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嫡长子_分节阅读_第451节
小说作者:皇家雇佣猫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20:00:16
  有道理。
  讲得有道理,朱厚照是会听的,“朕准了。旨意就这么下,这些鞑靼的主力,朕会给他们寻找合适的对手的,涞水、良乡的守军,就到乡间去!”
  “是!”
  “诸位爱卿。”皇帝站了起来,“鞑靼小王子离京师越发近了,以至于朝堂之上有些恐慌的情绪。这几日也不断有人上奏,说什么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朕今日就在此说明白了,朕哪儿也不去,就在紫禁城!望各位爱卿与朕共同御敌!共写佳话!!”
  “臣等愿与陛下迎敌!”
  皇宫中圣旨既下,
  一路一路的锦衣卫纷纷出城。
  这个时候京师已经戒严,除了这种带着旨意的,大部分老百姓是不允许再出去的。否则奸细进进出出跟逛菜场一样自由,那这仗没法打了。
  现在是即便城里有奸细,至少也要让他不能把消息递出去。
  接下来的两日,
  达延汗的行军快速的多,除了仍然有打草谷的损失,正儿八经的抵挡部队是没有的。
  就是粮食的问题逐渐严峻。
  正德二年八月三十日,京师城外军旗猎猎,北风把战场的肃杀吹进了德胜门,达延汗每次见到这座雄城,就会想到祖宗曾经占据这里、控扼天下的辉煌。
  他算是个有理想的后世子孙。
  “曾经的元大都。本汗,终于打回来了。”
  “父汗,让儿子打第一仗!”
  “不。”达延汗摇了摇头,“先找个人递话,大军已兵临城下,若是明朝那个小皇帝放弃封锁,重新互市,则鞑靼与大明,相安无事,若是他固执己见、冥顽不灵,本汗便亲率兵马攻打!”
  说完,他对自己的儿子讲,“明军会有议和的可能,这在以往也不是没有过。尝试一下,成则好,不成也没有什么损失。巴尔斯,这一点你要记得,不要事事总想着猛打猛冲。”
  “是。”
  对于大明来说,无论怎样,京师外面有鞑靼大军,不管是百姓还是朝中大臣还是很紧张的。
  战事这种事说不准,万一打败了,鞑靼兵马进城,那该如何是好?
  所以达延汗的尝试不能说愚笨,说不准能成呢?
  实际上朝中想要议和的不少,左都御史张敷华就在禀奏,“老臣以为,鞑靼小王子所提的请求,仅是互市,这在往常也是有的,双方互市,罢兵止战,或可为之。”
  “或可为之?!张总宪难道没有听过,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吗?今日是互市,明日就是失地!况且他小王子几万人马,千里迢迢所为者仅是互市,这话放之天下,谁又会信?!”
  朱厚照不想在这个时候听他们吵,这件事实在没什么好吵的。
  所以他咳嗽一声开口,“朕记得,弘治十二年,鞑靼就以互市为理由,进犯过我大明边疆。当时朝中还有臣子说朕‘开大衅于边’。这些朕一日都没忘记。张总宪以及朝中所有觉得可以互市而止战的人,都给朕听着。互市,朕是同意的。但不是被打同意的!”
  “若他达延汗在长城之外,不在大明国境之内,这个问题可以谈。然而此时兵临城下,这叫什么?!是欺朕无善战之将吗?!这件事朕做主,立马回信驳斥他!”
  王炳略有得意的看了一眼张敷华,“微臣领命!”
  傍晚,
  朱厚照抽空到后宫走一趟,安慰安慰后宫中的女人。她们不了解情况,总以为京师被围了,张太后还担心是不是又要发生正统年间的祸事了。
  这种情绪,大概也只有胜利能够安抚了。
  正德二年八月三十一日。
  达延汗收到回信,回信还骂了他一通,张口闭口都是虏,气得他破口大骂。
  但他也冷静的没有马上去攻城,他得首先解决粮食问题,快速赶路之后,他已经注意到,此次大军的劫掠远不如之前,这个问题他要解决。也正好,明军躲在里面不出来。
  就是军营里的马益谦一直神神叨叨说要败了,达延汗找人把他绑了起来,塞住他的嘴。
  他颇有气势的对部下说:“我们既已到了这里,那就战场之上分胜负,不能像这个汉人一样,比女人还胆小!我们草原的男人个个都是真正的勇士!!”


第四百九十五章 迎敌
  北方的夏秋之季植被茂盛,京畿之地,入眼是满片的绿色植被以及分布的错落有致农田与村庄。
  达延汗自己也在想,他好似温水煮青蛙一般,也不知怎么就到了这一步。
  除了阳和一战偷袭还算顺利,之后攻打大同、紫荆关都出了些不大不小的意外,但要说是什么致命性的、足以让他改变进攻计划的大败,那是没有。
  于是就继续往前走。
  直到库台失踪,三千兵马能回来的不足双手之数。
  他才忽然反应过来,这种持续而微量的损失已经到了不能再忽视的地步。
  此时,他已经不需要那个汉人提醒,仅凭自己多年的经验也知道情势有些不大对劲。
  但今年进攻大明,本就是在绝境之下的反击,否则大明严格执行封锁之策,今年过冬部落必定实力大损。
  所以一日没有达到战争的目的,一日就不能退兵,走到今天他是不后悔的。
  只是……不能再分兵出去了,
  三年前,火筛就是轻敌分兵,从而被明军合围。
  现在他有精骑和步卒各两万余,共五万人,只要合在一起,明军想要在野战之中将其打败,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达延汗这个自信是有的。
  呜!
  呜!
  清晨的战号声响起,鞑靼部队动了。
  朱厚照在京师之中仿佛都能听到声音。
  “没有攻打京师,这是什么意思?”
  皇帝快速转身,询问奏报之人。
  许是问得语气有些冲,王炳都有些发怵,“启禀陛下,此事微臣已确认再三,鞑靼小王子是领兵往良乡方向去了。”
  “他不攻城?”
  明明都来到京师城墙之下了,就是知道打不下来,至少也要打一下。
  朱厚照与达延汗的感觉一样,便是许多事并非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打算来发展的,譬如紫荆关的意外失守。
  “会不会是示敌以弱,引诱守军追击?随后在追击的半道掉头反攻?”王鏊提出了这个设想。
  “倒不太会,”王炳说:“鞑靼小王子走得很快,并未露出其他可疑迹象。”
  “如果他就是不攻城,而以在京畿各县城劫掠为主呢?”
  朱厚照提出了一个他心中有些忧虑的问题。说不准达延汗觉得反正打不下来,算了,枪械人口、粮食便回去了。
  不过抬眼一看,其他大臣却没有相同的情绪。
  也就是王鏊叹息一声,“如此,百姓要受苦了。”
  但也仅此而已。
  韩文、闵珪、杨廷和、梁储……
  朱厚照一个个看了他们的表情,都是停留在扼腕叹息的程度,也不知道怎么的,他忽然想到一个可能。
  就是,也许,这对他们来说……其实没什么所谓。
  历史当中是没有老百姓的位置的。
  京师没事……这才是最重要的。
  他不想去这么想,
  “京畿之地,有百万百姓,朕不可能容忍小王子在此地横行无阻,杀百姓、掠牛羊,因而他若是当真不打京师,京师的可战之兵则要去打他。”
  此话一出,众臣皆表示反对,
  “陛下!如此则正好中了小王子的下怀,京师之兵一出,则京师空虚,那时小王子再引兵来攻,则谁守京师呢?”
  “正是,京师是我大明之本,万不容有丝毫的闪失。”
  ……
  是的,朱厚照本不想这么想的,他甚至愿意相信这些大臣也不是他想的那样。
  但是朝廷、皇帝,最终做出来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就是没有人在乎百姓。
  “朕又不会尽派守城之军,必然还是会留下一部分。再者,明军与其交战,就算不胜,他小王子也不能轻松脱身,又能有多少余力来攻城?就算来了,又何必怕他?”
  “就算不胜……”王鏊转身面向他,拱手沉声说:“陛下,兵事凶险,如何叫就算不胜?那万一……万一败了呢?”
  “那京畿之地的百姓又当如何?!异族在我大明的国土上屠戮,朝廷不保护他们,谁保护他们?”
  这话问出口,没有人能回答。
  在保百姓和保京师之间,没有人会说出那个答案。
  而后是王炳出声,“陛下,兵部可下旨催促大同总兵周尚文、宣府总兵杨兴,此外还有山东、河南的勤王之军,京畿各地不会是空手白刃,任其宰割!”
  “朕不是儿皇帝!不要拿这些话来诓朕!大同的奏报前日才到,他从蔚县赶到此处需要几天?你们自己说!而宣府兵马不如大同、亦不如京师精锐,至于那山东、河南的卫所兵,更是破败不堪,这样能打赢五万鞑靼兵马吗?!在我们等待的这些天里,谁来阻止小王子?”
  “陛下!”韩文、闵珪都跪了下来,皇帝这话意思很明显了,就是要动用京师的精锐,可这样一来,危险性大大增加,“臣等都知陛下爱民如子之心,但事分轻重缓急,京师与北直隶各县孰重?还望陛下三思!”
  ……
  ……
  在皇宫之中争论的时候。
  良乡县已经收到了夜不收的警迅。
  驻守在此处的是石奉、朱凤,军学院派到此处的军事小组则是韩十二郎、岳建庭、曹新。
  石奉将虎贲卫带到此处以后,募兵的顺利程度超过他的想象,因为良乡县距离京师较近,所以早先被圈占的皇庄、官庄尤其得多,上半年的分田,直接收益的老百姓也就多。
  因而抵抗鞑靼人的情绪尤为激烈。
  易州、涞水还是各乡分开,良乡县则是统一形成了一个护粮队。
  原先时候,百姓自发形成的队伍组织程度不高,后来三人小组下来以后,对各路人员进行的分类编排。
  腿脚好的到处穿插传递消息,身体壮得学学操练,而且不能所有人揉在一起,要分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4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1/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嫡长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