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嫡长子_分节阅读_第81节
小说作者:皇家雇佣猫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20:00:16
  梅可甲心里想着,他要问的可多了。但这是东宫,也不是什么都能问、更不是能问不停的。
  思来想去之后,他挑选了一个问题。
  “小人,确实有一个问题。”
  朱厚照笑了笑,摆了个手势,“问吧。”
  梅可甲抬眼确认了一下太子的心情,
  他说话是很小心的,而且看脸色,一旦不对,那么赶紧要换别的问题。
  某种程度上,这并非什么心机,而是多年来的习惯了。
  眼下,皇太子似乎心情很好。
  “小人斗胆想要问殿下。为何千里迢迢寻了小人过来,且若小人拒绝又会是什么结果?”
  “聪明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不老实。”朱厚照有些调笑般的指了指他,“你这可是两个问题啊。”
  “小人失言!请殿下恕罪!”梅可甲赶紧跪了下来。
  “行了,起来吧。往后你就了解我了。我说了,你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就说这第一个问题,寻了你过来,乃是因为我要你做的事,非绝顶聪明之人做不了,这样的人本就难寻,在接到西北奏报的时候发现了你,自然就选了你。当然,如果你不愿为东宫效力,那么也自可离去,只要奉公守法,不要真的暗通鞑靼,我也不会要你的命。但我知道,你一定会答应。”
  梅可甲心中有奇,“殿下为何会如此确信?”
  “因为本宫是太子,你愿意和张坋合作共事,却不愿依附我这个太子?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对朱厚照来说,
  这也不是什么很费成本的事,
  如果他不同意,那么再换一个就是了。东宫的门楣有的是人想要攀。
  至于梅可甲出去了乱说……聪明人是不会做这样的事的。
  这种要命的东西,沾上太多,他活不到今天。
  “殿下英武睿智,小人心悦诚服。”梅可甲随后问道:“但不知,小人现在可否知晓,殿下委派小人何事?”
  “不可以。”朱厚照毫不犹豫的转身,往自己书案那边走了过去,“你可以下去了,等你的小儿子送到了京城,本宫什么都会让你知道的。”
  梅可甲:“……”
  这可……真是直接啊,
  这么多年来,他都没遇到过这样的人。
  “是,小人告退。”
  “回去养好身体。你这么虚弱,脑子再聪明也做不成什么事。”临走前,太子这么叮嘱一句。
  “是。”
  朱厚照自然知道要礼贤下士,
  但他也知道,为人主靠得不是一味的对他好。他也要有一种派头,要他们敬。
  是下属迁就着自己,不是自己迁就着下属。
  所以说梅可甲是糊涂的进宫,又糊涂的出宫。不过多年起伏,倒也不会令他过分焦虑,太子不说他便当还没有这事儿,好好的放空几天,缓缓心神。
  ……
  ……
  “殿下若是想要银子,奴婢倒是有个法子。”
  刘瑾在伺候朱厚照用膳的时候,忽然提了这么一嘴。
  太子余光瞥了他一眼,“什么法子?”
  “奴婢看,好些个勋贵子弟或是宫里的人出去办差,都会奏乞皇爷赏赐盐引,既然他们能要,殿下为何不能要?”
  一个土地、一个盐引。
  这都是弘治时期,喜欢给藩王、勋贵和太监的赏赐。
  或许在这个年代的人眼里,皇家的人取用些这些东西也是寻常,算不得什么。
  刘瑾的这个心思应也没什么其他用意。
  不过朱厚照还是拒绝了,“我寻梅可甲来,说是为了银子吧……其实也不是。”
  “难道,殿下不是用他为皇商?”
  “过几日,他那个小儿子应该也到了,你再将人带过来,到时一并听听好了。”
  刘瑾讶然,难道太子还有什么更为高明的用意?且一定要等梅可甲的孩子到了才说。
  “是。”
  “最近,有什么人在奏乞盐引吗?”
  “……各地藩王若有大婚,皇爷一般会给以盐引。”
  “知道了。”
  这些都是等着他要去改革的东西。
  其实有许多东西,他这个太子慢慢的都可以看到、接触到了。
  比如说去年,弘治十年,国家的岁入米约1900万石,麦子890万石、丝3600斤、棉约265万斤……这些七七八八合在一起大约3000多万两白银,
  其中有一项触目惊心,就是屯田收入293万石。
  朱元璋可是自豪说过,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粟的,朱厚照觉得奇怪不到300万石的粮食,养百万兵?开玩笑呢吧。
  所以就去翻太祖实录,这一翻他傻眼了。
  洪武年间,全国的军屯收入有2000多万石粮食,永乐年间亦有2300万石的记载,这才多久?就剩了这么一点点!
  他本不是喜欢到处杀人的人,但如此深刻的利益,一旦要动,不流血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当然,钱也不仅仅这一个来源。
  我们伟大的宋高宗赵构,曾经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
  就是说,海贸之利丰厚。
  但海贸在明朝、弘治的时候,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约二十日后,
  朱厚照终于见到了梅可甲的那个小儿子,说是小,比他还是要大三岁的。
  小孩儿长得非常的‘漂亮’,鼻梁高挑,唇红齿白,差点儿都要让人怀疑是不是把儿子换成女儿送进来了。
  梅可甲还说小孩子像母亲,朱厚照想着,看来这个梅可甲也是纯纯的好色之人。
  这个孩子自有宦官领到一边。
  刘瑾跟着太子,梅可甲落在最后,他们三个要谈个正事。
  “……孩子叫梅怀古,这谁起的名字?”
  梅可甲出了声,“乃是家父起的。”
  “好名字。”
  “谢殿下夸赞。”
  “你接了我的差使,至少三五年的时间,估计也回不来。家里人往后就在京城安顿,只要你仍然是东宫的人,他们会比跟着你的时候过得更加安心舒适,至少不比担心有谁要来抓他们。”
  “小人谢过殿下厚恩!殿下的大恩大德,小人此生必做牛做马以奉还。”
  朱厚照翻了翻白眼,“好啦。你这种平日里拿着哄张坋的话就不要在我的面前说了。”
  梅可甲略有傻眼,太子这是什么套路。
  “小人句句都是肺腑之言呐。”
  朱厚照的语气转而略微严厉,“梅可甲,你是聪明人,那就不要在我的面前装笨人。这些人到京城是做了人质的,你便就真的这么感激我?我上次见你时,说话、做事都很直接,因为我知道,我的那些手段一样骗不过你。怎么,你觉得你聪明过我,骗的了我?”
  这样,
  梅可甲便无法开口说话了。
  大家都在演戏,但太子不打算演了。
  “太子殿下英质卓绝,天下罕见,小人,佩服!”他总算收起了点哭腔,不再像刚刚那么假了。
  朱厚照是对症下药,
  若是王鏊,他可以说国家、说大义、说百姓,
  梅可甲这样的商人,就直接和他说成本、收益以及交易条件就好了。
  “我的行事,不是多么高尚,甚至有些卑鄙。但你我第一次见时我就告诉过你,我不轻易相信旁人,我要你做的事又非同小可,希望你能理解。这话你不要当是一个太子说的,你就当你的做生意的对象说的。但话说回来,本宫欲害你也不会绕这么多弯子,因而你放心,他们只用住在京城,平日里不会有人打扰。”
  梅可甲正色肃容,碰了一次钉,他就知道太子这样的人喜欢听什么了,“小人明白。说句掉脑袋的话,殿下若是不将我的家人放在京中,我还觉得是有什么圈套呢。”
  “你瞧瞧,”朱厚照抬起头跟着刘瑾说:“这是他的本来面目!心里想着本宫这个太子怎么计算他呢。”
  “殿下恕罪。”梅可甲陪着笑,“实在是防备惯了。现在明白过来,小人只是一商人,本不值当殿下的算计。”
  “不妨事。你要不聪明,我还不要你。”
  前面这些不提,
  之后说起正事。
  皇太子斟酌了会儿,组织着用词,“……想来想去还是直接说,梅可甲,本宫要你做的事,乃是在东南沿海、行商。”
  “敢问殿下,做的什么生意?”
  “海上的生意。”
  这话,梅可甲和刘瑾眼皮子都一抖。
  梅可甲更是奇怪,“可是殿下……海禁是朝廷的国策,也是祖制。这海上的生意……要如何做?”
  “东南的商人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太子的这句话说的内涵丰富。
  听到这话的两人全都聪明,一下子便明白了。
  走私!
  明初,朱元璋规定“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到永乐时,太宗皇帝也曾多次强调过海禁的国策,可以说这真的就是祖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8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1/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嫡长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