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其他地方,那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而第一波登陆的楚军,就是最近一段时间里在非洲地区名声显赫,或者说臭名昭著的印度军团第三团。
该团作为东非战役里的主力部队,承担了攻占莫桑比克的重要任务。
四千多名登陆部队里,三千多人都是印度军团第三团,剩下的则是海军陆战队的一个营。
前期登陆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危险也大,所以自然由印度军团第三团来负责。
第一波次登陆的印度军团士兵有六百多人,隶属于印度军团第三团第七步兵营,也是哈莱尔所在的步兵营。
哈莱尔同尉此时乘坐着一艘登陆小艇,登陆小艇上搭载着三十多名士兵,除了少数几个人外,都在奋力划桨。
小艇在海面上上下起伏着徐徐前进,哈莱尔则是在船头半蹲着,密切关注着前方沙滩的情况。
虽然距离还有些远,但是哈莱尔还是看见了前方沙滩的后方树林里,有着敌人的身影,并且还在沙滩上看到了不少的障碍物。
看样子敌人是有了准备啊!
但是哈莱尔对此没有丝毫的担心,这些欧洲蛮夷就算有了防备又如何,只要自己这些人能够登岸,依靠着己方强大的步兵火力,足以粉碎一切顽抗之敌。
时间逐渐过去,登陆小艇们也在逐渐靠近登陆沙滩,当距离沙滩还有两三百米的时候,就见前头沙滩背后腾起了一团白雾,随后一阵炮声传来。
紧接着又连续响起了好几声炮响。
这些葡萄牙人的守军进行滩头阻击,试图用携带的陆军野战炮攻击登陆的小艇。
可惜的是,准头太差,而且火炮的数量太少,根本无法对登陆小艇造成什么实际性的威胁。
而就当葡萄牙人的守军开炮后,后方进行掩护的四艘护卫舰也是进行了开火,一百三十毫米,一百毫米的前装线膛炮所发射的炮弹,直接覆盖了滩头区域,把藏身在此地的葡萄牙人守军炸的人仰马翻,很快哈莱尔就看见前头有一群葡萄牙人狼狈朝着后方逃去,连阵地上的火炮都扔下了。
葡萄牙人在滩头组织的防守作战,只打出去了一轮炮击,准确的说是发射了六枚六磅圆球形实心炮弹,并且没有造成任何战果后,就被楚军护卫舰的强大支援火力给击溃了。
他们的步兵,甚至都还没有来得及和楚军接触并交战呢,就被迫跟着炮兵们狼狈逃跑。
这就是为什么大楚帝国海军如此热衷装备线膛火炮的缘故!
哪怕技术还不成熟,成本高昂,炮管使用寿命低下也要强行装备的原因之一:爆炸威力足够大!
一百三十毫米线膛炮的圆柱形榴弹的爆炸威力,如果换成发射圆球形榴弹的滑膛炮过来,少说也得两百多毫米的攻城臼炮才有。
哈莱尔看到前方的沙滩上陆续腾起密集的爆炸烟尘,再看到对面的葡萄牙人守军幸存者狼狈而逃,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用着口音很奇怪的汉话说着:“这就是你们蛮夷对抗我们大楚的下场,哈哈!”
只不过,后头的一群印度士兵们可听不懂莱哈尔在说什么。
毕竟绝大部分印度军团里的士兵们,都不会说汉语,更别说读写了。
就算是莱哈尔,他这几年虽然学会了汉话,但是口音同样不咋地,至于读写也很一般。
不过就算如此,莱哈尔的汉语水平在一票印度军团的印度士兵里也算是一流水准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早年才能够顺利成为土著军官之一。
印度军团里的土著军官,是要协助楚国人的军官们管理和指挥语言不通的印度士兵的,这懂得汉语是必须要求,要不然鸡同鸭讲语言不通,还管理指挥个屁。
随着登陆小艇靠近硝烟还没有散去的岸边,莱哈尔迅速下船,直接跳进了还有数十厘米深的海水里,同时用土著语言大喊着:“快下船,注意弹药防水!”
二十一年式火帽击发枪使用的还是猪油纸包弹,平日防潮还行,但是也绝对无法做到被水浸泡了后还能完好无损。
至于猪油纸包弹会不会因为宗教问题,产生印度土著士兵抵抗的问题,大楚帝国表示:我大楚帝国印度军团里的士兵没有任何宗教问题,有少数信教的,一般也是信官办道教或佛教。
至于其他宗教,招兵的时候就提前把那些说自己信仰非法宗教,又不愿意改变信仰的土著给剔除了出去。
大楚帝国对宗教施行非常严格的管理制度,只准许经过了礼教部下属宗教处审核并批准的官办道教和佛教,在官方批准的宗教场所里展开传教活动。
所有道、佛两教的经书之类的全部都需要经过审核才准刊发流通,其中不少经书都是被各种魔改的……
所有道士和和尚也都需要经过专门的考试才能出家上岗。
考试的内容除了道教、佛家的知识外,其实大部分都是科举内容……因为招录宗教人员的考试,本身就是大楚帝国现行科举体系里的一个子分类,称之为宗教科。
考中了,拿了官身,你才能出家去当道士或和尚。
因为,大楚帝国的所有宗教场所,都是官方场所,归属礼教部祭祀司宗教处所管辖。
所谓的庙产也都是国家资产,香火收入都是直接归类为一般性行政收入,纳入财政管理的。
这管理这些寺庙道观的人员,自然也是官员。
换句话说……其实大楚帝国里的所有正规道士和和尚,都是有编制,吃皇粮的官员,从九品起呢。
至于野生和尚道士,那是犯法的……
这道教和佛教都管理如此严格了,其他乱七八糟的宗教就更不用说了,一律禁止。
所以大楚帝国里,不管是本土也好,海外直辖领地也好,都不存在其他乱七八糟的各种宗教。
作为仆从军的印度军团里,就更不用说了,但凡你有点啥宗教信仰,基本都通不过初选。
因此印度军团里的士兵们,使用猪油纸包弹一点问题都没有。
哈莱尔带着麾下的士兵高举着枪支,还把子弹袋直接挂在胸口前,免的沾水弄湿。
脚下踉跄的涉水登上沙滩后,哈莱尔就接到了顶头上司,一个年轻的楚国中尉的命令。
让他带领第三排,立即展开战斗队形,向沙滩推进,占领百米外的沙滩尽头的一处稀松灌木林。
那地方,也是刚才葡萄牙人进行拦截的地方,现在哪里还有好几门葡萄牙人扔下的六磅野战炮呢,也还有一些葡萄牙人残存士兵在进行抵抗。
哈莱尔接到命令后,当即用土著语言向各排以及周围的士兵们传递命令。
很快,哈莱尔同尉就带着第三排三十多名士兵展开队形,并朝着前方百多米外的稀松灌木林而去。
路上的时候,还遭到了零星的葡萄牙人守军的枪击,有一个倒霉蛋不知道前方飞来的铅弹击中,当场倒地并发出哀嚎。
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其他人的行动,哈莱尔甚至都没有看一眼倒下的士兵,而是稳步率队上前。
类似的情况他见的太多太多了,打仗嘛,死伤总是会出现的,哈莱尔都已经见过不知道多少印度军团的士兵死在战场上了。
到现在,他甚至都能做到无视伤兵的哀嚎!
稳步上前一段距离后,哈莱尔估摸着距离差不多了,当即拔出指挥刀用土著语大喊:“止步,第一排瞄准!”
“第一排开火!”
一阵清脆的枪声持续响过后,小小的战线上飘起一阵白雾,哈莱尔则是继续下令第二排瞄准并开火。
等打过了两轮排枪后,哈莱尔看见前方几个露出身影的葡萄人士兵倒下,还有二十几个葡萄牙人士兵转身逃跑的时候,当即指挥刀朝着一挥:“刺刀冲锋!”
至于装填开第二枪……没必要。
对面之前被舰炮炮击都打愣了,现在又挨了自己两轮排枪,剩下的最后这点人也跑路了,这还装填啥啊,直接冲上去用刺刀就完事了。
第796章 变态的炮击
楚军登陆莫桑比克岛的行动非常的顺利,毕竟这年头要想真正防住敌人的登陆,靠炮台之类的都不太行,得需要己方的舰队控卫海岸线才可以。
要不然海岸线那么长,你炮台守得住一个地方,也不可能守住所有海岸线啊。
而葡萄牙人的海军都被楚军封锁在港口,只能依靠岸防炮台苟延残喘,根本无法主动出击破坏楚军的登陆行动。
这等于是楚军的登陆行动,基本是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进行的。
葡萄牙人守军虽然反应速度很快,察觉到了楚军的登陆方向后,及时派出了兵力进行滩头阻击。
但是脱离了坚固的城防堡垒后,主动跑到滩头进行阻击的话,因为没有坚固的防炮设施,导致遭到了楚军战舰的猛烈对陆火力支援炮击损失惨重。
随后在楚军登陆部队的打击下又损失若干,最后被迫全面退出滩头,重新缩回了城堡里。
葡萄牙人的滩头阻击非但没有起到应该有的效果,反而还让葡萄牙人至少伤亡近百人,并丢下了六门野战火炮。
可谓是亏到了姥姥家。
先头部队登陆成功后,后续的楚军部队也开始大规模登陆了。
多艘搭载了印度军团第三团士兵的运兵船陆续靠近,然后放下大量的登陆小艇,士兵们携带个人装备,划着小艇开始登陆。
这些步兵们登陆后也向岛屿纵深挺进,保护登陆场。
于此同时,一艘平安级登陆舰只也开始冲滩登陆了,平安级登陆舰乃是大楚帝国海军最近两年才研发并建造的一种新式舰种,专门用于火炮登陆,以便在没有码头的海外地区里快速把火炮运输上岸支援陆军作战。
该级舰吃水很浅,并且还是平底船,采用的全钢铁建造,底部和龙骨都进行了加强以便进行冲滩。
同时装备了大功率的蒸汽机。
船只满载排水量也不过三百吨,蒸汽动力续航距离也不过五百海里左右。
但是实用性却是非常强!
毕竟这年头里大部分海外地区,其实都没什么像样的港口,更没有什么大型的吊装设备,而楚军在海外作战的时候又喜欢带着大量火炮。
遇上一些港口基础设施落后的地方,往往就会给火炮的登陆带来不小的麻烦。
要不然是直接架设临时栈桥,要么是干脆用货船进行冲滩登陆,再用货船上自带的吊装设备把火炮吊装登陆。
总之都麻烦的很,尤其是对于一些中大口径的火炮而言,非常的麻烦。
为了方便火炮,尤其是中大口径火炮的登陆,大楚帝国海军干脆搞出来了这么一种登陆舰,专门用于海外地区的火炮登陆。
随着这艘三百吨的平福号登陆舰冲滩成功,很快船首舱门被打开,舱门向下打开后直接接触到了沙滩地面。
紧接着,登陆舰里跑出来一大堆携带各种工具以及厚木板的海军工程兵,工程兵们用厚木板以及其他工具,在沙滩上直接快速铺设了一条厚木板道路。
然后才看见了有马匹从船舱里下船,再过来就是一门二十年式一百一十五毫米轻型野战炮被众多炮兵们拉着,沿着船板缓缓下船,最后驶上了沙滩上临时铺就的木板路。
炮手们再给这门只有火炮加上炮架再加上轻便空置前导车,以进行战时减重,方便下船和在沙滩上机动的火炮套上了四匹丰州挽马,每一批挽马都肩高一米五五以上。
这门二十年式一百一十五毫米轻型野战炮,说是轻型野战炮,陆军甚至称之为山炮,但是毕竟挂着一个野战炮的名头,还算是比较重的。
这玩意一般是作为本土山地丛林部队以及海外驻防部队的师级主力支援火炮使用。
采用铜合金制造的炮管,身管倍径为十四倍,熟铁制的炮架,炮架上的两个主轮也是铁制。
放列全重一吨,行列全重则是一点四吨,发射实心弹有效射程可以达到一千五百米,发射榴弹可以达到一千两百米。
你说一吨多的野战炮这么重,根本不是轻型野战炮,更不能称之为山炮?
你要知道,大楚帝国在本土,比如在中亚地区配属的平原型二十三年式115毫米野战炮,放列全重一点五吨,行列全重达到了两点一吨。
这轻了好几百公斤的同口径野战炮,为什么不能称之为轻型野战炮……
好吧,看这玩意的重量,你就会知道为什么楚军过去二十几年来为什么都没有抛弃老古董六十五毫米系列野战炮了……
也正是因为一些中口径野战炮比较重,所以大楚帝国海军才会搞出来平安级火炮登陆舰嘛……
如果海外部队装备的都是一些六十五毫米轻型野战炮,那还要什么火炮登陆舰啊,直接炮手扛着登陆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