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沈非,一位心理咨询师。如果说精神分析是一门人格鉴赏学,那么,我就是一位始终微笑看待这门异样美学的学者。
分析别人,是我的职业。
分析自己,或许是一种修行……
我又想说回到艾滋病——这一打碎人体防御体系的病症。它最早起源于非洲,据说是灵长目动物与人类发生性关系后传染给人类的。于是,也有人说这一病毒是上帝为了惩罚贪婪纵欲的人类而创造的。
那么,我们可以将摧毁人体防御体系的病毒换个词来说,那就是——天谴。
引子
她将身后那扇薄薄的铁门带拢,按下了右首的开关,整个太平间刹那通明,白色的光好像天使张开翅膀后普世的恩泽,将整齐排列着的失去了灵魂的人们紧紧拥抱着,纳入了属于死亡的神话世界。
她翻了翻手里的死亡确认单,今晚被送入海阳市火葬场的一共有四具尸体,他们在这世界上最后的凭证只是自己手里这薄薄的纸片而已。她摇了摇头,依然觉得在生死面前,生命轻微如鸿毛、渺小如蝼蚁。
她往前走着,继续翻看着手里的确认单。前面两张都是医院开具的医学死亡证明。第一位死者的死因是肺癌,他胸腔里的黑色肺叶,让人觉得恶心。第二位死于突发脑溢血,据说这位死者临死前正在与一干好友踢足球,放肆地吼叫与奔跑后,留下了刚两岁的儿子与并没有能力独自肩负起一个家的妻子。
第三张死亡证明是由郊区一个偏僻的小村庄的村委会开的,死因一栏写着“不详”。她瞟了一眼死者的年龄,79岁了……这时,一股子微微的腐臭味侵入了她的鼻腔,让她皱了皱眉。据说,这位留守的老妇病了很久了,灵魂离开躯壳究竟多少天了,没人知晓。是某个日出抑或某个日落,也无法确定,也没有人再去关心了。
嗯!没有人想去关心……她的死仅此而已,无论她曾经爱过某位微笑着的男人,又被某位想捍卫她一生的汉子深深爱过。
翻到第四张死亡证明的时候,她探头看了看那白色床单下属于这张证明的尸体——她早已不具备人的形状了,简直就是支离破碎的。确认单上盖着公安机关的红章,死因写着自杀。
真不知道这女人是怎么想的。
她叹了口气,将白色床单掀开。果然,床单下面是浅蓝色的尸袋,其中的块状物大小不一,这让她觉得很不舒服——没有被整齐并均匀分割开来的任何物品,都会让她气愤,更加想为这不懂规则的世界做些什么。
她将薄薄的几张死亡证明放入了那不小的背包,并从里面拿出了一个黑色的扁扁的小盒子。她将盒子打开,微笑了。她近乎癫狂地喜欢解剖刀的明亮,因为她觉得这些金属能够诠释耀人的光泽。而也只有光泽,才是完全没有瑕疵的美,才是上升到一定境界的虚无、却又能够被直观捕捉到的真正意义上的华丽……
她戴上手套,拉开了尸袋的拉链。她的手进入其间游走,最终带出了有着长发与血污,同时也已经失去了鲜活的容颜。
她开始了工作,而脑子里却莫名其妙地想起一段尘封于历史的真实事件:1955年4月18日凌晨1:15,一位无可争议的天才——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医院离世,他的尸体被送入新泽西州的特伦顿准备火化。但是,在第二天早上,爱因斯坦的儿子汉斯发现,自己父亲的尸体并不是完整的。《纽约时报》头版头条报道称:“这颗计算出相对论并使核裂变的发展成为可能的大脑,出于科研目的,被人偷偷窃取并转移了。”
为爱因斯坦验尸的是知名的病理学家托马斯·哈维医生,他在那个凌晨偷偷锯开了爱因斯坦的头盖骨,将天才的大脑带走了。
23年后,人们渐渐忘记了对这位疯狂医生该有的谴责。一位记者终于走入哈维的实验室,见识到被哈维保存着的两个宝贵的罐子。那一期的《新泽西月刊》里这样描写道:一个海螺形的褶皱材质的团块,泥土烧制后的颜色。拳头大小、块状。内衬物与表面和海绵很像。而在一个单独的袋子里,一团粉白色的线像是发胀的牙线。另一个大罐子里,则是几十个长方形半透明块,像戈登花生软糖般,一块,一块……
想到这些,她笑了。手头的简单手术也做完了,让她激动的物件被她小心翼翼放入从背包拿出的玻璃罐里。
她收拾好东西,将背包挎上,这样,她就能用双手搂住承载了猎物的玻璃罐子。她开始欣喜、激动,步子变得欢快。能得到一次研究心理学学者大脑的机会,是多么让人高兴的事啊!据说这位学者一度自己也患上了心理疾病,最终只能选择用自杀来解脱。
况且,让她觉得有着恶作剧般窃喜的原因是——这位学者的丈夫,是他……
嗯!挺好的。
她走到太平间门口,将玻璃罐子放在门边的小桌子上。临出门前,她还需要回头检查一下,保证不会有人捕捉到自己来过的痕迹。尽管,也不会有人来尝试捕捉的。最终,她笑了笑,回头。
这时,她发现自己背上挎着的背包口,有一张死亡证明并没有放好,露出了一个角。
她把它拿了出来,是第四张,也是今晚自己来这儿的目的。
她再次看了看上面的文字——文戈。嗯!她一直都很喜欢文戈姐的这个名字,从第一天认识文戈开始就这么喜欢。而那个早晨,也是她第一次看到沈非……
她微笑了:那么,无法窥探到的文戈姐的世界里,又发生了什么呢?除了沈非,还有什么人爱过你吗?有什么人恨过你吗?他们是爱你的变幻莫测?还是爱你的顾影自怜?抑或,他们是恨你的薄情寡义?恨你的口蜜腹剑?
她不得而知。
她再次抱起玻璃罐,用手肘按下开关,她胸前的通行卡上有自己写上去的纤细却又张扬的三个字:乐瑾瑜。
她走出海阳市殡仪馆太平间。
第一章 海上梯田
她不是老妇,相反,她有着如同初出荷塘莲藕般饱满成熟的女性胴体。我将镜头再次移向她的脸部,但她已经扭头了,我只睹见她的脖子。脖子细长,让我不由自主想起了……
白发
我和李昊、赵珂抵达港口的时候,邵波和八戒、古大力都已经上了邮轮。这次海岛游的发起者是赵珂,她与陈蓦然教授这几个月都走得比较近。我知道,之所以约上我身边的这一干好友踏上去往晨曦岛的邮轮,主要目的还是让我能够走出深陷我的泥沼。
我选择了接受,因为我已经辜负了足够多的人,不能再辜负身边对我好的任何一个人了。况且,我们明天抵达的晨曦岛,有着让我永生难忘的迷人曙光与斜阳。那里,也是某一段故事开始的地方。只是,我未曾想到的是,第二天抵达那美丽岛屿的同时,也是一场让人惊恐的噩梦的开始。
我们跟随着排队的人流过安检,最终登上邮轮的台阶。身后,是美丽的海阳市。我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发生在这座城市,也有太多太多的情感被埋葬在这座城市。或许,陈蓦然教授的安排是正确的,我被身边最为亲近的几个人陪伴,走着一系列仪式般的程序,离开这片被各种伤神故事感染过的陆地与记忆。我的前方,有着我某段过去,也有着辽阔的海洋与海洋能够给予人意识世界的关于自由的强烈暗示。
好吧!那么,我希望这趟行程能够让我好过一点,哪怕是一点点都行。
就在这时,一种奇怪的不适感突然生出。紧接着,我感觉后颈的汗毛莫名竖起。
我猛然转身,朝着身后排队等待登船的人群望去,并没有异常。但我对自己察觉到的这种感应是那么的熟悉,因为,因为这是只有在邱凌那冷冷的目光盯着我时才有的。
“沈非,你又在臆想了吧?”赵珂扭头对我说道。
我没回话,自顾自地摇了摇头。
“你今天吃药没有?”排在前面的李昊也回过头来问我。
“吃了。”我回答得有点含糊。
是的,一年多了。这400多个日子里,那个衣着光鲜的沈非早已不在了,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位沉浸在过往记忆中无法自拔的沈非。曾经,我以为我的世界崩塌于文戈离去的那个早晨,但最终邱凌的出现让我知道,谁也不是谁的全部。接着,我又被一个叫乐瑾瑜的女人,唤醒了内心深处的一丝丝什么,并以为自己会重新被点燃。但……同样地,也是邱凌,让一切归零。乐瑾瑜最后那晚望着我的眼神,如同被固化在我脑海中的背景底色,再也没有消失过。不同的是,背景前的细节不时变化,有她微笑着的,有她期待着的,还有她傻傻站在宿舍房间里的,以及,以及她被机械碾碎后剩下的……
大量的幻觉在我脑海中出现,我声嘶力竭地在自己的诊疗室里叫喊,我又疯狂奔跑在下着暴雨的夜晚。我总是觉得,自残般放肆的瞬间,会有一位真正关心与爱着我的女人,奋不顾身地冲出来将我搂抱,因为她不允许我失落,也不允许我痛苦。
可惜的是,她再也不会出现了。她的躯壳被碾碎在滚动的机械齿轮中,实施这一暴行的人,是邱凌。
我不得不接受陈蓦然教授对我的心理辅导,但那些辅导课程里所有的细枝末节,恰恰都是我之前用在我的病患身上的。我开始需要依赖药物才能入睡,甚至通过安院长拿到一些处方药才能让自己不对周遭的各种小事大惊失色。
一年多了,终于,我好了点。但这所谓的好了点,也只是相对于乐瑾瑜刚刚死后的那几个月而言。我依旧沉默寡言,不愿意与人接触。我知道自己这是典型的自闭症,但我也明白,这段经历,可能同样是自己正在经历着的涅槃重生。只有真正的浴火,才能使自己的精神世界真正强大起来。只是……只是我有了那么强大的精神世界后,邱凌,是否会再次出现?抑或,他完成了他想完成的一切后,安逸地选择了永远躲藏呢?
我再次看了看身后队伍中的人流,深吸了一口气。是的,邱凌怎么可能再次出现呢?他那么狡黠的一个人,怎么可能再次出现在这个我们所看得到的世界呢?
我将双肩包往上抖了抖,扬起脸冲楼梯上方的李昊笑了笑:“没事,我只是有点凉。”
是的,珠三角的12月,也只会有点凉。因为寒冷,从来与这个城市无关。
我们抵达甲板上方,拿着船票往第三层走去。我们一共定了三间海景舱,都是双人间。李昊和赵珂自然是在一起,八戒和古大力两个打呼噜的在一个房间,剩下我和邵波住一间。李昊依然大步走在最前面,拉杆箱的拉杆因他这身高反而不太好使,所以他索性直接将箱子提了起来。赵珂在他身后微笑地望着李昊,眼神中满满的都是甜蜜。
他俩的恩爱举止让我有点不习惯,只能边走边扭头。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望向之前让我有异样感觉的那些游客,看到的却都是浮华众生而已,并无异常。这时,停放在岸边的货车上一个棕色花纹的大木箱将我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那是一个约6立方米大小的长方形木箱,乍一看有点像棺材,但是要比棺材大上一圈。一旁的码头工人正将它滑下车厢,并将木箱上面套着的绳索挂上吊车。吊车笨拙却又执着,微微抖动了几下,最终木箱被吊起。吊臂移动着,朝着邮轮上方行进,但绳索晃得很慢,说明木箱里装的东西不轻。
这艘野神丸邮轮的目的地是日本,只是乘客中有很多人会在晨曦岛住上几天,等待邮轮返航时再接我们回海阳市。那么,这木箱应该是带去日本的货物吧?我暗自想着,加快步子跟上前面的李昊与赵珂。
这时,从小货车一旁走出一位穿着黑色风衣的女人,她似乎正在与码头工人说着什么。她头上戴着一顶有点夸张的宽檐帽,帽子下方露出银白色的长发,并很随意地扎了个把子。
这是一位老妇,尽管青春不再,但是她还是很认真地打扮着自己。她那合身的风衣与长靴让她已不再丰满的身形不至于显露得那么彻底,如同贵妇蒙上面纱后展现着的神秘。她帽子上精致的蝴蝶结,又说明了她内心世界里,依然有着少女般对美丽世界的期许与企盼。
转过弯,迈上了通往三楼客房的楼梯,岸边的一切不再进入我的视线。我有点木木地经过二楼,走上三楼。赵珂指了指其中一扇门道:“沈非,这是你的房间,邵波应该在里面了。”
我应着,但并没有敲门,直接用过安检时发给我的房卡将门打开了。房间不大,有十几平方米。邵波的皮箱以一种和它主人一般跋扈的姿势摆在其中的一个床上。
“他们仨应该直接去甲板上了。”李昊一边说着,一边和赵珂走进了斜对面的房间。
我含糊地应了一声,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听见。房间门自动合拢了,好像知道现在的我喜欢深藏在一个没有人触摸到的狭小封闭空间里。
我将行李放好,发现床头柜上摆放着一副望远镜,一瞅就知道是邵波这军迷买的,上面还有苏联某支军队的番号。
我拿起望远镜,瞟了一眼窗外。紧接着我发现我们房间这扇小小窗户的朝向,竟然还能看到岸边那辆货车。于是,我将望远镜举起来,朝岸边望去。奇怪的是,我莫名地想再次看到那位穿着黑色风衣、戴着宽檐帽、有着银白色头发的女人。
我捕捉到她了,她正背对着我与码头工人说着什么。较之前不同的是,她身旁多了一位瘦高的男人背影。因为有望远镜,我可以看到那瘦高男人的各种细节。他的头发上抹着啫喱水,梳得很整齐。衬衣领子干净洁白,一套黑色的西装很得体,做工也很考究。
这时,白发女人与码头工人的对话似乎告一段落了。她回头看了身旁瘦高男人一眼,也是这一下扭头,让我得以通过望远镜窥探到她颜面的一部分。她戴着一副硕大的墨镜和一个白色的口罩,让属于她的神秘感更为浓厚。而那位应该三十出头的男人伸出了手,搭到了这白发女人的后腰上,后腰位置的风衣被拨动……
她不是老妇,相反,她有着如同初出荷塘莲藕般饱满成熟的女性胴体。我将镜头再次移向她的脸部,但她已经扭头了,我只睹见她的脖子。脖子细长,让我不由自主想起了……
是的,我不由自主想起了乐瑾瑜,想起了她那细长而又粉嫩的脖颈。
意识到这点后,我放下了望远镜,结束了自己这拙劣的偷窥行径。我坐下,自顾自地摇头。我明白,我还是会不断产生幻想与幻觉,从周遭世界的各种细枝末节中捕捉乐瑾瑜曾经在我身边挥舞成虹的一切,也自以为是地窥探着邱凌即将再次出现的痕迹。
幸福,曾经触手可及。而我,选择了绕道而行。
仪式感
人类之所以能够区别于其他动物,有一点便是我们懂得秩序,并依靠秩序构造出一个有序的社会。而仪式,就是最为典型的一种秩序表现。
所谓的仪式感,便是人类在实施特定秩序时,利用这种秩序对自己与身边人进行自我暗示的一个过程。无论我们的思想如何进步,掌握了多少科学让自己得以强大,但始终还是有对于社会秩序常理动摇的时刻。那么,仪式感便变得非常重要,它能让人快速进入状态,不至于迷乱迷失。
于是,才会有这一刻的我站在甲板上。我的前方是一望无际的海洋,地平线如同尺子比画着一般工整。我们的祖先最初来自这片蔚蓝世界,他们在其间自在游动,身心无比自由。所以,陈蓦然教授选择让我搭乘邮轮出海,其意便在“自由”这两个字上。
汽笛轰鸣,邮轮终于开始缓缓地移动。我深吸了一口气,身旁友人与更多的游客终于不再与我同一个空间。自我意识世界里封闭着的、孤单冷清的我扭过了头,海阳市遥远而又触手可及。但很快,它便会消失在视线尽头,连带着整座城市里的人和物,以及发生在此间的恩与怨。
我努力让自己的情绪不产生波动,静下心感受这次航程的开始。我深吸气、吐气,气流却又似乎在微微颤抖……我不可能永远深陷于过去,我也始终需要面对将来。就算这一年多我消沉到了谷底,但并不代表我就完全放弃了对自己的估量。生命,是一首唱着唱着就要忘词的歌,我终究只是一个普通人。我明白自己永远不可能具备邱凌那么强大的精神力量,能够在任何伤痛面前,都只看重自己想要达成的目的。我——沈非,需要的是消磨掉经历着的苦难。
邮轮驶出了港口,放下吗?
我望向蔚蓝的天空与深邃的海洋,不自觉地,眼眶竟然湿润了。我无法控制内心的沸腾,但这一次,让我情绪波动的,是仪式感带给我的一道分界线。
“沈非,我们先下去吃点东西,晚上甲板上有个红酒派对。上船时我就留意了,有不少没有男伴的女人上船。或许今晚……”邵波伸出手搭上我肩膀笑着说道。
我想拒绝,但扭头发现李昊、赵珂也都站在邵波身旁望着我。他们都微笑着,努力让阴谋显得自然与随意。
我迎合着,点头:“好吧!但安院长要求我尽量在11点前睡觉。”
“没问题,派对8点开始,三个小时里足够发生太多故事了。”邵波大声说道。
是的,三个小时里足够发生太多故事了。罪恶,并不会因为远离陆地而陨灭。它,无处不在。
我离开甲板的时候是晚上10:25。当时八戒领着古大力搭讪到了两个大学毕业不久的小丫头,在那里胡天海地地吹牛。八戒最近在古大力的指点下,读了几本成功学的书籍,这让他与人打交道时,形象高大了不少,不时张口即来一段心灵鸡汤,俨然一副乡镇成功人士的模样。李昊和赵珂站在楼上船长室外面的栏杆前,和船长戴维陈聊天。戴维陈是位日籍华人,身材高大,络腮胡修剪得很精致。这一刻他双手伸开搭在栏杆上,这是典型的雄性生物宣布领地主权的肢体语言。这位正值壮年的船长与李昊几年前就认识了,当时邮轮上发生了一起刑事案件,登船查案的正是刚当上刑警队长的李昊。
邵波手里夹着一根没了火星的雪茄,将我送到房间后又回到甲板上。我将门合拢,狭小的舱房就如同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让我感觉安全而舒适。之前的几个小时,我努力装扮得自然,站在甲板上的陌生人中间。没有人知道,我的后背其实已经湿透。我只能靠在铁栏杆上,这样,我才会让自己觉得安全。邱凌,如同一个我永远无法避开的梦魇,让我一旦站到人多的地方,就会产生巨大的惊恐,仿佛,他随时都会卷土重来。
然后,我尝试着观察面前的所有人。因为我的所学,让我总是能通过某些细微动作挖掘出人们的喜好与憎恶。这一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也让我的惧怕变轻了一点。可惜的是我不敢直视我不相熟的人,只能锁定甲板上自己认识的人去观察。最终,我锁定了古大力。
他并不正常,甚至应该说他的情商让他在正常的社交中注定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受挫。但他始终微笑着,跟在穿着一套浅蓝色西装如同一团被撑开的棉花般的八戒身后。是的,古大力没有放弃对自己的拯救,就算他总是碰壁,但他很努力。正如他总是因为脑干被压迫导致摔倒,但他始终在尝试着保持正常人才有的平衡。
整晚,我都看着他,看着他愉快地笑着,笨拙地效仿八戒展现男性魅力。
他是个敢于面对困境的强者!我不得不承认。
我将西装挂到墙壁上,又将汗湿了的衬衣脱下,并套上了一件宽松的T恤。这时,房门突然被敲响了。
“谁?”我问道。
“是我,大力!”
我走过去将门拉开,古大力好像很着急,快速钻了进来,并将房门立马关上。
我有点奇怪,问道:“有什么事吗?”
“沈医生,我记得你认识安院长对吧?那你和海阳市的精神科医生应该都很熟吧?”古大力神色有点慌乱,语速很快。
“认识的不多。”我照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