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嫡长子_分节阅读_第462节
小说作者:皇家雇佣猫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20:00:16
  发了一通脾气过后,朱厚照有温声说道:“难得你有这份心思,把这件事先告诉朕。都说东西新的好,但人,朕还是喜欢老的。张永,你此次也是劳苦功高,可想要什么赏赐?”
  “回陛下,奴婢不想要什么。奴婢只要能守着陛下,伺候陛下,这对奴婢来说就是最大的赏。”
  “该赏还是要赏的,你且登上几天,到时候和其他人一起论功行赏!”
  “是。”
  朱厚照左想右想,始终有些心神不宁,他对于汉奸这种生物还真是无法理解。
  心中生出一股念头去见见此人,但仔细一想觉得很不合适,堂堂天子,跑到大牢里见那么一人实在跌份儿。
  “这个马益谦是哪里人?”
  “北直隶通州人。”
  “倒是近。就是没有几分北方人的硬气。这是我正德朝第一个汉奸,不能便宜了他。朕的意思,把他的事迹刻上一个碑,立在当地,使其受人人唾弃、世代辱骂。”
  当年太宗皇帝还想过一个很绝的法子,就是课其邻居重税!
  这么一来,这些邻居必然恨其入骨,基本上就是提起来就骂。
  不过这种法子……实在有些缺德,朱厚照想了想还是算了,夷九族是肯定的,但是边上的邻居是无辜之人。
  “陛下放心,这事交由奴婢来办。”
  “嗯。碑刻好之后,他不是没死么?抓上他背上自己的碑去游街。”
  张永心说,看来皇帝是恨透了这个人。这也难怪,自古以来,汉奸能有什么好下场?
  人都走后,朱厚照心中有些浮躁之气,东西也看不下去了,于是便吩咐道:“摆驾,去永寿宫。”
  “是。”
  皇宫里添了两位皇子。
  到处是喜气洋洋的。
  这其中有一件事颇为重要,就是取名字。
  明朝皇室中人如何取名字,已经叫朱元璋给定死了。也就是不少人都知道的用金木水火土作为偏旁部首。
  具体来说,洪武年间,朱元璋给自己的几个儿子都定了世系,也就是名字里的第二个字。
  例如,朱标一系就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具体有朱允炆、朱允熥、朱允熞等等,朱允炆还有两个儿子,名为朱文奎和朱文圭。
  朱棣一系,则为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朱厚照的‘厚’字就是这么来的。
  第三个字,就是五行,按照火、土、金、水、木的顺序来起的。
  例如朱厚照的爷爷名为朱见深,是水,他的父亲名为朱佑樘,就是木。到了他叫朱厚照,就是火字旁。照是简体中文的写法,古文中应为‘燳’,除此之外,下面的四个点儿本身也是火的意思,像煮、蒸、煎、焦……这都是用火。
  按照这个规矩,朱厚照的儿子应该用土字旁了。
  历史上的嘉靖皇帝朱厚熜,他的儿子隆庆皇帝朱载坖,就是土字旁。
  除了这些规矩,取名字还有其他的讲究,比如皇帝要到南郊、北郊、奉先殿、崇先殿祭告,还要派遣官员也到一些专门的地点祭告。
  文武百官要穿吉服……朝廷还要择日颁布诏书等等。
  这是宫廷里的规矩,照着做就行了,尽管确实很繁琐。
  此外,古代的官员、百姓要避讳,朝廷一般为了减少不便,就会故意用一些生僻字,还要翰林院备查钦赐过的宗室名字,进呈御览,以避重复。
  这个事情也很有必要,载字辈儿已经有人了。
  朱佑樘有那么多兄弟,那些兄弟的子孙就有载字辈儿,如果不查好有的时候会同名字的。
  因为一个偏旁部首就那么多字。
  所以这么一件本来挺好玩的事,在了解了这么多规矩之后,已经让朱厚照失去了兴趣。
  弄到最后可能就是,啊……这个字没用过,符合规矩,字义没有负面,就是他了。
  这几日,礼部和翰林院已经递了一些字上来了。
  朱厚照也带上这些去到永寿宫。
  “垨(同守音)……职守、职责的意思。他是朕的第一个孩子,将来是要当大哥的。朕希望他能够尽到这份职责,保护好自己的弟弟妹妹。”
  怀颜话很少,性娴静,但却不是柔弱之人,一听这个便很满意,“陛下用心了,臣妾很喜欢,身为长兄,自当如此。”
  “嗯。”朱厚照又翻出另外一页纸,这是给怀笑看的,“壦(同勋音),这是一种吹奏乐器。朕觉得也蛮好的,有一种君子之感。朕的儿子,怎能少得了君子风范?”
  “这个好,臣妾就要这个。”
  两个孩子此时由几个宫女在哄着,孩子嗜睡,眼下的天气不冷不热,只要吃饱了,基本就是在睡觉,所以也不烦人。
  朱厚照把两张纸交给她们,“若是满意,那么就各自给孩儿。对了,有一个事儿,朕倒是觉得好玩。”
  怀笑和怀颜端坐着,大概是因为生了孩子,所以眉宇之间都有一种难以掩饰的少妇风情,好像……好像多情如水一般,让朱厚照大饱眼福。
  “是什么事,让陛下还说是好玩儿?”
  朱厚照摸了摸下巴,“怀颜是妹妹,但生的孩子却早,怀笑是姐姐,生得孩子则晚。虽说前后就差了一天,但妹妹的儿子是大哥,姐姐的儿子反而是弟弟?”
  两人相视一笑,
  “大一天也是大呀。”
  好吧,反正他们都是庶出,倒没什么关系。
  朱厚照上前,左右两边抱住两人,“还有一事,梅氏一家一下子生出两个皇子,这在哪个时候也都是天大之功。再有,本身你们的父亲也是朕倚重之人,只是以往他为商人,有些事做起来总是不那么名正言顺。现在有了你们两个,还有那两个小家伙。梅氏,朕也要有些封赏的。”
  生两个儿子,这是应有之义。即便不提这些,前边儿几个‘任性’的皇帝,往往会因为宠爱后妃而乱封起家人。现在朱厚照至少还是有根据的。
  梅可甲的能力很强,不把一些‘帽子’问题解决掉,始终是以商人的身份,实际上多少还是不方便。
  但是拿掉这个阻碍则不一样了,比如说……封伯。作为朝廷的勋贵,他就可以为朝廷做更多的事了。他的船队,也不不必只是商船,其他的力量难道不能有吗?
  当然了,他的实力做大以后,必定会影响朝中……比如将来的皇储之争,不过那都是十几年以后的事了,眼下暂不必考虑。
  “陛下赐恩,臣妾不敢不受。不过梅氏受国恩重矣,陛下再行封赏,臣妾与妹妹就要受宠若惊了。”
  “你怎么说?”朱厚照点了点妹妹的下巴,
  怀颜眉眼含春,贴着他的胸膛,声音温柔清脆,“臣妾想不来这些,总归是陛下说什么就是什么。”


第五百零四章 国泰民安
  “住手!”
  “少将军……”原先肆意笑着的士兵略带不安的低下了头。
  马荣怒目而视,“若真有本事,就在战场之上杀敌!在这里逞什么能?”
  “少将军消消气,兄弟们和鞑子都有血仇,忍不住也是可以理解的。”
  马荣听了以后没再多说,也算是放了人离开。
  为了押送鞑靼小王子,明军特意做了一个木笼放在马车上,小王子双手和双脚都被绑在笼子上。
  马荣看不得士兵们辱人,他不觉得这是一支真正强大的军队应该做的事。
  “前面就是京师了,有什么事吗?”王炳带着周尚文和杨兴出现。
  马荣侧身行礼,“回大司马,末将已查看了,小王子没什么异常。”
  秋天总有些肃杀,吹到脸上的风分外干燥。王炳望了一眼笼子里的大汉,他闭着眼连呼吸都很轻,仿佛外面的一切都已和他没有关系。
  达延汗原本是要在河边自刎而死,被阻止了以后一度也有过想死之心,但这也是当时,而后慢慢平静以后,他有点想要见到大明的那个小皇帝,因为心里总是有些好奇,他不明白,只不过几年时间,为什么一个无将少兵的大明会忽然间冒出好几名骁勇善战的将军。
  至于边上的这些人,他完全没有兴趣。
  王炳则略微有些得意。
  大明立国至今,作为文官擒敌酋,又有几人?当年于少保是守卫了京师,护住了大明,他比于少保还要更进一步,他是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小王子的惨状就是他向上行走的背景,如此,他又怎能不得意?
  刚刚马荣做的事他都看在眼里,此时也轻飘飘的说:“他已不再是什么草原大汗了,而是我明军的俘虏,又何必为了他训斥下属?”
  这话说完,周尚文和杨兴都沉默。
  马荣略有惊诧,他想说什么,但是余光扫到了周尚文的表情,是在微微摇头。
  “大司马说的是,末将明白了。”
  王炳很满意这样。
  他走之后。
  杨兴像个木头一样愣了两秒,然后也悄无声息的消失。
  周尚文身后还有一严兴奎的壮年人,他翻了翻白眼道:“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这场仗与他有什么关系?”
  他们是经常在一起的人,自然是要替马荣说话。
  严兴奎与马一槐已经共事好几年,虽然平时偶尔也有争吵,但相互之间都是救过命的交情。
  “管好自己的嘴。前头就是京师了,你当是大同?!”周尚文训斥了他一句,但也仅是训斥了一句。
  徐镇安在边上讲:“有这次的功劳,他所得封赏怕不会少。人生得意之时啊。”
  已经是兵部尚书了,再升就是入阁。
  只不过这形势总让人觉得不好。
  以往,不论是徐溥、刘健还是李东阳、谢迁,他们虽然各有个性,但相对来说都不是如此跋扈之人。
  王炳则不一样,他为人处事较为强势,多多少少带些咄咄逼人的感觉。
  “先前有过传言,说李、谢二人与其有过不不和,现在看来也不是空穴来凤。”
  “不要再说了。”
  周尚文是头儿,他得定调子,王炳毕竟还是兵部尚书,谁也不知道身边是不是有他的眼线。
  说得多了,再平白惹来祸事。
  正德二年九月初九日。
  大军凯旋而归!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4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2/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嫡长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