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独治大明_分节阅读_第344节
小说作者:余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9:08
  “咱们刚回到京城不想遇到这种事!”
  “这种朝堂早就该肃清,只是没有想到这位驸马如何胆大包天!”
  “要我说,这个事情恐怕不会这么简单,背后没准还有大人物呢!”
  ……
  王守仁、武靖侯世子赵阔和李言闻同样来到这里围观,看到刑台人头滚滚,亦是纷纷发出感慨地道。
  他们三人沦落到荒岛,原以为是在劫难逃,但很幸运地得到岛里女人的帮助,最后成功返回了内陆逃过一劫。
  随着他们三个人平安归来,锦衣卫百户程壎的谎言是不攻自破,而他们亦是已经在顺天府衙公堂上指证了程壎的恶行。
  程壎残害张鹤龄和张仑等人,亦是被判处了斩立决。只是现在时逢株王增九族,所以程壎是侥幸地多活几日,过几日同样会被推到这里砍头。
  虽然此次归来看到眼前的滚滚人头,但一路北上明显感受到大明百姓的日子正在慢慢变好,而很多百姓都拥戴着时下的弘治皇帝。
  三月中旬,大明王朝出现令人震惊的一幕。
  满朝文武大臣来到承天门前,皇帝亦是乘坐龙辇出现,而迎接的人竟然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地方官员。
  “臣湖广总督回京交旨!湖广田亩黄册所载3000万亩,然经臣核查,所隐田亩9000万亩,共计1亿2000万亩。”
  刘忠一直有着一颗忠君之心,显得十分激动地上前跪下呈上黄册朗声道。
  他是弘治元年前往湖广清丈田亩,而今花费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在湖广清丈田亩,终于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
  只是三年的辛苦,非常人所能承受。明明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但两鬓已经发白,他的脸庞更是被晒得宛如黄土般,整个人像是五十岁的小老头。
  多年的风霜没有击倒他,他的眼睛仍旧犀利,而今再度见到皇帝的时候,顿时眼睛已经温润了。
  他之所以能够做成这个事情,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正是全拜眼前这位明君所赐,亦让他刘忠无愧于朝廷和天下百姓。
  朱祐樘抓住刘忠满是老茧的双手,竟然宛如老农般,显得情真意切地道:“刘卿,这三年辛苦你了!”
  “臣生性愚钝!幸得陛下器重,方从小小户部员外郎出任封疆大吏,替大明朝廷清丈湖广田土。今不辱使命,每一口田皆由臣亲自督量,请陛下收此黄册!”刘忠亦是时时刻刻感激弘治帝的重用,显得十分感动地呈册道。
  整整一省的黄册,自然只是一份总纲,郭镛则是上前收下了这一份来自刘忠整整三年的辛勤成果。
  “宣旨吧!”朱祐樘接过总纲看了一眼,便是淡淡地吩咐道。
  此时此刻,满朝文武百官都聚集在这里,虽然知晓朱祐樘十分器重刘忠,但万万没有想到给予刘忠如此高的礼遇。
  郭镛将准备好的圣旨展开,便是进行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湖广总督刘忠利民所谋、为朝廷沥胆堕肝、忠直不贪,于任期亲至田间,清丈湖广田土……今功绩斐然。奉职循理,为政之先。褒有德,赏至材,今特升任刑部尚书一职,赐大公至正匾,恩荫一子,钦此!”
  “这直升刑部尚书?”
  “什么鬼?大公至正匾?”
  “早知道这么多好处,我也可以!”
  ……
  在场的文武百官看到刘忠得到的赏赐,原本还同情刘忠被晒成农夫,但此刻却是满满的妒忌之心。
  朱祐樘敏锐地感受到一些人的妒忌,只是这是他千金买骨所要的效果,同时亦是知晓刘忠所做的事情看似简单实际十分困难。
  想要亲力亲为做好这个事情,恐怕不知经历了多少次风餐露宿,又面临了多少的危机重重。最为重要的是,他要顶着多少的诱惑。
  而今刘忠所取得的成果,令湖广的粮税增加足足三倍,便已经配得上这一份恩赐了。
  “臣刘忠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忠亦是没有想到竟然迎来如此的厚赐,虽然刑部尚书的位置让他跻身朝堂大佬,但心里却是感激于“大公至正”匾。
  这三年时间以来,他不辞辛苦走遍了湖广的各个乡村,内心从来没有一丝丝动摇,而“大公至正”四个字是皇帝对他的最大认可。
  朱祐樘看着被晒得黑炭般的刘忠,亦是期许地道:“刘卿,湖广的清丈结束,朕打算推行全国清丈,亦由你来担任全国总监察,不知你意下如何?”
  “臣定竭尽全力而为,助陛下开创盛世!”刘忠知道清丈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当即便认真地表态道。
  三月十八日,朝廷正式颁布全国清丈田土重造黄册的政令。
  朱祐樘从来都不提弘治新政,只是登基以来却是一直在悄然改革,致使这个王朝呈现着欣欣向荣的景象。
  现在全国一旦全面推动清丈田土重造黄册,届时的粮税必定再上一个台阶,虽然不能跟后面那个朝代相比,但亦能达到三分之一的水准。
  朱祐樘倒没有骄傲于能够从全国百姓身上得到更多的税收,却是始终坚定发展的信念,而目前最重要还是打造东北粮仓。
  海西三卫正式纳入建州管辖,而建州升级为东北府,而东北府被规划为大明东北粮仓的最重要产区。
  山海关守备王震东升任辽东总兵。
  辽东巡抚张锦因军功晋升,升任辽东总督。
  武靖侯赵承庆则是加赐世券,即将来的子孙能够世袭武靖侯。
  ……
  三月底的时候,满都海派使者桶哈来到了京城。
  满都海终究是一个成熟的政客,并没有因为达延汗的仇恨而牺牲本国的利益,却是将达延汗的死归于病逝。
  无论她是为了女儿的安危,还是继续借助大明丰富的物资壮大己身,都有足够的理由跟大明王朝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
  大明方面虽然根本不惧怕蒙古,但现在的实力很难做到东北和蒙古两个都要,故而跟蒙古和平共处是最有利的选择。
  朱祐樘册封达延汗的儿子阿着为新一任北顺王,同时授予满都海北顺国圣王太后的称呼,由其代理北顺国的军政。
  正当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承载着华夏振起希望的明远宝船却是迎来了一场狂风暴雨。



第七卷 国强则先齐其家


第三百八十四章 金矿之上的宝种
  弘治四年最大的事件,无疑是明远宝船正式出航。
  为了打破粮食的束缚,亦为了大明人口能够再上一个新台阶,雄才大略的弘治帝制定了寻找宝种计划。
  经过数年的时间,召集全国最优秀的船匠齐聚于天津,花费三百万两巨资终于打造了拥有远洋能力的明远宝船。
  这支舰队由原工部右侍郎刘璋率领,另外任命郑海和苏灿为副舰队长,一起前往美洲大陆寻回高产的宝种。
  今年春节过后,肩负替华夏寻回宝种的舰队从天津港出发,顺着洋流一路南下,颇有一种“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味道。
  只是在这个没有无线通讯设备的时代,舰队间的信息传递显得犹为重要。
  昼行认旗帜,夜行认灯笼。
  这支舰队吸收了很多优秀的手水,采用了最惯用的暗号交流,致使各艘船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舰队仅仅只在上海和宁波分别进行食物补给,在经过台湾海峡后,却是直接南下到达吕宋岛的吕宋城海港。
  “钦差大人请放心,补给品都已经准备妥当,还请查收!”吕宋巡抚张遂知道前往美洲大陆寻回宝种是国家级战略,显得热情地迎接道。
  刘璋知道这是他们舰队最后一次物资补给,自然是要十分重视起来,当即前往吕宋城的仓库进行检查。
  吕宋城,这里毅然像是一座内陆的新城一般。
  这里青砖街道两边是让人熟悉的华夏商铺,往往来来的人以青壮年占多数,这些都是应征前来做工的大明人。
  由于吕宋离广东最近,加上物资主要是由广东方面供应,所以街道上的面孔以广东人居多,亦同样存在其他省份的人员。
  “现在干活算工钱,少偷懒耍滑了!”
  “谁偷懒了?我每日要喝点小酒才有力气!”
  “牛大力那帮人当真拼,已经主动申请到深林那边开挖了!”
  “深林那边确实得风餐露宿,但据说工钱是我们这里的三倍呢!”
  ……
  随着广东运来一批批物资,吕宋城的黄金开采计划已经开启,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前程的准备工作。
  若计划顺利的话,这里的金矿每年的产出预计能够达到100万两,这无疑是大明财政的一笔重要收入来源。
  吕宋巡抚张遂遵照朝廷的指令,修建一条连通吕宋金矿的道路,这一条延伸至吕宋岛腹部的道路将是真正意义上的黄金大道。
  刘璋其实是一个爱财的俗人,而今来到这一座“黄金之岛”,亦是抽空前去查看黄金道路的进度。
  原本他想前往金矿开开眼界,但奈何现在道路还没有修到一半,往返最快的速度亦得半个月,故而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其实他不太明白为何皇帝将寻找宝种放到金矿之上,毕竟金矿将是一笔惊天的财富,但宝种顶多是增加一些粮税收入,两者的经济效益根本不同。
  只是他倒没有过分纠结这个结果,却是知道皇帝十分重视寻回宝种一事,若自己顺利带回宝种将有很大机会晋升六部尚书。
  仅仅在吕宋城逗留两日,在舰队完成最后一次补给后,特别从这里收集了很多当地的玳瑁,便率领明远宝船航队绕到吕宋的东面驶入太平洋。
  至此,时间已经悄然来到了三月下旬,而他们舰队亦迎来了第一场真正的航行挑战。
  其实在很多人看来,他们只要能够保证粮食和水源充足,那么前往美洲带回宝种将是一个十分轻松的事情。
  只是真正航行于海上,面对这面积远远大于地大物博的中原之时,他们这才发现那种想法是多么的天真。
  跟近海航行不同,在这种深海区域很难找到合适的抛锚点,所以进入太平洋以来基本上都是在海上漂泊过夜。
  轰隆!
  在他们刚刚进入这片浩瀚海域不久,便迎来了一场狂风暴雨。
  黑色的夜空没有一丁点光亮,帆船在汹涌的波涛中起伏不定,似乎随时都会被海浪带着全船人一起倾覆在这片汪洋中。
  这支舰队由四艘明远宝船组成,刘璋和两位副舰长各掌舵一艘,每艘船员四百人,剩余的一艘其实是中途的供给船。
  四艘明远宝船呈箭字头阵形航行,刘璋所率的主船位于大后方,亦算是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主船的安全。
  “顶住,一定要顶住在!”
  位于最前方的那艘明远宝船受到风暴的袭击,面对突如其来的狂风骤雨亦是只能被动地随波逐流,只希望暴风雨来得温柔一些。
  只是这场狂风暴雨并没有一丝留情,哪怕面对这个时代最先进的三桅帆船,亦是想要将帆船葬在这片海域中。
  “船长,我们怕是坚持不住了!”
  “船长,这里肯定是风暴的中心地带!”
  “这边的风浪太大了,我们得即刻离开这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48页  当前第3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4/5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独治大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