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嫡长子_分节阅读_第753节
小说作者:皇家雇佣猫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20:00:16
  到了第二天,陆续的开始有人过来道喜。
  载壦一直被认为是老大的人,老大载垨现在办差不在,便是要和他来多说几句了。
  这其中就包括户部尚书姜雍,
  再有礼部尚书靳贵,他虽然在诸皇子间没有立场,但一向欣赏载壦,所以便也跟着一道来了。
  载壦按礼好生接待了他们,
  一个年轻皇子,对面一个中年大臣,一个老年大臣,四海升平,所以让他们能够得空享受着安逸的时光。
  而封了亲王以后,现在还真得口称王爷了。
  “宗室改制的圣旨,皇上已经明发了,王爷算得上是新制以后头一个亲王,老臣在这里恭贺王爷了。”靳贵拱手道。
  “大宗伯不必如此客气。”
  靳贵下一句话又不好听了,“王爷这二等亲王来得容易,但是这一等亲王却要难上加难了。”
  载壦面色不变,“何以见得?”
  “王爷,皇上关于宗室改制的圣旨不知您看了没有?”
  “虽然刚回来,但听说了个大概。不过父皇为什么会有这般心思,其中种种,本王也正要请教呢。”
  宗室是大变样了。
  皇帝一道圣旨下来,
  他们这些人以后没了封地,过个几代连爵位也没了。
  天下宗亲这样多,反应当然是有反应的,嗷嗷叫唤着的一样不少。
  这要是正德初年,这帮混账东西都敢组队往京师叫唤去。
  但正德二十年,鲜少有人敢这么做,大部分人就是自己内部发发牢骚,而且搞不好被举报了的话,也要倒霉。
  至于说付诸行动,呵,不说谁会真的支持他们,就说朱厚照自己,哪个傻子会相信紫禁城里的天子丝毫准备都没有?
  至于眼下么,好些人将这个罪责扔给了张璁,毕竟这是张璁撺掇着皇帝这样改动的。
  姜雍便讲,“要说心思起于何处,那是张秉用给皇上算了一笔账,说我大明宗室人数增长过多,已是百年就有数十万的规模,再过个百年,便成了国库之负担,长此以往,其法必坏。不过,倒也不能说张秉用胡言乱语,宗藩俸禄的确在连年增长。”
  靳贵还是要往‘回’来说,“王爷一向聪慧,皇上这样动,定然是想好的。姜大司徒与臣等都是支持,只不过这张秉用仗着皇上重用,对待宗室不够柔和,他手下的那些御史自然也是信奉着杀一儆百的道理,弹劾了几个宗室。”
  其实算账的这个道理,
  谁还不明白?
  就算不明白,数字加加么也说得清楚。
  这里面不是道理的事,而是情感的事。
  说白了就看皇帝会不会这样对待‘自家人’。
  现在看来,帝王,还是帝王啊。
  载壦说道:“按照父皇的意思,今后我们兄弟几个都不必就藩,而要用心办差,想办法争个一等亲王的爵位出来,若是混着日子过,就是给子孙埋了祸根了。这样改,本王是觉得好,总算是给我们兄弟几个找些事做,长远来看,也确为善政,只是……”
  这后面的话,他也不敢说了。
  但姜雍和靳贵这么聪明,又怎么会不明白呢?
  只是现在突然面临这样的变动,眼看着就要到‘期限’的那些宗室会瞬间傻眼。甚至会有宗室生活清贫,一边顶着太祖血胤的帽子,一边饿着肚皮。
  这等事一般帝王是绝不敢做的,毕竟古代人讲究一个到九泉之下怎么交代的事。但朱厚照不管,真到了九泉之下他还要和老朱论论理呢。
  这家伙本事是大,功绩也大,但也不是说事事都做得没问题。
  至于说,现在之所以不出大动静,不过是那些个什么奉国中尉之类的宗室实在没什么力量罢了。
  说起来,圣旨刚下,究竟会不会出事那还两说。
  总归是有些浑不吝,你不让他过,他干脆就不过了,跟你来脏的,反正人家是太祖皇帝的正经子孙,难道朝廷真的看着他饿死街头?
  就因为这一点,
  张璁的位置是绝对的稳。
  这些事,天子总是不便于出手做的,只能够‘奸臣’来做。
  而且也别说张璁领悟不到。
  载壦还清楚的记得当初他那外公和他说的话。
  当朝首辅岂是无能之辈,碰着官银走私这桩事,必然是要做什么‘大动作’自救,而且必定能够体悟皇帝心思。
  只不过载壦没想到这事落在了他们这些宗室头上。
  靳贵提醒说:“王爷,照现在这个趋势看,此事是挡不住了。王爷也要躲躲那些人。”
  这话落在姜雍耳朵里,他倒是心思一动。
  靳贵也是聪明人,开口说是二殿下,其实二殿下要躲什么?关键是大殿下才要躲。
  万一有人忍不住想借此收买人心,要皇帝收回成命,那是要出大事的。
  虽说看起来有些天方夜谭,不过许多人反对张璁成瘾,很有可能会建议大殿下这样做。
  载壦则叹息一声,“求我也是无用,父皇金口一开,我又能如何?而且我本无意这些事务。”
  靳贵摇头,“王爷此言差矣,皇上这样改动,就是要诸皇子也开始办差,以后这朝政王爷是万躲不开的。再者,也不能够躲,否则皇上如何看到诸皇子的才能?”
  说起来载壦也是听说了一点,“据传,父皇最近又提出了铸造新钱一事?”
  皇帝赏了他亲王,不会就让他这么闲着的,提前了解一些,也是有备无患。
  皇子的身份办差还是不一样的,有些地方、领域的人倚老卖老,仗着自己的身份挺起腰杆子,皇帝呢又不能总是亲自下场,所以皇子总能起到特殊的作用,尤其是对付那些爱拼爹的人。
  妈的,有本事来和皇子拼啊。
  “货币改革、海外开疆,皇上的目光早已看向十年以后了。”姜雍捋着胡子,不管怎么说对于这位天子他是心生敬畏的。
  载壦刚回来,心思不定,不过从这一刻开始,他也是觉得如今这架势,他必定是要参与了其中了。


第八百五十五章 宗室子的新时代
  “原以为我大明威服四方、万国来朝,已然是亘古未有的盛世之象,没想到还有宗藩旧制、货币主权不能握于朝廷这样的显著弊病。”载壦的这番感慨不像作假,这些事情别说他了,很多朝中重臣都没有多想。
  宗室的事,载壦是想敬而远之。
  谁都知道天子之意违逆不得,加之他本身也是明事理之人。
  前些日子说的公心、私心,在这个方面,其实他们兄弟几个不管出于公心还是私心,都不会有太多其他心思。
  毕竟虽说是朱家天下,但主要是他们父子这几人,剩下那些个七大姑八大姨,全是他们这一家子的负担。
  这种破事,就让张璁去处理最好,他本来也名正言顺。
  倒是这货币改革么……
  姜雍原本也算是行家里手,他稍微费些口舌给载壦说了一圈,最后道:“可以预见,从正德二十年开始,铸造新钱一事必定是陛下在兹念兹的大事之一,宗藩改制之后,皇上又要看到诸皇子的才能,因而王爷和大殿下不可不在这方面有所表现。”
  这话说得有些露骨,载壦瞄了一眼边上的靳贵。
  姜雍的意思他明白,故意说出来,其实也是拉靳贵站队,你知道了,不反对,那不就是同意么?
  但载壦想的是这等事外人面前就不要讲了。
  “术业有专攻,钱币方面的事本王一向轻之,所涉不深,立功虽是为臣为子的本分,但也不可急功近利,本王还是再多读几本书,姜司徒那边要是有什么书籍,也可借给本王阅览。”
  姜雍拱手,“这个自然不在话下。”
  “那等本王略有所得,到时再向两位请教。”
  皇次子一下子开始逐客,他们两位也不好久留。
  临走时,靳贵深深看了他一眼。
  载壦不明所以,而且有些故意回避。
  但心里似乎有些明悟,只是捉摸不到,怔怔得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以至于于氏走到他身边的时候,他还没有意识到。
  “王爷?”
  载壦猛然回头,伸手抹了抹嘴巴,问:“怎么了?”
  于氏款款行礼,“妾身是在想昨日王爷的话。说起来父皇也叫大嫂来了,若是王爷真的担心,不若就让妾身先去大嫂那边解释一番?”
  她说的是载壦先封亲王的事情。
  “好,你想得不错。大哥也一向听大嫂的。”
  于氏嘴含笑意,为自己做对了一件事而开心,随后又挑眉,“王爷刚刚在想什么?”
  载壦忽然间拉上她的素手,“父皇下旨改了宗室的规矩,往后我不必就藩,倒是可以常伴父皇左右,你也不必担心换到偏远之地……”
  这几年天子迁了许多宗室的就藩地,他们这些人原以为要到什么千里之外的地方呢。
  “不过,世上之事难说好坏,远离京师,虽然生活不便,却可以不管着京师的是非。刚刚来的那两位,话里话外的意思,也是说父皇是要看我们兄弟的才能,这便凶险万分了。”
  于氏心一下子提起来,“凶险?”
  “我们夫妻之间说说,你不可与外人讲。你想想,以往父皇虽然拒绝立储,但朝堂上总有共识,大哥是长子,有这个名义在,人人都觉得无非是早晚的事。
  但宗室改制以后,我们兄弟几个办差的本事有好有坏,时间长了,只怕这个共识会被破坏。”
  于氏惊讶的捂了捂嘴巴,“这……怎么可能?父皇难道不属意大哥?”
  “不清楚。”载壦也把握不准,这个事他可不敢和他父皇提,“之所以和你说这些,便是要你明白,从今往后这日子要和以往不一样了。”
  “妾身明白,妾身既然嫁了王爷,便生是王爷的人,死是王爷的鬼。此生此时,无怨无悔。”
  ……
  ……
  铸币这件事,朱厚照的确很上心。
  虽然铸币厂一时半会儿都没建起来,但铜钱、银元和金币这三种钱币的样式下面的人都已经在设计之中了。
  设计,画个图示这几天的功夫差不多就可以完成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7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53/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嫡长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