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浪无情,狂风暴雨将笨重的明远宝船吹得摇摇欲坠般,几个经验老到的舵手纷纷发出自己的看法道。
虽然夜间航行有触礁的风险,但留在这里同样危险,所以现在是一个十分不利的局面。
“向后方传令,咱们的船即刻前进!”
武状元苏灿结合着现在严峻的形势,显得当机立断地下达指令道。
其实这个时候他们的船可以选择向后撤,这样做还能够降低触礁的概率,但却有可能跟后方的主船相撞。
苏灿知道这种选择有利亦有弊,此次是一次极度考验意志的冒险,一旦自己遇到一点困难和危险就想着退缩,那么很难顺利从美洲带回皇帝所心心念念的宝种。
咚咚咚……
一阵阵锣鼓声响起,向后面的总指挥船传递他们向前航行的信号。
此时的风浪不弱反强,似乎正在抓着最终的机会将这艘最前面的明远宝船拍翻在这里,又一道高高的海浪从北面拍了过来。
砰!
巨浪重重地拍打在船体上,船体发出了咿呀的声响,有人当即震飞在地,更有人被震得撞到了船体上。
“甲帆调向乾位!”
“丙帆转至坤位!”
……
面对这种不利的天气状况,这一艘明远宝船的舵手显得格外出色地应对这场风暴,正在夜间的狂风暴雨中继续航行。
现在的情形确实很容易触礁而全船遇难,但亦是他们逃离风暴中心地带的迫不得已之策,特别在这种海域注定需要不断进行冒险。
事实上,在这个时代的航行的危险系数很高,发生海难的商船是数不胜数,这亦是为何海上贸易利润高昂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次他们踏足于完全陌生的海域,甚至从来没有想过东海还有彼岸,故而此次的危险系数是成倍递增。
“我们安全了!”
“这朝阳真是漂亮!”
“此生能看到此景,虽死无憾!”
……
经过整整一夜的奋战,他们的船终于离开了风暴区,当看到了前方海面冉冉升起的朝阳是那般的美好。
呼……
劫后余生般的武状元看着眼前磅礴的朝阳,看着四周平静的海域,亦是不由得暗暗地松了一口气。
他是前年的武举武状元,亦是天津到吕宋航线经验最丰富的船长,所以此次其实并不需要前往美州冒险。
只是他出身底层军户之家,却是明白粮食种子的重要性,便主动申请成为其中一艘明远宝船的船长。
当然,他主要还是得知只要舰队能够顺利带回宝种,那么船长将会得到爵位,而将来封侯亦不再是梦。
正是如此,不论是为了整个大明王朝的底层百姓着想,还是为了那个诱人的爵位,他都决定冒险一搏。
不过连他都没有想到,这才刚踏出自己的舒适区,便遭遇到了一场重大危机,一度让他都怀疑要葬身于大海之中。
“快看,那里是不是美洲?我们到美洲了?”
正是这时,一个船员显得十分兴奋地指着前面大声地喊道。
众人纷纷眯着眼睛朝着东边望过去,虽然他们的眼睛跟朝阳对视显得十分刺眼,但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绿色地带。
虽然那片绿色区域很小,但这无疑给予大家希望。若前面便是他们所要寻找的美洲,那么他们此次已经达到了一半的目标,剩下只需要到各个部落或国王寻找所需要的宝种即可。
“咱们应该是到了关岛!”
苏灿并没有大惊小怪,在看到前面的绿色地带后,便是想起陛下的梦境对关岛的描述,显得十分平静地解释道。
至于他们所欢呼的美洲,只要认真参与出海前的培训,却是都应该知道不可能这么快便抵达美洲大陆。
出于对皇帝的那份信任,虽然他们没有具体的航海图,但此次的航行早已经有了皇帝的梦图,却是知道想要到达美洲还有很长的航程。
苏灿的明远宝船显得有惊无险地来到了关岛,这将是他们横渡太平洋所遇到的最后一个人类聚集区。
关岛位于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群岛,而关岛是这个群岛最大的岛屿,这里生活着大大小小数十个部落,人口已经接近五万人。
他们已经懂得从事农业生产,亦懂得造独立舟在近海捕捞,实现了自给自足。由于受到资源和冶炼技术的制约,这里的原居民所持有的武器仅仅是锋利的石头。
“这是什么?好锋利!”
“还有这个罐子,怎么上面有花?”
“太神奇了,这个石头竟然孕育成人形了!”
……
一支赤着上身的部落最先发现了苏灿的到来,在看到苏灿带来的物件的时候,当即便是被狠狠地震惊到了。
为了能够顺利带回宝种,此次准备得十分的充分。
每艘船都有专门的交涉人员,当他们亮出所携带的先进文明工具和商品的时候,这帮原住民纷纷拿出大量的食物进行交换。
在小半天后,刘璋所率领的三艘明远宝船陆续到达。
苏灿刚刚迎上前,便听到一声刘璋的随行书记官道:“苏千户,你跪下!”
“卑职拜见总督大人!”苏灿先是微微一愣,而后规规矩矩地施礼道。
刘璋的脸顿时黑了下来,显得阴阳怪气地道:“你还知道老夫是总督?呵呵……你昨晚因何贸然离开?”
“总督大人,那个位置的风浪过大,卑职判断……”苏灿这才知晓是此事,当即便准备进行解释。
“够了!本督不想听你狡辩!苏千户,你既是军人出身,便应该知晓军令如山这四个字!”刘璋粗暴地打断苏灿的解释,而后认真地告诫道:“若再有下次,本督便收了你的船!”
“卑职知错!”苏灿面对如此不讲理的上司,亦是无奈地回应道。
这只是航行途中一个小小的冲突,亦或者是刘璋借机立威的方式罢了。
其实亦不能说是刘璋的小题大做,刘璋当时听到苏灿要选择前行的时候,亦是下令通过鼓声进行制约。
只是奈何,当他穿着衣服出来的时候,苏灿的船早已经不知所终,自然亦是听不到他禁止行动的鼓声。
舰队仅仅拿出几把短匕首、瓷器和石雕后,便从关岛这些部落换到了大量的食物。
仅是两日,舰队便已经完成了物资的补给,而后舰队继续朝着东南的海域进发。从这里开始,他们将很难再遇到人类了。
此时,时间已经来到了五月。
舰队真正的考验如期而至,面对这一片充满未知的海域,面对没有彼岸的海洋,所有人都感到了迷茫。
一天、两天、三天……
在第五天的时候,补给船将船上的物资分给其他三艘船后,便是头亦不回地朝着关岛而归。剩下的路,却是只能依靠他们自己了。
六天、七天、八天、十天、二十天……
这片海域跟他们所熟悉的南洋和东海远远不同,而今像是一个无边无际的海洋,仿佛根本没有尽头一般。
轰隆!
三艘明远宝船再次迎来了一场狂风暴雨,只是最早的那场风暴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宛如惊天骇浪重重地拍向船体,溅起了数丈高的水花。
“咱们返航!”
在见识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后,刘璋终于还是怂了。
第三百八十五章 凶饥曰蝗,众臣争“相”
时间飞逝,眨眼间京城迎来烈日高照的七月。
古人有云,凶饥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
地有高卑,雨泽有偏被。水旱为灾,尚多幸免之处;惟旱极而蝗,数千里间草木皆尽,或牛马毛帆帜皆尽,其害尤惨,过于水旱者也。
据后世统计,在明朝276年的历史中,仅是有记录的蝗灾便多达71次,即平均每3.8年爆发一次。
弘治登基已经四年,虽然始终一直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但上苍从来都不会因为皇帝的品德高尚而减少自然灾害。
事实上,一个封建王朝能否有效地对抗得住自然灾害的考验,往往跟这一时段百姓能够接受的压榨程度有关。
在王朝的前期,广大的百姓往往都拥有更强的抗压能力,所以重大工程通常都是在王朝的前期方能完成。
若是到了中后期,像喜欢通过加派加征方式来加税的嘉靖,修建方形大外城成为奢望,致使北京城最后变成了凸字形。
每当百姓承受压榨程度达到最大峰值的时候,便会爆发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而这个王朝离毁灭便不远了。
崇祯虽然怎么看都不像是亡国之君,但大明王朝从嘉靖开始的加税过于严重,最后其实难逃亡国的命运。
朱祐樘是大明的第九位皇帝,虽然数字看似比较大,但截至目前王朝的寿命不过是123年,所以只能算是王朝的中期。
虽然百姓还有很大的压榨空间,特别朱祐樘还废除高利贷这种加速王朝毁灭的催化剂,哪怕朱祐樘再如何胡来亦不会轻易到达灭国的程度,但处理这种自然灾难对每个执政者都是一种巨大的考察。
朱祐樘给自己增加了执政难度,虽然加税基本上可以解决所有的灾害问题,但他要求自己不能这样做。
华夏的封建王朝活不过三百年的诅咒,将会在他手上打破,甚至他要让大明成为真正的日不落帝国。
英国的失败正是在财政出现巨大亏空后,加征了本国的关税和印花税,同时还制定《茶叶法》向北美倾销茶叶而激化英国和北美殖民地的矛盾。
正是如此,一个帝国的兴盛与否,跟当时税收的征收程度是息息相关。
飞蔽天日,塞窗堆户,室无隙地。
山东方面已经传来蝗灾的情况,蝗虫在这个夏季突然间爆发,且此次来势十分凶猛,草木及牛马毛皆尽。
西苑,御书房。
四位阁老和六部十八位重臣悉数到场,而今每当大明发生重大的事件,往往都会在这里召开最高会议一起商讨方案。
因朝堂的人事动荡,这里出现了几张生面孔。
受到驸马王增事件的影响,跟王增关系亲近的礼部左侍郎丘濬遭到波及,而他主动选择辞官归里。
由于礼部左侍郎的位置空缺,各方其实在暗地里展开了争夺,最终由原礼部右侍郎周经顶替丘濬的官职。
周经出生于官宦之家,其父是原南京刑部尚书周瑄,在国子监学习期间表现出极高的学习天赋,于天顺四年金榜题名,时年仅二十岁高中。
初以庶吉士的身份进入翰林院,而以翰林检讨的身份成功入职翰林院,一直在翰林院苦苦熬资历。
在此期间,他跟一些幸运的翰林官那般进入东宫任教,成为了当时的太子师,即现在天子弘治的帝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