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525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4:50
  但当林仲谟和道同请示,严打行动是不是可以告一段落时,朱桢却斩钉截铁道:“不,广东官府之前的存在感太弱了,非得持续保持几年高压态势,才能把士绅百姓的观念扭转过来——广东真正的大佬是朝廷,不是那些在朝廷面前噤若寒蝉的土豪!”
  “是。”两人自然对老六言听计从,不过道同还是提醒道:“只是经过这段时间的严打,陈年旧案基本上已经结清,也几乎没人会顶风作案,怕是不会再有之前的声势了。”
  “没有声势可以造,没有案子还有别的差事!”朱桢沉声道:“接下来的新政,需要一个好的环境,可以为我们大大减少阻力,明白了吗?”
  “明白。”两人赶忙点头,林仲谟又问道:“请问殿下,新政都要涉及哪些方面?”
  “方方面面,清丈田亩,编造鱼鳞图册;齐民编户,攒造黄册,推行里甲制……每一件事都不容易,但只有把这些难关都攻克了,才能彻底解决广东的痼疾!”朱桢相信两人对这些政策已经不陌生了,但还是决定跟他们掰开了揉碎了讲一讲。
  但这时,敲门声打断了会议,邓铎的声音响起:
  “殿下,八百里加急。”
  听到这五个字,三人都有些头大。道同自嘲的笑笑道:“这阵子真让八百里加急搞怕了。”
  “确实,感觉心都漏跳了一拍。”林仲谟也苦笑着点头。
  “拿进来。”朱桢沉声道,他虽然不怕什么八百里加急,但也不想再出什么幺蛾子。
  邓铎便将京城送来的牌匣拿进书房,打开密封后,取出里头的信件。
  “是大哥的信。”朱桢赶紧接过来,撕开封口一看,才知道怎么回事。苦笑着递给两人传阅道:“我家老头子,把本王当成救火队员了。”
  林仲谟和道同看完后,虽然都不想殿下这时候离开,但圣命难违,说什么都白搭了,只能表达一下不舍之情罢了。
  “本王也不想这时候走,这边刚把戏台搭好了,正准备上台唱戏呢。”朱桢叹气道:“但胳膊拗不过大腿,儿子拧不过老子,该去还得去。”
  “是,殿下不容易啊。”两人赶忙点点头。
  “不过好在硬骨头都已经帮你们啃完了。”朱桢又展颜笑道:“回头我再跟何真还有蓝玉他们打好招呼,你们只要按部就班的去做,就不会有问题。”


第九一零章 安排
  钦差行辕。
  仲秋的广州依然暑热难消,八面来风阁的住客却要离开了。
  “一定要按照本王的计划来,一定要张弛有度。既不要松下来,让土豪以为风头过了,也不能太过严苛,真逼反了他们。”朱桢叮嘱两人道:
  “何真之前提的,让广东子弟到南京上学那茬,本王已经同意了。本打算让他们明年开春去报道,但看这个形势,本王决定提前给他们开个秋季班,先把人都弄到南京去放心。”
  “是。”两人深以为然,殿下这一走,势必不能再关着那些土豪了。
  “不让他们有个忌惮,怕是不会太配合新政的。”
  “本王也会让何真管着他们的,实在搞不定,等云南那边事了,本王还会回来的。”朱桢给两人吃个定心丸,又给他们减压道:
  “以在江西的经验看,大户最抵触的还是清丈田亩。清丈田亩的难度也最大,需要相当数量的专业人员。你们现在也没这个条件,不行就先放一放。”
  “是,多谢殿下体谅。”两人感激不尽,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民政官,焉能不知在全省范围清丈田亩的难度。
  “本王也是考虑广东的实际情况,这边山多地少,最要紧的还不是清丈,而是编制户籍黄册。”朱桢点点头,沉声道。
  “单是登记户籍的话,难度要低很多,而且前番广东也造过户帖,也算有经验。”林仲谟和道同松了口气。
  “这只是第一步,本王编制黄册的目地也不是明确徭役,而是推行里甲制。”朱桢接着道:
  “里甲制是破除宗族难题的利器,它的精髓就在于将上千户的大宗族,分为一个个百余户的小团体。团体内利益一致,诸事由里长甲首裁断决定,这就让那些族长宗老失去了权威。”
  “它还能让那些为数众多,却一盘散沙的小民散户也形成组织,保护他们不受大族欺负,让几家独大的局面一去不复返。”朱桢说完再次嘱咐道:“一定要趁热打铁,尽快将里甲制推行到户。”
  “是,殿下放心吧。”两人赶忙表态道:“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我们豁出命去也要办成它!”
  “放心,没有人再敢动你们了。”朱桢哈哈一笑道:“谁要是不听话,你们找何真收拾他。”
  ……
  说曹操曹操到,这时何真也来了。
  “殿下要去贵州?”何真闻讯也吃了一惊。他被急急忙忙的叫来,看到行辕的侍卫已经开始收拾行装了,还奇怪殿下难道这么快就要回去。
  “嗯,那边出了点意外,贵州宣慰使和同知都死了,可能会影响到大军进兵云南,父皇不允许一而再再而三的计划受阻了。”朱桢轻叹一声道:“便让本王火速过去吊唁,顺便稳定一下局面。”
  “这样啊,真是太辛苦殿下了。”何真理解的点点头。
  “摊上这么个爹,没办法。”朱桢苦笑道:“还好本王年轻,顶得住。”
  说完他神色一肃道:“广东这边就只能拜托何公了,要是没你帮忙镇着场子,本王是真不放心。”
  “殿下只管放心。”何真也赶忙正色道:“相信到了现在,每个广东人都能明白,殿下是真心为了广东好。就算殿下不说,何某也会拼尽一切,帮助二位将殿下的新政推行到底的。”
  “正因为有何公这样识大体顾大局的定海神针,本王才能放心走人啊。”朱桢高兴的点赞道,又缓缓道:
  “本王已经跟市舶司打过招呼了,各家加入市舶舰队,还是按照咱们起先谈好的条件不变。”
  “多谢殿下宽宏大量,”何真高兴的抱拳道谢,知道殿下这是在投桃报李,赶忙表态道:“招安的事情也不用殿下操心,老朽会全程参与的,看谁敢得寸进尺!”
  “哈哈,何老都致仕了,又给你加上担子了,真是太抱歉了。”朱桢就是喜欢跟何真谈事,俩人突出的就是个两好搁一好,越聊越投机。
  “此件事了,说什么也得给何老把爵位解决一下,朝廷太亏欠何老了。”
  “唉,老朽都不……好吧,还是有点介意的。”何真苦笑道。
  “怎么可能不介意呢,明升陈理那种狗屁不如的东西都能封侯,以何老的功劳节操连个伯爵都没有,换了本王是要先跳脚,后撂挑子的。”朱桢表示理解道。
  老六这话,是真搔到何真的痒处了。是啊,明升陈理这种被灭国的小辈都能封侯,他主动归顺,却什么爵位都没有。难道就因为当初他没有称王称帝?确实让人心里不爽。
  虽然他如今六十耳顺,已经看淡了功名利禄,却越来越在意历史评价,是真不想在史书上光板无毛,让后人笑话。
  “那就先多谢殿下了。”何真也不跟老六客气,也没必要客气了。
  “不必客气,这是本王应该做的。”朱桢又对林仲谟和道同道:
  “你们也要明白,广东跟内陆省份不一样,繁荣安定离不开大海。所以对造船业、航海业还有工商业,都要以保护和鼓励为主,努力让广东变成大明拥抱南洋的桥头堡。”
  “是,下官谨记殿下的教诲。”两人赶忙起身领命。
  ……
  这时候蓝玉也接到消息匆匆赶来,朱桢又当着四人的面,嘱咐他们要精诚团结,齐心协力把广东的事情办好。
  四人自是满口答应,然后何真三人便识趣的告退,好让殿下和侯爷单独说话。
  果然,一没了外人,蓝玉的脸色就不好看了。
  “殿下,末将有个不情之请。”
  “不行。”朱桢摇头道。
  “我还没说要干啥呢。”蓝玉无语道。
  “不就是想跟我去贵州吗?”朱桢呷一口茶水润润喉,这一阵高强度的面授机宜,嗓子都冒烟儿了。
  “是。”蓝玉点点头道:“末将起先以为是来接替朱亮祖打云南的,这才接了这个差事。结果闹半天,居然不从广西打了,不能这么耍人啊,殿下!”
  “谁说不从广西打了。”朱桢安慰蓝玉道:“不是要你率军自滇桂古道攻打大理,策应北路和东路的攻势吗?”
  “殿下,恁会不懂什么是策应?”蓝玉郁闷道:“就是给人家打辅助,还不能打重了,不然影响整个战局。说白了就他么是佯攻!”
  说着他还闹起了脾气。
  “我蓝玉什么时候给人敲过边鼓?这仗我不打,谁爱策应谁策应去吧!”


第九一一章 贵州不是省
  “蓝大哥,不是我说你,你也就敢跟我闹闹,这话敢跟我父皇说去?”朱桢跟蓝玉私底下各论各的,向来称兄道弟。
  “殿下这话说的,我不求你求谁啊,敢求皇上,他不把我皮扒了?”蓝玉不禁苦笑。
  ‘噗……’朱桢一口茶水险些没喷他脸上,蓝玉这嘴还真是开了光,将来他可不就被老贼剥皮萱草了吗?六百多年后还能在博物馆里看到呢。
  “呸呸,别胡说八道。”
  “嘿嘿,殿下紧张个啥,我就是随口一说。”蓝玉挺高兴,殿下这反应,说明心里有自己。“有太子爷和殿下护着,末将指定不能被皇上扒皮的。”
  “哈哈。”朱桢打个哈哈道:“那也不能恃宠而骄,越是自己人,就越得识大体顾大局。”
  “唉……”蓝玉郁闷的叹口气道:“殿下跟太子爷一样会劝人。”
  “我可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朱桢指了指自己道:“广东这一摊子刚铺开,我是一百个不愿意现在离开,但有什么办法呢?咱们这些人更得听从皇上的安排,不能太计较自己的得失。”
  “哎,好吧。”蓝玉还就是吃老六这一套,虽然百般不愿,还是点头答应了。“我听从安排,佯攻就佯攻。”
  “这就对了。”朱桢欣慰的给蓝玉倒一杯茶,端给他道:“再说有我在呢,还能亏了你不成?”
  “殿下的意思是?”蓝玉眼前一亮。
  “一开始你确实得佯攻不假,”朱桢是了解蓝玉这种人的,别看他现在答应的好好的,到时候肯定会忍不住,还不如索性给他个机会,省得他乱来呢。便小声笑道:“但等到大军攻下曲靖,还有什么好佯攻的?直接干他娘的就是。”
  “也对,”蓝玉点点头,琢磨道:“大军攻下曲靖之后,反而要防止段氏增援昆明了,这时候确实得真刀真枪的打,才能拖住他们,防止两股敌人合流。”
  “不过战场消息闭塞,我也不知道大军到底啥时候攻下曲靖啊?”蓝玉又犯愁道。
  “不是还有本王吗?”老六便笑道:“大军一下曲靖,我就给你发消息,最多两天你就能收到。”
  “那太好了!”蓝玉登时转忧为喜,又是作揖又是拱手,道谢不迭。
  “不过咱可得约法三章。”朱桢竖起三根手指道:“你答应才行,不答应此事作罢。”
  “讲讲讲,咱都得听殿下的。”蓝玉忙没口子应道。
  “一,只打段氏和梁王的军队,不要跟当地蛮夷发生冲突。”朱桢沉声道:“云南民情十分复杂,蛮夷多如牛毛,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要分得清主次才行。”
  “明白。”蓝玉点头道:“得让那些蛮夷尽量保持中立,等打下云南来再慢慢收拾他们。”
  “没错。”朱桢颔首道:“不然非乱套不可。”
  “二是,就算打败了段氏,也不要打昆明,不然颍川侯和我义兄那边不好交代。”朱桢又吩咐道。
  “……”蓝玉闻言,目光一阵闪烁,迟疑一下,点点头道:“好。我还不一定能打进云南去呢。”
  “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但人家颍川侯和西平侯要扛梁王的二十万大军,咱不能偷他们的鸡。”朱桢语重心长道:“不然得不偿失。”
  “哎,知道了。”蓝玉不自然的挠挠腮帮子问道:“第三呢?”
  “第三就是进入云南后要严守军纪,不能掠夺民财、滥杀俘虏、凌辱妇女。”朱桢语重心长道:“我们是收复领土,不是攻打敌国,云南老百姓也将变成大明的子民,你若违反了军纪,本王头一个不饶你,听明白了吗?”
  “明白!”蓝玉再次点头应下。
  这时,邓铎进来禀报说,已经准备停当,可以出发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9页  当前第5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5/7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