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各位市民保持镇定、放松,我们在经历一次特殊的异常现象,城邦有足够的力量保护所有人,请依照新时刻表和安全守则维持生活,保持身心健康……”
广播声渐行渐远,逐渐变成耳边一缕模糊失真的风声,港口旅馆的窗外,瓦斯灯已经点亮,孤零零的灯光驱散了那些饱含恶意的黑暗,照亮了空荡荡的街道——除了偶尔可以看到巡逻的守卫者走过路口,那街道上已经看不到任何行人的身影。
很难想象,这里在几天前还是一幅车水马龙,人流如织的模样。
劳伦斯收回了望向窗外的视线,轻轻呼了口气,低头在日记本上刷刷写下一行行文字——
“xx年x月x日,我们仍旧停靠在法厄仑的港口,这座城邦已经为即将到来的夜晚做好了准备,而现在太阳很快就要消失在海面上……
“我的船员们并不感到恐惧,他们倒是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兴奋,失乡号的赐福让他们信心十足,并认为自己有足够的力量对付一切事情——这倒不是什么坏事。
“法厄仑是一座不算太富裕的城邦,但这里的情况倒是还好,所有人都在尽可能地安抚身边的人,以及想办法储备过夜的东西……在晚餐之前,旅店的老板说他已经搞到了足够的油料,并在仓库里堆满了应急的食物和药品,即使宵禁期延长也能支撑……
“这座城邦靠近西南边境,看样子它已经习惯了这种‘不安分’的情况,没有人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这里的人都尽可能不去讨论那些最糟糕的可能性,而是把所有精力都用在眼下的生活上,这是一种可贵的品质,这种品质让法厄仑比中部海域那些富裕的城邦要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但我有些担心别的事情——船上的封印物,城邦里的封印物。
“还有那些仍然航行在远方的大海中,即便拼尽全力返航却仍然未能及时抵达港口的船只们——太阳就要落山了,或许仍有许多船长和水手还停留在无垠海上,从西南航线的中段抵达最近的城邦至少需要七天路程,那些偏远航线上的情况更糟……在持续性的夜幕中,没有人知道这片大海会发生什么变化……”
一股微凉的气流吹过耳旁,劳伦斯停下笔,轻轻叹了口气。
他抬起头,看向那扇朝向港口区的窗户,目光越过码头,他能看到又有两艘大型货船出现在远方的海平面上,正一边鸣笛一边向着海岸线靠拢——几艘带着教会徽记的小型快艇如利箭般冲出码头,迎向那两艘请求靠岸的大船,准备进行必要的登船检查和入港赐福。
在窗户一角,一个朦朦胧胧的身影从玻璃表面浮现出来,对正在望着远处的劳伦斯摆了摆手。
“又有两艘船靠岸,而且还是大船,”劳伦斯轻声说道,“法厄仑所有的码头都快停满了。”
“在过去的七十二小时里,有相当于往日四倍数量的船在法厄仑停靠,其中一半以上都是过来‘避难’的,”窗户上的朦胧身影随口说道,带着一丝空灵的震颤声,“他们已经算幸运的了,那些来不及返航的还不知道要怎么办。”
“……远洋航行的船上都有小教堂和随船神甫,但这些措施都是用来应对正常夜晚的,”劳伦斯叹了口气,摇着头,“日落之后二十四小时,这是港口管理局给出的允许正常靠岸的最后时限,超过这个时间之后再返航的船就不允许直接靠近城邦了——他们在夜幕中停留的太久,已经不再安全。”
“……当初白橡木号也有过这样的‘待遇’,”玛莎说道,“我记得你说过,是在第一次遭遇了失乡号之后。”
劳伦斯耸了耸肩,没有说话。
玛莎则沉默了一会,再度开口:“……如若太阳今后就维持这样的运行方式,人们便迟早会适应,混乱只是暂时的,就像黑暗时代那些坚持下来的城邦,他们在古王国崩溃之后找到了新的延续方法——只要生存下来,生命总能找到出路。”
劳伦斯知道,这不是玛莎会说出来的话——她是一位卓越的女探险家和船长,却不是一个哲人。
但他仍然在这番话中感受到了一丝宽慰和温度。
“你说得对,玛莎”他轻轻点了点头,“总会有出路的……”
高远的天空中,苍白的世界之创已经渐渐浮现在云层背后,越发稀薄的阳光正逐渐从海面消退,而一层混混沌沌的薄雾则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附近,随海起伏。
失乡号巍峨高耸的船首破开波浪,在傍晚的薄雾中航向远处,高耸的桅杆上,半透明的灵体之帆无风而鼓,璀璨星辰号则紧随一旁,后者那半虚半实的船体在波浪中起伏着,仿佛随时会坠入另一个维度。
轻风港传来最新的消息,最后一艘能在日落前返港的民用货船已经停靠在码头——城邦海军正在附近海域布设哨位和航标,并正在将一座备有大功率蒸汽核心和教堂设施的机动港口移动到城邦和“发光几何体”之间的海面上,在这之后,返航靠近城邦的船只就必须在那座临时港口停靠,经过严格的检查和隔离之后,才被允许靠近城邦。
邓肯站在船首甲板上,听着莫里斯转述轻风港那边的情况,轻轻点了点头:“劳伦斯目前在法厄仑城邦,他说那边给入夜之后的返航船只留出了二十四小时的窗口时间,在窗口时间结束之后,返航者也必须在城邦附近的临时码头停留接受检查和隔离。”
“每个城邦都在根据自身情况和经验制定不同的应对方案,但没有人知道哪种方案能最有效,”凡娜在一旁说道,“不过不管怎么说,大家度过第一次夜幕的问题应该是不大的——哪怕仅凭储备的物资,大多数城邦也能安然迎来日出。真正令人担忧的……是今后。”
邓肯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思考着。
过了好一会,他才突然开口:“关于‘终焉勘测小组’的目击情况呢?”
“和您预料的一样——世界上其他地方也出现了零星的目击报告,”凡娜点点头,“我和海琳娜冕下确认了这件事,她提到从数天前开始,在深海教会的影响范围内就已经有至少五次‘目击到仿佛另一个时空的幻影突然出现’的事件,而经过比对、确认,其中三次极有可能就是正在时间尽头执行观测任务的终焉勘测小组。”
邓肯沉吟片刻,轻轻点了点头。
而在他眼角的余光中,最后一缕晚霞终于渐渐消失在海面上。
天黑了。
第七百四十八章 船上的不速之客
漫长的黄昏已经结束,夜幕降临了。
电灯点亮,驱散了房间中的黑暗,塔兰·艾尔站在窗前,皱眉凝望着窗外的街巷——瓦斯灯的光辉照亮了街道,偶尔可以看到巡夜的知识守卫带着警戒犬出现在路口附近,除此之外,整座城市就仿佛在这夜幕中死去一般,空旷,寂静。
过了不知多久,他才从窗外收回目光,看向自己书桌上那一摞摞整理起来的资料和书本,微不可察地叹了口气。
这些东西都是他在太阳落山之前整理好的,接下来,该把它们打包送到学院大图书馆了——那里有一间新的办公室,受到智慧之神的祝福且带有诸多神圣的加护,可以让他安全地在其中进行研究和阅读。
但有资格在学院大图书馆中获得一间“安全屋”的学者注定只是少数,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当太阳落山之后,“阅读”就变成了一项禁忌,出于安全考虑,在这次夜幕持续期间所有书本都必须被封存起来,直至下次日出——这也是政务厅刚刚发布的“夜幕禁令”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各处学校的教学活动也必须一并停止——年轻的学生们尚没有足够的力量和经验对付那些从灵界和幽邃深海追逐而至的怪物,这太危险了。
当然,也有人认为轻风港的情况没有那么糟,因为城邦旁边的那个发光几何体具备类似太阳的力量,在它的“阳光”覆盖范围内,人们或许仍能按照正常的方式生活和从事研究——但这终究只是个猜想,人们还从来没有在一次如此漫长的夜幕中测试过那个发光几何体的力量,也无法确定它的庇护极限在哪,自然是不能冒险的。
据塔兰·艾尔所知,目前已经有一批学者在发光几何体附近进行这方面的测试,他们全副武装,并有同样全副武装的守卫者从旁保护,他们会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位置尝试进行“夜幕下的阅读”,以确认“阳光”的保护效果到底怎样。
但连塔兰·艾尔都不知道这项测试要持续多久,以及需要验证几次。
房门打开了,年轻的学徒约书亚走进房间,他推着一辆小推车,看到老师之后有点发愣:“……您还没去大图书馆?”
“我跟着下批人一起走,”塔兰·艾尔随口说道,抬手指了指桌子上的东西,“东西已经整理出来了,把桌子上这些带走就行,其他的就留在这儿吧……天亮之后我还回来。”
“好的,老师。”约书亚老老实实答应一声,开始默默地将桌子上那些整理好的书本资料捆扎打包,搬运到小推车上,他全程低着脑袋,似乎是在避免看到资料上的文字,又好像是为了避免看到老师的眼睛。
“把这里收拾完之后,你就和其他人一起回家吧,”塔兰看着自己这位年轻学徒,突然随口说道,“你们放假了。”
“我能跟您一起去大图书馆吗?”约书亚迟疑了一下,抬起头,“我……还有一篇论文没有完成。”
“这时候开始上进了?”塔兰挑了挑眉毛,故意用有些挤兑的语气说道,“平常不是整天嚷嚷着想放假吗?”
约书亚抿了抿嘴唇,似乎有些窘迫:“我……”
“好了,说笑的,”塔兰笑了起来,轻轻摇了摇头,“回家去吧,别想着你的论文了——大图书馆的那些‘安全屋’也不是那么安全的,我这样经验丰富的学者知道该怎么在那些加护措施的配合下谨慎地展开研究,但你这样的年轻人还不行……哪怕安全屋挡住了那些邪灵的实体,从书中传来的呓语也会让你神志不清的。
“放假去吧,好好休息,养精蓄锐,之后我们还会有漫长的白昼……到时候你们可就没这么舒服的假期了。”
听着老师的话,约书亚只是慢慢点了点头,随后他犹豫了一会才大着胆子问道:“之后天真的会亮吗?”
“……会,”塔兰看着学徒的眼睛,表情格外认真地说道,“还记得吗?你和我一同计算出了太阳的下落速度,而它按照我们的计算准时落入了海平面下——它之后也会按照我们的计算结果升上来的,只不过这需要一点时间罢了。”
年轻人脸上有些紧绷的表情似乎终于放松下来一点,他默默收拾好了剩下的东西,恭敬地与老师道别,随后推着小车离开房间。
塔兰·艾尔看着约书亚离开的背影,过了好一会,他才突然扭头对窗户方向说道:“你要在那边看多久?”
那窗户附近的空气顿时微微扭曲,真理守秘人泰德·里尔的身影从中凭空浮现出来:“只是不想打扰你跟自己学徒的交流。”
“……你还敢用‘奇迹’赶路?”塔兰瞥了这位真理守秘人一眼,“忘记上次亚空间蝶泳的事儿了?”
泰德的表情顿时扭曲了一下,随后用力压下眼角的抖动:“我自然是确认过安全的……你至于有这么大怨念吗?”
塔兰也没说话,只是默默比出一个中指。
泰德嘴角抽了一下,随后化作讪讪的笑容。
“你这时候不是应该带着你的守卫者们去保护城市的夜晚吗?”塔兰随口问道,“怎么还有时间来我这里凑热闹?”
“我终于不用面对那帮菜鸟东拼西凑起来的突击论文了,现在心情很好,所以来找你聊聊——这个理由行吗?”
塔兰也不说话,就默默地看着眼前的真理守秘人。
“……好吧,我是来亲自护送包括你在内的第二批学者前往大图书馆的,”泰德耸耸肩,“有一个中队的知识守卫已经在楼下待命了,等其他人准备好,你就跟我一起走。”
“至于这样?真理守秘人亲自护送?”塔兰皱了皱眉,“这里到大图书馆也就十几分钟车程,我自己开车过去就……”
“摩柯城邦,有两位学者在前往图书馆避难的路上凭空消失——夜晚吞噬了他们,”泰德打断了他,这位守秘人的表情渐渐变得严肃,“夜幕已经变得比我们认知中的更加危险了,而你头脑中的‘知识’……对‘它们’而言正显得格外香甜。”
塔兰·艾尔怔了怔,默默转身走向一旁的矮柜。
“你要干什么?”泰德见状好奇地问道。
“带上我的左轮手枪,还有防身的匕首和护符。”
……
书页翻动的声音在房间中响起,莫里斯比对着此前自己写下的记录,在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刷刷写写着,又时不时停下来思考,调整着自己的思路。
在他的大笔记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记录和抽象的符号,又有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示意图,勾勒着这个世界的模样。
他正在完成自己最重要的一项研究——尝试构筑一个能够解释整个世界的“模型”,从大湮灭作为开端,到深海时代的开启,直到如今这个“庇护所”的现状,以及它可能的未来。
这项研究已经进行了很久,而直到世界迎来尾声,他才看到它完成的可能。
而在莫里斯的书桌不远处则坐着正在犯瞌睡的雪莉,以及正聚精会神翻看着资料的阿狗。
过了不知多久,一丝低沉模糊的呢喃声突然出现在莫里斯耳旁。
而伴随着这呢喃声的响起,一股阴冷的气流突兀地充斥了整个船舱!房间仿佛骤然化作了冰窟,寒意如有实质般凝聚在屋顶,化作一道道向下垂落的白雾,白雾中又有无形的阴影渐渐渗透出来,向着莫里斯的方向探出一道触手……
莫里斯头也没抬,一边继续在笔记本上书写一边随口说道:“打下来。”
他话音未落,一旁的阿狗便已经骤然化作一道由破碎骸骨和漆黑烟尘构成的旋风——骨片和黑雾呼啸着卷过屋顶,眨眼间便将那追逐知识而来的扭曲之物吃干抹净。
下一秒,阿狗的身影便恢复原状,又落回到地板上。
雪莉激灵一下惊醒过来:“啊……啊?!发生什么事了?!”
“又一个追逐知识而来的阴影,”阿狗随口咕哝道,扭头看了雪莉一眼,“……你继续睡吧,不是冲你来的。”
雪莉想了想,点点头:“哦。”
她干脆爬到阿狗旁边,倚靠着阿狗半躺下来,下一秒便发出了细密的鼾声。
莫里斯停下了手中的事情,抬起头有些无奈地看了雪莉一眼,一声叹息之后重新低下头,在这页笔记上郑重地留下最后一个脚注。
而就在他将最后一个字母写下的瞬间,一个陌生的声音突然传入了他的耳中——
“卓越的研究……你已在真理的最后一扇大门前徘徊了。”
莫里斯瞬间一惊,猛地抬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一个身穿破旧白色长袍的身影正静静地坐在他旁边,带着温和的笑容,看着桌上那些摊开的笔记和资料。
浑身肌肉刹那紧绷,莫里斯眨眼间便摸向书桌下的左轮手枪,一旁的阿狗也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并瞬间起身——雪莉哎呦一声倒在地上,紧跟着便看到了那个出现在房间里的不速之客,立刻猛地瞪大了眼睛,一道骨刺便从她身后利箭般弹出,仿佛下一秒便要刺向那不速之客的身影——
然而那个身穿破旧白袍的身影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好像对周围骤然升腾的警惕和敌意毫无察觉,仍旧沉浸在莫里斯的手稿中。
过了两三秒,他才慢慢抬起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我要和你们的船长谈谈。”
第七百四十九章 背光而行
船长已经到来。
几乎就在那身穿白色长袍的不速之客话音刚落的瞬间,房间中便升腾起了一道旋转的绿色烈焰,烈焰中一个身影迈步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