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嫡长子_分节阅读_第660节
小说作者:皇家雇佣猫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20:00:16
  “今天朕批阅奏疏,竟有六道是规劝朕不要偏信奇技淫巧的。说得直白些,天子偏好什么,京里什么就多。”
  “皇上明见。”
  朱厚照声音压低一些,“你暗中派些人手,分别盯好这些人。像这些骗子,平日里还不好抓,现在纷纷冒出了头,这不是自己送上门来?”
  毛语文瞬间领会了这层意思,面带惊诧的说:“皇上是要?”
  “恩。朕断不会信什么长生不老,或是生死人、肉白骨的,秦皇当年还派人渡海寻仙求药,最后落得了什么下场?再说你看看海的东边是什么,还神仙呢,根本就是一个像地狱一样的岛国。”
  “陛下所言极是。既然如此,臣这就安排人手,只待陛下一声令下,便将这些人全部捉拿。”
  “不急。再看看他们会寻什么人。”
  江湖术士要和皇帝接触,肯定是要通过一些官员。
  可这些人凭什么能见到官员?
  别说三四品了,七品的县令一般人能见到?
  所以不用多说,是这些当官的自己去找这些人的。
  “眼下朝廷在各地清丈田亩,韩子仁还向朕禀报说有些藩王行为不轨,这些事你都是知道的。朕觉得,这些人中会不会藏有他们的人?这样来达到影响朕的目的。”
  毛语文微微摇头,“陛下,微臣觉得虽有些人胆大包天,但也不至到这个程度。”
  “希望没有,但咱们走着瞧瞧。这件事,朕暂不处理,给锦衣卫一点时间,看看当中有没有问题。”
  “是!”
  其实这些问题毛语文还没有碰到,但天子都是思虑在前,等到人家行动的差不多再做,有时候就会很慢了,弄不好还会有些损失。
  现在么,是扼杀于萌芽之中。
  等到毛语文离开,朱厚照摇了摇脑袋,其实有些恍惚,这都是些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治国理政真是叫人头痛。
  而且很多事连他都很意外。
  到了傍晚时,更加措手不及的来了。
  不是前朝,而是后宫之中出事。
  有宦官来报,说是沈淑妃忽然生了老大的气,把秀玉给打了手心关起来了,便是谁劝都不好使。
  朱厚照当然知道,这里是有人知道他爱女心切,还有就是什么人托人来向他禀告,以便可以‘救’出秀玉。
  不管内中是什么缘由,朱厚照没有过多停留,立马就绕过乾清宫,向后宫之中走去。
  沈淑妃一看皇帝也明白了,怕是有秀玉公主身旁的人过去搬救兵,但此时不是发作的时候,“臣妾参见皇上,未能远迎,还请皇上恕罪。”
  “起来吧。”朱厚照背手入殿,坐下之后环视一圈,“淑妃,朕是直人快语,你心中所想朕知道。怎么了,生这么大的气?还打了秀玉?”
  “皇上,非是臣妾无端发怒,实在是秀玉过于顽劣,臣妾让她学《女宪》、《女诫》,她便总是说这些书很是无趣,学来学去就那么几句,可她一个女孩子,不读好这些书,将来如何恪守妇道?如何有公主的样子?原来她还一向端庄,今天不知道起了什么邪性,非要与臣妾顶撞。臣妾一时没忍住,便责罚了几句。”
  朱厚照摆摆手,让边上的下人全部下去,然后走到淑妃的身边,“你是当娘亲的,孩子面前,朕不能驳你的面子,你说了关她几天,那就关。不过秀玉一向守礼懂事,为什么忽然这样,你还是要仔细问清楚。你若不问,朕去问,如何?”
  淑妃道:“臣妾谢皇上,皇上怎么说,臣妾便怎么做就是了。不过皇上万金之躯,莫要去那等所在了。臣妾叫人将秀玉唤来便是。”
  “好,好。你也消消气,你是要她有个公主的样子,朕却不一样,朕的女儿,什么样子朕都喜欢。”
  这话一说,沈淑妃倒是宽心不少,说来说去她是担心皇帝讨厌秀玉,现在看来皇帝还是很重视,这当然还是极好。
  不久以后,这么个小姑娘红着眼眶就过来了,看到皇帝糯糯的叫了一声,“爹。”
  “跪下!”朱厚照故意摆了脸色,“你看看你,将你娘亲气成什么样子?你可知她平日最是在意你,你若不听她的话,她该多伤心?”
  淑妃一听这话鼻头也酸了,到底还是皇帝会说话、会处事。
  秀玉还小,直接就落泪了,“女儿知道错了。”
  “说吧,这次是为了什么?”
  “因为《女诫》实在无趣,都念了百十遍了,女儿不想再念了。”
  “已经念了百十遍了,怎么今日就偏念不下去,难道没有其他的理由?”
  这时候沈淑妃来说了,“陛下恕罪,臣妾刚刚没说清楚,秀玉确实守礼,她也不是不念书,但她要念……要念西洋地理志这样的书,这如何能行?”
  “那是什么书?”朱厚照觉得很奇怪,“还有这样的书?”
  “是侍从室侍从景旸的女儿,景婉编撰的书籍。上面尽是稀奇古怪的异国之事,小孩子看了有趣,爱不释手,但这等闲书读得再多又有何用?”
  朱厚照走到秀玉的面前蹲下,“秀玉,你告诉爹,为什么这么喜欢看那样的书?”
  “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总比戒律好看。”她那小嘴巴一撇,还真有些意思。
  “皇上你看她!”
  “哈哈,倒有几分像朕的脾气。”朱厚照回头安慰起来,“淑妃,孩子嘛,若喜欢看,那就让她看去。”
  淑妃大惊,“可是皇上,秀玉是公主啊!”
  “朕准了,朕喜欢这样的公主,还不够吗?”
  秀玉忽然满是希望的抬起头。
  “不过……你惹你娘亲生气,这是怎样都不对的,哪怕你喜欢,就不能和你爹娘先说?而非要来顶撞你娘?今后那些书朕准你看,可这次受罚你可逃不了。”
  “谢谢爹,谢谢娘。女儿惹娘亲生气,是该受罚。”
  朱厚照自己却不知道还有那种书,这件事连宫里都有反应,看来海禁开驰以后,大明的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了?


第七百五十五章 世界形势
  回到乾清宫以后,朱厚照命人将那本《西洋地理志》找了一本入宫,又将景旸宣在边上。
  这家伙摸不准皇帝的心思,以为自己的闺女犯了不得了的大罪呢。
  朱厚照一边看一边问:“景旸,你那女儿应当没多大吧?”
  “小女贱龄,岂敢得陛下问起,恰是今年,刚好满二十。”
  “喔。”朱厚照心思一沉,这个岁数大了点,“可许配了人家?”
  “额……”景旸心里嘀咕,嘴上还是说:“回陛下,小女已许配了户部左余侍郎家的公子。”
  可惜了,这样的女子不应当嫁人的,嫁了人以后如果遇到不懂她的夫君,那她这些‘爱好’极有可能弄不下去,除非有那样的运气。
  不过转念又想,自己实在是有些‘不顾旁人’,只为了大明、为了国家,就叫人家一个芳龄女子不要嫁人……
  “嗯……”他蹙着眉头慢慢思索着,其实也不是没有别的办法,“这本《西洋地理志》,可有向你请教过?”
  “不敢欺瞒皇上。小女并未出过海,闲暇时作此书一是遍阅《海外图志》等书,将诸多书籍之中的内容细细比对,去除其中明显的错误之处,第二便是求诸微臣。”
  朱厚照点点头,“难道就求诸你吗?你又不是什么都懂的。”
  景旸心里吐泡泡,这话是什么意思。
  “她倒也是想求教于旁人,不过女孩子家家,抛头露面多有不便,因而都叫微臣给拦住了。”
  “难怪,这书里有错误之处的。”
  景旸微顿,“小女见识粗浅,自不比陛下明见万里,臣这就回去让她多加检讨,并命人毁了此书。”
  朱厚照回头继续低头来看,这个年代的人睁眼看世界的角度其实也挺有意思。在这本书中,整体上当然还是没有突破天圆地方,中原地处世界的中央,海外之国都像是偏居角落的蛮夷之国。
  他又敲着脑袋回想,麦哲伦是什么年代完成的全球航行的……时间上应该和现在差不多,不过具体的却记不清。
  此外,书中对于海外的国家其实分的也不是很清楚,只觉得人家白皮绿眼,那都是一种人,这也是不准确的。
  “……对。”
  皇帝出一个字,景旸立马低头,作为父亲他还是很怕皇帝迁怒于自己的女儿的。
  “你不必慌张。朕想说的是,对新事物的认识总是要有一个过程,从模糊的概念到细致的了解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后人不可说前人之错,在这个时代大明有人能有这般认识,还是不错的,什么时候你将人带进宫,朕见见她,秀玉挺喜欢的。”
  景旸只觉得从冰窖入火山,他立马欣喜,“小女本是微末之才,当不得陛下如此赞赏。”
  “好了,不要掉书袋了。”朱厚照又想到了什么,“眼下我大明朝,对海外了解最深的是些什么人?”
  应该不会是这么个小女孩儿吧?
  “江南似乎有这样的奇人,更疯狂者还跟随商船出海。”
  “要不你来组织吧,在京师开个大会,将这些人齐聚起来。一方面是朝廷的态度,朕从来不赞同大明的读书人当井底之蛙,所谓盛世,是要开放包容,海外若有更强盛的国家,咱们便牢记孔夫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了他人,改进自身有何不可?若是没有……唉,反倒显得无聊,朕也会时时寂寞的。”
  景旸只觉得震撼,一代正德皇帝,这般气象真是无人能敌。
  “第二个嘛,读书人既然是做学问,就该求真务实,不能闭门造车、信口胡来,将这些人聚到一起就是此意。朕估摸着现在民间不仅是这一本《西洋地理志》,应该也有其他人在撰书,当然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错误。”
  “陛下所言极是。”
  “你去协调外交学院,再开设一门世界地理的课程,将大会中表现杰出的人留下当老师。将来顾佐的总理外务部要从这些学员之中挑选官员的。朕可不想我大明出去的官员如此的颟顸愚笨。”
  “是。”
  如朱厚照所料,这十来年,民间确实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在了解西洋,景婉能编出这样的书,一是说明信息有来源,二是也有部分受众。
  而如果说前十年是民间自发的话,那么从今年开始,就要以朝廷的官方力量来推动,与此同时各类地图其实也在绘制出版中。
  可以说这一代长成的孩子,只要受过教育,应当不会见识那么浅薄。
  回过头来讲,这本书虽然有错,但其中蕴含的对于世界的认识这个概念还是有了的,
  “尤址。”
  “奴婢在,你搜集几本相同性质的,分送内阁和六部,让大臣们都看看。”
  ……
  ……
  几日以后,朱厚照却是因为另外一件事宣召几个重要的臣子相见。
  因为新疆杨一清的奏本到了。
  这是正经事,不能说笑着来。
  那奏疏王鏊和杨廷和都是看过的,然后又在梁储、何鉴、王璟、王华等人的手上传了一圈。
  朱厚照在他们面前缓缓踱步,并说道:“杨一清在奏疏里总共提到两件事。一个,西州调去了两个汉人卫,他们想再以胡人为基础,设立一个胡人卫。第二,便是现在的关西七卫、除去哈密,应当是关西六卫了,应当如何处置?”
  这里面其实有些奇怪的。
  兵部尚书王璟当即便说:“这关西六卫不就是胡人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6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60/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嫡长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