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嫡长子_分节阅读_第825节
小说作者:皇家雇佣猫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20:00:16
  乾清宫不是常能爆出笑声的地方,但五殿下还是不一样,聪明伶俐、乖巧听话,往往能接得住皇帝的话,偶尔还会说出很孩子气的搞笑之语,把皇帝逗得开心的不行。
  过了一会儿内阁张璁递条子进来,
  朱厚照召见了他,并让载壡在边上找个矮矮的书案坐着。
  尤址引他入内以后,张璁也观察的仔细,行礼说:“老臣参见陛下,见过五殿下。”
  “平身吧。”
  朱厚照今儿的开心是写在脸上的。
  像是张璁这样的人早就知道,皇五子载壡最得皇帝宠爱。
  “尤址,赐座。”
  张璁拱手,“谢皇上。”
  心情好的时候不仅是赐座,就是暖盆都要推得离他近一些。
  “外面还有大雪,爱卿有什么事这么急,要忍着严寒入宫?”
  张璁从袖口里拿出一样东西,低头呈上,“启禀皇上,老臣是觉得眼下已近年终,朝廷花大力气、陛下也十分关心的货币改革总要有一个总体的进展呈陛下御览。前几日一直在准备,今日才集其了江西、湖广两省情况,因知道陛下关心,所以未敢耽搁。”
  “喔?”朱厚照心中生出期待,问道:“总体情况如何?”
  “老臣这份奏疏是命人收集各省官员、名士、商人、百姓的言论而成,不全以官员媚上之语为准。总的来说,货币改革的情形可以分为三层,最好的便是江南如杭州、南京以及边镇口岸如大同、伊犁,这些地方商业兴盛,对于货币改革非常关心,兑换新钱热情也高,尤其统一了钱币,更加方便贸易,所以受到欢迎,新钱币的使用已经随处可见。
  次一些的地方是富庶省份的乡村,这些地方交通便利、信息畅通,百姓到县城不必费力。最后便是情况不甚理想的,这主要是更偏远的地方。”
  朱厚照一边看,一边听,听完了忍不住点点头,“多亏了爱卿用心,否则半年时间,哪有这样的进展?现在看来货币改革之势已成,虽然还有未尽之事,但也不影响大局了。只待过渡期一过,朝廷宣布所有旧钱非法,便能大功告成。”
  张璁微微一笑,“都是陛下运筹帷幄,百官同心用力,老臣不敢居功。”
  “你有功无功,朕不糊涂的。这次改革成功以后,中央银行要关注好不同地方的物价,说起来复杂,但民以食为天,主要是关注好各省粮价。有一个基本的经济原理,经济活动是需要货币的,极端的说,若是京师内一块银元也没有。那银元的价格必然昂贵,高价难求。
  如此一来,正常的经济活动会受到影响,甚至会逼得百姓再次铸造私钱了。
  粮价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标准也不难,再高不能让一个普通的工人半个月的工钱买不起一个月的粮米,再低,不能让种粮的百姓一年辛苦到头来还饿肚子。”
  张璁点点头,“陛下圣明,正要如此,百姓才能过活。”
  “眼下总之还有南洋诸国的国内市场可以流通我们的钱币,可以适度多铸一些投向市场。日本的银矿出来的白银也不要直接作为官银去花了,一部分运到京师来贮存。新钱币之所以能让人信服,朝廷是承诺了可以兑换成白银的。
  现在还没有集中兑换的情况,但要做好准备。经受住一次大的考验,新钱币才算真正立住了脚。另外一部分,看看能不能送到南洋和朝鲜,朕并没有强制他们只使用我们的新钱币。”
  当初明约签订的时候,这一条看起来是天朝上国‘比较讲理’,甚至不少朝中的大臣也是这样认为的。
  但实际上的坑在这里埋着呢。
  都他么只认新钱,那大明挖出来的白银干什么用?
  什么都买不到的白银还是钱么?
  至于说去西方买东西,朱厚照还未曾考虑过,他们有什么值得买?土地吗?
  张璁反应了一下,这个‘坑’他是懂了,但有一个疑惑,
  “陛下,我大明物阜民丰,去南洋和朝鲜又能求购什么?”
  “什么都没有,还有奴隶嘛。”
  就现在人类的道德层次,给一个国王一些银子,他能自己主动抓些子民拿出去卖。
  对于大明来说,这些奴隶很有用。
  比如一些重大的工程,就可以用。
  其实财富聚集没多么深奥的道理,说到底就是占有别人的剩余劳动。
  “爱卿,你不觉得大明太大,但道路却不通畅嘛?前些日子科学院发明出了一种水泥材料,有了这个东西,修出来的路就好多了。但似这种工程,往往需要征调民夫数十万甚至上百万,朕可不想犯了隋炀帝的错误。”
  隋炀帝这人,李唐当然说他一万个不好,以此来获得自己皇位的合法性。
  但隋炀帝真正犯的错误不是道德上如何如何,而是使用民力实在太过分了,修运河,征朝鲜,天下民夫基本被他用尽了,经济整个崩溃。
  现在水泥出来了,朱厚照当然准备大干快上,但是咱们这种国土面积,稍微上个项目,所需要的人就得几十万。
  如果换成国外奴隶的话就好多了,不仅便宜,而且这些人不是大明人,没有起事的基础。
  “陛下所虑甚远,老臣钦佩。”
  朱厚照叹气一声,“不想不行。老大帝国总是有这样的困境。你瞧,开个大朝会都得提前近半年。总是道路不畅,这要是新疆有战事,朝廷也容易反应不及。”
  “如此,这也算是件大事了。”
  “那是当然,朕计划用十五到二十年的时间完成,若是朕……嗣皇帝也要接着完成。”
  首先是主要的大城市之间肯定要连接的。这是为了经济。
  另外就是一些军事重镇也要连接,这是为了安全。
  但东部平原还好说,一些山区真的是麻烦了。
  二十年,这都还是往少了说的。
  “父皇必定是能够长命百岁的。”一直不讲话的载壡忽然出声。
  朱厚照开玩笑的说,“是,五殿下发了话,想来是没人敢不听的。”
  “噗。”尤址忍不住偷笑出声。
  “好了,张阁老,你这份奏疏很好,朕心中有数了。至于后面说的,等到大朝会的时候再详细议吧。”
  修路的事情,朱厚照是计划将它作为一个议题来讨论的。
  还有一个绝大的议题,就是商税,朝廷要开征了。
  这个考虑和先前他去不夜城有关,当今天下的商人很富了,朝廷收一点税不会对他们的实力造成太大的影响,更不会抑制商业发展。
  另外就是此次货币改革之后,朝廷铁拳余威犹在,估计也能容易些。
  在此之前,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倒是一直在做。
  比如说,所有经营的企业都要在少府企业官制司注册,并领取自己的经营许可证和独有编号。
  没有许可证和编号而经营,这就是违法,伪造证书更是重罪。
  所有店铺都要挂出自己的证书,这也是规定。
  而针对这部分拥有固定店铺和工厂的商户,就可以收取部分税收。
  针对所有海贸的商户,也相对容易,因为就那么几个港口,过港口的时候所有的船只都要递交商品、数量、价格等,也可抽取税收。
  比较麻烦的是小商小贩,摆摊位置都不固定的,这就没办法,如果这都要收,那收税的官吏会把这些人撵得满世界跑,那便得不偿失了。
  其实也无所谓,这些人就不收了,更多的加征富人税,这本来也更说得通。
  这些事,朱厚照会择机和张璁讲的,现在么,议题还是只在他的心中,他也得前后仔仔细细的考虑。
  “老臣明白。那老臣便告退了。”
  “等等。”朱厚照嘴唇抿了抿,从御案后面走了出来,他知道张璁这次是用了心的。
  货币改革案出了不少人命,张璁这次强推,那些恨他的人估计快到极限了,这个时候对他来说更好的办法就是把这个改革拖下去,这样自己总是离不开他,他也能保住位置。
  但张璁并没有这样做。
  “不知陛下,还有何吩咐?”
  “朕知道你的儿子是山西哪个府的知府?对吧?”
  “犬子微末之官,不敢叫陛下记挂。他是平阳府知府。”
  “明年大朝会让他入京吧,朕见见他。”
  张璁微微一怔,“陛下……犬子只是知府,这……于礼不合。”
  “没事,朕为他开个特例。给朕做事的人,朕不会亏待的。但你,不好再赏了,否则就是害你。”
  张璁现在是千夫所指,再次加恩不是好事。这种时候,越是爬的高,就越是摔得重,以张璁的政治敏感他是能够明白的。
  但朱厚照可以保证的是他的儿子官运亨通,换句话说这就是保证张氏一族至少两代的荣华富贵。
  这就是皇帝的风格。
  老臣张璁出了乾清宫以后,冒着大雪转身冲殿门方向下跪叩头。
  而朱厚照则牵着载壡的手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不久后,
  载壡抬起头,问:“父皇,张先生这么好,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恨他?”
  朱厚照目视远方,说:“因为真正把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放在私利之前的官员,是少数。”


第九百三十三章 极盛之世
  正德二十二年还是如约而至。
  要说过年之前还有什么让皇帝的心难以落下的,就是日本方面没有新的战报传来。
  他原来预期十万大军在日本不太可能遭遇失败,哪怕那个民族极端,但也至多有一到两场苦战,结局不会变的。
  如果时间再拖几个月,他就要开始怀疑了,就算战场上不失败,但毕竟东渡海洋,风高浪急的,说不准会生出什么意外。
  他在心里藏着这个浅浅的担心,不叫任何人看出来。
  还在这种情况下带着老三、老四、老五三个皇子到京师卫戍军区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深度视察。
  京师卫戍军区有五个大军,按照每军三万人的标准,改完以后的大军区比原先二十多万人的京营规模还要有所缩小。
  但战斗力显然是上来了。
  兵员要选拔,将官要有军学院背景,千户以上的高级将领更需要有上过战场的经验。
  在任何一个封建时代,如果能拉起这么一支十五万人的精锐之军,那都有一争天下的本钱。
  至于视察的多么深度……
  皇帝在军营中住了两个晚上,观看了大炮试射、军中互相对抗和骑兵飞奔纵突,还有一点,他走进了士兵的住宿地,仔细检查了士兵的基本生活条件。
  最后在军中陪同士兵吃了一餐。
  外人觉得这是面子上的工程,或者无非是收服人心,但朱厚照自己还挺有兴趣,尤其军区总兵周尚文乃是当世名将,他说出来的观点也比较特别,让他觉得很有新鲜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8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5/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嫡长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