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隽道:“有些紧要事儿,想和梁兄谈谈。”
梁世贤看他身着便装,再看他严肃的表情,就知道事情不小,低声道:“冯兄随我来,我们找个安静去处。”
李道玄这一下也看到冯隽,心中暗想:这合阳知县,便装打扮,跑到澄城县来,倒也是有趣,你这基本上可以称得上擅离职守,可以定罪了呀。
看来还真是有点重要的事要尬吹。
第376章 我有办法让你不调走
梁世贤带着冯隽就走,在道玄天尊巨像的旁边有一条幽静小径,小径两边都是树林,沿着林间的石板路弧线前进,绕了一圈,两人居然绕到了天尊巨像的背后。
在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池塘,塘中还能看到大群蝌蚪在游泳,塘边有个小石桌,四张小石椅。
两人就在这里坐下了。
家丁们远远散开,将周围守住。
梁世贤左右看了一圈,道:“这里不用担心有人偷听,天尊巨像就在咱们身边,也无人敢在这里人作妖,冯兄有什么话,只管说。”
冯隽看了一眼天尊巨像那仿佛一座小山般的背影,心中也不禁咋舌,定了定神,这才低声道:“梁兄,咱们都是东林书院里听课的,我信得过兄的为人,才敢斗胆一问,若有什么得罪之处,还请梁兄海涵……”
梁世贤:“究竟什么事?”
冯隽:“几日前,王嘉胤麾下大将白玉柱,率领上万流寇,攻打我合阳县的洽川码头,我当然是顶不住的,结果贵县的白家堡主白鸢,率领民团来援……”
梁世贤:“白鸢这个我知道,翩翩君子,文武双全,我把澄城县的民团全都交给了他,他在洽川码头怎么着了?”
冯隽:“他居然调来了五百火铳兵、三百骑兵、还有几百个扔奇怪炸弹的士兵,而且这些士兵个个披甲,简直与谋反无异。”
李道玄听到这里,倒是乐了,嘴角微微弯起:原来你是来说这个的,好吧,我也知道高家村民团早晚要被官府注意到的,且来看看会发展成啥情况吧。
梁世贤:“咦?”
冯隽见他表情古怪,明显不知情,也跟着“咦”了一声:“梁兄不知情?”
梁世贤摇头:“他们有些甲我是知道的,有几根火铳我也知道的,但五百火铳和一千多幅铠甲,本官也还是头一次听说。”
说到这里,梁世贤突然想到了点啥,飞快地问道:“这些人是不是来自高家村?”
冯隽:“是的,他们自称高家村民团!”
梁世贤依稀明白了点什么:“李家……李家资助的,不……不是李家……是天尊资助的。”
他伸手指了指两人身边的天尊巨像:“是天尊的兵。”
“吓?”冯隽懵了:“什么天尊的兵?天尊不是个神仙吗?怎么还会有兵?”
梁世贤:“天尊虽然是个神仙,却是个会显灵的神仙,还会直接出手赏善罚恶,他会经常赐给凡人粮食、各种神物……”
冯隽猛地一下想了起来:自己有一次去西安递交翻山月的首级,路过高家村,就乘坐了一次那个奇怪的小火车,莫非,那东西就是所谓的神物?
“天尊是……真的神?”
“废话!”梁世贤道:“不是真的神还是假的神啊?你自己想想,除了神仙之外,谁有本事让高家村那一个小小村庄,弄出五百把火铳,一千多幅铠甲?”
冯隽仔细一想,可不是么?
一个村子能有多少财力?
别说五百把火铳了,五把都没戏。
冯隽一时之间,将是信了一半,他也见过天尊“请”四海龙王来降雨,要接受这事挺容易的,但是,接受神仙容易,接受那五百火铳和一千多幅铠甲就不容易了。
冯隽低声道:“梁兄,这些东西虽然是神仙的,但有了这么多之后,它的用途就会变了啊,那高家村的李家坐拥火器铠甲,比那贼酋王嘉胤还能打,岂不是有了造反作乱的本钱?他们若是仿效流寇,谋起反起来,这可如何是好?”
梁世贤:“谋反?这……冯兄,你想多了吧?哪有神仙造凡人反的?它堂堂一个神,谋了反去做皇上么?咱们虽然称之为皇上,但其实他又叫天子,神仙去做了天子,那不是把自己降到了儿子辈?”
冯隽:“……”
好像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
冯隽有点懵了。
皱起眉头想了一会儿,冯隽又低声道:“梁兄,虽然神仙不可能来与抢皇位,但神仙赐下的这些东西落到了凡人的手里,就难保凡人不起异心啊,那高家村里的白鸢、禾教习、皂教习等人中间,若是有一个人起了异心,要拿着这些神仙赐的武器去造反,咱们又该当如何?”
梁世贤:“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神仙赐的东西,自然有神仙看着,凡人若起异心,神仙自然会降下惩处。”
冯隽:“这话可不好说!神仙也有打盹的时候,太上老君的青牛也有逃下界来为祸人间的时候。”
梁世贤:“咦?”
他这话也有道理!
其实不光梁世贤觉得有理,连李道玄都觉得有理。
随着他视野越扩越大,他可真是管不了那么多村、那么多镇、现在光是高家村、澄城县城、合阳县城这么三个大地方,他切来切去都觉得累,至于冯原镇、白家堡、泉沟村一类的地方都多久没切过去看了?
再加上不久前,他还在想着需要一个人来帮他“执法”,现在冯隽提起这事,他倒是也跟着重视起来。
冯隽:“咱们没本事管神仙,但却一定要管好神仙麾下的的这些凡人,梁大人,高家村是在你澄城县的治下,这事儿,我也没法越界来管,只能靠你想想办法了。”
梁世贤露出尴尬笑容:“冯啊,这件事,我可能管不了了。”
冯隽:“为何?”
梁世贤长长地叹了口气:“我任期满三年了。”
“啊?”冯隽明白过来了:“梁兄到这里已经三年了啊,唉……我才一年多点……”
梁世贤:“我刚才烧香敲钟,就是在向道玄天尊禀报这件事,稍后就要走马进京,述职之后,等候另行调派了。”
冯隽看到他表情似乎有点痛苦和遗憾,就知道梁世贤舍不得走了,眼珠子一转,低声道:“梁兄,我倒是有个办法,能让你不调走。”
梁世贤大奇:“咦?这怎么可能?为官任期三年,到了三年是必定要调走的,还有什么办法能不调?”
第377章 高家村风纪委
冯隽笑道:“以兄之能,岂有不知知县可以连任之理,只是事关自己就不能冷静思考,你深吸一口气,再仔细想想,咱们在东林书院喝酒谈天时,就有人谈起过……咱们大明任期最长的知县……”
他这么一说,倒是让梁世贤微微一愣,有这么一回事吗?
得好好想想!
学富五车的梁世贤,立即打开了记忆回溯模式,曾经和好友们聊过的天,听过的奇闻异事,世间风流人物,仿佛走马灯一样在他的脑海里旋转,然后“叮”的一声,停留在了一个人的名字上。
白整,字思齐,出生于明顺天府丰润县,永乐十二年任华容知县,他熟谙民情,廉洁奉公,遇有大事与县人商定后再行,深受百姓敬重,任华容知县12年后,擢升磁州同知,县民不愿他离去,派代表赴京请求留任。吏部于是将其改任湖广道武昌府同知,仍兼任华容知县10年。
累计在任二十一年,是明朝历史上在任时间最长的知县。
想到这里,梁世贤双眼不禁一亮:“对啊,还有这个办法,若是在下请一些乡绅县民,共写一封请愿书,以代民请愿之姿,求朝廷留我连任,或许可以在澄城县令的位置上再赖上几年也未可知,只是……不知道本地的乡绅县民们,是否愿意为我写这个请愿书,唉。”
他对自己不太有信心。
冯隽低声道:“梁兄这澄城县治理得如此之好,老百姓安居乐业,我看他们都是敬重梁兄的,要写这么一封请愿书,应该不难,咱们再请求一些东林书院的老友,一起出力,这事甚至都不需要闹到皇上那里,就在吏部转一圈就能解决下来。”
梁世贤有点小尴尬:“就一个留任的小事儿,劳烦东林书院的好友们,只怕不太妥吧?”
“小事儿?这可不是小事。”冯隽低声道:“梁兄呀,你这人就是太清正了些,官员调派,这可是泼天大的事?岂能是小事?别说你想留任,就算你想向上爬个一两级,上面的老友们也是很乐意帮这个忙的。”
梁世贤这一下听懂了,这不就是所谓的拉帮结派吗?当年阉党就是这样搞的啊,现在居然……
他不禁“丝”了一声。
冯隽见他似乎有点不屑于这样做,心里也不禁暗想:梁兄比我正直!不想运作关系。
但这里不能离了梁兄,他在澄城,我这个合阳县令才会感觉到安心,若是他调走了,我这合阳县令的位置就坐不安稳了,随时要担心高家村造反打进合阳县来,我拿命挡高家村那可怕的火器部队啊?
想到这里,冯隽只好大包大揽了:“梁兄,我看这样吧,你就先别回京述职了,拖一拖,这事交给我,我马上修书一封,帮你把留任的事情给办了。”
梁世贤是真的不想动用关系,但他又想留任澄城知县,一时有点纠结,是要尊从自己做人的道理,还是要给自己的人生选一条想走的道路呢?
左思右想,最终还是长叹了一声:“那就拜托冯兄了。”
李道玄看到这里,也轻叹了一口气:梁世贤若是能留任,那当然是极好的,但用这种靠着东林党扶持,拉帮结派的方式留任,实在是感觉怪怪的。
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啊。
……
与此同时,一个男子,拖着一辆木板车,刚刚走进了高家村。
若是高一叶在这里,便能认出来,这个男子正是合阳县那个“水鲜饸饹店”的老板。
他拖着的那辆木板车上,装的都是他做生意用的重要器材,大锅、大漏勺子、长筷子、瓷碗等等一大堆玩意儿。
老板终于下定决心,要来高家村试试做生意了。
自从高一叶给他提了个议,高家村民团又在他那里狠狠地消费了一波之后,高一叶和民团相继离开,合阳县又恢复了平时的冷清。
毕竟合阳县的经济恢复还需要时间,他的店里生意又恢复了冷清状态,一天下来赚不到几个铜板,这让他感觉很慌,于是一咬牙,来高家村吧。
拖着板车走了几十里路,实在是有点累了。
老板坐在村口呼呼地喘着大气儿,眼前的高家村让他有点慌,这里到处是平整的水泥路,在高大巍峨的家堡周围,到处是五颜六色的“天尊色”房屋,以及新建成的水泥房屋。
那庞大的规模,说成镇子都小了点,已经开始向着“州城”或者“府城”前进了。
老板发现自己像个乡巴佬进城,看到的一切都感觉新鲜。
心里好慌,我在这地方能扎得住脚吗?
正彷徨呢,一队年轻汉子走了过来,汉子们的胳膊上还戴了个袖章,上面写了三个字“风纪委”。
老板看不懂什么叫“风纪委”,但一看到这种人就知道肯定惹不得,赶紧陪着笑脸,想要躲开。
但已经躲不开了,风纪委就是冲着他来的。
为首一个中年男子,对着老板咧嘴笑,指了指他的板车:“你是外地来的?到咱们高家村来讨生活的?”
老板赶紧点了点头:“是的,不知……您……这是?”
中年男子笑道:“我叫张老五,是高家村‘风纪委员会’的负责人,咳,其实三管事原本给我们取的名字叫‘村管大队’,但是不知道为啥,天尊不喜欢‘村管’这个词,下了法旨把咱们改成‘风纪委员会’了,简称‘风纪委’。”
老板还是不知道这是个什么组织,只好继续陪着笑脸:“会长您好……”
张老五道:“你叫什么?从哪里来?要来高家村做什么?简单登个记吧,登记之后,就可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救济粮,但是救济粮只能保证你吃饱,饿不着,却不能让你发财,所以还是要劳动才能致富。”
老板赶紧自报家门:“我叫刘由,从合阳县来,打算来高家村做生意,开一家卖水鲜饸饹的小吃店。”
张老五:“咦?水鲜饸饹是什么?以前没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