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嫡长子_分节阅读_第328节
小说作者:皇家雇佣猫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20:00:16
  叶奇军也被绑了起来,送到叶瞰的面前,
  “家中只有女子,没有儿子,”叶瞰笑眯眯的,“提前收到了永康侯不好的消息,让儿子溜了是吧?”
  “小人就只有女儿,没有儿子。”这话回的冷冰冰。
  过了会儿,
  有一百户过来禀报,“千户,地窖倒是打开了,但没银子,只有两箱盐!”
  叶瞰起了火。
  他是一定要多找银子的,因为盐商在所有人的概念里都是有钱的,如果抓了这些人,抄了这些家最后却找不到大笔银子,
  他怎么向毛副使解释,毛副使又怎么向皇上解释,
  皇上会不会怀疑,是他们这些人在其中动了手脚。
  尤其是他见过宫里的公公。
  所以扬州这些事最好就是一封奏疏上去,几十箱银子也抬到国库,皇帝说一声知道了。
  否则,夜长梦多,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叶瞰伸手捏住这个富商的下巴,“你们这些人平日里人模人样,这个时候本官倒要看看你是不是个男人。”
  叶奇军一副很懂的样子,他说:“都是为别人卖命,你我都知道,我们得不着多少,就是有,也都被送到永康侯府了。再说了陛下有旨,锦衣卫不可擅用酷刑!你难道敢违抗圣旨吗?”
  叶瞰冷笑,“圣旨还说不准贩卖私盐呢,你听了嘛?一个官身都没有的低贱商人也敢和本官提圣旨?”
  少个人说实话叶瞰可以接受,反正一抓几十个,少了一个朝廷怎么会追究?
  但地窖是空的,这绝对不行。
  “有意思了,真当朝廷抓不住他们。”


第三百六十七章 除爵
  其实,所谓的锦衣卫不太敢收银子,大概是因为朱厚照知道什么叫‘执法权’。有这个权力而不贪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吏治败坏是最头疼的事,因为不管皇帝想出多少妙计最终去执行的都是官员。
  这些人,过不了几关就倒,这皇帝当的得多心累?
  所以‘执法者’本身也要人盯。
  “朕这个人的脾气你们是知道的,盯上了一件事,无论如何要有个结果。朕知道,扬州是花花世界,过去的人很少能在那里的胭脂粉气面前撑住,也许不管派多少人,到最后都会多多少少夹点私心,跟朕说些真真假假的话。反正朕又不在扬州,朕怎么知道?你们说是不是?”
  毛语文和韩子仁都低着头。
  他们现在心里都担心,
  皇帝对民间、官场上的那些猫腻了解的异常清楚,现如今扬州什么情况,他们也担心……担心自己的人出什么纰漏,
  到时候他们作为副使肯定会在皇帝面前减分。
  “陛下是天子,尽知天下事。扬州的事,瞒不过陛下。”
  “天下事朕也不是全知。原本朕在犹豫要不要启用顾礼卿,后来想到你二人也是朕深信之人,做事一样稳重,扬州的事再大,有朕为你们做主,又有什么可怕?”
  两人其实从皇帝的语气中听出了一点担忧。
  毛语文说道:“陛下放心,此事用不着顾侍郎。锦衣卫原本就是一把刀,若刀不锋利,留之何用?”
  “朕相信你是锋利的,但杀人,谁都会杀呀。”皇帝略有叹息,随后从他们两人面前离开。
  最后的话有些高深莫测,让他们两位不得不细加琢磨。
  其实要前后结合一起听。
  所谓杀人都会杀,就是说有皇帝撑腰,哪个人当了锦衣卫不敢杀人?
  关键是要让皇上信任你。
  两人回去之后心里都不是很有底气,所以大概在筹谋着同样一件事情,
  ……亲自去扬州。
  而他们两位出宫的时候,正巧撞见永康长公主入宫。
  宫中那件不喜事,他们都知道。
  怀了龙种又小产,这也算是命了。
  所以近来后宫求子,实在也是正常情形。
  乾清宫,朱厚照盘腿坐下,翻阅奏疏,
  他的姑姑永康长公主就在他左前方,行的还是大礼。
  “姑姑是自家人,以后称谓、礼节都可以简单些。否则便没了家里人的感觉。”
  永康公主仪态端庄,说:“是。四五日前臣与两位贵人拜了送子观音,今日又去算了一卦,乃是火地晋卦,原是大吉之相,但算卦之人说,若要生子女延其种,还要有些的机缘。”
  朱厚照抬头,“什么样的机缘?”
  “说是积德积福。”
  “积德积福?”
  那不就是不要杀生,留人之种?
  有上次永康长公主来说永康侯之事,朱厚照相信她。
  只是略微觉得这个卦有些巧。
  “姑姑,此人算得准么?”
  “准的,当场有几人,他能看其过往,算其将来。便是臣这样微服去的,他也算得准。”
  朱厚照不知道这里面是什么手法,不过这种东西在他看过的各种骗术之中实在是小场面了。
  当然也无所谓,兴许就是江湖术士口才熟练些,混些银子过生活。
  反正说点吉祥话,女人听了觉得心里舒坦这也行。
  这不是什么大事。
  到了午后,
  韩文、闵珪、英国公和张敷华递条子入宫。
  韩文奉圣旨清盐法之弊,永康侯、南宁伯都由其审理。
  其实除了这些案子,近来较大的变化,便是许多勋臣将盐引退还到了户部。
  “此次朝廷大论盐法,许多人这才了解其中真相,也深知陛下忧国之深。为孝敬君父,以英国公为首等十余公侯伯爵退还盐引计两万余……”
  朱厚照面色不变,
  什么孝敬君父。
  还不是因为永康侯被抓起来了。
  “先不要入库。”
  众人抬头,不理解皇帝的话,盐引就是钱,钱还不入库?
  哪想到皇帝说:“盐课之案刚刚开始,什么人涉及贩卖私盐,什么人不涉及,这事儿还未有定论。涉及的,便不是退还盐引这点事。不涉及的,户部还是照常将盐引还给他们。这些盐引大部分都是先帝所赐,而先帝赏赐,必有缘由。再说,朕不缺这点银子,也断然没有送了人还收回来的道理。”
  “英国公。”
  “臣在。”
  “你不要多想,朕信任你。只是这道理,要讲清楚的。”
  “是,陛下处置极为妥当。”
  “永康侯和南宁伯的案子怎么说?”
  事涉勋贵,要怎么定,的确要他这个皇帝开口。
  “回陛下。”韩文将案卷捧在手里,并说:“永康侯已招认其通过占窝、卖窝等方式操弄盐课以及贩卖私盐等罪状,案卷上他署了名,画了押,请圣上过目!”
  刘瑾将其接过来,捧到皇帝的面前。只不过皇帝没有立即打开看。
  “南宁伯呢?”
  韩文又拿出一个案卷,“亦是如此。还有户部山东司郎中、主事等一干官员四人,他们皆已伏法。另外,永康侯一直乞求,想要见陛下一面。”
  “他们都涉及贩卖私盐?”
  “不错。这几人是臣等几人一同审理,英国公和闵尚书等人皆可为证。”
  朱厚照摆摆手,让刘瑾往一旁靠,“那案卷朕就不看了。怎么处置圣旨都已经写好的。”
  皇帝这样说,众人都有些没想到。
  看都不看,这是什么意思?
  “那永康侯……”
  “不见。”朱厚照跟他不熟。
  盐课这件事,
  他是一定要硬查到底了。
  一来他对朝局的掌控已经允许他做这件事,现在可不是几年前。
  二来明朝中后期的盐课岁入都在两百万两以上。
  这还是带有那么多问题的情况下。
  若是仔细整顿,旁的不说,翻个倍总该是可以的。
  而他提前筹谋几年,放个梅可甲在浙江,一年又能有多少银子?一般的时候八十万,好的时候一百万。
  这就是四五个梅可甲,上哪儿找去。
  所以无论如何,朱厚照也不会轻易就给忽悠过去。
  这开头第一刀斩永康侯,也是断断不能改的。
  皇帝要杀人,没有那么多的困难,所谓的侵犯这些人利益……侵犯又怎样,起兵造反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3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8/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嫡长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