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嫡长子_分节阅读_第656节
小说作者:皇家雇佣猫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20:00:16
  伍文定眼神一缩,这是将今后的谋划提前告诉他,让他按照旨意行事,不能胡来。
  “是!”
  他走以后,严嵩从角落里走了出来,“陛下。”
  “派你去做人上人,这差使可还行?”
  严嵩微微笑了笑,“陛下有命,臣是上刀山、下火海,哪里还能挑啊。”
  朱厚照深深看了他一眼,“才让你离开贵州,现在又要到更偏的地方去……”
  “臣为皇上效忠,无怨无悔!”
  “唉,日本远离中土,朕是肯定要派一贴心又机敏的人过去,除了你,旁人也不合适。”朱厚照吸了吸鼻子,“朕只一句话,你要牢牢的记在心里。”
  “皇上请说。”
  “日本人心思歹毒、手段狠辣,他们必然以各种方式加害于你,你要做好万全的防卫,万事都要小心。尤其是女子,玩玩可以,异域风情么,朕能理解,但不要忘乎所以,好好的把命留着,朕还想给你更大的官儿做呢。”
  额……
  天子竟然把话讲得这样直白。不管是女子,还是更大的官这些……边上的尤址都露出了一种很玩味的表情。
  严嵩还是义正言辞,“陛下,臣、臣断然不会行那等荒唐之事,请陛下放心,臣日夜所思都会是皇上圣明。”
  “呵,是吗?”朱厚照忽然冷下了脸,转身就走。
  严嵩大惊,他急忙求助于尤址,“公公,您看这是……”
  “皇上如此推心置腹,话都这样直白了,你还要这样不说实话?”
  严嵩恍然有所悟,赶紧追上去,“皇上,皇上。臣知错了。”
  朱厚照停下来,慢慢搓着手,“朕都说了,那等地方要派个贴心的人,你满嘴胡话贴得什么心?还是说你觉得朕会相信你什么乱事都不做?你便把心思都原原本本的说出来,朕还当你是那个严惟中。”
  “是。”严嵩连番叩头,“臣定然不会忘记陛下今日尊尊教诲,也必然有所节制。”
  “行了,起来吧。”朱厚照脸上多云转晴,“不要忘了正事即可。再有,你在日本无官无职的不是很方便,就挂个兵部侍郎衔吧,秩正三品。记得,把日本给朕梳理的明明白白的,银子运出来,商品运进去,在日大明百姓不得受他们侵害,这是三条红线,破一条朕哪怕舍不得杀你,也非得给你来个宫刑,等尤址老迈,你便进来顶替他!”
  严嵩一听不知是悲是喜,总觉得裤裆一凉,完了还得挤出笑脸来说,“谢陛下恩赏,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看他那滑稽的样子,朱厚照有些忍俊不禁,有些忠臣啊太过正经,其实不那么好玩,每日来召见他们挺无聊的,严嵩就不一样,可以玩一玩。
  等到出宫的时候,严嵩还在想,皇上竟然没也有因为他‘坦白’而惩罚他,而是很理解。虑及这里的时候他还生出别样心思:是不是也要给皇上搜罗搜罗……?


第七百四十九章 雄鹰振翅
  正德十一年四月,河套,朔方镇。
  朝廷的旨意已经到了,同意总督王守仁先前上禀的系列事项。
  此次,王守仁准备以宁夏总兵仇钺、朔方镇副将韩十二郎和裴光洵为将,共领骑兵三万,步卒四万,深入大漠千里,远驱蒙古瓦剌部。
  这个裴光洵近两年才冒出头,此人最早也是王守仁所荐,曾经是小旗官,几年来在朔方卫数次巡边之中战斗异常勇猛,因此得以提拔。
  现在王守仁镇河套,整体上按照朱厚照的擘画展开,以屯田、屯兵、牧马为基石,以移民实边、整兵备战为内外的主要策略,最终初步实现了大兵营的设想。
  看起来多少有些类似于后来的李成梁在辽东,即在军事策略上化被动为主动,明军几乎每年都以两三万的精锐骑兵深入大漠。
  这不像是朱棣远征,动辄几十万的兵力,毕竟皇帝亲至,不能冒险。
  现在的河套明军其实在学习蒙古人的作战方式,就是培养士兵的骑射功夫,以精兵而不是大军的方式巡边、远征,这样做好成本控制,以便持续骚扰,不给蒙古各部修生养息的契机。
  火筛逃回大漠以后,虽然仍残余部分力量,但从正德五年之后明军在王守仁的统领下逐步强势,实际上漠东蒙古已经不适合他们再生存。
  包括火筛部在内,原来的土默特部和鄂尔多斯部已先后逐步西逃。
  历史上,他们是被达延汗打败以后不得已向西逃窜,因为西边是瓦剌,为了避开又向南,逃往今天甘肃西北和部分青海地区,这也是导致嘉靖年间哈密从势如累卵到最终被侵占的原因之一。
  现在换了个爹,但命运更差,因为明军在西北同样强势。
  正德十一年的明朝九边,其东边诸镇几乎已经没有太多的防守压力,王守仁是善战,但榆林、大同、宣府等镇的将领也不是酒囊饭袋,在大明国力整体上涨和天子持续加强整兵的情况下,这些地方主将也总是相机出动。
  所以如今没什么蒙古犯边不犯边的事情,反倒是他们一听说哪里有蒙古部落的踪迹,那要赶紧提兵过去抢上一番功劳。
  也就是瓦剌离得他们太远了。
  正德十年末,天子再下旨意给王守仁。
  于是乎王守仁历经几个月的时间准备,提出了集合宁夏兵的设想,在总兵仇钺的率领之下,如今宁夏的四卫兵马也打出了威名。
  王守仁觉得两处合兵,集中力量,最好是一战而胜,哪怕不能大破王庭,也要西驱瓦剌。
  大明清理屯田以后,效果显著,不仅供到朝廷的籽粒数迅猛增长,就是留在当地的粮食也多了不少。
  再加上河套这个大粮仓、陕西逐渐恢复的官牧马场,以及王守仁这个掌舵之人……
  主宰这片草原的力量,现在又是大明了。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
  马匹嘶鸣,旌旗飘扬,帅帐之内王守仁正在拟文,天子旨意已经下来,他作为‘总指挥’,应该立即通知宁夏总兵仇钺,要他按计划行事。
  “十二郎。”
  “末将在!”
  “朝廷来的旨意里,提到了三千套的棉甲。因为时间紧张,制作再加上东拼西凑的才弄出来这些,虽说是杯水车薪,不过也有用作应急,你带人去领。”
  “棉甲?”
  “见到了你就明白了。”王守仁一副儒将风采,“是御寒之物,如今还不太需要,不过战事开始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伤亡,带上,到时候天气一旦转凉就给伤者用吧。”
  “是!”
  “各卫情形如何?”
  韩十二郎现在也长大了,他和大部分士兵不同,成年以后的他非常的高大,说什么七尺男儿,韩十二郎大概要有九尺了。
  “部堂放心,朔方的兵不会有孬种!现下,都争抢着要建功立业呢!”
  “嗯。”
  王守仁心中是明白的,他看得懂天子的所为。皇帝这几年尤其偏爱部分武将,而且喜好开疆,从上到下的在军队之中掀动尚武之风。
  不然裴光洵这样的人怎么被提拔的,虽说他是推荐,可他推荐的人又不止这么几个,最终获得认可的都是有血性的汉子,这种人出来带兵,难道还能带出一群软蛋?
  至于裴光洵本人倒不像韩十二郎这么威武凶猛,他黝黑而胖,肚子偏大,肩膀极宽,像是那种虎虎的蒙古汉子。
  王守仁今天没瞧见他,正想着问问,结果外面有士兵来报,“部堂,裴将军回营了,带了百余俘虏。”
  “俘虏?”
  王守仁放下笔往外走。
  果然看到一个有些横肉,似一堵墙般的将军上前,他虎头虎脑的行拜见礼,“部堂!末将来了!”
  王守仁指着他的兵马身后脏兮兮的一群人问:“那是什么?”
  裴光洵不以为意,“抓的蒙古人,没吃的,要活不下去了。”
  “每再滥杀吧?”
  这家伙看着横,这句话问得他很老实,“末将不敢了。”
  以前这家伙有些嗜杀,所谓杀俘不祥。
  这句话可能制约不到朱厚照,也制约不到裴光洵这等粗汉,不过王守仁还是认的。
  最近几年,随着明朝对草原的挤压,这帮牧民其实过得很惨。
  草原上的生活条件是远不如中原的,不要看着风光不错,实际上环境恶劣,一到冬天就冷得厉害,白茫茫的一片雪地,人吃什么?等到天气转暖了,各种蚊虫叮咬也很折磨,并且除了一些绿洲,大部分还很干旱。
  若是能抢一点明朝,那日子还行,若是抢不成,那就比较悲惨了。
  韩十二郎这一生从军学院到边疆都在和蒙古人打交道,他看到这种情况就很明白了,“草原势若,几近极限,此次我军出征,必可一击而溃。”
  王守仁从来稳重,“不要生此念头,战场的事不到最后一刻都不知结果。而且这一仗必须打得漂亮,京里来了消息,皇上非常想要御驾亲征,若是我们战果不足,朝廷上下便无人能够阻止皇上。皇上万乘之尊,我们怎么能让皇上以身犯险?”
  京里的人的确在动这份心思,甚至王华自己都在给王守仁通气。
  总的来说,皇帝是顾全大局的,如果鞑靼、瓦剌都已溃散,那朝廷再组建大军北征就没有道理,哪怕天子再想,但这等胡闹之事,他们相信正德皇帝是不会做的。
  所以王守仁多少还是有些压力。
  当然,信心也同样有。
  远处的天空飞来几只棕色的雄鹰,它们在山谷之间盘旋,仿佛有一种特别的畅快。
  王守仁深深看一眼,随后下令,“明日出发!”
  大明的铁蹄再度向北掠进,男儿的梦想也终会如雄鹰一样振翅。
  最后出发之前,他给皇帝上了一道奏本。
  到五月末时,朱厚照在乾清宫中才看到。
  他呢喃着,“王守仁已率军走了一月有余,不知道情形如何,更不知他会不会走到狼居胥山。”
  “王守仁行事一向稳重,用兵之道既有正,也有奇,出不了事的,陛下放心。”
  尤址在一旁搅弄冰块,还要给皇帝扇些凉风。
  “朕不是担心,朕是羡慕他,想一起去。”
  尤址不好讲这个话,而且他知道皇帝放弃了的。
  “陛下,奴婢听说草原之上大风大雪是常有的事,还是留在宫里,奴婢们伺候着你,这才舒服。”
  朱厚照现在的确算是比较悠闲的了。
  西北派了杨一清,河套派了王守仁,日本派了严嵩,这些都不是很大规模的战争,三位料理起来绰绰有余。
  只有清田丈量一事,因为过于复杂,张璁怕是会力有不逮。
  不过张璁很懂事,几乎都将问题解决在下面,手段上么……朱厚照现在也只有当做不知道。
  其实很多事就是这么做成的,想要皆大欢喜、完全的公平正义有的时候也不大可能。
  太过于优柔寡断,反而造成难以及时决断,最后付出得代价更大。
  高怀已经上了三份急递,都是张璁在山东动刀杀人,朱厚照则是阅后即焚。
  不过有一点他很奇怪,山东官场惊恐之状已经明显了,为何京师里没有什么动静。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6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56/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嫡长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