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箱子里的大明_分节阅读_第219节
小说作者:三十二变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6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6:24
  刘由赶紧把自家的小吃一阵详细的介绍。
  介绍完了一看,面前一整队“风纪委”的人,全都在流口水:“哇,刘由先生,你还在等什么?赶紧去开店呀,快快快,我们带你去高家商圈,找个店面,马上开店。”


第378章 这和白送有什么区别
  刘由被一群风纪委的人带着,向着高家商圈狂奔,还有好几个人帮他推车。
  本来刘由已经又累又困,有点拉不动车子了,被这群人帮着推车,倒是轻松起来,一转眼,就冲进了高家商圈里。
  五颜六色的塑料建筑物,加上各种颜色的彩灯,将整个高家商圈衬托得繁华热闹,远超合阳县城里的那几条商业街,看得刘由“哇哇哇”的叫个不停,充分地表现了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气势。
  这里的商铺可谓琳琅满目,满卖的都有,商品极为丰富,看得刘由眼花缭乱,又不敢去问价。
  有人叫道:“张头儿,哪里还有空着的店面?”
  张老五想了想:“位置好的店铺都被人占了呢,现在要找个好位置也不容易。”
  一个风纪委员道:“青楼如何?那青楼一直空着呢。”
  张老五:“青楼的位置倒是极好!在商圈正中间最好的位置,一直空着也不是个事,干脆用来开小吃店吧。”
  刘由听到这里,顿时一懵:“啥?啥啥啥?”
  张老五:“因为天尊不允许搞这种行业,青楼用不上,你不介意把水鲜饸饹开在青楼里吧?”
  刘由大汗:“介意,非常介意。”
  张老五:“不要租金,免费使用。”
  刘由:“一点也不介意,那有啥啊,换个招牌不就可以用了吗?”
  众人:“……”
  于是这事就这么定了,张老五带着刘由在高家商圈里转了半圈,来到了青楼面前,挺大一建筑物,一楼的空间很宽阔,可以摆放许多张桌子,而且还不止一楼,二楼上还有许多小房间呢。
  这么大的空间,居然免租金给自己用,看得刘由心生欢喜,以后一楼全摆方桌,二楼嘛……暂时当自己的居所吧,多余的房间拿来当仓库。
  唯一的问题就是招牌不太好看,“怡红院”三个字的牌匾挂在门头,感觉有点怪怪的。旁边一幅对联,上联“生意兴隆床板响”,下联“财源广济裤带松”,这对联看得刘由头皮发麻。
  想把它们撕下来,却撕不掉。
  原来,这对联也是房子的一部份,是直接做在塑料房子上面的,根本就不是粘上去的。
  不过张老五有办法,他跑到纸店去,讨了一幅空白对联回来,将这空白对联往青楼门口的对联上覆盖了上去,用浆糊贴好,这一下,可就看不出多少青楼的气息了。
  “空对联实在有点怪啊。”一个风纪委员低声道:“咱们是不是该在上面写点什么?”
  刘由摇头:“我只能识几个简单的字,自己写不了字。”
  风纪委员们纷纷摇头:“糟糕了,咱们都不会写书。”
  刘由:“要不随便在上面画点什么?”
  张老五突然嘿嘿一笑:“我去找一位先生来帮忙。”
  刘由大奇:“会读书写字的先生,个个都骄傲得很,哪有人愿意来帮我这种小贩写字的?若是要花钱请,我也没这么多钱。”
  张老五嘿嘿笑:“你就等着好了,不要钱。”
  他撒开双腿,一溜烟跑了个没影儿。
  众人安安静静的等了一会儿,只见张老五又跑了回来,身后还跟着一个穿着书生衣服的男子,正是点灯子赵胜。
  这位书生以前在清涧县,就最喜欢帮乡亲们写点家书、对联什么的,从不收费,因此深受清涧县老百姓的爱戴,才会奉他为首,造反起义呢。
  赵胜呼呼喘着气:“张老五,你们……要……呼……要写个……什么……什么东西……”
  刘由见他喘得上气不接下气,吓了一大跳,这位先生别一口气喘不上来吧?
  好在赵胜喘了一会儿之后,慢慢平复下来,说话的语速也正常了:“要写什么?你且给我介绍介绍?”
  刘由赶紧把水鲜饸饹这种美食详细地描述了一下,赵胜听完,肚子里瞬间就有了想法,提笔在空白对联上哗啦啦写了几行大字。
  上联:“千条饸饹增福寿”。
  下联:“一碗香汤暖梦魂”。
  横批:“水鲜饸饹”。
  刘由大喜:“先生大才啊,虽然我是个文盲,听了这两句话儿也觉得喜庆。”
  赵胜哈哈笑:“我当年可是想考取功名的呢,读了不知道多少书,没点才华怎么行?”
  刘由听他说了“当年”两字,颇觉古怪:“看先生岁数不大,还可以去考的呀,怎么一幅当年想考,现在却不打算再考了的模样?”
  赵胜大笑:“真要考中了功名,不知道去哪里做官,哪有在这高家村来得快活。”
  刘由心想:在这里生活比做官还舒服?我可不信!
  不过再转念一想,这高家村的人真是好啊,明明是我要开店,他们却这么热心帮忙,一大群人围着我一个外乡人转悠,这种气氛在别的地方可感受不到。
  刚想到这里呢,就见刚才帮了他忙的一堆人,全都走进了店里,拉了一张塑料桌子过来,围桌坐下,瞪大了眼睛把他瞅着。
  刘由:“???”
  赵胜:“你赶紧开店呀,我们还等着吃水鲜饸饹呢。”
  刘由一脸尴尬:“这还早着呢,我还要弄灶台,购买做水鲜饸饹的材料什么的,我甚至还没想到好一碗水鲜饸饹该卖多少钱。”
  赵胜:“那还聊个啥,赶紧的呀。”
  刘由看出来了,这伙人是非吃到自家的水鲜饸饹不可,今天吃不到就不会走了。
  好吧,赶紧准备。
  把自己小板车上的各种烹饪器材都搬下来,拿了几块石头临时搭了个灶,板车上有他从合阳县拉过来的煤,赶紧往灶里塞进去,先把火头养起来。
  接着就是最重要的面粉了。
  赵胜:“就在这条街角落,有一个‘高家村村营粮庄’,你去那里买面,便宜得很。”
  刘由赶紧跑过去,心里多少是有点忐忑的,这大灾之年粮价可不低,也不知道高家村这边粮价几何。
  小心翼翼问道:“荞麦面粉有吗?”
  店小二笑道:“有呀!”
  刘由:“多少钱一斤呀?”
  店小二:“七个铜板。”
  “丝!”刘由倒抽了一口凉气:“如此便宜?这和白送有什么区别?”


第379章 我他娘的发财了
  店小二笑了起来:“和白送区别可大了,在咱们高家村,若是从事完全不需要技术的修路工,单纯的下力气,一天才只能赚三斤面粉,但咱们这里一斤面粉才值七个铜板,你自己算算,这是不是白送?”
  刘由简单地算了算,心中一惊:也就是说,工作一整天赚的钱,才二十一个铜板?干上一个月才赚六百个铜板,也就六钱银子。
  这样说来……在这里的下蠢力气根本赚不到钱嘛!
  再想了想合阳县现在的情况,自从合阳县得到了高家村的援助,修路工人们的工钱也是在管饱的基础上,一天三斤面粉的工钱。
  他以前用合阳县的粮价来算,就觉得修路工的工钱非常高,但用高家村的粮价来算,那就低得可怕了。
  刘由忍不住就多问了一句:“在这里做啥工作最赚钱呀?”
  店小二笑:“做匠人!技术不错的匠人,一个月三两银子的工钱是少不了的。”
  刘由惊:“三两!”
  这可真是惊到了。
  店小二翘着脚笑:“在这里,有技术就能发财。”
  刘由心想:我有一身做水鲜饸饹的技术,也应该算是技术吧?不管了,赶紧回去开工。
  一边往店里走,一边盘算自己一碗水鲜饸饹该卖多少钱。
  在合阳县的时候,他卖的10文钱一碗,但是合阳面粉贵,使得一碗水鲜饸饹的成本几乎全在面粉上,利润非常微薄,卖一碗连1文钱都赚不到,顶多只有半文钱的利润。
  那半文钱就相当于是他的辛苦费了。
  但在这里,面粉如此之便宜,七文钱一斤呢,一碗水鲜饸饹顶多只会用到二两面粉,成本才一文多,再算上点煤炭和调料的成本,他一碗水鲜饸饹只需要卖三文钱,就能有1文钱的利润。
  想到这里,吓了一跳。
  走回店里,一边揉面,一边想着这件事,魂不守舍。
  赵胜笑着问道:“掌柜的,你的水鲜饸饹打算卖几文钱一碗?想清楚了没?”
  刘由呆呆地道:“还没想好,你们觉得……我该卖多少?”
  赵胜:“卖个五文应该可以吧?”
  张老五点头:“五文差不多。”
  另外几个风纪委员也笑:“嗯嗯,合理。”
  刘由吓了一跳,心想:五文?那我卖一碗岂不是能有三文钱的利润,这不是要赚发财?
  他有点小心翼翼地问道:“五文会不会太贵了?”
  赵胜笑道:“在这条街上,有一家卖南方米粉的店,是高腊八开的,他卖的米粉就是五文钱一碗。你这个也是不输给米粉的特色美食吧?不妨也卖五文钱一碗算了,和高腊八唱对台戏,抢他生意,气死他,哈哈哈。”
  刘由有点不自信:“我一个外来人……和本地人对着干抢生意,人家叫来百八十个同乡,不得把我店给砸了。”
  赵胜又笑:“多虑了多虑了,在这高家村,谁敢做这种欺行霸市之事?是想去劳改不成?”
  众人都笑:“哈哈哈,没人想去劳改。”
  刘由:“那我就定五文了?”
  赵胜:“大胆点,把五文吼出来。得,我来帮你吼吧。”
  他跑到店门口,对着外面川流的人群,大叫道:“新开了一家合阳小吃店,水鲜饸饹,五元一碗,五元一碗啦。”
  这一声喊过,街上立即就有一个老头儿率先看了过来。
  这老头儿正是高家村老村长,财力雄厚,却没地方可花钱的一夜暴富派,一听说来了新小吃,管他什么品类呢,先过去占个坑再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76页  当前第2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9/8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箱子里的大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