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大丫鬟奋斗日常_分节阅读_第41节
小说作者:太极鱼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622 KB   上传时间:2025-03-05 20:36:23
  朱绣正坐在炕沿上绣着一幅公鸡啼鸣和牡丹花的桌屏,准备年节时奉给贾母。若往年还不必如此郑重,只是从去年起,她实际上就不算是荣国府的丫头了,贾母也还不知她已是自由身,但她托庇着个贾母丫头的名头儿,自然要谢人家照拂。况且贾母对身边的丫头们实际上已很不错了,朱绣心里亦感念。
  “姆妈怎么不说才开始饲弄这鹌鹑时,有多娇气,稍冷就冻死,太热了又生病,一病一群,一病就死。庄子上没有蛇吃它,却被老鼠祸害了好几窝……咱们赔了多少进去呢。”这幸好还有翠华囊滋养过的水支持着,若不然庄子如今兴许还养不成呢。
  朱嬷嬷也笑了,“要不说鹌鹑胆子么。我记得好不容易孵出来些小崽儿,庄子上养的狗没看住,跑到那暖房边上,这也没进去屋子,只一晚上,吓死了一半。”娘俩儿个闲聊着,朱嬷嬷就道:“绣到哪处了?给我看看你绣的。”
  朱绣才一动,挨着她酣睡的大狸花猫就不满的‘喵呜’一声儿,眼皮微微掀起,朱绣忙放下绣绷,给这只祖宗又是顺毛又是挠下巴磕,伺候舒坦了才敢起身。
  “唉哟,这真是个祖宗。”朱嬷嬷嘴里嫌弃,脚却早已走近来,从炕柜里摸出一把小梳子给大猫梳毛。
  朱绣笑道:“没法子,谁叫是我自己拿一串小黄花鱼聘回来的呢。咱自己聘的狸奴,自然得生受着。”这只狸花猫是府里一只大狸花生的,那大狸花管生不管养,幸而这府里女眷丫头极多,那一窝都陆陆续续被捡到各院里去养了。朱绣跟着去凑热闹,还学宋人拎了一串小黄鱼去聘猫,那大狸花奸猾的很,吃了朱绣的鱼,就把一窝里头最好看的那只虎斑叼给朱绣了。
  朱绣不知道这只狸花猫现在还是不是兄弟姊妹里头最俊的那只,可绝对是最沉最大最懒的那个。还像生它的大狸花,也聪明的紧:朱绣配了驱虫的药粉放在拇指肚大的荷包里头给它挂在脖子里,猫大爷开始还不乐意呢,后头再换药粉的时候就喵咪喵咪地撒娇叫给它戴上了。
  娘儿两个逗弄一回,朱嬷嬷才去看绣图,笑道:“这雄鸡绣的好,威风凛凛的。这牡丹也不错……这个地方的山石用参差针更好些,角落再用虚针。”
  朱绣照着改了一回,果然更有意趣。朱嬷嬷笑道:“这幅‘富贵大吉’往常少有人绣出来,都是用在家具、瓷器上,再要不然就是剪纸。你这绣出来,倒比一水儿的富贵牡丹新奇多了。”
  朱绣因笑道:“我原也只绣牡丹来着,那日听鸳鸯说老太太属鸡,叫买办搜寻两只锦鸡撒在花园子里,等下雪了请老太太看‘雪里锦鸡图’。这么着,就把先把那幅富贵牡丹收起来了,改成这个了。”
  朱嬷嬷摸摸闺女的鬓发,赞叹道:“就是这样,陈嬷嬷没白教你。”既然都要送,自然是合心意的最妙。
  一个看账本,一个绣花,炕上还有一个窝冬的大胖猫。陈嬷嬷掀帘子进来时就看到这情景,忍不住笑道:“哎唷,再没有比你们娘儿们过的这小日子还有滋味的了,我看着都羡慕。”
  朱绣忙起身让茶让座。
  朱嬷嬷白这老伙计一眼,嗔笑道:“好不容易我们娘俩个亲香亲香,你又来讨嫌来了。”
  陈嬷嬷拣了一块翠玉豆糕,笑道:“这不是刚听门上说你们庄子上送进来一笼鹌鹑么,我才赶着拜山头来了。拜完了山头才好张嘴儿要好处么。”
  朱嬷嬷喜道:“这就送来了,好快。你个老货,这鼻子耳朵就是尖呐。那一笼子呢,还能少的了你的?”说罢,就要起身去门房见一见庄子上的来人。
  陈嬷嬷忙一把拉住,道:“叫他先在那里歇脚暖和会子,我可不光为了吃嘴,还有正事呢。”
  朱嬷嬷奇道:“一口吃的,有什么正事?”
  “前头薛家的请这府里的内眷们一起吃酒,我就想着了:咱们姑娘虽小,却也当的家,也该做回东道,一并请了这府里的女主子们就完了。我听说正月里这府里和薛家以及些体面的老仆都排了日子治席请客,咱们只有姑娘在这里,很不必凑这个热闹。姑娘也说,这几日完了此事,咱们安生的过个好年。”
  朱嬷嬷眉头就拧了起来:“治席倒很该。只是咱们用这里的大厨房操持席面?这大厨房上越来越不上心,绣丫头昨晚上还跟我商量着要找时机给琏二奶奶说说呢……”
  陈嬷嬷冷笑道:“我正为这个来跟你商量的。依我说,很不必跟琏二奶奶提,跟她提一嘴兴许管用,可也有限,倒不如咱们自己当家呢,像薛家那样辟出一个厨房来可好不好?”
  朱嬷嬷就笑:“这当然好,只是恐怕这府里不愿。”必然又要说有什么想吃想喝的,支使大厨房就完了,很不用自己抛费的话。
  “你们听我的,还要绣丫头敲敲边鼓儿,这事七八分的能成。”陈嬷嬷笑一声,又道:“还是你们庄上送鹌鹑的提醒了我。他先往致美楼送鹌鹑后,再过来的,听他说致美楼后厨收来几尾鲟鱼,前头薛家宴请不就是因为这鱼么。最好笑的是那个衔玉生的宝哥儿,病才好了,咱们绣儿费力气做的那些饭他看不见,他屋里那几个丫头日夜看护他累得那样他也看不见,偏就夸的他那宝姐姐和那鱼到天上去了。咱们可巧也撞上了,正是个巧宗呢,何况他们厨房克扣的太过,连老太太那里也是糊弄呢……”
  ——
  黛玉治席请客,薛姨妈和邢王二位夫人都说请老太太带着孩子们乐一乐就罢了,连凤姐也因进了腊月事务繁忙抽不出空儿来。黛玉无法,只得给未到的各房都各送了几盘菜肴过去,就连贾环、贾兰、贾琮都没落下。二位老爷外书房那里也送上孝敬菜。周到之处,越发喜得贾母无可无不可。
  因着老太太今日要与孙子孙女玩乐,便不大讲究食不言的规矩,现下又没有凤姐插科打诨,少不得房里众丫鬟你一言我一语的奉承说笑,哄得贾母眉开眼笑。
  黛玉做东道,特意叫了致美楼的席面。致美楼原名致美斋,自前朝传至如今近百年,是京城里颇负盛名的酒楼,原最擅姑苏风味,去岁春末宫里御厨景起出宫,到致美斋掌了头灶,使致美斋得有‘集南北烹调之精、汇御膳民食之粹’的美名,压过了萃华楼、丰泰楼,成为京中八大楼之首,遂更名致美楼。致美楼有名肴数百种,席面更是不菲,最受王公贵族和富商巨贾青睐。
  只这一桌上好席面就费银三十六两,其中一道“四做鱼”颇得贾母喜欢,是一鱼做成四味鱼馔,色香味个个不同:红烧鱼头,鲜而不腥;糖醋瓦块,外脆里嫩、酸甜可口;酱汁中段,浓汁醇美;糟溜鱼片,糟味香浓、鲜嫩异常。
  鸳鸯见贾母用的不少,生怕她积食夜渴,睡不安稳:“难得老太太这样好的兴致,又是林姑娘东道,快叫大厨房将上次老太太赞过的鱼粥端上来。”
  朱绣微微一笑,大厨房早打听清楚林家是从外头要的席面,只当那粥是散席过后林家这院里的人自己吃的。依这半个月来看,那粥不是熬泄了就是糊底子了,此时要粥,根本来不及现做,只能将鱼片倒进那粥里,烫熟了端上来。
  “自打上回老太太赞过之后,林姑娘一直念着要从薛家太太那里学来孝敬老太太呢。”紫鹃忙凑趣 ,“宝二爷用碗鲜羹也惦念着老太太,真真孝顺极了,林姑娘听说老太太喜欢这味儿,忙向姨太太家打听了。只是这粥做法听来也极简单,不过是小火将上等米熬出米油来,再放入腌好的鲟鱼片去,滚上两滚就成了,做出来不知怎的就那样鲜香?”
  宝玉听见,忙忙抢了话:“鱼粥有什么稀奇,稀奇的是那鲟鱼。听姨妈说,这鲟龙鱼多生在大江深处,寿命极长,能长的极肥极大,比人还重呢,本就难得。偏这粥又只要手臂长的鱼方可,过了则肉不够细嫩,短了又不够肥美。上次薛大哥凑巧得了两尾,一尾被姨妈宴了咱们大伙儿,一尾我好歹讨来又单孝敬了老太太,之后再没吃过。”说着就冲黛玉笑道:“好妹妹,我也正想吃这粥呢,你从哪里得来的?有多的,也孝敬给太太和姨妈……”
  朱绣听着不像,忙从小丫头手里接过白瓷描金的羹碗放在贾母面前,笑道:“那样一条鱼,多少鱼粥做不得,方才我见林姑娘就吩咐锅灶上人将热热的粥与太太们送上去了。”
  探春也笑:“我看是二哥哥自己想多贪吃上几碗,怕咱们吃多了不给他,变着法儿讨情呢。”说的众人都笑了。黛玉淡淡的,只抿起嘴笑不做声。琥珀麝月等也忙将鱼粥捧上。
  众人又听这鱼粥名头好大,都先勺了一口,都赞:“果然好鲜,怪道老太太喜欢。”
  却听宝玉尝了两口,又道:“蠢材、蠢材!这粥都熬泄了,白废了那鱼,可惜了林妹妹的孝心。”
  贾母笑骂道:“这猴儿,得了便宜还卖乖,这是你妹妹孝顺我的,我吃着很好,偏你作怪。”众姊妹都笑宝玉平日里炊金馔玉,分明是养的女孩儿似的忒精细了。
  一时饭毕,玩了会子,至贾母乏了,方才都散了。
  却说席间贾宝玉几次言语无状,着实惹恼了黛玉,偏他本人并无所觉,晚间仍遣小丫头来问鲟龙鱼有无多余之事,杏月挡了,只道:“原是订席面时可巧见致美楼新得了这鱼,偏只一尾大小合适做粥,方高价买了来让府里大厨房料理。倘宝二爷想要这鱼,不若多使人去致美楼打听打听?”
  小丫头回去上房东跨院,向袭人回了话,贾宝玉听见袭人这样回说,仍是罪过可惜等语,说锅灶上人不得力,不比薛姨妈家手艺云云。
  只房中略通厨事的都知,这哪里是锅灶上人手艺不精的缘故,不过是看人下菜碟儿,对林姑娘房里的吩咐不大精心罢了。这鱼粥原是极简单的,却生生熬泄了,要么是冷水下锅大火快熬的缘故,要么就是大厨房拿剩的碧粳饭附又加水煮成粥的缘故。平日里上至老太太、下至各房里得脸的大丫头,都爱食粥,大厨房里熬了成千上万次粥,但凡上心些也不至于把个粥做成这般模样。想是不知昨日老太太突然兴致起来应了林姑娘今日的请,否则断断不敢如此。只是大厨房怠慢林姑娘,不知老太太怎么处置。
  这厢贾母往石青金钱蟒靠背上倚了,心下也有些不自在,她素日表现的疼黛玉几乎能与宝玉相仿佛,如今府里轻黛玉重宝钗,可知是下人们更奉承王夫人的缘故。贾母想了一回便抛开了,不上算为此大动干戈,只特特吩咐朱绣道:“明日挑两件别致些的摆件送去给你林姑娘,就说她的孝心我知道,天气乍凉要细保养,不可费神。”
  朱绣听了,心知这是老太太对黛玉受怠慢并不如何上心,只是随手赏赐些东西抹过这事就罢了。又想陈嬷嬷可真是料准了这老太太的心意。低头应了,只道:“正是呢,入了冬,正是养身的好时候,明儿老太太也可用些百合莲子雪梨粥,最是能清心安神、滋阴润肺。”
  贾母年老体弱,对养生颇为上心,听闻此话,睁眼道:“你是最精这个的,有甚要的只管去领,在院里茶房看着他们用银吊子熬了来。”又道:“去年熬得那冰糖燕窝倒还受用。” 这说的是去年陪同黛玉南下前。
  朱绣一边将煎好的陈皮红枣生姜茶斟了来,一边笑说:“去岁吃了那么多汤水,老太太只记着这一个,可怜我怕老太太吃絮了,变着法弄出那么些花样,都白费了。”
  鸳鸯在一旁听见,虚点着她的脑门也笑道:“别说老太太不记得,就是我们还常在旁边打下手呢,日日睁大眼睛看着你弄了那么多花样出来,可你去问问,看谁能记得住!可叹这脑袋,看着也不比旁人的大些。”
  一语未了,贾母笑的险些呛了茶,慌得鸳鸯忙上去轻拍脊背顺气,贾母笑骂了一句,又道:“今儿这茶辣些。”
  朱绣笑回:“今儿林姑娘的孝心,老太太一高兴,可是用了不少,正是要防着积食反酸,这是将红枣肉、陈皮、生姜用水煎了,有温中畅气、健胃消食之效。因着老太太用了不少河鲜,与山楂不合,故而不宜吃上次那枸杞山楂茶,这陈皮红枣生姜茶正相合。”
  鸳鸯咋舌道:“又这么些讲究,好妹妹,煎剩下的茶渣子,赏我吃了罢。”
  服侍贾母吃完茶,朱绣又回道:“老太太方才说的那冰糖燕窝,确是当下滋阴润燥的佳品,只是上月我去大厨房那边,见只有血燕,便禀了大厨房的钱妈妈,大前儿大厨房遣人送来一包燕窝,我看了,不过寻常白燕,并非官燕,让我给退了回去。已吩咐了咱们屋里自己的买办钱六去置办,想是过几日就得了,老太太且等等。”
  闻言,贾母登时便觉着有些气闷,“咱们家下这些人,因着你们太太慈软,也纵的太过了,每每以次充好,打量我不知道。”
  “前儿正值腊八,各色节礼往来,二奶奶忙的鞋底都要薄一层,大厨房那边钱妈妈是惯用的老人了,等二奶奶闲下来敲打几句也就好了,自会为老太太料理的妥妥当当,包管让您满意,您且看罢。”朱绣自不敢应和贾母去议论王夫人的不是,只管拿话岔开。
  先前黛玉那里大厨房已是闹了一出,让宝玉嚷破了险些没脸。现下又知道厨房不力,两厢叠加,贾母只觉得府里大厨房是有意怠慢上房,在心中忖度:这钱婆子是王夫人的陪嫁,又是王夫人正经的奶姐,若是免了钱婆子的差事,不免伤了王夫人和宝玉的颜面;若是抬抬手放过去,倒怕把这一起子纵的更狠了,日后岂不更对着上院阳奉阴违?
  思忖半刻,倚着靠枕问道:“咱们院里的钱六,和那个钱婆子有亲?”鸳鸯惯知朱绣对府里这些姻亲关系半点不上心,自己想了想道:“正是钱妈妈的内侄儿。”
  贾母冷笑:“怪道呢,这钱六向来没成算,当差也不爽利,让他家领回去再调停几年。咱们屋里的买办,我瞧着鸳鸯的哥哥倒有些历练,叫他来做罢。”鸳鸯听了,忙忙跪下替她哥哥金文翔给老太太磕头。
  罢了钱六的差事,贾母还有些不足,又道:“她们姊妹惯来娇弱些,大厨房那里又要先紧着老爷太太们,眼见着冷风朔气的,怕她们禁不住。原只怕又添一个厨房多事些,现想来一样的分例,这里添了,那里减了,并不多费多少事。也罢,琥珀,去告诉你二奶奶去,让她和你们太太商量了,老婆子想给她们姊妹添一个小厨房来,问问她们允是不允。”琥珀忙领命去了。
  闻言,朱绣拍手笑道:“有了小厨房,我也给老太太显显身手,大厨房那边又远人又杂,咱们茶房又狭窄,再不能让我尽兴施为,得了这个新地儿,好好给老太太熬一盏燕窝粥来。”
  鸳鸯笑骂:“可休提燕窝了,都是这粥,倒险些引得老太太生气,你那一通雪燕白燕的,念经一样,老和尚听了都要晕。”
  众丫头你一眼我一语,哄得贾母又笑开来,道:“朱绣丫头在这上头历来很有些见识,她说的那血燕,不过是因红色燕窝稀少,才受推捧起来,实则香气品相还不如寻常白燕。白燕盏中最上品的当属官燕,次一等为毛燕,再次是草燕。寻常白燕只稍比毛燕好些,远比不得官燕,咱们家历来只吃官燕,如今不得,左不过买办不作为罢了。”
  陈嬷嬷借着立小厨房的由头,陪贾母闲话时就随口带出来罗翠坞也置个小膳房,好能时常做些江南风味给大家添些别的滋味。宝玉和众姊妹正议论小厨房别弄得和大厨一样,精巧变样才好,这情形下,贾母唯有欣然应允。
  大厨房里钱妈妈本来抻着林家,想多掏出些好处来。谁知还不等林家服软,府里竟要再置一处厨房,更有甚者,林家也自己开火了,再不用看大厨房的眼色。钱妈妈心口疼的厉害,这得少了多少赏钱好处去?
  朱绣却私底下跟她姆妈道:“先前大厨房还不敢忒过分,都是因我的缘故。老太太叫给那边宝二爷做吃食,单收拾出来一间灶房,才得罪他们,叫他们越发刁难起来……”


第54章 镇宅神虎荷包
  鹅毛大雪下了一整夜, 至午间才渐渐停了。五城兵马司西城副指挥邓继一面哈手,一面拍打身上蹭的雪沫子,走进指挥使的公房,笑道:“这雪下的好, 明年该有个好收成了!”
  湛冬正擎着一个荷包端详, 见他撞进来忙收入怀中。
  邓继跟瞧见什么惊天稀奇事情一般, 朝外面大声道:“海哥, 海哥!你快进来!”说着,等不及徐海踱进来,就性急的掀开门帘快走几步一把拉住徐海, “哎哟!我说你这个磨叽性子, 嫂子那样干脆的晌快人, 怎么就看中了你!我这么个能说惯道, 相貌堂堂的人偏生找不着媳妇儿。苦的我……带人巡街时看见官媒人, 恨不得上去给人作揖打千塞银子, 就指望人家给我说门好亲事!”
  徐海瘫着一张老实温厚的脸, 被拽进屋里才慢吞吞的道:“老话说得好, ‘担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邓继“嘿”一声, 斜着眼看他老海哥:“这就是老泰山是举人夫子的好处了!海哥学的都能掉书袋了。”
  徐海比他这两个兄弟都大些岁数, 早已娶了亲的。他一个只识字的舞刀弄棒的武夫, 偏生讨了个举人的独生女儿做媳妇, 还是他念书识字的学塾夫子家的。老岳父虽拗不过女儿,但这心里是一千一万个不愿意,变着法儿‘教导’女婿。于是可怜早把书本子扔出去多年的徐海, 又过上了水深火热的生活,如今还跟着他家正开蒙的小子背诗经呢。
  死小子, 揭人不揭短儿。徐海拂拂身上的雪,问声瓮气没个好气:“个烫了屁股的毛猴,做什么?”
  邓继冲着湛冬挤眼抖眉毛的,跟徐海努嘴儿:“指挥使大人——咱们冬子开窍啦!若不是今天下雪没日头儿,这太阳指定是打西边升起来的!”
  徐海看了湛冬一眼,也是稀罕的紧。只是这人在那大案后头擦刀呢,端的是四平八稳,眼皮儿都没翻,这能是开窍的样子。
  邓继就笑:“嘿,我唬你做什么。你知道我方才进来时看见什么吗?”指着湛冬道:“他正捧着一个荷包入神呢!”
  擦刀的湛冬抬眼瞥他一眼,什么也没说。
  邓继说着就眉飞色舞起来:“咱们冬子你还不知道,身上什么时候有这些玩意儿?况且他那功夫那警醒性子,往常我离这门一丈远呢,他就知道了。嘿嘿嘿,这不是开窍了是什么!冬子,谁送你的呀?”
  湛冬这下连看都不看他了,倒是徐海问:“是个黑底朱绣的荷包?”
  邓继忙凑过来,诧异道:“你怎么知道?”
  徐海只顾把腰上的雁翎刀摘下来,怪沉的。直到邓继急的了不得,才缓缓道:“前些日子都中不是出了妖道害人的事么……”
  邓继连连点头:“我知道,那妖道有点道行,那么多人还是冬子上去才把那妖道砍伤了,驱出京去。立了这功,咱们冬子好歹把头顶上的‘代指挥使’的‘代’给摘掉了……海哥,你倒是说点儿儿我不知道。”对这等阴邪妖人,京中各衙门都有一条不会明说的惯例在:有十足的把握,才会当街拿下;若没有,先以驱逐出京为要,随后再行追拿。这是怕逼急了这等人,他在天子脚下使出什么卑劣狠辣手段,惹出大乱子来。
  徐海瞪他一眼,这急性子又犯了,当下道:“就是那日,冬子的荷包掉出来叫我看见了。”那妖人好似有点儿惧怕这荷包。
  想了想,徐海又道:“冬子那个荷包是镇宅神虎纹的,我看那些邪魔外道倒怕这些东西,你嫂子给我也做了个镇邪符拔的挂着。休沐时你也去庙里求个来。”
  邓继笑嘻嘻的道:“你的是嫂子做的,那冬子的呢?总不能是庙里求得罢,看他稀罕的那样还搁在怀里,谁信呐。不对,你说是个镇宅神虎纹的荷包?”
  不等徐海点头,邓继噌一声儿蹿到湛冬身边儿,“我说呢,咱们奉命去林家取东西,你作什么跟个小幺儿换个荷包!你说说,是看上哪个了?……”
  “噤声!”徐海和湛冬都喝他,这等秘差也能说出口。
  邓继打嘴,忙道:“只咱们三个在,说昏头了,不说了。”
  但他和徐海两个都盯着湛冬饶有兴趣的打量,饶是湛冬不大爱说话,也撑不住,道:“别问,没有一撇。”
  这就是说,八字还没一撇呗,邓继就明白了:“人家根本不知道你是哪个?”
  说罢,他两个都觉得无趣儿,人家姑娘不知情,再加上冬子这副冷性子,八成这事就到这里。
  “嗨,我白高兴一场!冬子还不跟我呢,我到底官媒人上家去了几次了……冬子是娶不上媳妇了,光开窍有什么用!”说着,哥俩就搭肩搭膀的自去耳房歇着去了。
  湛冬擦刀的手就顿住了,他这是惦念上了么?也不算吧,只是这么多年都没跟哪一个女子这样有缘,万寿节自己的刀鞘带散了人家的头发,乔装去千里外的林府又登头碰上,可不就叫人觉着有些缘法么。湛冬摸摸怀里的荷包,他也不知怎的,见那女孩子摘给小幺儿个放糖果子的荷包,神使鬼差的就跟人换回来了。
  其实这湛冬在林如海府邸重见朱绣,一开始是怀疑的,怕这女孩子是细作,可朱绣的来历十分好查,况且与公事半点瓜葛也无。湛冬就放了心,不知怎的换回了这荷包。回京复命后重回五城兵马司被提拔成副指挥,更是把朱绣的底细知晓的一干二净,能绣会医,心眼儿还正,这二分的留意就成了五分了。
  朱绣且不知道有人惦念她呢,这会子正同黛玉,并贾府三艳一同淘澄胭脂膏子呢。
  几人围坐在熏笼上,跟前的黑漆大案上摆满了瓶罐、冲筒乳钵,还有小火盆银吊子等等。一径说笑,一径摆弄,也是趣味盎然。
  “这紫铆若不是在这里看到,我定然不知道是什么,真腊国的东西都稀奇古怪的。”探春一面搅拌银吊子里煎熬得紫红色胶脂,一面笑道。
  朱绣就道:“这东西是紫胶虫从紫铆树上吸取了汁液又分泌的树脂,熬出来的颜色比番红花做的颜色要浅淡一些,姑娘们日常用这个做的胭脂正适合。”
  迎春用乳钵细细研磨珍珠粉,笑道:“这也忒磨牙了,做这么一点胭脂,费多少力气?”
  惜春和黛玉正用细纱过滤白石脂粉末呢,闻言惜春笑道:“左右咱们无事,自己鼓捣多有趣啊。况且二姐姐说着嘴,可手也没停下,磨得这粉比咱们外面买的还细腻呢。”
  黛玉也笑:“到了春夏,用番红花、玫瑰、紫草混着珊瑚粉、珍珠粉还有蜂蜡做的那油脂状的胭脂膏子,用来涂脸涂唇都好着呢。今年我们回家做了一次,还弄出来那鲜花熏浸捣制的玫瑰膏子,都好用的很,只是那两样不耐久放,一个月上用不完就不能再使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9页  当前第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大丫鬟奋斗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