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架空,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太子夺妻,竟是美强惨忠犬_分节阅读_第28节
小说作者:我若拂衣去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56 KB   上传时间:2025-03-05 20:13:47
  陆易安刚刚经历了一场击杀,还没从那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恐惧中走出来,甚至还没适应对方说的长安话,陆易安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你怎么全身都是血,我带你去河边洗洗吧。那里的水可干净了,还有好多小鱼,我哥哥经常带我去那玩。”她笑起来眉眼弯弯,唇边有一对深深的梨涡,和阳光一样耀眼,陆易安眯了眯眼睛。
  “走吧。”看陆易安不动,她主动伸出手将陆易安拉了起来,她的掌心温热,指尖温凉,一直牵着陆易安到了河边。
  然而,陆天立许久没听见陆易安的声音,看了过去,他看到桌案边的陆易安低下头,把脸埋进了掌心,好像是不愿意再回忆下去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比他平时低沉许多的声音从指缝中闷闷传出。
  “结果河里的石头太滑,她掉下了河里,我想去救她,但是我追不上,看着她被冲走。刚好那时我听见了追兵的声音,就逃走了。幸好宋家人找到了她,她因为溺水,醒了就变得痴傻了。”
  “后来我摔下山坡,被杨大叔救下,送回了国公府,但是我不敢到宋家去说出真相,当时我太懦弱了…”
  陆天立轻叹了一口气:“务之,你不是懦弱,那时你也才八岁,我和你阿娘不在你身边,也没人教你该怎么做。”
  两年后年仅十岁的陆易安知道了陆天立的计划。他被迫成熟、沉稳,开始肩负起巨大的责任。也开始断情绝欲,变得冷心冷肺,慢慢地带上长安纨绔陆小公爷的面具,后来又带上了罗刹门门主的面具。但他没忘记对宋常悦的亏欠。
  前两年卢云研制出了一种药,能恢复神智,使人清明。陆易安让卢云将这种药制成了熏香,放到了宋常悦房内的香炉里。第一次放的时候是陆易安去的,他见到了痴傻后的宋常悦。
  十三岁的宋常悦已经褪去了稚气,出落成半大的少女,已现出花容月貌之姿。被宋家人照顾的很好,收拾的也干干净净,但是心智和行为举止都像五岁的孩童,在宋府后院让丫鬟摘了迎春花枝条编花环。
  此时的陆易安已经初成大人模样,完全执掌了陆天立在长安的事务,还把罗刹门发展壮大,心性沉稳且薄凉,心中只是有些细微的触动,看了一会就走了,之后都让手下定时去放熏香。就这样,宋常悦的痴傻慢慢好了起来。
  直到二月初一,陆易安在意外的情况下又遇见了宋常悦。那时的陆易安本不想慈悲,也没有慈悲的权利,就算是那个因为他落水痴傻的女孩,也不值得他冒着暴露自己身份的风险去救她。但最后,陆易安还是鬼使神差地救下了宋常悦。
  陆易安事后回想,究竟是觉得顽强求生的宋常悦像当年的自己,还是觉得对宋常悦有亏欠。或许都有,或许都没有,又或许单纯就是命运的安排。
  可以确定的是,他当时的确是对宋常悦没有情分的。
  后来爱上宋常悦后,陆易安还无数次假设,如果那天不把宋常悦送回家,直接将她带到国公府,就算把她关起来都好,是不是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宋常悦现在会不会已经是他的女人。
  可惜,哪里有那么多如果。
  当然,陆易安不会告诉陆天立后面这些,两人都默默地喝着茶。
  过了会,陆天立才开了口,他没有继续追问宋常悦的事情,问起了前几天在南五台山悬崖发生的事情:“那郑王对段嘉沐下手,结果怎样了?”
  陆易安没有立刻回答,转开了头,垂着眼,“没有伤着段嘉沐。”
  陆天立看着陆易安的动作,目光如炬:“那你怎么受伤的?”
  “不小心跌下了悬崖,被崖上的石块划伤的。”陆易安顶着身旁锋利眼神带来的压力,平静答道。
  “你又是为了救那段小夫人?你早在上次救她就已经还了她的恩情了。还有,什么恩情值得你不要命的去还。”
  “阿耶,我这次救她不是因为恩情。”陆易安沉默了一会:“我心悦常悦,她会是我的女人。”
  淡定从容如陆天立都忍不住讶异道:“你在说些什么?她已嫁给了段嘉沐。”
  陆易安没有说话,盯着又快煮开了的陶壶,紧紧抿着嘴唇。
  陆天立叹了口气,缓缓开口:“务之,你年纪还小,又没经历过情爱,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
  陆易安看向陆天立,眼神坚定:“阿耶,我已下定决心,此生只有她一人。”
  陆天立感受到了他的决心,稍微皱了皱眉。“她和段嘉沐还是夫妻,又没有和离。事成之后,你就是太子,是储君,难道要强娶朋友之妻吗?而且,你将来入主东宫,怎么能不考虑纳妃生子?不过,她既是对你有恩,到时候让她和段嘉沐和离之后,随便给她一个位份也行。”
  陆易安眼眸微微一动:“阿耶,我心悦她,不是因为她对我有恩,恩情是恩情,感情是感情。而且我此生只会有常悦一人,她会是我的正妻。我已和所有将士说了,成事那日不能祸害百姓,长安城不会大乱。但是段家肯定会乱,所以当晚我就会将常悦接回国公府。”
  陆天立看着微不可察地叹了口气,也不急着现在就劝好陆易安:“务之,这么多年,你扛着这么大的秘密和责任,你辛苦了,也受委屈了。等事成之后,卸下这个包袱,你再好好想想。晚宴那日,本来是你入宫假扮太宗的贴身侍卫,他们用的武器是长戟和重剑,现下你右手受了这么重的伤,就不用在宫中埋伏了。”
  陆易安转过身,情绪稍微有了一丝松动:“阿耶,我一定要去!”
  “那天肯定万分凶险,我不能让你去冒险。”
  “无妨,传西明日就从咸阳送兵器过来,我让他赶制了一把软剑,重量极轻。”
  陆易安站起了身,对着陆天立郑重行礼:“大将军,我等这一天,也等了十年了。”


第42章 谋反
  ◎陆易安左手使剑,一刀刺死了陶太宗◎
  陆天立当然知道陆易安心中所想,“那让我看看你的伤怎么样。”陆易安低垂着眼,受伤之后都穿的宽松的宽袖锦袍,他撩起袖子,陆天立看着那才愈合、刚刚长出嫩肉的伤口,微微摇了摇头:“务之啊,她真值得你这样。”
  陆易安低头不语,陆天立见他这样,只说到:“好,那等传西来了,你试试剑再说。我明日还要进宫去面见太宗,都先歇着吧。”
  陆易安默默地点了点头,眼神微黯,明天就是第一个真正的挑战了。
  节度使到长安后, 第二天就要进宫觐见。上朝结束后,文武百官都还在原地站着,穿着蟒袍、头戴冠带的陆天立在殿门口再次被搜身后,慢慢走进了太极殿。
  走至殿中,陆天立撩袍跪下,行了个大礼:“臣陆天立参见圣上。”
  龙椅上的太宗脸庞瘦削,一双鹰目般眼睛狭长,目光深邃,嵌在鹰钩鼻上,薄唇紧抿着,整个人都透着阴冷。身形修长,肩膀宽阔,但是在明黄色的龙袍里却显得空荡荡的,曾经的“西讨元帅”老了,但是依然锐利。
  本就在上位的太宗微微抬起头,眯着眼盯着跪在下面的陆天立,很久都没有说话。有的沉不住气的官员都抬头看了过去,还有的已经开始窃窃私语了。陆天立置若罔闻,纹丝不动地维持着行礼的动作。
  过了很久,太宗才抬起耸搭着的眼皮:“平身吧,卫国公。”
  “谢圣上。”陆天立这才起身,高大的身躯勾着背,垂着肩,低眉垂眼地立在殿中。
  太宗看他这个样子,觉得颇为顺眼:“几年未见,卫国公依然身强力壮啊。”
  “多谢圣上惦念。圣上英明,天下太平,万物安宁,我也沾了圣上的光。”
  太宗往后仰了仰,靠在龙椅上,神色居高临下:“你那儿子……叫什么呢?还没成亲吧,这次晚宴把他带着吧,朕让皇后给他挑一个贵女相看。”下面的官员没想到刚刚还一副审视的太宗竟然跟陆天立聊起了家常,但也都支着耳朵听着。
  殿中的官员大多知道陆易安的德行,有的可惜陆天立一生戎马,后继无人,有的心中鄙夷,而那些家中有女儿的官员都有些紧张,千万别把自家女儿指给了陆易安。
  “犬子整天饮酒作乐,不思进取,实在不成器,就不劳圣上和皇后娘娘费心了,等他定了性再说。我在益州不见着还好,来了长安见着就烦。”陆天立也不怕家丑外扬,粗声粗气的回道。
  陆天立比太宗小几岁,两人都骁勇善战,当初都是高宗武讨的左膀右臂。陆天立还仪表堂堂,当时的高宗很重视陆天立,太宗就是无端地看不惯陆天立,等他登基之后就将陆天立打发到了益州。太宗本来以为十年前将陆易安弄到长安当质子,会激怒陆天立,还准备好了对策,没想到从此之后陆天立倒像只被拔了毛的公鸡,没有再闹,还愈加低沉,看来真的担心自己儿子在长安的安危。
  太宗嘴角轻扯了一下,嗤笑一声,视线耐人寻味:“虎父无犬子,卫国公这是谦虚了啊。一定要带着来,朕也想看看长安第一佳公子的风采。”
  “是,谢圣上关心。”陆天立躬身谢礼,低头敛眸,掩去眼中阴沉,起身后脸上依然是从容中带着谄媚。
  寂静的国公府,只有密室还掌着灯,但是外面却一点看不出来。陆天立进了门,陆易安早在桌案边泡好了茶等着了:“阿耶今日进宫,定是受了不少委屈。”
  “无妨,越是低声下气,越是放松太宗的警惕。但是太宗让晚宴那日,我带着你赴宴。这样你就不能按原计划混在侍卫中了。今日在宫门口和殿门口两次搜了我的身,你跟着我,身上也不能带着武器了。”陆天立没想到太宗会有这个要求,怕他还有什么其他阴谋,隐隐有些担忧。
  陆易安嘴角微挑:“阿耶,这是好事,让影卫替我陪你去晚宴,我还是提前进宫跟着张宣,这样我们还能多一人进宫。”
  陆天立没见过陆易安的影卫,依旧担忧:“影卫?不会被人发现不是你吗?”
  “他和我七八分像,再刻意装扮一下,我已称病在府里一个多月了,没见过外人,除了特别熟悉的几个人,其他人看不出区别。”
  “那你明日让我见见。”陆天立相信陆易安的能力,不过还是要确定一下,又问到:“传西到了吗?武器怎么样?”
  传西是陶朝的传奇铸剑师,之前因为女儿得了怪病,四处求医都没治好,是陆易安让卢云和玄真道长多次医治才好了,所以被陆易安招致麾下。这次带着做好的武器来长安,肯定不能来国公府,在清平乐和陆易安碰了头,就自己走了。
  “传西带的武器都是给最好的精兵用的,一送到就分发了下去。他给我做的那把软剑很轻,也很趁手。”陆易安说着在武器架上取过了剑,舞了几下,“这把软剑韧性极大,我当日可绕于腰间,藏在甲胄内。”
  陆天立拿在手里看了看,才点了点头,“那还是按原计划行事。”
  六月二十二千秋节,太宗生辰。
  今年恰逢陶太宗六十寿辰,不仅仅像往年那样在宫中宴请百官,今年太宗还请来了各藩王、各地节度使、还有外国使臣都到长安,进宫庆贺。
  果然,今日太宗把太子的十二率卫都调到了宫外,大部分去守了城门,并只让太子带十个侍卫进宫。
  陆易安身量很高,在普通人里很显眼,但是在全国军中选出来的太宗近身侍卫里,也不算多突兀。近身侍卫都穿的是铁浮屠,带上头盔,遮的更是严严实实,根本看不出谁是谁。陆易安和陆风一早就随着张宣进了宫,在换防时被张宣安排为今日晚宴的御前侍卫。
  晚宴开始,所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能在太极殿内,其他人都在殿外设宴。陆天立带进宫的五十文官也在外面,他本从益州带了一千兵马,但是都不能进城,只能带着文官赴宴,今日这些人已经换成了他从益州带的五十精兵。
  陆天立带着影卫随着众人在太极殿门口又被检查了一遍,才由内侍引着进了殿,他的位置在殿内稍微往前的位置。龙椅前摆了一张漆金的紫檀桌案,两侧各有一个稍小的桌案,那是皇后和皇贵妃的位置。
  台阶下最前面是皇子和亲王,然后就是陆天立这样的一品要员。他带着“陆易安”坐到了一张桌案上,两人没有交谈,还不忘和附近的官员寒暄,的确像一对不和的父子。
  太宗还没到,官员都已全部入座,欣赏太极殿正中乐师的演奏。太宗听烦了宫中的乐师,早几日就请了长安城内的乐师大家们进宫排演。
  “那不是卢娘子吗?怪不得之前去请她到我府里,她的徒弟说她不在,原来是被圣上请进宫了。”陆天立后边一桌的刑部张大人说到。
  一旁的许大人接到:“是啊,还真是,那弹古筝的是胡大师吧?看来这次圣上把民间的大家们都请到了啊。卢娘子的琵琶弹的是真好啊,在太极殿里听着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啊。”
  “圣上驾到~”内侍的声音虽然尖细,但是洪亮,穿透力十足,乐师们停下了演奏,刚刚都还闹哄哄的太极殿内慢慢安静了下来,不一会儿,殿外也安静了下来。先是八个穿着铁浮屠的侍卫走到了御前,太宗才从帷幕后走出来,坐到了龙椅上。
  陆天立不着痕迹地看了眼八个侍卫中最高的那个,他就站在太宗左侧,一动不动,像个铁人。
  “恭贺圣上龙体永健、千秋万代、万寿无疆!”祝贺声响彻太极殿内外。
  “众卿平身。”太宗高声到,声音洪厚。内侍现场试了毒,才把酒杯递到太宗手里,太宗抬手举杯,高声说到:“敬我大陶,国富民强,永享太平!”
  “敬我大陶,国富民强,永享太平!”文武百官也举杯齐声高唱,看太宗饮完了酒,都仰头干了杯中的酒。
  几个乐师演奏完了几首曲子,卢云上场开始了琵琶独奏,殿中的人都已酒过三巡,酒量不错的人都觉得头脑格外晕沉。太宗也扶了额,靠在龙椅上小憩。
  陆易安熟读史书,知道谋反一是靠权谋之术,阴谋叛乱,架空皇权;二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三是就靠阳谋,拼武力和兵力。他没有搅动朝堂的能力,只想让他父亲直接登基,也不能直接用益州的八万兵马,只能靠牵制太宗的强兵力,先调走段家军,然后离析东宫的兵力。
  像他们这样以小博大,必须擒贼先擒王,然后一击即中、当机立断、斩草除根。
  所以陆易安从腰间抽出软剑,直接刺向了太宗的左胸,在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时,又直接从御前跳下台阶,杀了太子,接着杀了最有希望夺嫡的三皇子,陆风跟上来,帮着陆易安杀完了太宗的其余六个皇子。他们在击杀的时候,卢云继续还在弹奏琵琶。
  激越高亢的琵琶曲中,百官看到御前侍卫举刀杀死了太宗,又开始杀皇子。陶朝权贵喜食五石散,服用过后产生的幻觉让人飘飘欲仙。很多人一时还没反应过来,怕不是这宫中的酒也加了五石散?为什么自己全身发软,产生了幻觉呢。
  直到禁军入殿,围住了所以出口,控制了太极殿,高喊“太宗已死,恭迎新帝~”才反应过来,这不是太宗的寿辰,而是太宗的忌日啊。
  又看到陆天立走到了龙椅前,身后站着的是太宗的御前侍卫,才明白这是真的改天换日了。
  陆天立父子成事后也需要官员,陆易安早整理了名单,分成“会归顺”、“可归顺”和“不可归顺”。
  当晚参加晚宴的官员共八百余人,齐聚一堂,刚才言笑晏晏谈笑间,太子一党,以及太宗的忠实拥趸都不知道,他们早就在“不可归顺”名单上,家中已被几个月前就潜入长安的精兵和罗刹门门众控制。这些人都是高手,一人抵普通将士几个人,控制长安城中数量并不多的府邸,绰绰有余,还剩下两千多益州精兵埋伏在宫外。
  很多官员都归顺了,他们有的只想做官,谁是天子都可以,就跟普通老百姓不会在乎这天下是姓李还是姓陆。有的本身就对太宗不满,特别是不满太宗曾经也是靠东征西讨帮高宗打下的江山,却在自己当皇帝后谋害武将,使大陶朝除了段旭父子,竟快无人可用。当然也有在太极殿内就怒斥陆天立的,被当初斩杀两个人之后,也就没人说话了。
  继续在大平朝为官的还有五百多人,所以那晚发生的事情被很多人带出了太极殿。
  后世的说书人是这么讲的:“那晚啊,平朝的太子陆易安,也就是陶朝的那益州质子。原来啊,他不是什么浪荡纨绔公子哥,而是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十年啊。其实他啊,深谋远虑,武功高强,当晚假扮成了陶太宗的贴身侍卫,太宗寿宴时还就在御前站着。太宗和参宴的文武百官,都喝了毒酒,全身瘫软。这平朝太子啊,从甲胄抽出一把软剑,左手使剑,一刀刺死了陶太宗……”
  “你肯定要问了,就这么容易吗?那是因为陆易安啊,把陶太宗和几个皇子都杀了啊。主子都没了,那些当兵的还拼什么命?为谁拼命呀?你说是不是?……”
  还有很多故事流传到了后世,但是故事里没讲陆易安杀了陶太宗就出了宫,又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事。
  回到那晚。
  陆易安先是让人开了宫门,将那益州将士都放了进来,布好了任务就去那些被围的府邸察看了一番,确认没有问题就快马加鞭去了城南将军府。
  策马而来的陆易安下了马,把缰绳扔给了门口守着的将士,快步进了府,直奔归山苑。


第43章 周全
  ◎阿鸢,我会护你周全。你知道我想要什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2页  当前第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太子夺妻,竟是美强惨忠犬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