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将军好凶猛_分节阅读_第539节
小说作者:更俗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4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8:19
  然而眼下最大的问题是,这天下了出现了比赤扈人更妖孽的存在。
  这时候一队骑兵从北面驰来,仲长卿驻足观望片晌才看清楚是岳海楼带着十数侍卫出营过来。
  “禀报说有一队骑兵过来,我就猜到是你接到宗王报信连夜赶来了;我在营里睡不踏实,一早带着人出来转转,”岳海楼翻身下马,走过来发现仲长卿立身之处,恰好能将左右地势尽收眼底,问道,“你现在是认定六安-合肥不能守?”
  东路大军南下以来,仲长卿率部暂时归入东路节制,但会隔三岔五写函给岳海楼通禀南线战事进展情况以及他对南朝形势变化的见解。
  不过,仲长卿内心很多想法也不会都吐露出来。
  比如说六安-合肥一线可不可守,他就不会写在信函之中。这事往大里说,就是动摇军心。
  现在当面见着,仲长卿在岳海楼面前自然无需隐瞒什么,蹙着眉头,忧虑的说道:“目前南朝东西两翼总计集结十七八万兵马,看似杂兵远多过精锐,但靖胜侯治军早非我等所能小觑了……”
  徐怀此时在南线所争取的策略,基本上也没有什么秘密可言,甚至都谈不上多高明,就是实际解除各路都虞候、都指挥使以上的统兵权,将总数高达十万的勤王兵马化整为零,以营为单位,依托京襄军及宿卫禁军控制的关键节点,往前连营推进。
  除了之前迫使他们放弃大矾山防御,被迫从庐江撤围而走外,此时徐怀都已经将淮阳山东麓重镇舒城收回去了,但还是依仗南朝更充足的物资供应以及更便捷的物资运输,采用这一战术将兵锋一步步往北推进,不骄不躁。
  虽说徐怀从头到尾贯彻这一战术,可能要拖延到两个月之后,才能真正的将兵锋在南淝河的正面展开来,但关键问题是他们目前没有有效的手段去针对这套战术。
  京襄军太硬,宿卫禁军从京襄获得大量的精良铠甲、战械补充后,战斗力提升很大,他们与之野战就不占优势,想要硬啃据营垒固守的京襄军及宿卫禁军精锐更不现实。
  南朝勤王兵马无疑是软柿子,但软柿子依托营垒,也没有那么容易啃。
  更何况京襄军及宿卫禁军精锐觊觎一侧,根本不给他们机会心无旁骛的去围啃。
  即便他们现在还不时趁南朝勤王兵马往前推进、结营的空档果断出击,但将其防阵击溃的可能性也越来越低。
  又因为南朝勤王兵马是被拆散开来往前推进,他们即便还有机会击溃一两支往前推进的南朝勤王兵,也完全无法形成连锁性的溃逃,所能收获的战果就非常有限,对全局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
  更不要说他们现在想要收获这样的战果,付出的代价也越来越大了。
  虽说在平燕宗王府内部普遍认为,南朝采用这种战术将兵锋缓慢往前推进,他们看似无计可施,却恰恰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加把劲将寿春城强攻下来,但仲长卿内心却不认可这真是他们强攻寿春的良机。
  较乐观的判断是,他们能在两三个月时间里攻下寿春城,而此时南朝东西翼大军,也恰好能将兵锋在南淝河的正面以及合肥、肥东以东的淮阳丘陵带展开,双方在淮西大地形成一条长逾四百里的折角战线。
  倘若这条战线过于漫长,并不利于他们跟南朝进行长期的对峙,他们还可以将兵马收缩到芍陂及瓦埠湖一带。
  问题是他们三个月内还没能攻下寿春城呢?
  到时候徐怀还会慢悠悠的给他们从容收缩防线,而不是趁他们强攻寿春兵疲将困,从汝蔡等地秘密抽调数万精锐进入淮西,突然间从六安、合肥之间往北穿插,完全不再给他们往北收缩防线的机会,而是迫使他们在南淝河北岸与之决战?
  此外,仲长卿甚至都不觉得攻陷寿春,歼灭韩时良、葛钰所部,此时还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东路大军这次通过水路奇袭,大胆扑入长江,是给南朝造成极大扰动,也斩获很大的战果,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南朝的根本,反而叫靖胜侯徐怀获得把持南朝朝政的机会。我现在就担忧歼灭韩时良、葛钰部,并不能叫我们真正形成对南朝的优势,反而叫南朝绍隆帝彻底沦为徐怀玩弄于指掌间的傀儡。到时候我们所要面对的就不再是仅仅掌控京襄七州之地的徐怀,而是掌控南朝七十州之地的徐怀!”
  仲长卿目光凝望远处的山麓,问岳海楼,
  “宗王这次为何来见平燕王,也是意识到南朝彻底落入徐怀掌控之中,会有真正的大麻烦吧?”
  “上个月中大汗巡狩阴山,宗王北上见驾,之后就来到宛城,召我等渡淮过来见平燕王,但到底是为何事,途中却没有细说。”岳海楼说道。
  “汗王态度有所松动了?”仲长卿没想到汗王上个月南下巡狩,欣喜的问道。
  中路两年对峙作战未果,甚至是他们承受更大的损失,那时候镇南宗王府就主张与南朝议和,实际就是主张将京襄与南朝分割开来看,同时将京襄(楚山)作为帝国最为优先的顽敌高度重视起来,利用南朝内部对京襄的猜忌及倒徐力量,共同牵制、压制京襄继续崛起。
  然而镇南宗王府的主张,并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甚至在帝国内部还惹来不少的轻视与嘲笑。
  仲长卿原以为帝国内部不会那么快转变过来,但听岳海楼说宗王是在北上参见过汗王后紧急赶来寿州,禁不住猜测汗王的态度已经发生改变。
  岳海楼这些年在京襄(楚山)手里吃了太多的亏,仲长卿诸多想法他也是感同身受,说道:“汗王到底是什么态度,还不得而知,或许是没有那么坚持,但有些事终非宗王一言能决之,还需要先说服平燕王。另外,静惮宗王那边会是怎样的态度,现在谁都说不好……”
  目前赤扈对南朝是三路大军并驱齐进的格局,而在赤扈崛起及横扫天下的进程中,镇南、平燕以及静惮三大宗王形成各自相对独立的军政体系——很显然针对南朝的用兵方略,三大宗王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汗廷也无法轻易动用最后的裁决权。


第一百六十章 撤军议和
  仲长卿还想着在宗王兀鲁烈先将内心真正所想交个底,却不想他与岳海楼刚进入平燕王屠哥在芍陂北营的牙帐,兀鲁烈就遣人来召,叫他们直接前往大帐议事。
  芍陂北营占地甚广,中军所在的主营虽然占据当地一座坞寨进行改造,但平燕王屠哥的大帐还是遵循传统搭设一座宛如宫殿般的巨大毡帐,铺以毡席、矮几。
  仲长卿与岳海楼走进大帐,看到镇南王兀鲁烈、平燕王屠哥居中而坐,东路军诸多大将,包括从河洛兵马都总管府调来增援东路作战的大将曹成,列坐左右,气氛有些沉抑。
  岳海楼如今也是万夫长及兵马都总管一级的高级将帅,此次兀鲁烈的随行人员之中,以他的级别最高,自然坐于兀鲁烈身侧。
  仲长卿给帐中诸王、将帅行过礼后,在万夫长怯不黑下首坐下。
  怯不黑低声告诉他镇南王兀鲁烈刚才已经开门见山提及东路军从淮南撤兵之事,主张藉此之机与南朝议和。
  平燕王府诸将虽然都已经意识到一些问题,但骤然听到镇南王兀鲁烈此议,很多人还是难以接受。
  在仲长卿他们过来之前,有好几名万夫长、兵马都总管级别的将帅就按捺不住,言辞激烈的跟镇南王兀鲁烈争议过一番,也使得此时帐中的气氛有些压抑。
  仲长卿看到好几人看他的眼神不善,估计都以为是他蛊惑了镇南王兀鲁烈吧?
  仲长卿没想到宗王刚到淮南,就直接提及此议,感到意外的同时,也觉得整件事非常棘手。
  明明再多坚持两三个月,就有很大希望攻陷寿春城,突然间就要放弃此次兴师动众南下所有的战果撤出淮河,与南朝议和,换作谁能轻易接受?
  还有一点,就是赤扈铁骑纵横天下这么多年,横扫契丹、党项、西域、中原,此时可以说是兵锋最盛之时,这时候提撤军议和,岂非要赤扈将帅承认赤扈铁骑的兵锋不及京襄犀利,这又岂是容易的事情?
  因此撤军议和这事在仲长卿脑子里已经盘旋很久了,但他从来都没有在屠哥及东路军诸将面前提及。
  见平燕王屠哥脸色沉毅的坐在矮几之后,也不知道他刚才有没有说什么话,却也不方便揪住怯不黑问个清楚。
  议事还在继续。
  也许是一改传统,镇南王兀鲁烈赶到寿州,就最先站出来提及撤军议和之事,虽说好几个高级将帅都言辞激烈的站出来争论,但也令更多人能在帐中畅所欲言,少了许多顾忌。
  平燕宗王府麾下也有一部分将领已经认识到强攻寿春,最终却致使京襄把持南朝朝政的可能性。
  岳海楼则是直接要仲长卿谈谈随平燕宗王府南下以来的感受。
  仲长卿作为京西兵马都总管府旗下第一大将,仲长卿的话,在相当程度上就代表了岳海楼的意见。
  仲长卿没有说太多,只是指出仅治七州的京襄,在中路对峙最激烈时,一度动员三十万兵马填入汝蔡等地,在这种情况下犹能暗中至少打造了三十艘铁甲战船,一旦叫京襄彻底把持南朝朝政,将能造多少铁甲战船?
  在这情况下,平燕宗王府即便强攻下寿春,又有多大的可能性,在淮河以南长期站住脚,不是最终被迫撤回到淮河以北去?
  平燕宗王府诸将能走到今天,皆是战功彪炳的悍将、宿将,绝非目中无人、一厢情愿的蠢货。
  何况第一次淮南会战,他们也都亲自领教过南朝兵马的强韧。
  坐下来认真分析此次南下,前期之所以能势如破竹,重创南朝水师,攻陷重镇合肥,无非南朝绍隆帝排挤南朝先主旧臣,所启用的杨茂彦、汪伯潜之流,实与南朝天宣帝所用的那般臣子是一路货色,昏招迭出,令他们抓住机会。
  而平燕王屠哥之所以决意集结水师突袭长江,也正是基于这点。
  可惜的是,他们给南朝造成的动荡,并没有维持多久,就因为徐怀孤身往援建邺,而迅速扭转过去。
  之后除了秦淮河大营遭受突袭以及枫沙湖水军惨败外,他们损失并不大,主动放弃大矾山,从庐江等城撤围而走,看似为了避免战线拖太长的弊端,但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南朝经过一定时间休整之后的实力还是不容他们小觑。
  这也意味着他们必须考虑,人口、军事潜力皆不弱,民众也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孱弱不堪的南朝,落在绍隆帝及其爪牙手里,还是落在京襄(楚山)众人的控制之下,哪个对赤扈更为有利。
  而此时撤军议和,他们也绝非是要放弃鲸吞天下之志,而是用一种更为巧妙的谋略达到这点。
  赤扈铁骑崛起至今,什么时候一味蛮干硬干,打仗不讲谋略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将领直抒己见,最初激烈反对的将领也都沉默下来。
  这场军议从日上梢头一直持续到午后,众人饥肠辘辘才暂歇。
  用过午宴之后,镇南王又不惜自曝其短,在大帐之中着岳海楼、仲长卿、曹成等将,逐一细述这些年在京襄(楚山)手里吃过的败仗,请平燕宗王府诸将推演、评判这些败仗里,有多少是镇南宗王府诸将无能或怯畏所致。
  说这些其实很难堪,但岳海楼、仲长卿都是硬着头皮去说;曹成却是年轻,脸上多少有些挂不住,特别是曹家那么多子弟,包括他的父亲曹师利都丧命在京襄(楚山)众人手里,说到最后,他都言辞激烈反对议和,要与京襄军一决雌雄。
  军议持续到深夜才暂告一段落。
  不过,平燕宗王府诸将很显然并没有都被说服,甚至有很多将领主张将现在就将兵马集结到南淝水河以南,与北进南朝兵马真正打上一场——那里地势开阔,赤扈铁骑可以发挥七八成的实力出来。
  平燕王屠哥则从头到尾都没有怎么说话。
  仲长卿、岳海楼以及曹成等人前往镇南王兀鲁烈的营帐说话。
  “还是有太多人不甘心不战而撤啊,”镇南王兀鲁烈拖着疲惫的身子,坐在帐中有些疲倦看向众人问道,“倘若在合肥以西与南朝兵马会战,你们以为有几成胜算?”
  “倘若此时就打,我们胜算当然要高一些,”岳海楼蹙着眉头说道,“但是南朝兵马从舒城往北,就步步连营推进,很显然徐怀不会给我们会战的机会。我们倘若不考虑寿春有大举反攻的可能,将二十万兵马集结到南淝水河以南,徐怀甚至会放弃舒城以北的营地,将兵力收缩回舒城、庐江去,我们又能奈他何?”
  “我们能否网开一面,纵寿春守军南归,以此为条件,迫使南朝求和?”随行的副万夫长那颜摩黎忽问道。
  “恐怕也不可能,”仲长卿说道,“倘若在徐怀东进之前,我们只求割占合肥、寿春等地,南朝多半会迫不及待的遣使求和,但现在徐怀距离把握南朝朝政,就差一步之遥,没有一个真正能令南朝朝野都动心的条件,恐怕是没有谁能迫使他退让太多。而南朝先主一脉,也不大可能会接受这样的条件……”
  仲长卿深知朝堂复杂,绝非绍隆帝御笔钦定说议和就能议和的。
  除了韩时良、葛钰所部保存较好,以及执掌荆南的葛伯奕、据守淮东的顾藩、邓珪等嫡系人马支持外,绍隆帝差不多还需要争取到南朝士臣群体、江淮等地方势力及先主建继帝一系旧臣的支持,才有可能真正迫使京襄在议和这事上做出让步。
  特别是以刘衍、杨祁业为首的南朝建继帝一系旧臣,目前正统领东翼数万兵马,与徐怀密切配合作战,其人作风也较为硬朗,与京襄关系也较为密切,他们此时内心深处应该对绍隆帝有很深的失望与不满,怎么可能因为这边同意将韩时良、葛珏所部数万精锐放出去,就转头支持割让寿春、合肥等城进行议和?
  目前徐怀在南朝得势,除了京襄自身够硬外,也离不开南朝先主建继帝一系旧臣的支持;而将来绍隆帝能否有效压制住京襄的崛起,更主要还得看能争取到多少先主旧臣的支持。
  因此,他们此时提苛刻的议和条件,实际将并不可能取得所预期的效果,甚至绍隆帝越迫不及待想着求和,只会加倍将先主旧臣都推到京襄那边去。


第一百六十一章 拖延
  数百骑兵沿着龙池山东麓的一条小溪登山,马蹄在清浅的溪水里踩踏着,偶尔会有一两尾游鱼受惊动跳跃出水面。
  两边的树林枝叶已密,偶尔能看到三五具新鲜的尸体倒在密林边,死者皆面黄肌瘦、衣裳褴褛,都是之前躲藏在山里的南朝难民,被提前进山清理通道、保障安全的侍卫兵马射杀,他们一个个瞪大的眼睛,似乎还藏着死不瞑目的疑问:为何都躲进山里还会被赶尽杀绝?
  数百骑兵很快来到东麓主峰玉皇顶的山顶,纷纷勒马停了下来。
  看到镇南王兀鲁烈与平燕王屠哥两人下马后,就径直往东面的那座高崖走去,也没有招呼他人跟随的意思,岳海楼、摩黎忽、仲长卿、曹成等人就与平燕王的待随人员留在密林旁歇息。
  起初还有树木遮挡,兀鲁烈与屠哥登上崖石,视野豁然开朗起来,朝阳在彤云之中冉冉升起,十数里外的东淝河就像一条粼粼闪烁的绶带在天地之间蜿蜒,再往北水面辽阔起来,那里就是东淝河下游积水而成的瓦埠湖……
  “我没有招呼一声,就直接赶过来提撤军之事,你心里不痛快吧?”兀鲁烈坐在崖石上,问道。
  见屠哥沉默着没有说话,兀鲁烈又悠悠说道:
  “父汗在的时候,就要我们兄弟心底有什么话敞开来说,不要怕争执,更不能随便妥协。即便当面争得面红耳赤,也远比事后轻飘飘的说一句‘我早就提醒过’强得多。我还记得当年在父汗的大帐里,大家常常为用兵之事吵闹不休,动手相殴也远不仅一回两回,但一场大酒过后都能烟消云散、尽释前嫌。却是近年来大家都位高权重了,开始学会了要照顾彼此的颜面,有些话就藏着掖着不提,学会对别人的事不指手画脚。偶尔实在忍不住,也只是不痛不痒的提一句。想想,还真不及当年在父王帐中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来得痛快……”
  过了良久,屠哥才长吐一口气,似要将胸臆间的郁闷吐尽,说道:“好吧,我承认被你说服了,不管我有多不甘,寿春确实就是块鸡肋。我们确实不应该在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上浪费可能已经不多的机会!”
  “是啊,如果这次我们有机会真正撼动南朝根基,比如已经在建邺附近站住脚,能将其江淮两浙等富庶之地彻底打烂掉,我怎么会过来劝阻你,而不是极尽一切可能,咬紧牙关征集更多的兵马来助你?”
  兀鲁烈拍了拍屠哥的肩膀,叹气说道,
  “可惜的是,我们目前还看不到这样的机会,南朝的潜力还是很大,还有四五千万人口,比我们目前占据的所有地域的人口加起来还要多一些。我们不计伤亡攻下寿春城,对南朝的伤害非常有限不说,还只会加速将南朝推入京襄的掌控之中。京襄这个强敌,我也是吃了太多的亏,按住太多的不甘,才认清楚难以强啃这个现实。要是可以,我难道不想亲自拉开大弓,与其厮杀一场?眼下的形势,实在是不能再令其有壮大的机会了!”
  “照我的秉性,未与之大战一场,心绪确实很难平复,但事实就是事实,我也不能将头埋在土壤里视而不见,”屠哥按住腰间的佩刀,说道,“不过,说到撤军议和,却也难办,总不可能我们眼巴巴求着南朝促成这事吧?真要我们主动去提,南朝恐怕也没有胆子相信吧?”
  “这总归是有办法可想的!”兀鲁烈见屠哥终于同意撤军议和之事,笑着说道,“你招揽不少谋士,也不能白养活了他们,该叫他们干点人事了!”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9页  当前第5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9/6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将军好凶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