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嫡长子_分节阅读_第626节
小说作者:皇家雇佣猫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20:00:16
  “可惜他只有一个孙女,那个孩子多大?”
  靳贵也是见过的,但是他一个老头子问人家姑娘多大岁数,这实在不合适。
  还是尤址机灵,他马上补上说:“陛下,王阁老的孙女今年十四岁。”
  “喔,还很小呀。是否许了人家?”
  “额……”靳贵继续尴尬。
  还是尤址讲,“还没呢。”
  朱厚照又吩咐,“这件事……尤址你记着,若是哪家有合适的少年郎要提醒朕,朕来为王阁老做媒。”
  靳贵和尤址听了都有些动容,皇帝算是服务到家了。
  其实本来他又是赐金、又是赐银的,就是考虑到了嫁妆这一层。
  王炳为官尚算清廉,许多人都以为是靠拍皇帝马屁,这当然是一个因素,可拍马屁的人多了去了,怎么就他拍出来了呢?
  人到了这个关口,朱厚照就要各种成人之美,他虽然提倡清廉,却不可能让自己的阁臣在死后弄的家人都过得不体面。
  消息传到内阁,众人不禁唏嘘。
  此外,皇帝已经展现了自己的态度,
  杨一清先前还抻着,现在也得展现自己的大格局,不能够仍然放不下以往的一些嫌隙。
  于是他领头,各路官员纷纷登门探望。
  王府的门前也开始络绎不绝起来,
  ……
  “皇上也真是厚道人。按理说王炳虽是阁老,大部分也是沾了当年良乡一战的光,可这些年来并无建树,就是这样,还加太子少保,授武英殿大学士。”
  “少说两句,背后编排一个重病的老人,显得你多大能耐?”
  “下官是说皇上厚道。”
  “皇上厚道用你说?你要是但凡做出点儿成绩,皇上也会赐你金银。”
  ……
  王府之内,主要的当家人都成了女人。
  便是他的儿媳和一个孙女。
  这是个可怜之家啊,断绝香火可是很大的悲剧,朱厚照之所以赐得略丰厚,也是迎合这种人们的怜悯之心。
  圣旨自宫中而出,
  王炳儿媳领头接旨,荣衔加身,金银也送了进来。
  传旨的尤址也没有马上走,而是到病床前再看一眼,“王阁老,陛下命咱家带话,陛下希望你尽快好起来,大明还有许多事,陛下想着和阁老一起做。哎……不过阁老放心,陛下不是寡恩之主,且已下旨要为你那宝贝孙女儿寻个好人家,并赐金银以为嫁妆,阁老安心养病就是。”
  或许是错觉,尤址忽然看到王炳的眼睛睁大了一些,然后竟然眨了一下!
  他心中一惊,“孙太医!你快过来看!阁老动了!”
  太医听闻立马冲进来,他皱着眉头搭脉,折腾了半息却仍然是摇头。
  “你别丧眉搭眼!你看阁老那眼神,是要说话啊!”
  确实如此,已经不像先前那般呆滞了。
  “爷爷哭了!”
  一声娇嫩的声音响起。
  于是众人都瞧见,确实有一滴泪花从王炳的眼角流出。
  他仍然不能说话,甚至不能做什么动作,但眼泪先是冒出,一旦出了眼眶瞬间就划下一道泪痕。
  尤址也不知具体情形,他首先一口咬定,“阁老定是被皇恩所感动!方才咱家和阁老说,皇上升他的官儿,还要为他的孙女儿指婚,阁老感动了!”
  “皇上仁德无双,阁老又如何不感动?”
  可惜的是,人在病魔面前确实过于无力。
  尤址临走前去见和王炳的儿媳说了几句话,他是太监,不必避讳男女之别,“方才咱家说皇上要为贵府千金寻个好人家,这是千真万确的,还请王夫人将她的生辰八字告知咱家,咱家好回去复命。王夫人只管等将来皇上钦赐就好。”
  毕竟是阁老家的儿媳,还是见过些世面,立马说:“臣妾叩谢皇上隆恩!”
  “若是可以,回头不要忘记托人递个谢恩的折子。”
  “是,多谢尤公公提醒。”
  “好说好说。”
  ……
  ……
  两日后。
  内阁再次面君就剩三个人了。
  王炳仍然无法开口说话,他的职务仍然在保留,不过保留不了太久了。朱厚照也没有撤他的凳子,现在就是空在那里,摆出等其归为的架势。
  但根据太医的说法,基本已是不可能,只是不做太过让人寒心的事罢了。
  “王阁老忽然病重,这也是无奈之事,先生这段时间就先辛苦些,暂代一下他的职责吧。”
  王鏊当仁不让,“臣岂敢言辛苦二字。”
  “恩,特殊时期,内阁要和衷共济,有什么事情原本是王阁老协调的,你们都要关心关心。再添阁员之事,今年先不要提,等到明年再说。”
  “是。”三人同称道。
  “可有什么其他的要紧之事?”
  略微沉默几息之后,杨一清出声,他从袖口里掏出一份奏疏,“陛下,内阁今早收到一份奏疏,臣想请皇上圣览。”
  “拿来。”
  朱厚照接到手中,还未翻开,看到封面是张骢他便眉头一动,等到真的翻了细看,面容也渐渐紧肃起来。
  “你怎么看?”
  杨一清起身弯腰拱手,“臣以为,士绅为社稷之根本,一动,天下乱也!”
  这件事,了解皇帝圣意的王炳已经躺在床上了。
  如果他在,内阁之中就是固定的有一个重要的支撑力量。
  这就是作用,看似没做过太过具体的大事,但他始终坚定的支持皇帝啊!


第七百零七章 激烈
  这么多年过来,皇帝了解大臣,大臣也了解皇帝。
  从山东到淮安再到南京,抓了那么多豪强,声势搞得那么大,杨一清就是想不知道都难。既然知道了,实际上背后的目的也不难猜。
  因为他很清楚正德从来不做无意义的事,其背后一定隐藏着什么。
  到今天看了这份奏疏,一切就都明白了,是张璁,是免除优免。
  初次的会面不欢而散。
  下去以后,杨廷和总是逃不掉的。
  王炳现在已经卧病在床,那杨廷和就是陪同皇帝南巡、知道一切事情的那个人。
  “皇上确实已经下定了决心了么?”王鏊也怀着略担忧的语气问。
  杨廷和无话可辩,“臣不密则失身,这件事事关重大,无旨下官也不能兴风作浪,还请两位阁老理解。”
  “王炳便不提。”杨一清眼神灼灼的看着杨廷和,“你杨介夫难道就没想过劝劝陛下?不要说陛下心中已定乾坤,周尚文如此受宠,王德辉还不是将陛下劝住了?!”
  杨廷和抿了下嘴唇,他反而道:“杨阁老、王阁老,你们先不忙反对,张璁在奏疏中所言虽有危言耸听之嫌,不过士绅优免本身自有其缺陷,若非是陛下、这几十年该是什么光景,难道很难想象吗?”
  王鏊心说我可没坚决反对,他转而面向杨一清,“阁老,你看……”
  “济之,你该知道此事牵涉多广?正德四年,朝廷清理军屯,当时是西北乱、蓟州乱、山西乱,可以说九边处处震动。如今要夺去士绅优免之权,这可不仅是九边,而是要乱及两京一十三省了!而且大明优待读书人这是本朝的祖制,这要是改了,天下士子对朝廷寒心,这样的后果是什么?咳咳。”
  杨一清越说越是激动,竟是一口气没顺好,咳嗽的满脸通红。
  “阁老,你也不必如此激愤,事情还没到那一步嘛。介夫,你也要理解阁老的用心,这桩事,初次听闻确实心惊啊。”
  杨廷和作了一揖,“杨阁老,王阁老。不是下官要多言,但这句话陛下也会说的。”
  杨一清不客气的说,“你讲!”
  “士绅优免之制,使得朝廷岁入愈减、百姓负担愈重,几十年以后,到那时两京一十三省乱不乱?大明天下乱不乱?!”
  杨一清和王鏊有些震动,他们心里都知道皇帝应该已经和他们都仔细说过了。
  “这话是皇上说的?”
  杨廷和非常聪明,“阁老,陛下从来都是坦荡之人,先前在江南提起只不过事发当时,如今回銮也是和两位阁老在商议此事。虽有先后,但事出有因,并非只对下官讲,而不与阁老讲。”
  “放肆!”
  杨廷和是揣测了他们对天子心意的揣测。虽然有些绕,不过杨一清确实该有生气的理由。
  “阁老息怒。”
  这件事在现代人心中是难以理解的,只是大家都交点税嘛,这有啥。
  实际上在古人的心中,这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我读了圣贤书、有了功名,就是和你们这些狗腿子不一样,我可以见县官不跪,可以不纳税,我高人一等。
  这叫优待。
  而尊卑等级制度又是一切的基础,不公平才是正常的,是朝廷想要的。
  就像朝廷还规定,什么人可以穿丝绸、什么人不可以穿,这是赤裸裸的不公平,而且被所有人接受,公平才不被人接受。
  所有的一切也都是在维护统治秩序。
  如果现在把读书人的这个优待拿掉了,他们就会变得和狗腿子一样。他们就会想,这个朝廷把他们当做狗腿子一样对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6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26/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嫡长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