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742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3:19
  毕竟楚军里的正规军,都还是正常人,多少讲点文明,偶尔也讲道理。
  但是那些印度军团的印度士兵,可不跟你讲文明……更不讲道理,动不动就玩屠杀。
  遇上印度军团后,很多土著连抵抗的心思都不敢有,不是直接逃跑就是投降,生怕投降完了被直接屠杀。
  如此的印度军团,也是让楚军上层叹气之余不得不加强使用。
  这把刀虽然歹毒了些,但是真的好用啊!
  这不,在东北非地区表现上佳的印度军团,很快就迎来了增兵,楚军又在印度地区招募了大几千贱民士兵,然后组织运输到了非洲。
  等到现在,非洲地区的印度军团已经足足有四个团,编成第三团、第四团、第五团、第六团,总兵力上万人,分布在各地前线驻防,并和的各地土著们进行作战。
  而印度军团第三团,因为作战经验丰富,战斗力强悍,加强了炮兵乃至骑兵,后勤兵力后,被作为先遣部队派遣到了彭巴港。
  不出意外的话,该团将会作为对东非地区作战的主力。
  印度军团第三团集体被调往东非彭巴,第三团里服役的莱哈尔同尉自然也随队到了彭巴。
  作为印度军团里极少数,被授予土著军官专用‘同尉’军衔的莱哈尔,也是土著士兵里极少数知道己方部队即将迎来大战的人。
  但是对此他并没有感到害怕,甚至他还感到了兴奋和期待。
  有仗打才有军功,才有战利品,才有更多的收获。
  他已经听说了,随着印度军团规模的扩大,也需要更多的土著军官来协助楚国军官来处理各种事务,毕竟你不能让楚国军官直接指挥那些土著士兵不是,语言都不通……
  上头已经准备对土著军官进行一定的改革,把单一的同尉扩充到同少尉、中尉甚至上尉,以协助楚国军官管理规模更大的驻非洲印度军团。
  他希望自己能够搭上第一批的顺风车,混一个同少尉甚至同中尉的军衔。
  但是想要升官,除了资历和能力外,这军功也不能落下啊。
  楚军在晋升上,一向来都是高度重视战功,光有资历没有战功,光靠熬时间可是升不上去的。
  正规军如此,仆从军印度军团也同样如此。


第795章 东非开战:登陆莫桑比克岛
  楚国人在东非地区里增兵,一批一批的船队陆续抵达彭巴港,这种情况自然瞒不住葡萄牙人。
  实际上楚国人也没打算瞒着葡萄牙人。
  楚国在东非地区的一系列增兵运输物资的行动都是明摆着的,就是要打你葡萄牙人的殖民地。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其实也是一种军事威胁,怕是葡萄牙人主动放弃,再不济也要让当地的普通葡萄牙人滚蛋,动摇葡萄牙人守军的士气军心。
  识相点的赶紧滚蛋,还能保住小命,否则大军杀过去全都死啦死啦地!
  如此情况下,不少普通葡萄牙人已经开始撤离东非了,以躲避即将到来的战火。
  同时葡萄牙人也没有坐以待毙,他们一方面加强东非地区的防卫力量,一边试图和楚国人进行交涉,甚至表示愿意让出部分东非地区的利益。
  但是葡萄牙人的交涉没啥卵用,楚国在非洲地区的政策一向来都是简单而明确的,那就是要控制住非洲的沿海各地区,把欧洲殖民者赶走,进而控制住整个环印度洋区域。
  大楚帝国要把印度洋,变成自家的内海。
  如此情况下,自然不允许有任何的欧洲殖民者停留在非洲海岸地区搞什么殖民了。
  这是和楚国人抢钱呢。
  大楚帝国非洲巡抚衙门都已经制定好了在非洲地区的下一步经济扩张计划了,准备在非洲地区里的各沿海殖民地为依托,对非洲地区展开大规模的经济殖民,把当地当成工业产品倾销地,同时也作为部分原料的供应地,如黄金,农产品等。
  不过受限于当地的恶劣自然环境,楚国并不打算在这些地方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屯垦。
  要说移民屯垦,楚国目前更倾向于在距离更近的南洋地区,还有美洲地区以及部分印度地区里进行移民屯垦。
  至于非洲地区的话,暂时没啥兴趣,因此在当地的扩张政策以控制港口航线,推行商贸,经济掠夺为主。
  如此情况下,楚国人自然也不允许其他欧洲殖民者在这一地区里和楚国人争夺市场。
  承顺三十一年秋十月,完成了各项军事准备的楚军也正式开始了行动,并且一上来就是直接进攻葡萄牙人在东非地区里最重要的地盘:莫桑比克岛。
  此地乃是葡萄牙人在东非地区里最早建立的殖民地,也是目前葡萄牙人在东非地区里的行政、军事、商贸中心。
  拿下此地,基本上和拿下大半个东非也没啥区别了。
  为了夺取莫桑比克岛,大楚帝国海军重新编成的非洲舰队出动了大半主力,包括一艘四千多吨的战列舰太原号,两艘满载三千多吨的旧式战列舰盖州号、胶州号。
  除了这三艘主力战列舰外,还有五艘巡洋舰,十三艘护卫舰。
  上述一共二十一艘战舰,都是最近十年陆续服役的铁肋木壳船,没有一艘纯木制战舰。
  同时也都是在建造的时候就安装了蒸汽机,属于机帆动力。
  在火力配置上,也都装备了前装线膛火炮。
  自从在印度战役里,海军发现前装线膛炮威力大,射程远,精度高之后,就掀起了大规模装备前装线膛炮的浪潮。
  不仅仅新装备服役的战舰采取了前装线膛炮,很多之前服役的老旧战舰也都进行了前装线膛炮的改装工作,尤其是一些前往海外服役的战舰,因为随时面临着威胁,战斗任务比较紧张,因此都优先换装了前装线膛炮。
  不过很多老旧船体改动起来比较麻烦,所以大部分虽然换装了前装线膛炮,但是依旧使用的船旁列炮的方式,射界有比较大的限制。
  同时因为前装线膛炮的成本比较高,产量目前也不算太多,导致海军也不可能短短几年内就把所有数以百计战舰上的滑膛火炮都进行更换。
  因此只能是优先换装一些比较新式,同时刚好在国内驻防,维护,大修的船只,换装的时候也不是说全部换装,而是换装一部分舰炮。
  换装后再派遣到海外执行作战任务。
  因此你也可以看见很多老旧战舰里,它既有传统的前装滑膛炮,同时也有新式的前装线膛炮,新旧火炮都有。
  这被抽调到非洲海域,编入非洲舰队里作战的战舰,因为预期作战的缘故,基本上抽调过来的都是一些比较新锐,换装了前装线膛炮的战舰。
  这些战舰看似只有二十一艘,但是实际战斗能力却是大幅度超过以往的战舰。
  并且还能够利用前装线膛炮所带来的庞大火力,远射程,为地面部队提供更强悍,也更精确的火力支援。
  在非洲舰队的掩护下,大批的机帆动力的运输舰满载着士兵以及大批武器弹药,还有粮食甚至淡水等各种普通后勤物资离开彭巴港,朝着不远处的莫桑比克岛而去。
  庞大的楚国舰队出动了后,都没有多久先锋舰队就抵达了莫桑比克岛海域附近。
  葡萄牙人发现海面上出现了楚国人的战舰后,惊恐无比!
  他们害怕到,甚至都不敢驾船出港迎战,哪怕他们在港口里停泊有二十多艘的战舰或更多的武装商船,同时还有一些小型的船只。
  但是他们没有出港迎战的勇气。
  或者说,他们这样做是对的。
  过去的印度战争,西亚东北非一系列战役里都已经证明了,在楚国人的蒸汽轮船以及先进线膛炮面前,他们的纯木制风帆,采用滑膛炮的战舰只能沦为靶子,甚至连靠近敌人的战舰都无法做到。
  大楚帝国海军,其战舰的性能已经和欧洲殖民者的纯木制风帆滑膛炮战舰,出现了巨大的性能代差……
  这种性能代差,是战术和勇气都无法弥补的!
  跑的没人家快,打的没人家远,战舰数量还没人人家的多……那还玩个毛线。
  葡萄牙人的选择是船只退守港口,在海防炮台的掩护下进行防守作战。
  战舰打不过,不代表着炮台也打不过。
  哪怕楚军战舰使用的是线膛炮,射程更远一些,但是和岸防炮台对轰的话还是很吃亏的。
  人家葡萄牙人的炮台装备的虽然是滑膛炮,但也是大口径的加农炮,大口径的加农炮威力还是相当可以的。
  加上陆基火炮可不用考虑什么海面船只摇晃的问题,打起来的话,像是一些三十二磅的重型加农炮,打个一千七八百米的有效射程一点问题都没有,甚至在这个距离里精度还不错。
  如果把精度要求降低一下,其实两千多米也能打,甚至你完全不考虑精度的话,三四千米也能打出去。
  毕竟三十二磅重型加农炮的最大射程一般都在四五千米以上。
  一些特别变态的三十二磅加农炮,身管倍径能够做到三十倍左右,这样的话最大射程甚至能够打到六千米左右……嗯,楚军之前就干过这事,装备过一批三十倍口径的170毫米滑膛炮,但是后来就不装备了,因为光有个最大射程没用……装填还特别麻烦。
  对于舰炮而言,打得远打不准也没啥用处,还不如装备中等口径的大口径火炮,然后给敌人投射大量弹药。
  倒是后来的楚军采用的前装线膛炮里,身管倍径普遍比较大,并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这是因为有膛线,精度变的更高了,这样更远的射程才有实战意义。
  楚军的前装线膛炮里,目前战列舰装备数量比较多的是当涂重炮厂研发并生产的当涂三型一百七十毫米前装线膛炮,准确来说,口径比欧洲人的三十二磅火炮还要小几毫米。
  但是该炮重六点五吨,最大射程可以达到五千米。
  这,这是陆地上使用的理论最大有效射程!
  如果是在战舰上使用的话,因为船只晃动的问题,同时大楚帝国海军在弹道学上的进步也不足。
  海战中想要获得一定的精度,那么这个有效射程就非常低了,基本撑死了也就两千米,超过这个距离基本上别指望能够打中运动中的敌舰。
  而实际海战当中,大楚帝国海军采用前装线膛炮的时候,实际交战距离往往还要更近一些,基本在千米左右,甚至为了获得更高的命中率,甚至会冒险在六七百米的距离上进行炮击。
  然而即便如此,也比那些滑膛炮的有效射程高多了。
  同时期的滑膛炮,在实际海战中,一般都是在两三百米的距离上开火……再远的话命中率就太低了,没太大实战意义。
  在海战中,楚国海军的前装线膛炮,占据了巨大的有效射程以及威力优势,再加上蒸汽机所带来的机动优势,以至于在印度战役以来,多次无伤重创甚至歼灭敌人的舰队。
  但是在对陆炮击上,则是受到了比较大的限制,主要是敌人岸防炮台里的大口径滑膛加农炮,也能打两三千米威胁到楚国的战舰。
  这也是楚国海军最近两年,研发并尝试建造铁甲浅水重炮舰的原因之一,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抵近岸边,甚至进入内河,靠着铁甲的保护,就近轰击敌人的炮台,给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只是现在第一艘试验舰都还没有搞出来呢,所以现在的楚海军对付这些岸防炮台的时候,往往采取的是远距离炮击为主,距离远一些,达到两三千米的的话,敌人的岸防炮基本就没啥准头了,并且这个距离上就算被敌人的实心炮弹击中,其圆球形实心弹的动能也不咋地,基本很难给主力舰的厚实木板船体带来什么威胁。
  退一步说,就算打穿了,也只是留下一个小小的洞而已,不会给几千吨的庞大战舰造成什么实际性的威胁,哪怕是水线以下被击穿了,船上的木匠随手就能够把缺口给补上。
  反过来,己方的前装线膛炮,却是能够在两三千米的距离上还保持着比较高的命中率,而且得益于线膛炮的圆柱形炮弹,其装药更多,爆炸威力极大,往往能够给敌人带去致命的威胁。
  这些战斗的细节,武器装备的使用,都是最近几年大楚帝国海军通过实弹演习训练以及多次的实战中所得来的经验。
  现在的非洲舰队就是这么打的,前头的几艘护卫舰抵达莫桑比克岛附近海域后,并没有第一时间靠近,而是远远的封锁了港口。
  随后更多的主力舰抵达,尤其是三艘装备了大量一百七十毫米前装线膛炮的战列舰抵达后,这才开始对岛屿上的炮台进行远距离炮击。
  随着楚军开始对陆炮击,隆隆炮声开始在海面上响起,岛屿上的葡萄牙人守军发现楚军在如此遥远的距离上就开始炮击后,虽然知道这个距离进行还击效果不好,但是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进行还击。毕竟总不能光挨打不还手不是。
  真要让楚国的战舰这么打下去,这炮台迟早得完蛋。
  要知道葡萄牙人的炮台还是露天炮台呢,可不是什么有严密掩体,乃是顶盖的堡垒炮台。
  楚军所发射的大尺寸爆炸榴弹,爆炸后所产生的冲击波和破片,可是会给驻防的炮组成员带来大量杀伤的,更有的还会打中弹药进而引入弹药殉爆。
  就当海军的战舰和葡萄牙人的炮台进行对轰的时候,数艘护卫舰也是掩护着十多艘运输船从另外一侧靠近并准备登陆,不用多久这些运输船上就放下了大量的登陆小艇。
  士兵们登陆的时候倒是比较安全,没有遭到敌人的大规模炮击。
  毕竟莫桑比克岛在地图上看着小,但实际上可不小,葡萄牙人也不可能在每一个地方都部署大量的岸防炮,他们只能在部分地区建设岸防炮台,重点保护港口,城市等地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7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42/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