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_分节阅读_第374节
小说作者:鹿子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5-03-04 23:11:06
  在她的印象里,计算机一直是高级又神秘的!
  *
  下班以后,叶满枝溜溜达达回了家。
  吴玉琢正跟几个小姑娘在大院里跳皮筋,跳得小脸蛋粉扑扑的。
  “妈妈!”小吴同学一边蹦跶,一边挥手。
  叶满枝挥手回应后,也背着她的小挎包,跟闺女一起跳了几个。
  她小时候也是跳皮筋高手呢!
  叶满枝跟小学生们玩了十多分钟,还帮大家抻了一次皮筋。
  等到院里的路灯突然亮起来,她才想起正事来,“有言,别跳了,咱俩回家给你爸打电话去!”
  闻言,吴玉琢果然不跳了,跟小伙伴们打声招呼,便跟着妈妈回了家。
  一进门就跑去书房,熟练地拨出一串号码。
  叶满枝由着她拨号,自己去厨房弄吃的。
  长途电话的等待时间长,等她将饭菜端上饭桌,才听闺女喊道:“妈妈,接通啦!”
  叶满枝赶忙跑过去,接过听筒,“吴峥嵘,你怎么还不回来啊?我和有言都想死你啦!”
  吴峥嵘笑说:“这个电话有总机转接,你说话注意点啊。”
  叶满枝:“……”
  真是。
  吴峥嵘没说自己也想她们了,隐晦道:“我这里还有其他同志等着打电话,小叶主任有什么事就快说吧。”
  “哦哦,”得知他那边讲话不方便,叶满枝不敢再热情似火,用女播音员一样严肃的语气说,“吴所,我们曙光厂想招两名计算机方面的人才,你有没有这方面的推荐?”
  吴峥嵘听出她的刻意收敛,好笑地问:“给我打个长途就为了这事?”
  “对啊,我就是为了公事才打电话的。”
  不然她就拍电报了。
  “远水解不了近渴,你去隔壁找老周吧,让他帮你安排……”
  叶满枝注意到了闺女的手势,不等对面再说什么,飞快说了一句:“我跟有言都想你了,你赶紧回来吧!”
  然后,啪一下挂断了电话。
  “超时没有?”
  吴玉琢摇头:“没有!还有五秒钟呢!”
  “哎,早知道能找你周伯伯,就不给他打长途了,白白浪费好几块钱的长途费!”
  叶满枝心里存不住事,跟闺女吃过晚饭,又一起去了隔壁周所家里。
  听她道明来意,周所说:“我们所里的研究员都有用呢,不可能调去工厂工作。”
  “不用你们所的研究员,有没有外单位的推荐?”
  “那我得帮你问问。”周所说,“研究计算机的人才比较少,能网罗的基本都被各大研究所网罗了,这事不好办。要不你往省里提交个申请吧,暂时从我们所里借调一人,帮你们攻坚技术难题。不过,时间不能超过两个月,时间一到就得将人还回来。”
  叶满枝暗道,好歹是个办法,先帮潘主任解决一部分难题再说。
  “那也行,明天我就写个申请,周所,介绍人才的事,还得麻烦你啊!”
  周所连声保证没问题。
  将人送走以后,他跟自家媳妇说:“吴峥嵘去上海了,她能跑来找我帮忙,肯定是吴峥嵘授意的,呵呵,娶个这么小的媳妇,跟养个闺女似的。”
  柳振芳瞪他一眼,问:“你闺女能当大厂的革委会主任啊?咱家这俩,要是有哪个能像小叶那么能干,我做梦都要笑醒了!”
  伊伊刚送别小伙伴,一进门就听到了她爸的嘀咕,忍不住吐槽:“爸,你对我还没吴叔叔对叶阿姨好呢!当你闺女可太惨啦!”
  周所挥手撵人:“作业写完了吗?赶紧写作业去!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能看中学物理书了。”
  “你看,我就说你对我不好吧!”伊伊嘟嘟囔囔地写作业去了。
  另一边,叶满枝将找人的事委托给周所以后,又给大学里的老师们打了电话,请大家帮忙多多推荐人才。
  次日去上班的时候,在车间见到了安静的美男子王造福,叶满枝心想,不能让他闲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于是,她将那张人才名单也交给王主任一份,请他也想想办法,为厂里挖几个高级人才。
  王造福:“……”
  他一个初中生,去哪里挖人?
  叶满枝鼓励道:“王主任,以你的实力,没问题的!”
  就差明说,让他去走走老丈人的关系了。
  她将所有能调动的人脉资源,全都调动了起来,但事情的进展极其缓慢。
  目前只有两人说会考虑,其他人全部拒绝了。
  王造福给她出了一个馊主意:“这样的工程师可以由上级调动,咱们厂里如果有攻关项目,就可以让劳动局出面调人了。”
  叶满枝:“这种事得你情我愿,人家要考虑家庭和个人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强扭的瓜不甜,把人掳来有啥意思?”
  将对方的馊主意否决以后,叶满枝背着手在车间里来回溜达。
  中午吃饭的时候,她跟几个副主任坐在一起,透露了自己的一个想法。
  “高考停止,去年招进大学的那批工农兵大学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毕业,各单位之后几年都没有大学生入职,所以这种政治过硬的高级技术人才太宝贵了。我这段时间算是看明白了,谁有也不如自己有……”
  “叶主任,你想说啥呀?”康健问。
  “我听说人家上海机床厂开办了一所工人大学,要不咱们也搞一所工人大学吧,培养自家政治过硬的红色工程师!”
  “咱们哪有老师啊?”
  “咱们没有,但其他大学有啊!”


第216章
  办大学是叶满枝突然冒出的念头, 想法并不成熟,但她越想越觉得有搞头。
  这年头的高级人才几乎是不流通的,调动工作要有原单位签字同意。
  除非由上级部门调剂, 否则很少有挖人成功的。
  正因为人才不流通,曙光厂才应该下力气培养工程师, 培养出来就是自己的, 别人想挖也挖不走。
  苗素芬唏嘘道:“大学那么大, 咱得找多少老师啊?”
  “工人大学的摊子不用铺得太大, ”叶满枝说,“报纸上报道过上海机床厂和柳州钢厂创办工人大学的新闻, 他们只开办一两个专业, 招收几十名学生。”
  田春山颔首说:“那个新闻我也看过, 工厂开办大学还是得结合业务需要, 厂里急需哪方面人才,咱就培养哪方面的人才。”
  不知叶满枝是歪打正着, 还是有意为之。
  这个办大学的想法其实挺有意思的, 与推行《鞍钢宪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田春山家有两儿一女, 两个儿子全去上山下乡了。
  去年市里让各单位推荐工农兵大学生的时候, 田春山就动了心思, 想让俩儿子在公社那边想想办法, 如果能被推荐上大学, 也就能名正言顺回城了。
  因着是第一年推荐, 大家都不了解这工农兵大学生是怎么回事,所以他特意找报纸研究了相关报道。
  上海机床厂的那所大学, 全名叫“七二一工人大学”,是根据主席同志的“七二一指示”创办的。
  这个指示的主旨就是,理工科大学还要继续办, 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选拔学生。
  此后各高校也根据这个指示招收工农兵大学生了。
  曙光厂要是也办一所工人大学的话,甭管培训结果如何,最起码在路线上错不了。
  田春山明确表态:“我支持办工人大学,咱们要上马电视机项目,电风扇那边其实也需要工程师,现在从工人中培养红色工程师的话,咱们未来5至10年的用人需求就不用愁了,但邀请老师可能比较麻烦。”
  “那有啥麻烦的,”黄河嘿嘿笑道,“有些大学不是声称开门办学嘛,教师要走出校门,到工厂和农村讲课。咱就从那开门办学的大学里邀请老师,来厂里给工人讲课!”
  仔细琢磨琢磨,他也觉得办工人大学的办法挺不错。
  教师的工资由高校负担,他们只需要给老师发点交通食宿补贴,再发点粮票肉票,就能在两三年以后收获几十名高级技术人才。
  划算!
  叶满枝问:“大家觉得咋样?如果可行,咱就好好合计合计。”
  “要是有老师,又不用花什么钱,那咱就办呗!”
  大家都没什么意见,但叶满枝又让厂办和人事科搜集了相关资料,经过多方论证,确认可行后,她临时组织了一次几套班子的扩大会议,将团委、工会、妇联,以及各车间的工人代表召集到一起进行投票。
  最终以87票全票通过。
  当场将学校名称拟定为“滨江曙光机器厂七二一工人大学”!
  在叶满枝看来,办一所大学,比到处挖人容易多了。
  曙光厂有闲置车间,将车间打扫出来,摆上桌椅,再找几个老师就能开班上课。
  跟市里报备以后,厂党委一边邀请老师,一边抓紧时间公布招生细则。
  去年推荐工农兵大学生时,全厂只有三个名额,挺多落选的工人都很遗憾。
  所以,这次的招生简章公布以后,全厂职工都轰动了!
  “芳芳,芳芳,别干了!快去外面看看!”
  “怎么了?”吕芳芳观察着自己手中的铸件,“啥事着急忙慌的?”
  “七二一大学的招生简章贴出来了!”苏秀梅喘着粗气,指向外面说,“快去看看,这次有60个名额!”
  “哐当”一声,手里的铁疙瘩掉到工作台上,吕芳芳慌忙问:“怎么招这么多人?有啥条件?还是单位推荐吗?”
  “哎呀,你去看了就知道了!”
  门口的布告栏前,熙熙攘攘挤满了工人。
  两人站在人群最外面,只能踮着脚向内张望。
  “陈志胜,”吕芳芳抻着脖子喊道,“你给大家伙念一念红纸上的内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6页  当前第3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4/4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五十年代军工大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