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嫡长子_分节阅读_第741节
小说作者:皇家雇佣猫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20:00:16
  之后不久,他们顺着先前的情报,以及对现场的判断确定了一处叛军部落。
  没别的,开炮。
  轰轰轰的几声下来,密林中飞出上百只鸟兽。
  长手打短手,没什么战术与战策,仅是凭着武器就完全压制敌人。
  但凡是经历过这种场景的人,谁还敢怀疑火器的重要?
  载垚欣喜之下,道:“还是父皇有先见,想方设法的提高火铳和火炮的性能,仗这样打,怕是历朝历代的第一次了。”
  “是啊,而且这也是中原人第一次打到这么远的地方!”
  “这面湖不错,捕鱼赏景、训练水兵都是个好的所在,他们不知道用好,那就让给咱们!”
  陆地上的部队则是成国公朱凤亲自带领。
  最终是的确没和苏莱曼二世通气,明军自己找个清净的凌晨突然对叛军发难。
  至于石塘港内,也一下子炸了开来,这里的叛乱已经有些日子了,老百姓们也一直在猜,官军究竟准备如何应对。
  等到突然得知消息,自然是个个震惊。
  现在明军也贯彻了朱厚照所说的宣传战的重要性,大兵出动之时,在在总督府门前也高高挂起了一条横幅:叛贼阿贝,伤我百姓,大明吕宋驻军奉旨讨还!
  店铺的掌柜,走遍四方的商旅……大明人一见此景就明白了:明军这是护卫他们来了!
  而南洋其他国家的人看到则要叹息一声:明人有自己的士兵保护,他们就只能自己多多小心了?
  因为已经进入军事行动状态,
  所以石塘港内也加强了巡逻,一队一队的士兵骑马在街道上转悠,正德二十年了,最年轻的士兵长大到成年,经历中都少不了‘汉民族’的这种教育。
  哪些是本族,哪些是外族,那对待起来可是完全不一样。
  ……
  ……
  热河,避暑行宫。
  皇帝在柳树荫下,召集自己的大臣议事。
  先前在马车上谈到的宗室问题又被重新拿了出来。
  朱厚照听来听去,基本上臣子们的想法也都了解了。
  到现在这个阶段,他出手拿掉一些部分宗室的特权和利益,对于整个国家是不会影响什么的。
  最大的影响,其实是面子上不好看。
  先前那个谁说的很对,民间百姓之家也不会轻易赶走自己的族人,皇家来这样做……实在不好。
  再有就是皇帝本身也会背上恶名。
  不过朱厚照不在乎这些。
  他神色平静的与自己这一众阁老和臣子交代,“都察院御史楼天英的奏疏,朕以为是有些道理的。唐太宗也曾说,不可劳百姓以养天子宗族。朕当然明白亲亲之道是要顾的,也明白这些都是太祖血胤,不过朕相信就算是太祖皇帝在世,看到现今这样大的宗室规模,也会对百姓心生不忍。
  先前朕清查天下田亩,就是为了减一减百姓身上的担子。这次也是一样。我们老朱家啊,人实在是太多了。哪怕是你们这些最聪明的大才,也认不全皇室中人吧?不要说你们,周王府下,周王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人。有的,能生出一百多个儿子,总不至于朕要封他一百多个王爷吧?这样下去迟早有一天,天下百姓会恨死我们老朱家。这难道是太祖皇帝愿意看到的?”
  诸臣都低头默默听着。
  其实张璁最早拿出来说的时候,朝堂上的反对声音就只是稀稀拉拉的。
  因为多年过来,人们已经看明白,天子就是‘听’张璁的。
  现在张璁的位置很稳,这个时候跳出来太过激烈的反对,那皇上可能不把你怎么样。
  但事后,张璁一定会找机会报复你。
  所以说要留得有用之身,以待佳时。
  尤其像是姜雍等载垨的支持者都是这样想的,宗室之事虽大,但他们心中还有更大的事,不能在这个时候陷入太深。
  当然还有一点也很重要。
  皇帝自己都不在乎身后之名,要给户部的国库省银子。
  当大臣的还拦着干什么?
  尤其各地的藩王多有不法,老百姓本身也怨声载道。
  “皇上圣明。”张璁跟着拍了一句马匹,然后说:“臣等几人也在讨论过,为大明江山计,宗藩俸禄之事宜早不宜迟,不若就趁此机会将这事做了。臣以为,主要的措施可有两条,第一,便是将原先‘六世以下皆授奉国中尉,不再降爵’给取消。”
  其实大明朝的宗室也是有降等袭爵这样的制度的,只不过是部分,也就是“一子承袭,余子降等”。
  皇子呢,是亲王。
  亲王嫡子是亲王,其余的是郡王。
  后面孙子是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六世以后,皆为奉国中尉。
  也就是说你就是血缘关系再远,但只要族谱里查得到你,你就是封国中尉的爵位,每年领俸禄200石。
  在朱厚照给那帮官员加俸以前,一个五品官的年俸差不多就是200石。
  不止如此,因为出了朱棣造反这档子事,老朱家是什么都不让这群‘天龙人’干的。
  然而200石正经吃可能还够,可算起钱来确实也不多。
  可是朝廷规定啥都不许干,要想挣钱,有个最容易得法子——生孩子。
  根据人头向朝廷要钱啊。
  这背后有经济考量,所以大明宗藩人数才坐火箭一般的增长。
  所以实际上五世而除的难点,不在于降等,这是原来就有的,哪怕朱厚照要扩大规模,那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真正的难在于取消兜底。
  而且既然取消了兜底的奉国中尉,就会带来第二个问题——你得允许人家自谋生路啊。
  张璁说的这第二点,自然也就是这一条。
  这话出来,臣子之间有些小声议论。
  朱厚照明白,他们是提靖难之役那档子事,但他并没有多在意,“关于允许宗室经商做官之事,朕这两日思来,或许会比诸位爱卿更加大胆。以奉国中尉为例,他一年两百石的俸禄,因为领着朝廷俸禄就不能经商、也不能做官,这样的规矩谁会遵守?他便偷偷摸摸的去做,或者以他的儿子的名义去做,朝廷要如何监管?就算监管到了又有何意义?一家子好不容易有个营生,朝廷再去破坏了?天底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所以朕的意思,有些禁令是该解除了。应将不准经商的范围缩小,只在亲王、郡王之间施行,这不是为了限制他们,而是为了防止他们利用身份经商。郡王之后,自镇国将军之下,他们的俸禄都不高,应当允许他们经商、考取京师高院、甚至到海陆军之中当差。若是能立下功劳的,朝廷也可以降下恩旨,让他升爵。如此有赏有罚,岂不更好?这是一。”
  接着朱厚照站起来,“还有第二点,便是降等袭爵的范围要扩大,以往一个亲王,是他的嫡子继承亲王,其余诸子继承郡王。这样不好,从这次改良后,变为他的嫡子降一等袭郡王爵,其余诸子降两等,继承镇国将军爵位。就从朕的孙子开始。”
  大家都是聪明人,这样一来的话,
  一个正儿八经的皇子,要不了几代可能就连一个有爵位的人都没了。
  古代人的生命,更容易有意外,有的人好好的一场风寒可能就去世了,所以这个爵位降起来是很快的。
  不像之前,比如朱元璋的那些个儿子,什么周王、辽王、楚王、代王到现在还有呢。
  “这也是朕有意要几个儿子出京办事的缘由,立了功自然是能封亲王,若是荒唐过度,甚至犯下大错,便是朕的儿子,那也只有一个郡王给他当!”
  这个力度就大了。
  张璁亦有些微微一愣,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陛下有此决心,乃是社稷之福。臣张璁遵旨,这次议政之后,便草拟圣旨,列明细则,并交皇上批后明发。”
  “恩。其他人可有什么异议?”
  这话问出,在场之人大多沉默。
  皇帝一看就是有备而来,所以大多都不敢强出头,不是说贪生怕死到这种地步,主要是为这件事不值得。
  都二十年下来了,天子定了的事更改不了这一点,再笨的人也该明白了。
  “既然如此,那就这样。”朱厚照现在手中有张璁,他愿意干这种得罪人的事,所以自然不必客气,“还有一点,朕想啰嗦几句,此番改制以后,宗室之人入世做事,其中说不准还能有在战场上立下功劳的,总而言之,对于功劳大的,也不能框定了他的爵位,便是一定要降等袭爵。譬如说……朕的这些个儿子中,有一个是要继承大位的,剩下的人当中也会有不降等的亲王。”
  其实也就是清朝的铁帽子王。
  清朝对于宗室中人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成功的,既没有让这群人成为朝廷的负担,也没有哪个王爷能够威胁皇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将其中有才能得人用起来了。
  这的确很不容易。
  既然有此成例,朱厚照自然也就拿来主义了。
  王廷相赞说:“陛下如此做法,等级有序,赏罚分明,是为良策。”
  “不降等的亲王说起来实在拗口。”朱厚照略微想了想,“倒不如就叫一等亲王吧。降等袭爵的呢,则为二等亲王。只分两等。都记好了。”
  “是!”
  这件事虽大,但在大事频发的正德一朝,倒也还排不上号。
  朝堂上只是有些议论,可说要形成激烈的赞成派和反对派的对抗则完全没有。
  主要是因为这次被动了利益的宗室群体,经过上百年持续不断地打击已经没有什么力量了。
  王府护卫没有。
  这二十年,便是一些王府庄田也没有了。
  至于这宗室身份,还不就是看皇帝对你态度如何?对你态度好,犯了错也给你硬捂过去,对你态度不好的,那一切免谈。
  说血缘关系,那朱厚照是最强的一个。
  而实际上,朱厚照就是对他们公事公办。
  这些年来,只要是闹出事,他就让大臣按照实情办理,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总不至于说出他这个皇帝的不是来,毕竟朝廷法度就这样规定的。
  然而这帮吃粮不做事的废物,如果没有身份带来的偏袒,哪个经得出‘公事公办’四个字?
  所以说倒霉的宗室这些年实在不少。
  现在他们没有力量,那自然就是任人随意揉捏。
  这第二个原因呢,就是传统礼教的那一派官员被赶走不少,现在是张璁在位,他用的这帮人讲究的就是一个实用。
  等到议政结束,
  大臣之间就开始相互之间谈论了。
  皇上既然下了这样的圣旨,那从此以后,一等亲王和二等亲王是一个天一个地,亲王和郡王也是一个天一个地。
  如此一来,这爵位可就金贵了。
  所以说,谁会是头一个亲王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7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41/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嫡长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