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社会风气比较保守,但是热恋期的男女在私下总会有些亲密举动的。
当年她跟吴峥嵘谈对象的时候,亲嘴都成了家常便饭。
吴峥嵘平时对外表现得人模人样,正人君子一个,私底下却是个追着跟她接吻的假正经。
这个王造福的道德底线比她家吴所低出一个马里亚纳海沟,热恋期肯定老实不了。
看吧看吧,她一诈就诈出来了!
叶满枝勉强控制着内心熊熊燃烧的八卦之火,快速在心里炮制出并不存在的第四封举报信。
不等对方提出看看举报信的要求,她就抢先说:“王主任,咱们在一起共事了大半年,这期间你为厂里办了不少实事,争取电视机生产线的时候,你出了大力,去市里建设人防工程,你也冲在前面。我对你的为人还是信任的,所以那封内容比较露骨的举报信已经被我处理了。”
王造福:“……”
信上到底说了什么?怎么就被你处理了?
如何处理的?
销毁了还是交给其他人了,你倒是说啊!
然而,叶满枝并不如他的意,就是不说她是怎么处理的。
她收起另外三封举报信,一脸讳莫如深地说:“既然这几封信上的内容都能解释得通,那这件事就暂时这样吧。王主任,现在正是曙光厂发展的关键时期,咱们全厂上下要按照最高指示精神,拼尽全力让黑白电视机尽快投产。你把心思都放在生产上,不要受这几封举报信的影响,清者自清,只要你问心无愧……”
巴拉巴拉巴拉,她长篇大论了两分钟,听得王造福心里不上不下的。
总感觉这件事不会轻易过关。
他忍不住问:“叶主任,那封信讲了什么内容?能不能让我看看?还有,你是怎么处理的?”
叶满枝手头根本没有第四封举报信,即使有,也会因为时间和事件对不上而变成废纸。
说得太多容易露馅。
因此,她做出不想再提的样子,摆摆手说:“王主任,这件事到此为止,我相信你是经得起考验的同志。你别有心理负担,回去照常工作吧!”
王造福:“……”
所以,那封举报信里到底说了什么啊?
信还在不在了?
实名的还是匿名的?
这封未知的举报信,比之前那三封更让他抓心挠肝,坐立难安。
他琢磨着心事起身,临出门前又听叶满枝意味深长地说:“王主任,卫红是个贤内助,在生活和工作上都对你付出良多。咱们这些有家室的人,在男女关系上应该懂得避嫌,不要让爱人操心又伤心,你说对吧?”
王造福理所当然地点点头,推门离开了她的办公室。
两人都没再提潘主任和那几名老师的成分问题。
王造福心神不宁地走出办公楼,迎面吹来的冷风,让他头脑瞬间清醒了几分。
他其实有点怀疑叶满枝那番话的真实性。
她真的将信处理了?会不会还留在手里当做他的把柄?
亦或者这封信是她杜撰的,其实根本没有第四封信!
叶满枝、康健、苗素芬都收到了举报信,那么其他副主任会不会也收到了?
收到信却没有交给叶满枝,也没来向他求证,是不是在暗中掌握他的把柄?
一瞬间,王造福想到了各种可能,被一封信搅得心乱如麻。
这样疑神疑鬼还不如去找叶满枝问个清楚,给他个痛快!
他转身再次走进办公楼大门,气势汹汹地快步走上楼梯。
但是,快到二楼时,他又及时刹了车。
万一真的有这封信,并且还攥在叶满枝手里,那会不会被赵卫红知晓?
被她看到或听说后,她会怎么想?
王造福心知肚明,在曙光厂,他可以没能力、没人缘,但是他得维持家庭稳定。
只要有岳父的支持,没人能拿他怎么样。
其他方面的举报对他来说不痛不痒,但生活作风问题绝对不行。
王造福一面在心里后悔自己行事不够谨慎,不该在几年后再次跟卓娅接触,一面怀疑叶满枝背后的动机。
易地而处,如果拿到了能碾死对方的证据,他绝不会私下处理的!
叶满枝为什么要帮他隐瞒下来?
可能是举报内容无法查证,也可能是叶满枝不想惹麻烦。
来了曙光厂大半年,他其实已经摸清了叶满枝的路数。
叶满枝就是那种口号喊得响,实则懈怠革命工作的人。
市里不想看到曙光厂铁桶一块,所以才把他派了过来。
叶满枝要是真的利用生活作风问题将他撵走了,上级绝不可能从曙光厂内部提拔新的副主任,必然还要派个新人过来。
大家都清楚这一点。
难道叶满枝是因为这个理由,才将那封举报信私下处理掉的?
*
因着一封并不存在的举报信,王造福冲破智力极限,调动他的所有脑细胞疑神疑鬼。
而信口雌黄的叶满枝已经将事情翻篇儿,不再操心王主任了。
对于王造福这样的人,就得抓住鼓槌不松手,时不时敲打敲打。
王造福还得靠着他媳妇和老丈人,即使心有怀疑,也不敢赌那个万一。
就让他继续疑神疑鬼好了。
叶满枝留心观察了王主任几天,眼见他难得的安静,过年养出来的膘又有消下去的趋势。
她心里终于舒爽了!
嘿嘿!
正月十五那天,叶满枝收到了孟平带来的好消息,只要市里同意,滨江灯泡厂愿意与曙光厂合并。
叶满枝在电话里热情笑道:“孟主任,我早知道咱两厂肯定能合作,前几天我跟赵副主任探过口风,咱们两厂合并几乎是没有阻力的。其他的事情你先不要管了,孟主任,我刚跟上海灯泡厂联系过,咱们可以派员去上海学习显像管生产工艺,你赶紧选几个能手,尽快出发去上海!”
“这么快?咱们合并的流程还没走呢!”
“哎呀,现在工期特别紧,得抓紧时间啊!”叶满枝劝道,“工人先暂时在灯泡厂继续生产,曙光厂是军转民企业,所有新人进厂工作之前都要接受培训,这几天我们这边会派人过去给大家介绍厂里的情况。”
孟平停顿片刻,心想以后要在人家手下工作了,痛快道:“那行,我挑几个工程师,曙光厂那边最好也能派两个人手,尽快在这几天出发。”
叶满枝放下电话就跟大家宣布了灯泡厂即将加入曙光厂的消息。
苗素芬鼓掌道:“我就知道他们肯定得来!车间都给他们选好了,就咱厂里最角落的那个车间,那边距离家属院最远,即使产生废气也对家属院影响不大!”
“呵呵,咱这也算是添丁进口了吧?”黄河笑道,“一会儿找人去车间打扫一下,另外咱得想办法庆祝庆祝呀!”
“等灯泡厂的同志正式来上班以后,咱一起庆祝吧,到时候组织个文艺演出!”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叶满枝去了趟电视机车间,将这个好消息也带给了潘昆仑等人。
潘昆仑还不知自己身边的凶险刚被叶满枝弹压下去,拉着她提起另一件事:“叶主任,我这两天想了想,要想压缩生产成本,除了自制显像管,另两个配套的整件,行输出变压器和偏转线圈,最好也能由咱们自己生产。”
叶满枝问:“咱们技术能达到吗?”
“从现有的技术来看,可以生产偏转线圈,但它的铝制胎具曲面弯度精度要求非常高,暂时无法一次性制作成功,最好能有电子计算机辅助。”
叶满枝心想,上百万都花了,不差这一台计算机。
“那我尽快跟市革委会计划办申请一下,给咱们采购一台电子计算机。还有别的要求吗?”
潘主任说:“有了计算机,也得有会用计算机的人,厂里最好能招两名相关人才。”
这年头会用计算机的人不是在研究所,就是在高校。
从社会上招人是不可能的。
她正想着能从哪里挖人,没想到潘主任又将手伸进上衣口袋,从里面翻出一张纸来。
“曙光厂以前生产电风扇和汽枪,比较依赖技术工人的手艺,但是电视机这种高技术产品,除了负责组装的工人,还需要一些研发工程师,不断改进设计方案,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叶满枝接过那张纸条,定睛一看,上面有好几个专业工程师的需求。
她犯难地挠头,“潘主任,今年大学没有毕业生可供分配,我就算想要人也要不来啊!”
潘昆仑摆手说:“反正我把用人需求提交给你了,叶主任,你负责想办法吧!”
语毕,潇洒地转身离开了。
叶满枝:“……”
她能想啥办法?总不能去农场里挖人吧?
她将那张名单送去人事科,学着潘主任的样子当甩手掌柜,“武科长,电视机车间那边要用人,你尽快帮着找找,编制的问题好说,我去市里求也要求来。”
武科长看了纸条上面的内容,头大地说:“叶主任,这样的人才得去研究所和大学找了。”
抑或是乡下。
但他不敢说。
叶满枝小声点拨他,“你去其他单位试一试嘛。”
从其他单位挖点现成的工程师过来,那比大学生还好用呢。
武科长愁得五官都挤到一起了,“咱们挖人总要有更丰厚的待遇吧?各单位的工资定级是一样的,人家在原单位拿多少工资,来了咱们曙光厂还拿多少工资。再说福利待遇,这样的工程师,通常集中在大单位,而且都是宝贝疙瘩,肯定都有住房……”
人家没必要来曙光厂从头开始呀!
叶满枝不满地啧了一声说:“你先别急着否定,想办法找找那种怀才不遇的,受人排挤的,境遇坎坷的!”
“……”武科长硬着头皮说,“那我试试吧。”
“对了,先找会用计算机的!”叶满枝补充道,“潘主任那边急着用人呢!”
她在心里感叹,曙光厂如今真是鸟枪换炮了。
连计算机都敢奢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