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这几位大臣还是在牵挂着大同和宣府兵马。
大同方面,马荣所领八千精骑仍为前锋,大军出城已经五日。
他们走的是紫荆关这条路,这条路更近。
若走居庸关路线,按照正常的速度行军,从宣府到大同,需要七至八日,再到京师,又需要七至八日。
紫荆关路线则好一些,因为大同至蔚州这一段路是较为平坦的。骑马行进,四日即可抵达蔚州。稍作休整,等一等后方部队,再过两日就能到紫荆关。
部队行军是一方面。
在此之前,他们已派出夜不收,单人独骑,日行百里飞奔入京。
正德二年九月初二日,
午后。
朱厚照下令腾骧四卫和四武营出发之后的不长时间,宫中又递进来军报。
刘瑾五十多岁的人,迈着小碎步一路向他冲过来,“陛下!宣府军报!”
“拿来朕看。”
他本来是在睡午觉,但身边太监都必须要在这个时候叫醒他,草草扫过一眼,他说:“咱们等着吧。宣府总兵已至居庸关了。大同总兵则到蔚县,前锋估摸已到紫荆关。良乡,朕也派了增援,这一仗,朕要把蒙古草原打成我大明的牧马场!”
宣府离得近,到了居庸关之后,再过三日就可以抵达京师城下。
过后不久,良乡又有奏疏,乃是虎贲卫指挥使石奉所上。
“达延汗已经开始劫掠乡间,各处百姓奋勇抵抗……但虏势甚大……望朝廷早派天军……”朱厚照原本放下的心又揪了起来,“王炳今日刚去,最早也要到明日晚间才能抵达。虎贲卫虽扩充至七千人,但不知是否守得住。”
刘瑾缓着气说:“陛下,西有大同之兵,东有宣府之兵,京师之中还有精锐,不管他小王子这一仗打得如何都不影响大局。陛下亦不必忧虑。”
“那良乡呢?”
“陛下的眼中,那是九州万方……”
朱厚照瞥眼冷冷看了他一眼,
刘瑾也是聪明,立马改口,“良乡官民一心,小王子想任意妄为,也并非那么容易。”
事到如今,作为皇帝,他已尽己所能。
话说到尽处,乾清宫的外面,又有一个太监,领着两个宫女带些紧张、也带些欣喜的要来求见。
这个太监朱厚照有些眼熟,是永寿宫的人。
“奴婢来向陛下报喜,颜贵人要生了!”
这个消息,不必战事带给他的震撼小。
而且他有一些愣神,因为本来心思都在良乡的战事上,就是此刻,良乡县还正在战火之中。
“摆驾!”
……
……
达延汗不会再去攻城了,哪怕是小小的县城。
只是五万大军全去一两个村庄,也是拥挤的很,这并非分兵,而是在一个可以相互支援的范围内,纵兵劫掠!
只要遇到村庄那便去抢!
亲自走下来看以后,他也才明白,为何之前总有受到袭击的奏报传来。
“大汗,这里的人都跑了。”
“应该是跑了不久,有些东西还来不及收走。比如说,牛。”
这就说明,有人一直在监视他们的动向,然后提前撤走人。
“有用的留着,没用的一把火烧了。”达延汗也开始暴躁起来,在明军一方,这叫坚壁清野,那么就清得彻底一点。
之后继续搜索!
五万人的部队,摊开来可以形成一个很大面积的搜索区域,随着一处又一处的村庄被点燃,后面开始有人来不及逃跑,即便跑了留下的财物也越来越多。
原本安详的乡间,此刻正化为一片白地。
房子虽然不能吃,那也是好不容易盖起来的。
“该死的鞑虏!”
韩十二郎陪着石奉来到了一片山坳之上的密林中,俯视下去,能看到鞑靼人在村子中纵火,甚至还会有些没来得及逃的人的尸体。
“天要黑了。天黑了以后,就可以打。”十二郎深吸了口气说。
白天去打这样一支五万人的部队,要不了多久就会被全歼,只有晚上还能周旋。
啊!!
他的话音刚落,
左前方忽然有一声巨响传来。
两人同时抬头望去,见到如潮水一般的人海向村庄中的鞑靼人冲过去。
百姓毕竟不是官军,没有那么强的纪律性,官军能忍,他们看着这一幕幕是在是忍不住。
“石指挥使!”
“我知道!驾!!”
平地上,这种人流是挡不住骑兵的冲锋的,所以得虎贲卫带头。至于说没按原计划,那也管不了那么许多,打着打着就天黑了。
“杀鞑虏去!”
第四百九十七章 决战时刻(二)
时间进入了难熬的状态。
对于在永寿宫外等待的朱厚照来说是如此,对于虎贲卫的将士们来说更是如此。
但没有人真的害怕鞑靼兵马。
两方人马就如波浪一般撞击在一起。
战事一触即发。
石奉从半路斜插到民兵之前,以骑兵的锋利在鞑靼军阵之中撕裂出一道口子,遍布视线之内整片大地的百姓像黄河之水一样奔涌而来。
他们数量众多,使得鞑靼骑兵很难抄了石奉的后路,将其围在其中。
仅村庄之内的数百名鞑靼人很快陷入一种泰山压顶的无力感之中,不过他们主力也在附近,这里的动静很快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支援也不断赶到。
这些鞑靼士兵将自己善于骑射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能够脱离多为围困泥泞的人,马上就会驾马高速奔跑,且一边飞奔一边张弓射箭。
嗖嗖嗖的飞箭在天空之中织成了一张黑布,随着黑布落下,便是惨叫、鲜血和生命的逝去。
韩十二郎看到这一幕有些焦急。
其实不应该白天去主动攻击鞑靼人的,他们视线不再受阻,己方不管是官兵还是民兵,马匹数量都是有限,如此一来就容易任人宰割。
远眺而去,尽管石奉所领的官军在敌阵之中丝毫不退,他能看到挥舞的大刀在阳光之下反射出的光亮。
但与此同时,达延汗也拍马赶到。
村庄、道路、农田大片大片的土地上,人与人、武器与武器绞杀在一起。
“这些汉人是从西边的那座山坡上冲下来,上面有很大一片密林,那里容易藏人。”
“村庄里是谁?”
“是满都拉图。”
达延汗稍微观察了一下战况,说道:“原来这个小皇帝将这些百姓都汇聚起来了,难怪找不到人。不过这也有点异想天开。此处地势平坦,利于大军冲击,敌人看似人多,但混乱无序,似这种乌合之众,一冲便垮了。乌日,你领三千骑兵增援满都拉图,击退明军进攻。巴尔斯,你领骑兵五千、步卒五千攻其肋部。剩余人跟随本汗!”
“是!”
达延汗调兵遣将还是果断干脆。
从天空之中看,便是一片人群分成三片。人数较少的从左边出,迅速走大路汇入村庄,人数较多的直直向前,攻击明军的腰部。
而剩余人在达延汗的率领下,向右前方快速进发,掠过田地以后直奔明军后路。
明军原本气势十足的进攻,在三路敌人从前、中、后同时的冲击之下顿时停滞下来,甚至开始有些危险。
石奉冲入敌阵杀得欢快,虎贲卫也颇具战斗力,在与鞑靼人的绞杀当中并不落下风,只不过步步后退的敌人在得到增援以后,马上就给到了他们压力。
自己人当中冲得过猛的,很快便陷入苦战。
而身后,各种痛苦的叫声忽然大作,转身一看,便见许多人已成刀下亡魂。
只是令他称奇的是,队伍并为溃散,即便战斗艰苦,许多人还是不顾一切的要和敌人一拼生死。
但石奉知道,这场仗不能这么打,不然很快就会失败。
天尽头的夕阳已成红色,昏暗时分,满是鲜血,其实显得恐怖。
韩十二郎也是一样的感觉,
“若是肋部抵挡不住,被断成两半儿,则此战必败,小国公,指挥使抽不出身了。”
朱凤认真的点了点头,他的坐骑也略显焦躁的前后乱踏自己的蹄子,弄得人一晃一晃。
“你得想点儿办法。”
“学生知道。”
说完,朱凤把最后的三千虎贲卫带走了。
三列明军极速冲下,将原本就激烈的战团搅动得更加混乱。
之后,韩十二郎迅速展开地图,
“再有半个时辰,天就要黑了,天黑之后,骑马快不起来,那时候我们就能分散撤退。但需要建庭兄和曹新兄各令一路人马从后袭击小王子一部。”
岳建庭和曹新抬起头,这个安排他们没意见,只是疑问。
“那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