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度韶华_分节阅读_第195节
小说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57 MB   上传时间:2025-03-05 19:56:10
  姜韶华微微一笑:“我只是随口一提,万万没想到太皇太后娘娘会采纳,真得削减了册封典礼的规模和用度,节省了许多银子。娘娘心底宽厚仁慈,是大梁宫廷之福,更是万千百姓的福气。”
  郑太皇太后被吹捧得眉开眼笑。
  撇开尊贵的身份,她也就是个贪婪虚荣的老妇。要权势要利益,也想要好名声。
  以她好排场的脾气,原本肯定要大肆操办册封典礼。被姜韶华提醒后,才临时减了三成。没曾想,这一举动,给她博了一个好名声,看姜韶华就愈发贴心顺眼了。
  姜韶华轻声笑道:“有娘娘先例在前,太后娘娘的册封典礼,只怕也要简薄些了。”
  郑太皇太后显然没怎么将天子生母放在眼里,随口道:“要册封太后,也得先册封已故的纪太后,然后才轮到李氏。”
  没错,纪皇后才是太康帝元后,是姜颂的嫡母。姜颂如今做了天子,得先册封嫡母,再轮到生母。
  李太后心里肯定不太痛快。不过,这都是依着祖宗律法规矩行事。她高兴不高兴不重要。
  正说着话,宫人素芳悄步进来,在郑太皇太后耳边低语数句。
  姜韶华耳力灵敏,远胜常人,不动声色地听进耳中。
  还有几日就是李太后的册封典礼了。李太后忽然凤体不适,在寝宫里病倒了。太和帝是个孝顺儿子,下了朝立刻就去给亲娘伺疾去了。
  “早不病迟不病,偏偏这时候病了。”郑太皇太后从鼻子里哼了一声,目中闪过不快之色:“李氏就爱耍弄这些小手段。她那点小心思,也就能哄一哄皇上。休想瞒得过哀家。”
  姜韶华只当没听见,并不出言。
  郑太皇太后也没再说下去,对姜韶华道:“你得了空闲,也去李氏那里瞧瞧。免得被她挑刺。”
  姜韶华轻声应是。
  ……
  李太后这一病,整个后宫都跟着不安宁。
  范贵太妃日日都去探病,宫里的太妃们也纷纷去请安。柔顺贞静的宝华长公主,也日日去伺疾。
  姜韶华每日都要上朝,不过,散朝后,也少不得去太后寝宫请个安露个面。
  李太后病恹恹地躺在床榻上,谁也不肯见。众人来探病,也就是在门外站一会儿。
  真正能进寝室的,只有太和帝和宝华长公主。
  姜韶华来的时候,宫人悄步进寝室,低声禀报:“启禀太后娘娘,南阳郡主前来请安。”
  李太后听到姜韶华的名讳,眉头微不可见地皱了一皱,张口声音淡淡:“她每日要上朝,还要陪伴太皇太后,哀家这点身体不适,无需她伺疾了。”
  也就是不见的意思了。
  这个叫兰香的宫人是李太后的心腹,略一犹豫低声劝道:“郡主如今在朝中颇有声势,太皇太后和皇上都很看重。娘娘还是见上一见吧!”
  不提太皇太后还好,一提起来,李太后心里愈发不快。
  她冷冷瞥了一眼过去。
  兰香不敢再多嘴多劝,低声领命退下。片刻后到了姜韶华面前,歉然陪笑:“郡主,太后娘娘凤体虚弱,已经歇下了。还请郡主改日再来。”
  李太后这是开始和郑太皇太后暗暗较劲了。她在众人眼里,是铁杆的太皇太后党羽。李太后自然不待见她。
  姜韶华心中了然,也不说破,微笑道:“我明日再来请安。请兰香姑姑代我向太后娘娘问安。”
  说完,冲着寝室的门行了一礼,翩然离去。
  兰香看着姜韶华离去的身影,暗暗叹了口气。
  后宫里只能有一个声音。那就是太皇太后的声音。
  李太后做了多年贵妃,伏小做低二十年,现在亲儿子做了天子自己做了大梁太后,开始不甘不服,要和太皇太后扳一扳手腕……哪里能扳得过?
  像南阳郡主这般厉害能干之人,应该想法设法地笼络过来才是。这么做,岂不是彻底将南阳郡主推到太皇太后身边了?
  ……
  太和帝也不是傻瓜,两日一过,就会意过来。
  这一日散朝,太和帝又去亲娘床榻边伺疾,亲手伺候李太后喝了一碗药,放下药碗后对李太后说道:“还有四日,就是太后册封典礼。母后还在病中,要不,这册封典礼就往后延一延吧!”
  李太后一听急了:“不必延后,哀家已经颇有好转了。”
  太和帝看着李太后,半晌才道:“母后是不是因为册封典礼减薄四成用度,心中不高兴了?”
  能高兴得起来吗?
  李太后被说破了心思,索性说了实话:“我心里确实恼得很。你皇祖母要好名声,太皇太后册封典礼减了三成。我这做太后的,总不能越过你祖母,便得再多减一成。”
  “后宫里,人人在背后看我的热闹笑话。我这个太后,哪有什么风光可言。”
  “你父皇在世的时候,不肯扶正我做皇后,现在做太后了,都是这般窝囊憋屈……”
  李太后说着,忽然扯着儿子的衣袖哭了起来。
  太和帝只得无奈地安抚亲娘:“我知道让母后受委屈了。现在平州在打仗,还有几个郡闹了蝗灾,宫里只得缩减用度。等以后宽裕了,儿子私下孝敬母后,通通都补上。”
  李太后这才破涕为笑,擦了眼泪。
  然后,就听太和帝又道:“以后韶华堂妹来了,母后还是见一见吧!”


第324章 册封(二)
  李太后尚未完全展开的笑容凝了一凝,语气中流露出不快:“哀家为何一定要见她?”
  “区区一个南阳郡主,哀家就是不见,她又能如何?她该不是在你皇祖母面前告状,或是在你面前诉苦了吧!”
  “若真是这般恃宠生骄,哀家绝不能容。”
  太和帝眉头皱了一皱,低声道:“母后误会了。韶华堂妹从未在皇祖母面前说过母后半个字不是,更未在我面前诉过苦。”
  “她接连来了三回,母后都拒之不见。这等事根本瞒不了任何人。”
  “韶华堂妹是姜氏郡主,一直坚定不移地站在我身边。燕郡闹蝗灾,她毫不犹豫就献了一万石新粮粮种。西河郡永安郡接连报蝗灾,朝廷要调拨粮食,她二话没说,又应下卖粮给朝廷。”
  “她于朝廷有大功,于朕有情谊,母后就是看在朕的颜面上,也该给她体面尊严。”
  从我到朕,从兄妹之情到朝廷大义,太和帝的语气渐渐严肃。
  李太后见儿子真得不快,态度很快软了下来:“哀家没想这么多,就是病中惫懒,不想见人罢了。这些日子,宫中众人都来探病,哀家也没见莞华和月华,不是单独针对她。”
  太和帝看着李太后:“莞华月华堂妹至少还能在偏厅里坐一坐,喝一盏茶。韶华堂妹连偏厅都没进吧!”
  李太后:“……”
  李太后目中闪过一丝羞恼,语气重新强硬起来:“哀家就是不想见她。她整日在景阳宫里待着,时时奉承你皇祖母。前几日太皇太后册封大典,她送了一部金丝织就的佛经,耗时耗力,贵重极了。”
  “再看看哀家这里,她何曾来孝敬过?”
  “哀家心里不痛快,就是不乐意见她。”
  说来说去,就是眼热眼气不痛快。这份闷气,不能冲着郑太皇太后去,可不就撒到姜韶华的头上了。
  太和帝夹在亲娘和祖母中间,颇为头痛,少不得又好言宽慰了一番。不过,依然坚持李太后要给姜韶华体面。
  李太后怏怏不乐地应了。
  “韶华堂妹,太后这几日病着,气性大,行事也不及平日周全。”私下里,太和帝诚恳地安抚姜韶华:“说话不周行事不到之处,还请韶华堂妹多多包涵。”
  姜韶华立刻笑道:“太后娘娘在病中,要清静养病。我一个晚辈,去给长辈问安,是理所应当的事。太后娘娘精力不济,没有见我,也是小事一桩。堂兄不必介怀。”
  李太后纵有万般不是,也是亲娘。太和帝是个孝顺儿子,不便在背地里说亲娘的不是,见姜韶华这般伶俐懂事,太和帝暗暗松一口气。
  隔日,姜韶华去探病,李太后便令兰香带姜韶华进了寝室。
  姜韶华像是什么不快都没发生过,微笑着嘘寒问暖,在李太后床榻边小坐了一炷香时辰,才告退离去。
  姜韶华走后,李太后忍不住对兰香道:“这个姜韶华,年纪轻轻,脸皮倒是厚得很。哀家这般不待见她,她也笑得出来。”
  兰香口中唯唯诺诺,心里却想着,有太皇太后撑腰,有皇上庇护,郡主哪里在意太后你待见不待见。
  ……
  这件事,很快传到郑太皇太后耳中。
  “这个李氏,就是小心眼,行事透着一股小家子气。”郑太皇太后轻哼一声:“和当年的纪氏一比,差得远了。”
  郑太皇太后口中的纪氏,正是太康帝的原配纪皇后,是宝华公主的亲娘。也是郑太后认可的儿媳。
  在宫中,人人都知道郑太皇太后不太待见李太后。李太后心里当然最清楚,心里一直憋着闷气。现在儿子登基做皇帝了,李太后自觉腰杆挺直了,借着此事和郑太皇太后别一别苗头。
  姜韶华心中了然,自不会说破,也没顺着郑太皇太后的话音说什么。
  堂堂大梁太后,好不好地,轮不到一个晚辈一个郡主来点评。
  倒是宝华公主,柔声为李太后说话:“各人性情脾气不同,太后娘娘对我是极好的。”
  郑太皇太后瞥孙女一眼,淡淡道:“你是大梁嫡长公主,可惜是女子,要是男子,这皇位就该是你的。李氏对你好是应该的。”
  这话怎么应对都不合适。
  宝华公主垂眸不语。
  姜莞华姜月华悄悄对视一眼,都不敢吭声。
  郑太皇太后摆明了对李太后不满。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数落,分明就是故意为之,要将这些话传进李太后耳中。
  后宫巅峰之间的较量,她们还是少插嘴为妙,免得被波及。
  郑太皇太后继续道:“还有三日就是册封典礼,李氏现在还躺着不能下榻。哀家这就派人去问问,如果撑不住,册封典礼就往后延。”
  说着,便吩咐身边女官素芳去传话。
  素芳应声而去传太皇太后口谕,很快便回来复命:“回禀太皇太后娘娘,太后娘娘今日凤体已经颇见好转,能下榻了。太后娘娘让奴婢带话给太皇太后娘娘,册封典礼不必延后,能撑得住。”
  郑太皇太后目中闪过一丝轻蔑。
  婆媳较劲。这一局,还是郑太皇太后胜出。
  ……
  三日后,李太后凤体痊愈,精神奕奕地完成了册封大典。
  虽然有纪皇后册封在前,不过,纪皇后死了都快十年了。死人再厉害也是死人,不能和活人比。
  再者,纪皇后只生了一个女儿。宝华公主再尊贵,也是女子,出了孝期就可以择驸马大婚,要出宫居住。这座宫廷,这大梁天下,都是属于她的儿子姜颂的。
  至于郑太皇太后,这么一把年纪,或许熬不了几年就会一命归西。她且再忍几年。
  从今日起,她就是大梁太后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7页  当前第19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5/4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度韶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