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嫡长子_分节阅读_第548节
小说作者:皇家雇佣猫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20:00:16
  朱厚照一直心里记着她的事呢。
  好几个月了,宁夏的事再怎么样也该传到她耳朵里了。
  所以他一直在等,好在沈淑妃自己讲了。
  事情倒也简单,宫里皇妃的亲戚,凭着尊贵身份阻挠宁夏屯田清理,当时她正值临产期,朱厚照压下了这件事,还圈禁了那一家人,现在估计也放出来了。
  他怀里的女儿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咿咿呀呀的长得又嫩又好玩儿,“说是你堂兄家,吓得当地官员和朕得钦差都没敢动手。”
  “臣妾罪该万死!”
  天子有威严,只是平常不在后宫逞威而已。
  “你事先知道吗?”朱厚照还在用食指逗弄闺女。
  “臣妾不敢隐瞒陛下,陛下三番两次嘱咐,臣妾也早和家里人交代过。至于这件事,臣妾先前确实不知。”
  朱厚照把女儿举高高,其实心情还可以,只回过撂了一句话,“不知者不罪。你约束好自己家人,下不为例。”
  虽然皇帝讲得轻飘飘,但是这几个月以来沈淑妃确实比其他人侍寝的次数更少。
  原先她自己都闹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知道了则分外着恼于什么家中的亲戚。
  朱厚照呢,也不是要把那点儿脾气向女人头上撒。
  只不过后宫毕竟不是单纯的民间后宅,感情是需要,却也不能少了规矩。
  之所以稍微冷落沈淑妃,不是生她的气,而是要把规矩这条线也亮给其他人看。
  这样,从夏皇后开始,一个个都该知道皇帝的底线在哪里。
  等到火候差不多了,再恢复平常的样子,如此和风细雨、但是同时也把规矩伸张了一遍。
  其实这段时间比较受到皇帝宠爱的还是敬妃和贤妃。
  夏皇后毕竟怀了身孕,现在肚子也大起来了,许多事都不方便。
  贤妃性格娴静,敬妃身材极好,除了看看闺女,大部分时候他还是在这两个人身边。
  至二月二十日的时候,各地官员开始陆续进京。
  内阁和六部九卿的门槛儿也要被踏破了。
  就连侍从室的几人也闲不住。
  最早的侍从丰熙,现在已是福建巡抚,郭尚坤最初外放是在应天府做参政,三年以后,朱厚照调其入广东,做了布政使。
  还有一人——汪献,他的外放不在别处,而是一直配合着少府官员做新入京城百姓的房屋安置等事项。
  汪献在正德二年末升为少府郎中,与南北直隶大道项目平行的项目,就是京师的民房建造,他这个郎中就是做这个。
  早几年的时候,很多流民涌入京师,木制房屋乱搭乱建,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朝廷下定决心解决这个问题。
  几年功夫下来,围绕着藏书园的南城已经是民居、私塾、商业街都很齐全的成熟功能区了。
  可惜最早最早的靳贵一直被皇帝留在身边,舍不得让他走。
  因为靳贵做事仔细,各类文书、奏章他整理得井井有条,主要他还记得住,差不都就是朱厚照的‘度娘’了,这种人走掉,皇帝都会有些不适应。
  所以要说重要性,那还真讲不好。
  外放担任巡抚当然是一片坦途,可一个皇帝都离不开的人,那还能差了?
  再加上靳贵本身年纪最大(47岁),弘治三年就及第的他也比其他人都早,还是第一批进侍从室的,所以这些人相聚,怎么样都是以他为首。
  靳贵也讲究,人人都要请他吃饭,最后他干脆把这几个人全都邀请到自己家来。
  他一开口,其他人也就不好拒绝了。
  于是约好二月二十四日晚,靳府开门迎客。
  景旸对此是很重视的,他已经穿好了官服,但还要回到家请府里的人再仔细的整理一番。
  他的夫人因为熟悉他的作息,本来已经给他熬了鱼汤留待午夜时喝的,结果现在也用不上了。
  景旸的父亲在广州做过官,门当户对嘛,他的夫人也是官宦家子女,不仅气质绝佳,而且也懂得世事,在他出发以前还鼓舞:“夫君虽然有才名,也有翰林院、侍从室这样难有人匹敌的经历,不过今天晚上,夫君却是最新的新人了,而且那些老人们皇上将来都要大用,说不准要在朝堂上共事几十年。”
  景夫人这么说是有理由的,
  因为景旸少有才名,有他父亲的关系所以他的文章能得一些当朝大佬点评,据说梁储和当时的程敏政都曾夸奖过他,再加上他二十来岁就中进士。
  所以景旸其实是很骄傲的一个人,不骄傲,他也不会有那种不睡觉都要干活的脾性,这么做就是为了要争最好。
  “为夫知道。靳贵得皇上重信,丰熙则有开海之功,他们为夫都是打心底里敬佩的。”
  言外之意,汪献、郭尚坤等人也没做过什么了不起的事,至于谢丕,他是谢迁的儿子,更不必提了。
  景夫人就是担心这个,“其他人也都很有才的,夫君难道怀疑皇上的眼光?”
  景旸一笑,“不必担心,便是心里有什么想法,我难道还是囫囵不管都说出来的蠢笨之人?迎来送往的客套话嘛,不难。”
  景夫人白了他一眼,随后说:“不过夫君的想法还是对的,与他们交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可惜今晚的书便读不了了。”
  就是上次皇帝要他讲盛唐,因为很突然,没有提前准备,其实讲得没什么问题,但他自己下来以后一回想就觉得还不够好,于是又开始自虐一般的自我要求。
  现在他每日回家都要读书的。
  “今日的事也重要,便是少读一晚也不打紧。夫君尽管去好了。”
  对于景夫人来说,这便是相夫教子、岁月静好。
  景旸身有功名,还入侍从,每日得皇上召见,并且朝无奸佞,外无强敌,这是多少年来都难得的盛世光景。
  她本人也是托付得人。
  嘭!
  人在院落,便能看到外面烟花升起。
  每次大朝会前,便是京里最热闹的时候了。
  “娘,我们都收拾妥当了!”
  走出屋子的是她两个孩子,大的是哥哥,十五岁,小的是妹妹,十四岁。
  今天景旸允了他们到不夜城去热闹一圈的。
  不夜城的灯火更加灿烂,挂在墙角的灯笼那都要连线成网了。
  每年这个时间点,差不多要开始到最热闹的时候了,因为各路官员入京虽说不能拖家带口,但是一些随从还是要的,而且经过几年的发展,除了官员,一些商人也开始凑大朝会的热闹,商机多是一方面,另外也是想获得最新的消息,正德皇帝颁布了不少新的政策,其中踩对了步子发财的人也不少呢。
  所以当景家一行人入不夜城所看到的景象,那真是叫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表演喷火的卖艺者一再的提醒路人要往后靠。
  除了这些玩的,不夜城中的新奇事物不在少数。
  其中有一家海外展馆是梅府的产业,它主要是展出一些海外事物以及航海当中所遇到的一些东西。
  因为海贸的利润巨大,导致大明这个小农经济体一样能分化出上层人物对于海贸的高需求,而有这个需求就得有人,如何才能有人?
  那当然是多管齐下,让内地的人增加对世界的了解,激发他们的兴趣。
  海外展馆一共四层,其中有船只、火炮模型,还有一些介绍外海岛情况的书籍,以及一些画作,画上的人深目高鼻,画上的海洋一望无际。
  景夫人还好,她来过,她的儿子也来过,但她那深居简出、养在闺中的小女儿景宛却是第一次看。
  这一看,便被深深的吸引。
  “妹妹要是想看,便看这本《海外图志》,这是花了好些心思,请了不少画师绘出来的,其中提到的海岛都是有图的。”
  景宛立马拿到手中,“它多少银子?”
  这个问题逗笑了她哥哥,“这个只用来展,不卖的。”
  景宛失望,还追问,“为何不卖?”
  “说是这么多的插图制作起来不易,成书一本就已经耗费了不少心思了。而为了让更多人看到,就不能被一两人买走。”
  景宛觉得不对,“如果为了让更多人能看到,就该卖的。也不是人人都有机会来京师和不夜城。”
  “嗯……好像也是。管它呢,反正你先看完。”
  景宛只觉得置身于另外一个世界,上面提到的许多事都与大明不同,很新奇也很有趣。
  可惜她不能够待太久,得跟着她的娘亲继续往下走。
  路过一处小食店,便能抬头仰见对面二楼的酒楼之上,有三五‘狂生’纵酒论道。
  以往她不是很感兴趣,不过听到是说些海外的事,于是央着她的娘亲到这间小食店的二楼找个桌子坐下。
  现在不夜城是厉害了,街道两旁的店铺原本沿街平行而设,但现在在合适的地方已经建起了悬空的木头拱桥,上面再挂上灯笼,人也可以行走,当真是繁华。
  这热闹所在,缺不了肆意的年轻人们。
  天空的烟花照亮这些人的豪情,景宛坐在对面,就听到有人说:“天子有言,既是天朝上国,何惧与海外之国接触?既是施行仁政,何惧百姓受其蛊惑?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我泱泱大国,处处优于人,如此盛景,民心向背还需多言吗?”
  啊,这话当街能叫出来,其实有些令人震惊。若是在开海前,谁要这样鼓吹,那肯定是要打倒的。
  至于这份自信,也是最近两三年才有。
  时间尚短,因而有人坚持老传统,“既然处处优于人,又何必与其交往?海外夷民不识教化,动辄言利,这样的民,交往多了有何益?”
  “不交往也成,出银子买咱们东西也是可以的嘛,哈哈哈!”
  景宛听了觉得有意思,至少比她在家里天天做女工有意思。
  于是她就想着可以拜托自己这便宜老哥,到时候多找些这类东西给她看。外面的景色美丽又震撼,若不能看,岂不可惜?
  ……
  ……
  靳府今晚也热闹非凡。
  北直隶分田以后,几十万户百姓、上百万人又能过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了。
  其实当人活得像个样子以后,就会有肉吃。
  这是个规律,你要兵荒马乱的,人都啃树皮,哪家还养鸡、养鸭?但是百姓的日子好了,那家家户户都围个小鸡圈。
  好养,还可以下蛋,下了蛋又是一笔银子。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原本的流民变成了劳动者,劳动了就会有收获嘛。
  所以一个社会的流动就是这样。
  到正德五年,就连一向清廉的靳贵也能用鸡肉、鱼肉招待客人了,那一盘盘菜油光满面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5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8/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嫡长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