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嫡长子_分节阅读_第117节
小说作者:皇家雇佣猫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20:00:16
  “都起来吧。”朱厚照摆摆手,兀自走了进去找了个椅子坐下,说道:“明日,本宫就要下旨将在外营造的京营全部召回了,此事拖不得,缘由你们也知道,不得已,叫阁老和各位尚书连夜制定整军的具体方略,辛苦各位了。”
  这些年来弘治皇帝虽然也体恤老臣,但也没有亲自到内阁来慰问过,殿下开口说明来意,是怕他们太过辛苦,这话也是暖心之语了。
  其他人还好,要么是重臣,要么是老臣,皇帝总归温言过几句。但韩文年58,在这里面算年轻的,又是初拔为一部尚书,于太子这的这番话很是感动。
  “为人臣子,本就应肝脑涂地,太子这番话真是折煞了,臣韩文愧不敢当!”
  “不不不,你们都当得起。都是朝廷的忠臣。”朱厚照笑着道:“本宫已经叫人去了御膳房,叫了几碗小米粥,天气寒冷,夜里更甚,到时候各位先生就以粥暖肚。”
  “臣等谢过太子殿下!”
  朱厚照目光扫过这里的人,一年多的时间,这些聪明人多多少少也该看透他这个太子了吧?
  政治上的对错,有时候是没办法的事。就像马文升、吴宽,谁也不能说他们就是那种坏透了的臣子,可局势使然,
  那种时候不要说一两大臣了,就是皇帝的亲属,皇帝也只能割舍。
  而诸多风波之后,这些人还在。
  朱厚照不禁一番感慨。
  但他这个位置,注定了他即便想流露情感,也不能当着这么多人。
  他最后眨巴眨巴眼睛,说:“好了。你们……你们都忙吧。我就不耽搁你们了。”
  “是。臣等恭送太子殿下!”
  走到门口的时候,朱厚照背对着他们,开口讲:“你们都是大官儿了,这时候要想想自己当初读书时的理想,想想自己在史书上的名声。本宫注重的是实效,在本宫这里,什么都不如为百姓做件实事更重要。”
  “殿下英明!”
  几个老头儿在皇太子走了之后起身,但第一时间大家都有些沉默,一来是没想到太子会来,二来是没想到太子最后会说出那番话。
  屠滽先打破了这个安静,“自古以来,洞明世事甚于殿下的,不过双手之数。”
  韩文本来还觉得有些困顿,现在只觉得精神饱满。
  “大明,三十年无忧矣。”
  其实三十年只是个概数,毕竟弘治皇帝还在呢。
  这里只有王越有一番淡淡的忧伤,“可惜我王越已是暮年,天若假我二十年之寿,我必定为殿下靖平北境,创下不朽的功业!”
  刘健心说你还是算了吧,
  以你那性格,你要是年轻二十岁,也落不得好处。
  倒是他不一样。
  他先前的计划都已经慢慢在实现了。
  他与太子是配合得起来的。
  “不多言了,快些商议好这些条陈吧。看时间,马上就过了亥时了。”
  ……
  ……
  第二日上午,
  太子以监国的名义,在奉天殿早朝。他的位置是在龙椅边上,但一样可以俯视群臣。
  “孤遵从父皇旨意,列为监国,幸赐英贤为孤之辅。闻之,京师为天下之根本,京营为京师之根本!岂能不加操练,以备不测?!今,以东宫太子之令,命因营造之名被派出的京中各营,立即回京待命!一应工程事务全部停止!但有阻挠者,立斩不赦!内阁、六部及大理寺、通政使司、督察院并商之实施方略一并附后,务使遵照执行!不得有误!”
  这道旨意真的在早朝宣布的时候那真叫荡气回肠!
  因为谁也没有想过,太子真的有胆魄做出这样的事!
  “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虽然和万岁还差了一点。但重点在于喊出来的那气势!
  而朱厚照也更加真切的有了一种“掌天下之权”的感觉。
  之后,旨意在《明报》上同步刊印。
  消息一出,满京师的惊呼之声,
  尤其现在还是会试之前,京师里什么陕西馆、江西馆、福建馆聚满了来科举的士子。
  他们奔走相告,大力赞扬太子的善政!
  在京的官员,进了衙门也大多议论此事,而风向自然是给太子竖起大拇指。
  在京师的士子当中,
  有一个叫唐寅的最为出名,他也是应天府的解元。因为江南文胜,胜于北方,能在那个地方拿解元,基本上中个进士还是问题不大的。
  所以别人都在紧张备考的时候,唐寅和他刚认识的好朋友徐经忙着驰骋于都市。
  入京后不久即听闻了东宫太子的种种事迹,今日又有这样一份畅快人心的明发旨意,唐寅忍不住胸中之畅怀,直接泼墨挥毫,一篇盛赞太子的雄文即出。
  这个人有个性,一般人有了文章,你自己收着或者叫一两好友评论评论也就算了,他不。他到了京师之后听闻有一个叫《明报》的东西,因为记载了很多有趣的信息,所以京师里不少人在购买。
  他也翻过,但留下一句‘如此文章也敢卖钱’的狂妄之语。
  紧接着,今天他就拿着自己的文章到《明报》的总馆的所在地,
  “江南举子唐寅今日特来拜馆!请《明报》总编辑张成用一见!”
  倒不是他唐寅狂妄,他这个名字在京师之中还真有几分名气。去年年初,詹事府冼马梁储被派往应天府主持乡试。
  碰到了这个唐寅,留下一句:士固有若是棋者耶?解元在是矣!
  意思就是,这么个有才的人,解元一定是他了。
  回京之后,梁储也在和众多老友的洽谈中谈论这个人,说此人是大才!
  因而唐寅是有些名声的。
  张成用自然也是听说过这个名字,所以一个未来的进士上门拜见,正常人会怎么做?
  开门迎客呗!
  所以张成用备好茶水,以贵客之礼接待了唐寅。
  “唐兄之名,在下在你还未来京师之时便已经听说,将来两榜之中必有唐兄。所以……说实话,在下还真想不到,唐兄为何今日要找上在下?”
  “张总编辑,唐某此来乃是送你一篇文章!”
  “喔?”张成用目光之中神采连连,像唐伯虎这样的有才之人,如果能为他写上一篇文章,他当然是乐意的,“唐兄可否让我先行一观?”
  唐寅颇为自负,直接就把文章给展到他的面前。
  张成用虽读书不行,但字还是认识的,文章一开头还好,后面则有所不同,仔细一瞧是奔着称赞太子去的:
  “……今太子博纳多容,海渟岳峙,学无常师,惟德所在;恩无所私,唯德所亲;观士察人,秋毛无失……太子所行,晏然休著,皆群下所常吟咏,诚不复须臣赞扬懿美……”
  张成用看完抿起了嘴唇,看来殿下在天下士子心中的威望确实是日渐提升,竟能叫人写出这样的肉麻文章,京师里夸赞殿下的人也到处都是,可说是深得人心了。
  ……
  ……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锦衣卫千户毛语文入宫,老实跪在了太子面前。
  “今天找你来,是要你办三件事。一、你派人去盯着寿宁伯和建昌伯,最好是能够在他们的府里插进去人手。本宫要知道哪个晚上是哪个小妾在给他们暖房。”
  毛语文有些桀骜不驯,但在太子面前他就是个乖宝宝,“是!属下谨遵殿下旨意!”
  “二、你去摸一摸,寿宁伯和建昌伯这些年侵占了多少民田,要有事件、日期和数据。”
  “是。”
  “三……”朱厚照看向远方,幽幽的说:“暗中,替他们寻个仇人吧,要像你一样,不怕死的那种。”
  毛语文再次深深叩头,但这次他不是说是,而是讲,“殿下若有不便之处,属下,愿替殿下行……不忍之事。”
  他能讲出这句话,朱厚照没有料到。
  毛语文等了会儿,却没等到太子说好还是不好。这让他心里有些打鼓。
  太子殿下的心机妙算,当世无双。这种不说话,还是叫他害怕的……害怕自己说错话。
  “你下去吧。”
  这话更叫他不解了。
  但毛语文心中本就已经害怕,于这句话更加不敢稍有违背,只能立马照做,多余的一句也没说。
  直到出了东宫,他才长舒一口气,双掌一搓才发现已是有不少汗水了……
  刚刚,真的多言了,以后可不能这样。
  毛语文在心中告诫自己。
  那,可是太子啊。


第一百三十七章 整军开始,上直亲卫
  河间府兴济县。
  二月的北方冷风如刀。
  便是这个年代的树木多些,也大多是光秃秃的大树,偶尔才会看到一些绿色。
  来自京师的旨意一到,在兴济县负责给张家修建府邸以及负责修建崇真宫的武功左、右卫、永清左、右卫等士兵立即被集合整训,并准备开拔。
  武功左卫的指挥使名为宋士明,他也是世袭得来的指挥同知的职位,熬死了原来的指挥使,他便接着升任了。
  武功中卫、武功左卫、武功右卫这三卫原本主要也都是工匠,就跟有些负责仪仗一样,不是所有的亲军都是打仗的。
  国家承平,他们这些人派不上用场,也不知哪个天才灵光一现,从成化年间开始就让他们这些人当建筑工。
  其实老实说,只要给军饷,似宋士明这样没什么理想的人,让他干什么都行。反正他也不亲自干。
  就是亲自干的士兵有时候也觉得至少比打仗好。
  军人,没多少人是真的喜欢打仗的。
  当然了,干活儿也分干什么活儿,
  像他们这些人,给国舅爷盖房子,国舅爷又不是什么好人,那私下里肯定也有怨气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1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7/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嫡长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