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惊悚悬疑,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看不见的病人(出书版)_分节阅读_第29节
小说作者:范黎   小说类别:惊悚悬疑   内容大小:126 KB   上传时间:2025-03-05 23:36:08
  一是它真的存在,它可能是某个人在监视我、跟踪我。
  二是……
  我怔住了。
  直到身边响起了电话铃声,我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走到了工作室。
  我跳出刚才的思绪,接起电话,一个女人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
  “你好,是心理医生吗?”她的声音虚弱而沙哑。
  “你好,我是心理咨询师陆宇,有什么可以帮到你?”
  “我需要帮助,你能帮帮我吗?不,是帮我的孩子……”她的语气听上去很焦虑,语言组织已显混乱。
  “不着急,你慢慢说。”
  “我的孩子,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了。”
  “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是的,你能不能过来一下?”
  “我现在没有时间,等会儿还有工作,最早可以预约的时间要两天以后。不好意思,你还需要吗?”
  她考虑了几秒钟:“好吧,那两天后你可以过来吗?我现在不确定,他愿不愿意……”
  这是在与青少年的咨询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往往表现为情况急迫,尤其是家长很急迫,他们想要孩子快点改变,又手足无措。
  “可以出诊。但是最好是征得孩子的同意后,他能有主动性是最好的,如果他是被迫的,会有更多的工作难度,我只能去试试了。”我得把困难先讲明,心理咨询不是灵丹妙药,也不是在紧急时刻用来“灭火”的工具。
  和身体的保养一样,当心理疾病的症状表现出来的时候,意味着内在的病灶已经存在许久,不合适的互动模式使得矛盾一天天地累积。
  矛盾终将爆发。
  这是一个发泄的过程,就像人需要眼泪,需要悲伤一样。
  这个时候首要的是保证当事人的人身安全,至于咨询,在当时可以起到一定的陪伴作用。而要从根本上解决病灶,这需要在冷静下来后,慢慢去探讨和思考。而决不是像许多家长所期待的那样,平日里从不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到了问题爆发的时候,无计可施,才想到让咨询师来帮忙灭火。
  除非咨询能够长期保持下去,否则情况稳定下来就不再重视,这种临时抱佛脚通常改变不大。
  “好,您就试试吧。”
  接着她告诉了我联系方式,还有姓名。
  这位女士姓周,她的儿子叫余川,初中二年级,她们一家三口生活在一起。
  她说自己的孩子以前不会这样,只是比较内向,不爱说话。丈夫的脾气不好,平时对孩子相对会严格一些。
  前几天两人发生口角,孩子就把自己关在了房间里。如果家里大人拿了钥匙来开门,他就会在另一头将门把手紧紧拉住,不让人进来。丈夫本来打算踹门,被她给拦下来了。大致情况就是如此。
  二
  两天后,她还是要请我去她家一趟。她说原本说服了孩子,但不知怎么回事,到了下午他又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了,怕是只能要我过去试一试了。
  到了周女士家,出来迎门的是周女士。她的先生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好像不太想说话,只是稍稍对我点头问好,随后又变回严肃的模样,顺手点起一支烟来抽,还礼貌性地递给我。
  我摆手谢绝。
  吐出一口烟圈,他的脸色更加难看了:“既然老师你来了,那去试试吧,看他会不会出来。”
  随后他走到一扇关闭的房门前,狠踹了一脚,说:“老师来了,快点出来!”
  我赶忙上前劝说:“没关系的,不用这样喊他,我来和他说说话。”
  我不知道我的话会不会起作用,而房间里的男孩能否对我做出回应,也有可能我在这里等上一小时也毫无进展,但我还是得尝试,我搬了一把椅子坐在门口,做好了等待的准备。如果他在里面有听到外面动静的话,他会知道我就坐在门外,不是随意的喊话,而是在诚心地等待。
  “小川,可以这样称呼你吗?你好,我叫陆宇,是你母亲联系的咨询师。不知道我这样说话能不能让你听清,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希望能够听到你的回答。”
  我等了一会儿,没有响动,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
  “我会在这里等你一个小时。我们的对话是保密的,如果你不愿意,我不会私下把你说的话告诉你的父母。”
  然后,是沉默的等待。
  不知等了多久,我忽而听见一声清脆的咔嚓声,房间的门从里面解开了锁。
  一定是余川从里面转动了一下门把手,也就是说,我现在可以从外面打开门进去了吧。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不直接把门打开,或许是他还不想表现得那么积极,不管怎么说,这是他的防御开始松动的表现。
  我站起身,轻轻转动门把手,门真的开了。
  “小川,我可以进去吗?”
  里面没有回应。
  我缓缓将门推开……
  门内的空间逐渐向我展开,我逐渐由陌生到困惑,再到惊诧。
  我完全蒙住了。
  我看不懂眼前出现的景象,甚至不确定自己到底身处何处。
  我在周女士的家里,刚刚就在她儿子的卧房外面。
  对啊,我开了这间卧房的门,可是怎么……我是出来了吗?
  我转身,想重新开门回到客厅去。然而,当我转过身去,那扇门却不见了。我往前伸出手,摸到的却是空气,似乎背后从来都不曾存在一扇门。
  怎么了?
  刚才明明……我的记忆出现问题了吗?还是……
  我揣测着各种可能。
  这个时候,我的肩膀被什么东西触碰了一下。我转过身,却见一个人站在我的背后。我吓了一跳。
  “喂,你在这里干吗?要进去先取号。”
  那人说完,就走开了。他头上戴着一顶深蓝色的帽子,身着制服,应该是某家公司或单位的工作人员,像是保安或者大堂经理之类。
  这么一想,我才注意到眼前的景象,的确很像是某个正规机构的办事大厅。在我的前方,有一个长长的柜台,柜台后面坐着一排工作人员,他们都穿着统一的制服,埋头工作。在他们的面前,坐着形形色色的客户,他们正在帮助这些客户办理某些业务。在我的左边有四排长椅,椅子上坐满了取号等待的人。还有一些人没有位置坐了,就站在旁边等待。
  这场面像极了银行大厅,或是医院门诊。
  然而,与我们熟悉的办事机构不同的是,这里的环境,要摩登得多。或者说是魔幻感,未来感。我不知用什么词更准确。
  柜台后的工作人员全在一间白色半透明的玻璃房里,外面等待的人可以看到里面的工作情况。在这间玻璃房的后面,是一幢巍然屹立的大楼,这幢大楼和前面的玻璃大厅相连,我时不时地看见有人在那排柜台办完事以后,起身走进后面的那幢大楼。
  大楼也是半透明的,整体呈湛蓝色,间或有灰白两色相称。就像一尊被放大的水晶雕塑,甚是美观。越往上,楼层面积越小,最后形成一个小尖顶。
  “请问您要办什么业务?”一位穿着制服的女性走到我身边询问我。
  “我……”我还真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我连自己怎么来这儿的都不知道,“我是来找余川的啊。”我苦笑。
  这位女士显然是听见了我的自言自语,她又靠近了我一些:“您是说要找余总吗?”
  “余总?”我转头看她。
  “您好像提到了余总的名字。”
  “余川吗?”
  “是的,您要找他吗?来,这里取号吧,等会儿到您的时候,您要问下业务员余总今天是否还有空当可以接待。”
  我云里雾里地被她领到一台自助机器旁,她在机器的屏幕上按了几个键,机器的出票口便打印出了一张小字条,上面印着一个序号。
  “九十八号,前面还有二十位,请您先等一等吧。”她往旁边等候区,也就是长椅区域指了指。
  我点点头,自觉地往那个方向走去。我拿起字条仔细地看,看到办理业务那一项,既讶异又想笑,上面写着:会见董事长余川。
  我在一个空位坐了下来,估计还得等挺久,我有时间可以好好梳理一下从刚才到现在看到的一切。
  我放眼四周,查看附近的环境。恍然发觉,这周围,除了我刚才看到的那几样东西,长椅、柜台、水晶大楼,以及频繁进出的工作人员和客户之外,什么也没有了。
  像是被单独拿出来放在一个空间之中,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没有任何可以表示此地的街道、树木、车辆、路标等,甚至连脚下的土地也不存在。
  我踩在一片仿佛不存在的地面上,这片地面呈现淡淡的灰蓝色,看上去也是半透明的,但却不能明确是什么材质,似乎非常僵硬,能够承受所有在其之上的建筑和人。
  除了地面比较特别之外,抬眼望去,也看不见天空,没有太阳和云朵,所有的事物都笼罩在一层半透明的色彩里,有几簇白光从千米高的穹顶上透射进来,照亮整个空间,其他地方则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间或还会变换。
  这里好像是一个虚拟空间,不能确知形状和大小,我这才想起刚才为什么会有一种特别的魔幻感和未来感。因为这根本不是现实世界啊,它是失真的。
  “你来办什么业务,怎么没有带伴侣来?”坐在我旁边的一位男士和我搭讪道。
  “伴侣?”我被问得一头雾水,索性就向他打听打听,“我是第一次来这里,对这个机构还不是特别了解,这里主要办理什么业务?都要带伴侣吗?”我指着水晶大楼问。
  “啊,你还不知道啊?”他惊讶地看我,随即耐心地向我介绍起来:“现在一对夫妻如果想要有自己的孩子,是需要考核的。”
  “哦?”我来了兴趣。
  “不论是领养孩子,或是自己生养,都需要严格的考核,就和考试一样,还有分数的!他们至少得及格,达到六十分,这才有资格养。如果分数低的话,每年还要定期培训,提升能力,每年都得再考一次。领养后会有工作人员时不时上门考察养育情况,直到达到了八十分才行呢。”
  “哦……那考试内容都包括哪些呢?”
  “可多了!”说到考试,男人皱起了眉头,“很不容易的,全方位、多角度考核呢。首先,分数占比最大的是心理健康评估,包括一些心理测验,人格发展水平测试等。这一系列中,有问卷的形式,也有情景模拟,甚至在你不知情的时候还对你观察评估。唉,总之,如果要参加这项考核,就得放弃一定的隐私权,总原则是一切为了孩子嘛。当然其他方面也有一定要求,比如是否能提供足够的物质保障,是否有足够的养育时间,亲子沟通的技巧掌握了多少……”
  他在说的时候,我听得仔细,频频点头:“那的确是不简单啊!”
  他像是得到了些许理解和安慰,话匣子更敞开了。
  “是啊。可那有什么办法呢,想要孩子的话,就得认真考呗。过去人们总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后来我们这一辈算是明白了,想要不输在起跑线上,合格的养育者是首要条件啊。
  “当然,我们难以用统一的标准去定义什么样的养育者是合格的,人和人之间总是有差异性的。所以才慢慢有了这套考核体系,有强项有弱项也没事,看的是总分数。但唯独心理健康放在首要位置,这一项是人人都须过关的。”
  “哦……”我又点了点头,“这听上去挺科学啊。”
  “嗯。虽说累点,也能理解,都是为了孩子。自从这项考核开始实施,这十几年,成效是看得见的。大大提高了孩子的养育质量,像过去新闻里的什么虐待啊,弃婴啊,少年犯罪等这些,都大幅度地降低了。婚姻质量也有所提高,很多人在恋爱期间就会参加考核,那些人格不太健全,可能会有暴力倾向的人大概率都会被筛查出来,大家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
  “那这样的话,如果一个人的心理问题被伴侣知道了,会不会涉及隐私问题?他会因为自己的问题而遭到歧视吗?”心理健康固然重要,但是每个人的隐私以及平等的生存权也同样是我关心的。
  “嗯,这的确是一个弊端。所以也有很多人会在单身的时候,就单独来检测一下。只有对自己特别有信心的那部分人,才会在第一次就带伴侣来。咦,你是不是这种情况?”他好奇地打量我。
  我笑着摆手道:“不不,你看我才向你了解情况呢,怎么会准备好做检查呢。”
  他一拍脑袋,说:“哦,是啊。你多了解点好,为以后做准备吧?喏,就是这里,在这申请考核,因为考核的内容很多,所以通常要分几次来。还有人的考核分数不达标,反复来的。办什么的都有,可多了,和这方面有关的,都在这儿,这里就是养育考核中心。”
  我看着那幢水晶大楼,对它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对它更加好奇了。
  我迫不及待地想走进去看一看。
  自助机器在不停地叫号,还要再等几位才到我。
  “对了,这个机构的董事长叫作余川?”
  “是呀,你肯定不是我们这儿的人吧?”他指着我笑说,“他可有名啦,他就是这个机构的创始人,最开始,这就是一个对于养育水平的测试机构,后来因为社会需求,这个机构慢慢演变成了一个强制性的公共服务机构,由国家在背后掌控,但余川仍保留很大的议事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页  当前第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看不见的病人(出书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