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架空,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秘方_分节阅读_第24节
小说作者:八条看雪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62 MB   上传时间:2025-03-05 20:13:19
  身后已有不少好事的医官郎中抻着脖子偷看,有人眼尖看到了封面,不禁感叹。
  “花墟集?这本可是艳书中的艳书啊。”
  众人又是一阵叹息。不知是为这私藏艳书的人感到羞耻,还是为没能拥有一本艳书而感到遗憾。
  秦九叶盯着那熟悉的书封,手开始发抖、脸色也由红转白,心中一万个后悔自己当初竟然没有将它翻开来看过。
  是的,果然居连一本杂书都没有,又怎会有艳书呢?除非是别人带进来或者别人送的,比如两个月前她从那姓许的纨绔处带回来的那本。
  过往两个月中,金宝就拎着这本书在她面前晃来晃去,她有无数次机会抓住那书封翻过来瞧瞧内容,可她偏偏没有这么做。
  秦九叶悔得肠子都青了。
  这要如何解释呢?她便是照实说了,也不会有人信的呀!
  “在下并不知道为何会有这书,许是方才、方才路过闹市的时候,那书贩子硬塞给我的。”
  她嗫嚅着开口,身后果然已有好事的同行紧跟着来拆台。
  “现在这销书的贩子生意不好,一个个都被逼急了么?竟敢公然在大街上吆喝相送,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卖饼的生意啊!”
  人群中又是一阵窃语哄笑,她这边还没丢脸完,那厢的金宝已经飞快开口道。
  “你胡说!这本故事明明写得顶好,要词句有词句、要情节有情节,每话首尾相扣、跌宕起伏,就是关键处的描写太过晦涩了些,看得人实在是不过瘾……”
  她算是知道这废柴为何一早起来便瞌睡连连了,原来是点灯熬油地看艳书呢!这看得如此仔细,都总结出心得来了,要是这劲头用在看医书上,她果然居现在已经开分堂了!
  周围一时安静,秦九叶气得两眼发黑,已经几乎不敢去看那年轻督护的脸,只哆嗦着拉住金宝、节节败退道。
  “这孩子小时候高热烧坏了脑袋。都是我管教不严,各位大人且饶他这一回,这书自然全凭处置。”
  又是一阵闲言碎语、唏嘘叹气。
  “原来是个傻子。”
  邱陵没有再开口说话,那管事郭仁贵也退开来、从头到尾也没用正眼瞧过她。
  “这等腌臜东西莫要带进府中污了夫人和小姐的眼便是。体谅秦掌柜平日想来生活困苦,需寻点乐子,也算是人之常情,便不再追究。只是这药僮既然脑子不大清醒,跟到府中问诊怕是不大合适,老奴我倒是没什么,到时候若是冲撞了各位主子可如何是好?”
  秦九叶无法,只得转身对金宝道。
  “你在外面等我吧。”
  金宝脸色瞬间灰败,今早精心梳过的发髻都耷拉了下来,整个人好像一条被人抛弃的狗。
  秦九叶不忍,又低声道。
  “半日、最多一日,我便出来了。”
  是啊,只是问个诊而已,还能有什么事呢?
  金宝终于退开来,一边擤着鼻涕、一边目送着那道瘦弱的身影跟在队伍末尾消失在苏府大门之后。


第20章 入内
  从前听人说起城北苏家家底殷厚,却也不知如何殷厚。今日到了府中一看,秦九叶瞬间便明白了。
  屋瓦接天、廊墙成岭,十步一轩、百步一亭,弯弯绕绕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尽头。
  秦九叶心道:莫说分她一间屋,就是分她一块犄角旮旯的地,她都可以心满意足过一生了。
  打头走着的紫衣婢女脚下步子迈得轻而快,她只觉得四周园景飞一般掠过,最终晕头转向地停在一处安安静静的小院前。
  透过那窄窄的月门望进去,这院子和方才经过的许多园景相比似乎太朴素了些,青灰色的砖墙围着正中的一间房,四周就连花草点缀都少得可怜。
  或许,是为了问诊临时腾出来的房间吗?
  秦九叶正想着,前方那紫衣婢女已经发话了。
  “奴婢心俞,是老夫人院里的丫鬟,这次问诊的事乃是内院的事,此刻起便由我负责。府上的各位主子们喜欢清静,这般兴师动众地请人入府还是头一回,规矩难免要多些。这些规矩只说一遍,烦请诸位仔仔细细听好,牢牢记在心里。若是坏了规矩,莫要怪苏家待人苛刻。”
  这还没开始问诊,便已经开始立规矩了么?
  虽说早就料到那百两黄金不是好拿的,秦九叶还是不由得开始手心冒汗,她周围不少人也都开始抖起来,不知是自尊心作祟、还是担心耳朵不中用了一次听不全那规矩。
  这是一种富贵险中求、名利危里来的微妙心境,非身处其中之人不可感同身受。
  要知道,她身旁站着的这些老头子,哪一个不是城中药堂开遍、亦或是历代行医的世家,除去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剩下的就算是诚心来问诊,只怕也不是真缺这黄金百两,更多是想借此机会再擦亮招牌,最重要的是同苏家搞好关系,日后能在药材供货上得些长远的好处。
  相比之下,她不过是个村野郎中,既不存在身败名裂的忧虑,也没那么高远的谋求,若是有幸得了这笔钱财,自然皆大欢喜,就算没能如愿,也不过就是回到原本的生活,继续努力罢了。
  想到这里,秦九叶的心终于慢慢平复下来,擦干手心的汗仔细听起来。
  “诸位要诊治的,是我府上未出阁的二小姐。小姐心善,体恤各位远道而来的辛苦,问诊者只要迈过苏府的大门槛,便能有五两银钱。进到内院房中问诊,若能说出一二、对上症状,便再加十两。问诊结束时,再有能说出具体病症、道出病因者,再得二十两。最后开出药方,愿意暂时留在府中、待药到病除者,可得黄金百两。”
  原来说是问诊,其实远不止如此。而这“暂时留府”听起来也是有些不妙,是否治不好便不能离开呢?
  众人一阵沉默,开始各自盘算起来。
  不过片刻,便有人开始寻起退路。
  “这药到病除,可有什么标准?若是小姐本就体弱,如何算是病愈呢?”
  那紫衣美婢依旧面容和气,说出口的话却很是不客气。
  “先生若有顾虑,此刻离开便是。”
  这是摆明了是个“愿者上钩”的局,入局者皆凭自愿,日后就算有些什么本来占理的纠纷,也赖不到苏府头上。
  眼见再无人发问,那心俞声音清脆地宣起规矩来。
  “诊金的事若无异议,接下来便是这问诊的规矩。其一,小姐不喜生人气息,问诊不得进入里屋,需隔着三层纱帐询问病征,若有悬丝诊脉者可以一试,但任何人不得在房内停留超过半柱香的时间。”
  如果说方才还有不少人跃跃欲试,如今听到这一句,怕是十人中有九人都会顿生怯意,剩下那一人也是纠结挣扎得很。
  秦九叶便是那其中一人。
  所谓悬丝诊脉,许多都是谬传,江湖上还曾有人用此伎俩行骗,被骗过的人不在少数,可真见识过的人却不多,是否真有人能仅凭一根丝线的颤动便察得脉相,除非亲眼所见,否则身为医者实在不可轻信。
  可若不能悬丝诊脉、又瞧不见病患形体面色,“望闻问切”便失了一半,判断病症的可能性也大大下降。
  “其二,小姐年纪尚轻,常年居于府上,甚少外出走动,心性较为单纯。诸位问诊中若有不妥之处,小姐不会作答。”
  就是不该问的别问呗。这话不难理解,可真要严格遵守便实在荒谬得很。讳疾忌医,不过如此。若连病患自己都不愿配合,医者又能有什么救人的法子呢?
  “其三,问诊时一次只能一人进入屋内,问诊结束过后需得当下给出结论。一人问诊完毕、另一人才可进入,期间在外等候者不可交谈。”
  “以上,便是苏府对此次问诊定下的规矩。若有哪位对这规矩有些不认可之处,现下便可领了五两银子离开,只要日后对今日之事不向外人提起,苏家定会以礼相待、不会为难各位。”
  那心俞说罢,从一旁婢女手中接过已点燃的香立在院门前。
  “规矩就这么多,接下来诸位有一炷香的时间考虑,哪位自愿入内院问诊,便上前领过腰牌,再随我一同入内便可。”
  香灰落下,时间一点一滴地流走。
  终于,第一个身影站了出来。
  “果然居秦九叶,愿意一试。”
  秦九叶说罢,便感觉无数探究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背上。
  那些目光在评估着她此举究竟是胸有成竹的表现、还是不自量力的逞能。但这探究是没有结果的,因为压根没人认识这不知哪里窜出来的野丫头,更没人听说过什么果然居。
  但有了出头鸟,跟随者很快便一一站了出来。
  不少人都在秦九叶身上找回了信心,觉得今日问诊就算表现再差,也还有个垫背的做托底,日后传出去也不会太难看。
  至于秦九叶自己,站出来的一刻后,反而一身轻松,不再缩手缩脚、想东想西了。
  很快,决定留下问诊的人便聚齐了,不多不少正好七人,剩下的便随那管事的离开领银子去了。
  今早苏府门前那般热闹,到了要动真格的时候,愿意入内院问诊的却总共不过七人。知情者明白这不过是一场问诊,不知情的恐怕会以为这是什么事关生死的考验。
  带头的紫衣婢女已轻移绣鞋缓步离开。秦九叶检查了一遍药箱,最后一个跟上队尾,向着那光秃秃的内院而去。
  ****** ****** ******
  丰年米行后街,昏暗的铺面里间,老陈像往常一样蜷缩在一堆破麻袋之间打盹。
  一旁那沾了一层糠皮的木墩上立着一段劣质线香,香将将燃到了尽头,一截香灰落下来,正掉在老陈的脚趾头上。
  最近天越发热了起来,他是除了鞋袜搭脚在木墩上的,被香灰这么一烫,整个人瞬间惊醒过来。
  隔了几层木板的另一边,米店里喧闹的人声隐隐传来,老陈盯着一屋子麻袋呆坐了一会,又起身看了看外面的天色,随后拎起角落里的油灯,将门落了锁后离开了铺面。
  四条子街尽头某处,有间关门歇业的煤炭铺子,门前的石板上因雨季过后无人踏足,如今生满了青苔。
  如今的襄梁,除官家外已不允许私贩炭火。只是这龙枢一带的江湖曾兴起过一阵炼丹的风潮,而丹炉要上好炭火烧灼才能炼出好丹,一整条瑞炭可卖上十数两银子,是以这城中暗巷有不少趋利者都开了这炭铺,平日摆些旁的做门面,等着大主顾找上门来,闲暇的时候卖些便宜的碎炭给那些日子过得奢侈些的人家。
  老陈那没穿袜子、踩在布鞋上的脚就停在这隐秘的炭铺前,他左右看了看,轻巧绕开门前那块青苔、掀开门板走了进去。
  炭铺里迎面一股阴凉气,人进入的仿佛不是个不足百尺的铺子,而是一处幽暗的山洞。
  四处有些盖着油布的碎煤堆子,因为许久没人打理落了一层霉灰,老陈老陈熟练摸起放在一旁的火折子点亮手里的油灯,提灯四处看了看,将角落里那掉了半根横枨的玫瑰椅拖了出来,捣鼓了一阵修好后、又小心放回了原处。
  随后他又背着手在屋内转了一圈,最后撩开墙上挂着的破布帘子,一个黑黢黢的洞便露了出来。
  一阵穿堂小风吹过,似乎拨动了房梁上的什么东西。
  老陈的动作突然停了下来。
  他在那昏暗地方待久了,不止目力过人,一双耳朵也灵得厉害,就是半梦半醒间,也能听到隔壁米店里是不是进了老鼠。
  当然,他也能听到一些别的东西。
  眼珠一阵转动,他迅速转过头去。
  老旧的房梁间只有半截褪了色的符纸在风中晃荡着。
  这个时辰,就算是贼子也还没出来活动呢。哪怕是个飞贼,脚步声也不可能比那风中的一张纸还要轻吧?
  定是因为前日那死在街口的几个江湖客离得实在近了些,这才让他从前日起便有些不安。
  吸了口气,老陈摘下那布帘子后挂着的狐狸面具、熟练扣在头上,随即提起油灯、向那洞道深处而去。
  一晃一晃的光影消失在黑暗边缘的瞬间,方才那截老房梁上这才显出一个影子来。影子悄无声息地绕过那道符纸后落在地上,轻得像一粒灰尘。
  李樵望了望前方的黑暗,又回头看了看这处不显眼的煤炭铺子,似乎在权衡是否要继续跟下去。
  即便先前已经细细计算过了,但如今确定这宝蜃楼的隐秘入口就在临街不远处,他心中还是有些微微惊诧。
  那日混乱中,他判断今年这宝蜃楼最少留有三处出入口。
  一处是连通一层木栈道的买家入口,一处是那日楼中塌了一块的楼顶,还有一处便是那唱卖官撤离时走的暗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0页  当前第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3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秘方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