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独治大明_分节阅读_第425节
小说作者:余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9:08
  刘吉喝了一口茶水,心里涌起一种强烈的不安,便对旁边的管事吩咐道:“你请朱骥过来跟我下棋吧!”
  朝廷这些年为了找出朱骥,可以说是掘地三尺,但谁能想到朱骥竟然藏在自己的相府之中,恐怕亦没有想到是自己帮助了朱骥。
  “老爷!”管家正想要离开,突然苦涩地停了下来。
  刘吉先是一愣,而后恍然大悟地放下茶盏道:“怎么了?对了,朱骥已经安排出城了!”
  “老爷,要不请罗先生陪您下棋吧?”管家的眼珠子一转,便是轻声提议道。
  刘吉轻轻点了点头,却是望向南方喃喃自语道:“我已经履行了诺言,不知江南那边可能履约了!”
  天子南巡,在大明是极少发生的事情,甚至迁都以来从没有发生过。
  只是事情落到现在的皇帝身上,特别是皇帝最关心的废银令和新币受阻,似乎一点都不值得惊讶了。
  如今经过他暗地里运作,现在离开紫禁城的朱祐樘,就像是离开深海来到海边的龙王三太子,生死当真难料了。
  阳光透过云层洒落在江南的大地上,正映照出运河两岸一片秋意渐浓的景象。
  试问南京至北京,水程经过几州程……龙潭送过仪真坝,广陵邵伯达盂城,界首安平近淮阴……河西和合归潞河,只隔京师四十里。
  从南京上北京的这条大动脉、主驿道上,共设驿站46处。
  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仍为陪都,两京并设,六部人员留守,两京间公文书信不断,官员往来频繁,物资运输繁忙,从南京经扬州大运河转运北京的这条水陆邮驿路线,更是重中之重、要中之要。
  邮驿除了转运功能外,其实还有一项重要功能——接待功能。
  因天子南巡是首次,加上大明以节俭著称,所以这一路并没有行宫。弘治亦不想做劳民伤财之举,所以这一路都是带着护驾大军入住沿途驿站。
  秋风江上芙蓉老,阶下数株黄菊鲜。
  落叶正飞扬子渡,行人又上广陵船。
  寒砧万户月如水,老雁一声霜满天。
  自笑栖迟淮海客,十年心事一灯前。
  ……
  广陵驿原名扬州驿,在扬州城南门外,位于运河的西侧。
  码头上,两排身着铠甲的禁军士兵笔直地站立着,手中的兵器在夕阳的余晖下闪烁着寒光,正在恭迎即将下船的天子。
  因天子驾临南直隶,南直隶的十四名知府和四位知州早已在此等候。
  他们身穿官服,头戴乌纱帽,一字排开,跪在皇帝将要经过的大道两旁。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紧张与敬畏,不断听到自己心脏砰砰跳动的声音。
  经安排,南京诸部官员在南京城等候,而今来到这里恭贺的官员是扬州府官员、退休官员和南直隶的所有知府、直辖知州。
  凤阳巡抚李木亦是在列,算是在场官员职位和资历最高的。
  凤阳巡抚设于景泰朝,驻淮安府,辖南直隶江北诸府大部,跟应天巡抚算是南北分治。
  弘治皇帝身着一袭明黄色的龙袍,头戴金冠,步履从容地从皇船上下来,宛如一位降临人间的神明。
  “陛下,请当心!”刘瑾已经安排好一切,便是扶着弘治皇帝道。
  朱祐樘看着这跪在地上的官员,刚刚愉悦的心情减弱少许,便一声不吭地乘坐等候在这里的金辂。
  朝廷的政令在江南无法推行,主要原因是受到江南官绅集团的阻挠,但何尝不是这帮知府过于无能呢?
  如今将他们叫到这里,既是要他们前来迎驾,亦是要进行好好地敲打。
  在场的官员诚惶诚恐地叩首行礼,齐声高呼:“臣等恭迎陛下南巡,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们低着头叩着地面,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亦不敢有丝毫的异动,生怕自己一个不慎就会惹来龙颜大怒。
  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只有皇帝金辂的辘辘声和知府们紧张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
  松江知府徐鸿是跟朱祐樘接触最多的知府,但在这里重新遇见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心里亦是紧张得不行。
  特别自己执掌松江府和上海市舶司以来,虽然自己自认已经尽心尽责,但亦是不敢保证皇帝会感到满意。
  广陵驿原本拥有驿丞和水马夫一百八十六名,但现在已经被安排暂时离开此处,由内侍和金吾卫全权接管这里。
  正厅悬匾额曰“皇华”,后堂建有淮海奇观楼,楼下匾额曰“礼宾轩”。
  虽然房舍不如高邮盂城驿的一百余间,但这里亦有七十多间房,足可以让朱祐樘及携带的嫔妃和宫人入住。
  刘瑾料理好之后,从里面出来便见到熟人徐鸿:“徐知府,别来无恙?”
  “诚蒙刘公公挂念,本官尚可!只是本官在松江府尚无佳绩,今知陛下舟车劳顿南巡,恨不得自裁谢罪!”徐鸿先是进行客套,而后直指核心地道。
  天子南巡,最大的动因是江南推行政令所阻,而他们在场的十四位知府和四个知州算是第一责任人,哪怕他徐鸿亦不例外。
  “臣等愧对圣恩!”扬州知府等官员趁机表达愧疚之心道。
  刘瑾对这帮知府并不感冒,便淡淡地道:“陛下升座,尔等随杂家进去面圣吧!”
  在场的知府知晓此行凶多吉少,此时显得十分紧张,但还是乖乖跟随刘瑾进入驿站里面拜见破天荒南巡的天子。
  陛见之礼后,朱祐樘开门见山地道:“你们全都摘下乌纱帽进行答话吧!”


第四百五十六章 天子降临,官念乌纱。
  在场的官员听到这个出乎所料的命令,不由得惊讶地交换眼色。
  如果某个官员犯罪要免官,他们其实是可以理解,但不至于要将他们一位巡抚、十四位知府和四位知州都免了吧?
  刘瑾手持拂尘站在弘治身旁,突然阴沉着脸:“还不快点!”
  “是!”
  随着这一声催促,他们几乎同时伸出颤抖的双手,缓缓地摘下了头顶那象征权力的乌纱帽,却是万千情绪一下子涌上心头。
  他们生活在这个“百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为了满足父辈望子成龙的期望,从小便被送进了学堂。
  即便成年,他们亦是要继续寒窗苦读,更是要参加千军万马般的科举竞争。
  童子试结束,便是各省秋天举行的乡试,最终则是天下士子云集的京城会试。那日金榜题名,让他们是又哭又笑。
  他们即便进入官场亦是不容易,从治理小白到执掌一府的老油条,需要经历了种种历练,其中的辛酸不足为外人道也。
  现在贵为一府一州的掌印官,亦是懂得了官场的趋利避害,总算是得到了令人羡慕的富贵荣华。
  只是在摘下乌纱帽的这一刻,宛如黄粱一梦,一切像是梦幻泡影。他们颤颤巍巍摘下头上的乌纱帽,看着乌纱帽慢慢放落在地,眼花不争气地涌了出来。
  眼前的的乌纱帽是如此之近,又像那般的远,甚至已经是遥不可及,但这一切又能够怪谁呢?
  朝廷的禁止白银货币流通政令从去年便已经下发南直隶,结果皇帝今年派两位阁老下来收效甚微,甚至当朝两位阁老都险些遇害。
  如今天子亲自江南,恐怕亦是要推行禁银令和推行新币,这还不是因为他们此前的办差不力吗?
  乌纱帽落地,像失去了心爱之物,一件视若珍宝的东西。
  他们不敢与龙颜大怒的皇帝对视,只能跪在地上低垂着眼帘,亦痛苦地避开摆在自己前面的乌纱帽。
  他们曾经的荣耀和权力,在此一刻,变得如此渺小和微不足道。面对这位权力至上帝王的怒火,他们只能默默地承受着内心的煎熬和折磨。
  朱祐樘一直饶有兴致地瞧着这帮臣子的反应,深知只有失去才懂得珍惜,便递给刘瑾一个眼色。
  刘瑾是一个十分能揣摩弘治心思的心腹太监,先是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然后领着小太监们干活。
  不……
  在场的官员看到自己的乌纱帽被收走,徽州知府双腿发软,几乎是跪不住,只能依靠着撑在地上的手肘勉强支撑。
  他们的眼睛充满着渴望,嘴唇颤抖着,仿佛想说些什么,但他又能说什么,最终只能发出微弱的呜咽声。
  堂中的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只有知府们粗重的呼吸声此起彼伏。
  他们看着乌纱帽远去,仿佛置身于冰冷的深渊之中,只感到失去帽子的脑袋嗡嗡作响,感受着无尽的恐惧和绝望。
  此时的知府和知州们不再是平日里威风凛凛、手握重权的地方长官,而是一群等待命运审判的可怜虫,望向当今天子的目光是那般的深长。
  他们愿意为眼前的帝王付出一切,只希望眼前的帝王能够将乌纱帽还给他们。
  朱祐樘接过一顶乌纱帽,显得满脸玩味地端详手中的帽子。
  这圆锥状帽身搭配微微上翘的帽檐,黑色纱质透出细腻光泽,顶部宝石点缀。虽然不见得多好看,但胜在代表着无上的权势。
  一直以来,他都相信只要手握官员的命运,那么便不会缺少忠心和拥护自己的人。
  朱祐樘的手指顶起乌纱帽,缓缓地扫过可怜巴巴的众人,突然定格在李木身上:“李巡抚,你可知朕为何要摘你的乌纱帽?”
  “啊?陛下,臣……臣不知,臣对陛下赤胆忠心!”李木先是一愣,旋转表忠地道。
  刘瑾从袖中取出一份密折,显得冷酷地道:“朝廷今年颁下新规,凡敢将我族女子贩卖海外者以籍没家产处置。南直隶总督署派下公文,清查各府失踪女子是否被掳至海外,然你虚与委蛇,扣留各府上报失踪女子文卷,可有此事?”
  徽州知府方伯松微微抬起头,旋即又迅速低下。
  “陛下,失踪女子文卷确……确在臣手中,然臣亦是想要查实各府失踪女子的去向,故才稍有拖延,还请陛下明察!”凤阳巡抚李木的额头渗出汗珠子,当即将早已经寻得的解释抛出。
  朱祐樘并没有说话,而是玩味地望向在场的其他人。
  在场的知府和知州心脏狂跳,都是在官场混迹的老人,如何不晓得李木这看似合理的话,实则在应付。
  各府的女织工失踪,十有八九跟江南商号脱不了干系。
  原本他们亦是习惯性想要装聋作哑,但感受到皇帝那直逼人心的目光,顿时心里一凛。
  皇帝……他其实是知道的啊!
  这个念头刚刚产生便是吓了一跳,但似乎又是合情合理。
  虽然大家暗里地编排弘治,骂这个不尊重贤才的暴君,但大明能够有今日风光的局面,其实全是因为出了这个雄才大略的帝王。
  现在李木这一套说辞固然可以堵住上面的嘴,亦可以跟咬他的科道言官据理力争,但眼前可以掌控一切的帝王。
  且不说人家看穿一切,哪怕仅仅是怀疑,便已经足够了。
  沉默仅是几息,池州知府吴信却是鼓起勇气道:“你……你撒谎!”
  若是在早前,他是万万不敢得罪背景深厚的凤阳巡抚李木,但现在天子便坐在眼前,亦是不再畏怕李木。
  何况他知晓自己想保住自己的乌纱帽,那么就不能冷眼旁观,而是要充当皇帝身边的一条咬人的好狗。
  朱祐樘玩耍着手中的乌纱帽,却是给这位八字胡池州知府吴信投去赞许的目光,当即让这个八字胡的知府像打了鸡血一般。
  李木脸沉似水,微微回头张望:“吴知府,你此言何意?本巡抚任期以来,一直勤于政务,失踪女子之事亦在调查!”
  “陛下,臣在整治池州期间,不敢懈怠一分一毫,平日在公署亦是……”池州知府吴信显得文绉绉地说了起来。
  李瑾观察到朱祐樘蹙起眉头,当即便沉声道:“说重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48页  当前第4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5/5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独治大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