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嫡长子_分节阅读_第59节
小说作者:皇家雇佣猫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20:00:16
  也是从领导那里学来的。
  如果有人和你意见不一样,你不要问他们‘是不是不太好’‘能不能改一下’,这太软了,不痛不痒的。
  你要和他们说,对,你讲得很有道理,我也觉得不错,但是你要考虑xxx,我呢就是提个醒,现在咱们照你这么做也不是不可以,但问题在于,如果这么搞下去,万一效果不好,谁的责任?是不是你负责?!
  如果有人拍着胸脯说‘我负责’!
  好,后面也还有下一步,但现在先不急。
  刘健和吴宽听皇太子这么一问,心里头就泛嘀咕了,
  他们是心中有理想、有担当的人,担责倒不是特别害怕,但是要考虑风险,不然就是傻白甜。
  什么风险?
  从他们、尤其从吴宽的角度来讲,按照他对太子‘奇智’的了解,他要担心太子给他埋坑。
  他们真的顶着压力这样搞下来,万一有人为的因素在其中想搞出问题怎么办?
  到那个时候,你怎么辩解?
  你说有人想使坏?说谁?太子嘛?
  别天真了,真有那一天就是他们有问题!
  刘健还算刚直,他倒不会把太子往这一层去想,
  但是吴宽可不一样,他沉吟一声,心里头涌现出一种熟悉的感觉,而且这一幕……怎么似乎见过……
  其实,吴宽自己心里也知道,这个太子太厉害……
  有许多的话,他们说一遍,再从太子嘴巴里过一遍,出来的味道就不一样了。真是怪哉。
  所以说至少心里是有准备的。
  在他看来,其实太子的话也有不当,这个东西他们写进奏疏,上呈皇上,最后是要皇上点头同意,那样他们这些臣子才可照旨准备。
  所以怎么能说是他们二位定的?更不要把屎盆子都扣在他们脑袋上。
  因而吴宽回应道:“禀太子殿下,东宫出阁讲学各项条陈,也不尽是臣与刘阁老私自勘定,这其中还涉及礼部堂官,最终也还要上呈陛下。”
  朱厚照一听,这就是说你们定下的东西,皇帝要改不让,叫你们担责害怕,还说最后都是皇帝定的。那不是你们不粘锅,把我们父子俩完全玩进去了?
  天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既然是要上呈父皇,那便请父皇圣断,父皇生了儿子,不要说学业了,儿臣什么都愿听父皇的。”朱厚照脸色如常,还笑眯眯的和皇帝演绎起了温情。
  皇帝一听,咦,还有这好事?
  决定权绕到我手里了?
  再加上他本来就想改,于是欣然应允,“子不教父之过,既然是关于皇儿的,朕自然事事过问!”
  吴宽一听愣住了,还有这种玩法?
  他和刘健偷偷对视一眼,皇帝对太子宠溺过甚,让他这样一改那岂不是白折腾一番?


第七十一章 轻松化解
  刘健领悟到了为何吴宽要特意来和他相商,要以圣人之学尽力匡正东宫的言行,
  你瞧瞧这几句话答的,明明就是自己不满意他们上呈的读书计划,但是绕了一圈自己不仅没有担上‘厌学’之名,反而还给人一种十分顺从君父的形象!
  最关键真要这样目的还给他达到了!
  若是偶然一次,那是碰着巧了,
  可如今多长时间过去了,年都过完了,任谁也不会觉得是碰巧。
  刘健震惊之余,心中也定了决心,太子有此智,若行不正,那还了得?
  “陛下!内容不可更改!倘若有失,老臣愿一力担罪!”老先生也是有大勇气的人了,啪啪就给皇帝跪下,特别坚决的说了这两句话。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大臣包括吴宽在内,当然算不上是什么奸臣。
  只不过他们的理念与朱厚照不合,且因为自小便受理学熏陶教育,到了六十多岁的年纪是压根不可能改过来了。
  当皇帝、太子与他们观念里的正确不一致,自然就会有一种想要纠正的冲动。
  然而这种冲动,在朱厚照感觉上就是想让他‘听话’。
  吴宽前后的心理与言行就是最真实的演绎。
  可朱厚照怎么可能那么顺从,
  父子俩给人家弄成提线木偶,那也太悲催了。
  刘阁老讲出那句话是舍生取义的,朱厚照能看到那张脸上所涌现出的信仰,这让他忽然想到清末的一本书叫《清官之恶》。
  某种程度,也算真实写照了。
  弘治皇帝则觉得,一个读书方案,倒也不至于,宽慰道:“刘阁老不必如此,朕并未说你们有罪,太子也没说你们有罪。快,起来吧。”
  刘阁老继续跪着,“臣恳请陛下,准允臣与吴大人所奏事项,太子乃是国本,关乎着江山社稷、天下苍生。殿下又身具奇才,只要雕琢得当,将来必是大明明君!”
  朱厚照心想……怎么又绕回去了,“刘阁老。”
  “臣在。”
  “你不必这样激烈恳求,”朱厚照笑着安抚,“父皇同意让本宫尽快出阁读书,本宫也愿意读书。这是和和睦睦的事,你怎么搞得一副要死谏的样子?”
  弘治皇帝愣了一下,随后哈哈大笑,“皇儿说的是,皇儿说的是。刘阁老你快起来吧,今儿这乾清宫没有不得了的事。朕都要给你弄糊涂了。”
  刘健果真也是认死理的,他就不起来,追问道:“那不知陛下、殿下……是否同意我与吴大人所上的奏本?”
  “额……”皇帝是懦弱的性子,其实他心中有明确的想法,就是不同意,有时候他也能表达,只是很少坚定的表达,此刻也是,“刘阁老,朕还是觉得每日所学内容或可稍加削减。”
  “陛下!”刘健刚起身,这就又要作势欲跪……说他刚直,还真刚直,
  “刘阁老……”朱厚照摩挲着手指,心思又动起来。
  其实,他本不想如此的。
  “本宫没有听错的话,阁老刚刚说了一句,倘若有失,你愿一力担罪。”
  这是原话,刘健自认君子,自然是结结实实的认了下来,“殿下所言不错,这是老臣之言!”
  朱厚照点了点头,顿了一下之后问:“当着父皇有这样的话,刘阁老于朝廷之忠心可见一斑。不过……”
  听到太子又要说‘不过’,吴宽的耳朵竖得八丈高,他实在是觉得只要太子一开口,那必定又是什么妙言。
  都快要有点相爱相杀了。
  “……不过,本宫不是很清楚,刘阁老说的有失,是指什么?”
  众人一愣,有失就是有失,还能是什么?该不会是太子读书不多,听不懂这个词。
  弘治皇帝也有些不解的看向儿子。
  “回禀殿下,有失的意思就是……有错、出错?”吴宽不敢说话了,刘健在解释,但不知太子问的是不是这个意思。
  朱厚照笑了,“本宫不是不懂倘若有失一词的词意,本宫是想请阁老解释解释,什么情况下就叫有失?”
  这话问的,吴宽觉得坑好像近了……
  其实这话也有激人的情绪,就像对刘健说:你说你愿意承担罪责,你说清楚点儿什么情况下愿意,可不要事后赖账。
  刘健也是直人,与此同时也有文人的傲气,他便正经八百的解释,“就是殿下按微臣奏本出阁读书,若有不顺、错漏之处,臣甘愿领罪受罚!”
  “喔……阁老领了罪,受了罚,那出在本宫身上的不顺、错漏之处,就可以弥补了吗?”
  弘治皇帝一听脸色大变!
  这话太关键了。
  是啊!
  你领罪有什么用?
  到时候出问题的是我儿子!
  就是把你抓起来砍了头,皇太子的问题还是皇太子的问题!
  刘健被问的心头一震,至于吴宽……大概快习惯了,难道是太祖皇帝血脉之力?
  这就是前文所述,追问是否是你担责的后一步:你担得了责吗?
  有的时候不是你拍着胸脯说一切后果我来担就可以的,哪有那么容易,你几斤几两就说这话?
  “倘使……倘使真是如此,微臣自是万死难辞其咎。但微臣之意,也是看殿下聪慧,想要让殿下每日多学一些,并无他意。”
  这话就没有意思了。
  首先多学不是‘一些’好吗?是特么的翻倍。
  其次,朱厚照感受到了要洗他脑的味道。像《大学》、《春秋》这类经典,学过了、背过了也就可以了,天天拿出来读是干什么。
  再者,朱厚照聪明,太祖皇帝的子嗣难道就不聪明嘛?
  旁得不说,至少不能这么讲太宗文皇帝吧?
  弘治皇帝也不愿拿儿子冒险,差点给忽悠进去,什么你们一力承担,他这次讲话语气加了几分强硬,“刘阁老,不要再讲了。就照徐溥之前定的实施,他还是稳重得体的,尤其在东宫出阁讲学一事,更加不会有轻忽之举。”
  这是弘治与大臣的相处方式,如果说朱厚照是跟他们斗智斗勇,弘治就是和他们来感情的,一旦讲出有些刺痛人心的话,其实就是一种比较激烈的表达。
  刘健自然也听懂了话意,皇帝认为他这事儿办的不如徐溥,有些伤心,同时也该知道怎么做了。
  “臣,遵旨。”
  再说下去,就真的要伤感情了。
  吴宽则是叹息,他来的时候是觉得东宫这次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法子反对的,谁曾想就这么几句话便搞定了。
  朱厚照呢,脸色如常,只不过多看了一眼吴宽,发现这老头儿又气得脸色僵硬,他忽然觉得也有些有趣,“吴先生。”
  “老臣在。”吴宽面向太子施礼。
  “本宫出阁讲学的那天,吴先生可要好好的准备啊。”
  吴宽胡子一抖,在他心里太子可不是什么温良恭俭让的善良孩子,而且与他几次争执,现在忽然讲这话,
  这是想要干嘛啊……
  他抬眼看了一眼太子,就发现那张脸虽笑意盈盈,但肯定不怀好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9/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嫡长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