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嫡长子_分节阅读_第362节
小说作者:皇家雇佣猫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20:00:16


第四百零三章 严阁老!!
  皇帝举起屠刀,没有人真的可以阻止他撤去两淮都转运盐使司,
  圣旨真的出来以后,其他地区的盐运司都大为震动。
  一来,本朝盐业都是官营,现在朝廷改了新制,竟将盐场的经营权作价卖给了私人,这看起来可是块不小份的肥肉。
  按照新规,拍卖的价格按照盐引产量来定。
  平均下来,一处年产三万引盐的盐场若要拍卖下来自己经营,就需要支付15万两白银。
  这个数字盐商们拿得出来。
  正德元年的九月,盐场拍卖正式张榜,自京师到两淮,再到两浙都为之侧目。
  当然,盐运司忽然被撤掉,一样具有震撼感。
  消息来到浙江,两浙的一些个盐商上门拜访梅可甲,
  到山东,山东运司自己清查了几起贩卖私盐的活动,还呈递奏疏到京师。
  但这次在朝廷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动静,
  其实积欠的盐引,除了有两淮盐,还有两浙盐、山东盐等,但这次朝廷只兑付两淮的盐引,这让持有他处盐引的盐商们心中难以平衡,
  不过盐政改革,还是如此大的改革,一定是一步一步来,就像取消马政里的民牧,朱厚照也是渐进式的搞。
  他在改革的程度上很深刻,在进度上却相对保守,这就是后世所谓的稳重求进。
  其他运司递到宫里的奏疏倒是说什么的都有,
  甚至有一种乱七八糟的态势。
  内阁后来建议,朝廷要明旨严令,除两淮盐场外,其他各处盐运司及盐课提举司一切事项照往年依旧,任何人不得轻易改动。
  朱厚照同意了。
  他甚至没有去追山东盐的私盐之案,因为这种制度设置就给了私盐的空间,他这辈子别的事都不干,只查私盐,到死的时候保证天下还是有私盐。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盐之一事,获利甚重。朝廷将盐场的经营权拍卖,即便有些变数,想来欲尝试者也不会少。拍卖之法,定会大成。”
  大成则九十万两白银入国库。
  轻轻松松超过往年两淮的盐课,而且不要设置那么多官员,以前一会儿派巡盐御史,一会儿又要防止灶户改籍,行政成本实在是大。
  不过盐场的拍卖也会有另一个问题。
  “有勋臣、宗王来问,朝廷新的盐制,是否准允他们也参与?”
  皇帝在射箭,
  边上都是他的宠臣,顾佐、陈季立,以及刚刚以‘出淤泥而不染’一跃而进入京官行列的右副使游思孟。
  游思孟是刚满四十岁的中年人,皮肤黢黑,个头也矮小,看起来一副老实模样,眼神还似乎呆呆的。
  如果不是这次查一下这案子,这样的人一辈子都不会得皇帝召见一次。
  但就是这么个默默无闻、又显得平庸的人,能在那样的大案里守住廉洁,的确不容易。
  朱厚照并不觉得他一定有很强的能力,可规规矩矩,进取不足守成有余,这应该还是有的。
  “不许。”
  朱厚照很干脆的答了那个问题,
  “勋贵也好,宗亲也罢,他们本就已经领着朝廷的俸禄了。朝廷行拍卖之法,是为了充盈太仓库,他们呢?最主要这些人参与进去,极易破坏平衡。到时候新法坏在了他们手中,朕是杀人还是不杀人?”
  顾佐顺水推舟,“若是陛下心意已定,微臣以为当行旨天下,使中外闻之。”
  有圣旨这面旗帜,
  拍卖所拒绝的时候才有理由充足,否则天天拒绝侯爷、王爷……压力也挺大的。
  这个没问题。
  “这道旨意朕可以写。但拍卖所也要注意甄别那些商人背后的关系。更加注意,不可同流合污,一旦坏我新法,那可不是脱层皮那么简单。”
  三个人心里震颤。
  “臣等不敢。”
  朱厚照点到为止,转而问道:“拍卖所尚缺一个正使,礼卿,你可有推荐?”
  顾佐想了想拒绝了,“微臣每日奔忙,接触的大多还是少府之内的人,要说合适的人选,一时也难以说出。况且,拍卖所正使,这是圣心默定之事,微臣确实没有想过,还望陛下恕罪。”
  皇帝听出来,顾佐也是想要把手中的东西分一点出去了。
  不能什么都占。
  “朕知道了。”
  这件事他的确要好好考量。
  用人,是他作为皇帝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了,且拍卖所又是新衙门,人没还找好,很容易变得麻烦。
  但这个人不好选,
  受他信任的大多都已身居要职,这个正使就是个正五品的官,总不能叫杨廷和、王琼这些二品、三品的大员去兼任。
  而其他一些小官,似乎也不能完全理解他的意思。
  而且这个职位其实很考验人,因为是新东西,就要求此人要足够机灵,足够听话,一方面皇帝的意思当事,而不是天天给他提各种老古板的意见,同时还要有能力能够应对新衙门里的新问题。
  其实把这些要求一列,
  能让朱厚照放心的,也就只有一个人了。
  只不过没想到这么快,弘治十八年乙丑科之后,他进入侍从室,如今也就一年多的时间。
  皇帝送走了臣子以后,自己缓步往乾清宫走,到门口时,他见到靳贵和严嵩正在里面整理文书。
  “靳爱卿。”
  熟悉的声音出现,惊了靳、严二人,他们急忙过来跪下,“参见陛下。”
  “免礼。靳爱卿,你出来。朕有话对你说。”
  “是。”
  严嵩有些疑惑的看着这一幕,皇帝这样叫人,还是很少见的。
  乾清宫外,太阳已经不再毒辣,秋季的温度甚至有些让人觉得舒服,皇帝在前面走,靳贵在后面跟。
  “你觉得严惟中,此人如何?”
  “回陛下,惟中任事勤勉,为人稳重,臣望之,有栋梁之才。”
  “汪献走了,谢丕暂离,两三个月内不会回来。严嵩,朕也要派走了。这四个人里,你最先来,却可能要最后走了。”
  靳贵略有惊慌,撩了官袍跪了下来,“微臣甘奉王事,惟尽忠履职,从不曾有过他念,陛下如此说,实在折煞微臣!”
  “你是个话不多的人,平日里就是朕与你也只有寥寥几句。今日却要听你几句肺腑之言,你如实说,当真没有怨言?”
  靳贵还是一样的话,“陛下一代明君,臣于御前侍奉,天下人羡慕的多了,怎会有怨言?”
  “那么严惟中走后,还要再进两人,你可有合适的可以举荐的人选?”
  “陛下是了解臣的,除了手里的事,其他的人微臣不愿意多琢磨。”
  “你倒是活得轻松了……”朱厚照别有意味的讲出这么一句,
  其实简单的人也有简单的好。
  他也可以简单的来。
  “你回去吧。另外……”
  靳贵低着头。
  “威宁伯去世了,你代朕写个悼词吧。送到龙案上即可。”
  “臣遵旨。”
  是的,
  朱厚照想来想去,还是严嵩合适。
  虽然说忽然间让他离开侍从室有些早了。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事情、挑战摆在眼前,有合适的人而不用,那不是笨蛋么。
  至少严嵩一直在他身边,知道他对于盐政的态度。
  此间事了,他得回乾清宫,等待被号脉。
  八月时是谈大夫和莘惠来的,这次换了葵儿姑娘。
  而到那边的时候发现只有葵儿姑娘。
  她还是一如既往的美丽,葵儿个头高呢。谈大夫从小将她养大,不知道是不是搞过什么药浴啊、吃了什么补品之类的,
  总之她蜂腰细腿,双峰耸立,一身素雅的淡绿裙装衬显得身子极为修长,站起来,不比他这个男人矮多少,要知道他常常运动,吃得又足,可也有一米七多了。
  “民女参见陛下。”
  “平身吧。谈大夫呢?怎么就你?”
  “回陛下的话。师父去了永寿宫。”
  “永寿宫?”
  “师父说陛下病已痊愈,龙体康健,只是每月随诊。而永寿宫那边……”
  “喔,朕知道了。你不用解释了。”朱厚照心里已经有数了。
  自从大婚之事提上日程以后,梅氏姐妹就开始急了,她们是真的很想来喜,怀笑还好,毕竟有过。妹妹怀颜则不知道怎么回事,肚皮子一直也不见动静。
  前段时间,她们两人还上当受骗,去做了‘法事’,其实也是出于这种心理。
  “两位贵人天生吉相,陛下也是百姓爱戴之君,以后的福气一定会有的。”葵儿姑娘说着安慰的话,因为她看到皇上好像有些出神。
  但她不敢细看,匆匆一眼,只觉得少年天子,意气风发,眉宇之中藏有锐气。
  皇帝伸手到她面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3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2/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嫡长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