知县好办,他行事激进,得罪的人也多,安插他几个罪名不是难事。难的是上面下来的人。”
  “府尊的意思,下面的事上不去。”闫理文狭长的眼睛眯了眯,“只是万一银子不好使、堵不上他们的嘴怎么办?”
  “仅用银子是不够的。是要这案子不能查。”
  到了这个关口,这个案子越小越不好,越大才越好,大了影响大,一般人就要顾虑。
  闫理文一想,“这案子……倒也不能说小。你我二人,又怎么敢有这么大的胆子?此事便交予我。”
  两人一分工,倒也比较清晰。
  另外,田若富还提醒,“该有的账本是要做好的,不要在这上面露出马脚。”
  “那么……工钱发还是不发?”
  “叫那几个工头发一点吧,真要问起来,咱们就解释说工钱因为什么原因迟滞了几日,现在已经补上了。至于那几个工头,跟他们说后面再补偿他们好了。”
  闫理文也有些不放心,“田府尊,人来了之后去哪里检查你可都得盯好,到时候好提前做准备。最好是叫他们什么也查不出来!”
  ……
  这天下午,田若富就直接去找了张璁。
  风风火火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张璁虽然性格刚硬,但是基本的官场规矩还是要守的,所以出了大堂迎接,
  “下官见过田府尊。”
  “张知县,你点好人马,随本官去清点县里的仓廒储粮!”
  张璁奇怪,“田府尊,山阳县仓廒储粮应一万两千石,去岁清江浦县板石、大兴、张集几个村闹灾,便借了六千二百石,现有余粮五千八百石,此数俱在账本,府尊一查便知。”
  田若富负手转身,“借给了清江浦县?哪个衙门,哪位上司,何日何时让你借粮了?”
  “府尊这是何意?就是在此县衙,是府尊来和下官说,灾民嗷嗷待哺,下官是依府尊之令而行呀。”
  “大胆!!”田若富身后的一个中年人呵斥出声,“预备仓储粮是人命关天之事,你说府尊下令,可有府尊令你借粮的谕令?”
  张璁傻眼,“这……谕令倒没有。但当时情况紧急,府尊开了口,下官便照做,怎会有调粮谕令?”
  “既然没有,你怎么敢说是府尊下令?!分明是你自己擅自做主!”
  张璁瞬间明白了,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田府尊,你眼里没有下官,这下官是知道的,可你若是颠倒黑白、诬陷下官,这也是不可能的!朝有圣明天子,这朗朗乾坤,讲话要顾一顾轻重!”
  “大胆!本官这就参你一个倒卖仓廒储粮之罪!”
  张璁气极,“这事就是到了御前,下官也要据理力争。那清江浦县的百姓都可见证!”
  田若富则眯眼笑了起来,“没有谕令,便不会有人证。你一张嘴,便说清江浦县的灾民是吃了你借去的粮食,那知府衙门拨款购的粮又是给谁吃去了?”
  张璁脸色红一阵、白一阵。
  他知道这些人坏,但没想到是坏到了这个程度。
  “我知道,你是因我上奏朝廷,参了南北直隶大路项目克扣工钱一事,因而悔恨在心!我再叫你一声府尊,当今天子是绝顶聪明之人,你当官只想发财,迟早是要出事!”
  田若富则不在意,当官不发财?
  那还当他娘的鸟官。


第五百一十三章 悲愤
  世事无常,大抵就是如此。
  张璁前日还在县衙大堂,今日就已身陷囹圄,仅以身旁的干枯稻草为伴,便是想看一眼月光都是奢侈,昏暗的环境让他连白天黑夜都分不清楚,就是想问都问不到。
  因为他知道自己平日里待人不算宽厚,衙门里许多人只是慑于他长官之威,及至他此时落难,决计不会有一个人前来照顾他。
  而宗族之中,亦没有人身居显位能够帮衬他。
  同窗、上司看他平平无奇,虽有交往,但大多也是泛泛之交,真的算好友的,不是还未中第,就是也如他一般人微言轻。
  士农工商,他是上等,依旧如此艰难,由此可知其他人在此世道又是如何艰难。
  张璁心中悲愤难抑,继而开始恨及这些世家宗族、贪官污吏。
  心中也已定了决心,其一是,此番若是提审他,无论如何不能松嘴认罪,否则就是万劫不复,永世不得翻身;其二是,他要与这些人争斗到底,天网恢恢,公道不能就这么丢了。
  他几次入京,关于当今天子的脾气性格还是听闻一些的,事已至此,干脆就将过往三年郁积心中的话全都说出来!
  官僚士绅占田占地,然却不纳粮,百姓无田无地,反倒纳粮,如此税法不改,大明亡国有日!
  外边儿,至四月中旬时,京里派的人也到了。
  内阁票拟由皇帝同意以后,随即阁老王鏊、王炳下令,由刑部侍郎刘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谢光爕、御史陈鼎领头,前往淮安府彻查此案,少府、大理寺各有官员随行陪同。
  这一趟,少府来的只是郎中,刑部和都察院来的都是二三把手这样的人,就是上面故意安排,不能让少府的人官位过高,否则离京之后查案都有不便。
  但也不能不来人,万一下面的人不识好歹,觉得你非他上司,无权管辖,那就闹出笑话来了。
  也因为上面‘来势汹汹’,淮安府和少府的上下官员都异常紧张。
  好在面对这种情形,大小官员也都有点儿经验,他们招呼早已打下去,各县乡宗族各自负责,务必看住平日里不甚老实的那些刺头,实在不行就把人给暂时抓起来。
  县城里的百姓也是一样,自古民不与官斗,老百姓也都知道父母官才是最紧要的,皇帝?
  哪个他妈的见过皇帝。
  而且以往不是没有过告官的,等到京师里的人一走,倒霉也就开始了。
  这可不是你冲过去,空口白牙说某某某干过这些坏事就有用的。人家可以矢口否认,若是没有证据,就是污蔑朝廷命官,这个罪名杀头足够了。
  除此之外,知府田若富派出人手里外监视钦差行程。
  钦差今天入境,他最多晚上就会知晓。
  刘春与谢光爕等一众官员,都是按照正常的路子抵达,计算好了时间,田若富便率队迎接钦差。
  晚上还要有迎接的晚宴。
  京里的、地方的、少府的……要有大小三十名官员,坐了整整三桌。
  但酒过三巡之后,右副都御史谢光爕首先就开始提出疑惑了。
  “怎么刚刚敬酒之人中没有山阳知县张璁?”
  边上的刑部侍郎也点点头,他们二人早已合计过。
  那封奏疏既是张璁所上,他便是此案的关键人物。
  若是他聪明一些,在上奏之前就已经搜集证据,那事情倒还简单了。若不是这样,就要麻烦一些仔细的梳理这案子的案情。
  可没这么个人,多少还是出乎两人的意料。
  谢光燮一句话问出口,三张酒桌上的人都有些沉默了。
  有人低头,掩饰住表情。
  有人装醉眯着眼睛傻笑。
  最好是此事都与自己无关。
  田若富也不算没有准备,但是这好酒好菜都招呼了,当面提出来有些……
  他看了一眼闫理文,闫理文则向此次下来的少府郎中祝卫春投去救助的目光。
  然而祝卫春就是装醉之人,根本鸟都不鸟他。
  这样,时间就过去了十秒多钟,虽然不长,但一直没人说话,着实怪异。
  谢光燮也有不满,“是本官讲话有口音?还是你们都喝醉了?山阳县知县张璁,现在人在何处?!”
  “这个……还请钦差恕罪,”田若富端了酒杯起身媚笑,“听下官解释解释。山阳知县张璁此人孤僻古怪,自视甚高,难与同僚融洽相处,更没有人愿意与之有所瓜葛。再有,下官还要向钦差请一个御下不严之罪。前日下官清点山阳县预备仓储粮,竟发现一万两千石的粮食竟少去一半,只余五千八百石。”
  “仓廒储粮,人命关天,万一遭遇灾祸,便是百姓最后的口粮。正德元年,陛下就曾派阁老巡视两京一十三省。既为父母官,是千不敢万不敢在储粮之上出现差错。下官问及所缺六千二百石粮食去了何处,张璁反污下官,说是下官令其借给了清江浦县!”
  清江浦县的知县今日也来了,他马上配合说:“此事下官可以作证,根本没有借粮之事。”
  “当真没有嘛?”刑部侍郎刘春觉得有些可疑,“光天化日的,他一个知县要以莫须有的事情扣在你知府头上?这事岂非不合常理?”
  田若富心里一个咯噔,他不怕正常的查,但如果上面的人预设了某种结果,一定要揪住他,这就麻烦了。
  天下官员,有几个盯上他查,还查不出问题的?
  大部分还是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差不多就算了。
  好在清江浦的知县还算镇定,他回道:“山阳县与清江浦县同处淮河南岸,若是发水则一道发水,若是遇旱,也不会只旱一地,两县地理民情大同小异,往年赈灾之时,所消耗的粮食也差不多。山阳县有余粮,则清江浦县也有,决计不会有清江浦县缺粮,而要山阳县借粮之事。下官敢以项上人头担保,清江浦缺粮之时,山阳县必定也无粮可借!”
  这话掷地有声,就是刘春也不好再讲什么。
  主要仓廒储粮之事的确敏感。
  不说张璁是不是真的吞了储粮,
  主要他们都是初来乍到,这里面的情形也不清楚,也许张璁吞了、也许没吞,关键是要有足够的证据,否则他们虽为上差,也不能在无凭无据的情况下去替人强出头。
  这是‘会做官’的人的本领,就是在情形未明之时,不要轻易暴露立场。
  张璁此人,他们又不认得,你非说田若富的话有问题,那要是张璁真的吞了储粮呢?
  这种事谁也不敢保证。
  谢光燮和刘春自然都‘会做官’,不管如何,先将情况了解了清楚,这才是首要的。
  气氛又沉默了下去,田若富有几分安心涌上心头,他大概也能摸得透这些钦差的心思。
  但下一秒却有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出现。
  “若真有此等案子,那倒要仔细的查究清楚,田知府,这个山阳知县你提审了没有?”
  田若富心中不快,好在还有急智,“知道上差要来,为避嫌,下官还未提审,一切听钦差指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4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1/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嫡长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