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嫡长子_分节阅读_第71节
小说作者:皇家雇佣猫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20:00:16
  而且即便提高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百姓的生活还是很苦,归根结底国家要治得好才行。
  人祸只要还在,你就是发明飞机大炮也不行。
  回去之后,朱厚照立马给杨廷和去了封信。
  他把张永叫过来交代,
  “日夜兼程送到青州,叫杨廷和依此办理,不得拖延!”
  “是!”
  说起来,杨廷和应该也明白,早先他还在京里时,自己就说过,若机会合适……说不准能多办几个齐宽。
  只可怜了岐王、雍王运气不好,撞见了他。
  雍王朱祐枟今年不过十八岁,早早的就受封雍王,但就藩衡州,也就是刚定不久的事。皇帝特旨他留在京中过年,过年的时候,他们还见过呢。
  现在人还没走,就想把土地带走。
  第二日一早,朱厚照要照常入文华殿读书。
  讲读常仪要比第一天的时候简便很多,朱厚照也舒服了不少,现在就是读读儒家经典,解释一下意思。这些他本来也看不懂,有人解释一下,扫扫盲也还不错。
  因为太子学习后,臣子不能独对,所以也就没有人来找他说岐、雍二王之事。
  内阁那边,重新票拟之后还是被驳回:再拟。
  一直拟到有一个人出头为止。
  反正皇上心里有了路径,现在是不着急。
  现在就看臣子那边了……
  ……
  就这样又拖了三天,
  朱厚照便问刘瑾:“外庭,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吗?”
  “回殿下,还没有。”
  “那就去激一激。”太子看着书,头也不抬,不动声色的说:“找个人给他们出个主意。程敏政不是侍读雍王吗?既然走不通皇上的路子,能不能走通雍王的路子?”
  “殿下的意思是……”
  “叫程敏政上门,想办法说服雍王,撤回奏乞的折子。”
  条条大路通罗马,思路要活,动作要快,现在不正是‘仗义死节’的时候吗?
  也不知道这帮大臣在拖什么,难道不怕皇帝真的同意了,不担心那群失了地的百姓吗?
  不要搞到最后杨廷和这个四品官的折子都到了,朝中这些鸿学大儒还在用谋定而后动来说服自己。
  这其实太子是随意想出的法子,但刘瑾听了也觉得损。
  这样一来,要把程敏政逼成热锅上的蚂蚁了。搞到最后很容易两边不是人。
  所以说,在大明朝,还是不要得罪皇太子为好。
  这个主意不那么难办,只要找个人把意思传出去就行了,现在雍王还在京城,程敏政作为曾经侍读雍王的人,是人家老师嘛,劝上一句怎么了?
  皇帝都能劝,雍王不能劝?
  至于岐王,他已在弘治八年就藩,太远了点。但解决一个是一个。
  所以当外间这种声音渐渐多起来的时候,
  程敏政也觉得不对劲,他大概算是直觉很准的人,找到吴宽的时候,直接就说出自己的怀疑,“以往朝廷里,哪有这么……这么损的计谋?而且我在京中也未与人结仇啊。”
  他其实就是暗指,这事儿应该是皇太子在背后推动。
  不过吴宽也没有就这么听信,他是与太子‘交手’多次的人,
  “如果是克勤你猜测的那样,那殿下为什么要这么做?克勤,可别着了相。”
  太子做事,绝不会毫无理由。
  更不会就是为了报复他程敏政一下,这算个一般人的理由,但绝不会是东宫那种天纵之才会有的理由。
  因为不上台面。
  吴宽分析的一套一套的,问道:“东宫与陛下本是一体,陛下若不同意,东宫会挑动人来反陛下?怕是直接去说更为轻省一点吧?”
  两个老头儿对视一眼,互相确认了眼神。
  程敏政:“这么说来,应该不是东宫。”
  “其实是谁已然不重要。”吴宽都已经开始替程敏政捏汗了,“现在有这样的声音传出,你若是不去说服雍王,必定是口诛笔伐。若是去了说服不了雍王,那也是你为师不善,教不出好学生,若是去了说服了雍王……陛下还可能不高兴。”
  因为皇帝现在明显是要同意雍王所请的。
  你们这些文臣抗旨不遵就算了,直接给我来个釜底抽薪是吧?
  所以说刘瑾都觉得这是纯纯的损招儿。
  程敏政一听自然是一个头两个大。
  “这样看来,我也只有向陛下力谏了。”
  力荐,如果答应了,那自然皆大欢喜。如果不答应,他程敏政也至少是个直臣。
  既然如此,他程敏政这个决心也就下了,忽然很正色的说:“原本,上疏谏言就是臣子的职责,如今刘阁老欲为天下百姓谋一活路,我自当追随,责无旁贷!”


第八十七章 太子怎会有如此疏漏?
  在京城的皇宫内院,朱厚照撞见了雍王,想来他也是为自己的那件事,多番觐见。
  雍王身着蓝色四爪袍,十八岁的少年,又是皇室,自然是一个风流少年。
  当然了,见到朱厚照,他还是要主动迎上来拱手见礼,
  “见过太子殿下。”
  “雍王叔不必多礼。”因为之前过年时见过,所以朱厚照是认识的,“这是刚见了父皇?可是为就藩衡州之事?”
  雍王回道:“确如殿下所说。三月开春,天气日暖,按制已定了就藩地的亲王不能在京中久留。”
  “这样说来,以后想要见到雍王叔怕是也不容易了。”
  “殿下要保重自己。”
  朱厚照心想,我有什么好保重自己的,你要保重自己才为要紧。
  “雍王叔。”
  太子殿下要说话,虽然他是长辈,但是雍王只能以臣子论,“臣在。”
  朱厚照边走边说:“父皇夙夜辛劳,如今不过青壮之年,两鬓已有白发。现在朝廷北边要打仗,各省灾报又不断。父皇什么性子,雍王叔也明白,他肯定想照顾周到,不过若有不如意之处,还是请雍王叔多多体谅。”
  他这个话是替亲爹说的。也是替自己说的。
  到时候真的就不给他们土地,这些藩王有什么怨言过来,弘治总归是会难受的。
  他一难受下一个藩王再奏乞,谁还能拦着他?
  那到时候不就是增大了朱厚照的‘工作难度’。
  所以说可以请他们体谅一下,那就最好。不行也无所谓,反正就是动动嘴巴,万一有用呢?
  这叫一本万利。
  雍王不敢多言,演出了份惊慌惊恐,“殿下哪里的话。臣的一切都出自君恩,无论如何都是以皇兄为先。”
  朱厚照看了眼他,
  这人现在大概还不知道弘治皇帝已经改了主意。
  所以讲起这话来一点儿都不心疼,就是不知道真的‘不从所请’的时候,觉悟还有没有这么高。
  “谢雍王叔。以后若得空,侄儿还是要请您回京团聚的。”
  雍王自然是谢恩。
  恰此时,
  宫廷廊柱的拐角处,走来一个步履颇快的宦官,这是东宫的人,他到朱厚照的跟前跪下:“启禀殿下,内阁刘阁老、李阁老、谢阁老,詹事府吴大人、程大人请见殿下,已经在候着了。”
  雍王眼见有此状,心里突突了一下,
  有什么事,能让这么多重臣一齐去见东宫?
  该不会是自己的事?
  正所谓关心则乱,而与这些鸿学大儒相比,雍王不过是个十八岁的孩子,
  没有经历过什么大的考验,他的身份也注定不会有什么政务历练,年龄、心智、经历都支撑不住他说出口的话的有足够的合理程度。
  刚刚那些与东宫的对答都是重复了许多遍的客套话,不难。真涉及到利益时,他的脑子便不太够用。
  因而朱厚照还没来得及抬脚,
  他便耐不住性子,开口说:“殿下,他们如此阵仗,想来是因臣……臣斗胆,敢问殿下,不知欲如何答复他们?”
  朱厚照皱了皱眉头,怎么这么急切的想要知道答案,这什么嘴脸。
  “雍王叔,大明朝的天在乾清宫坐着呢,事涉朝政,我又能决定什么?”朱厚照心里有些看他不起,张口就是一句泥鳅般滑得不能行的话。
  主要是他现在不能说,
  说了支持皇叔所请,那臣子们不就觉得他心中无百姓?
  说了不支持,那就是变成大臣和东宫一起力荐皇帝,这两者都不是他想要的,非得有人先给他一个台阶,他才走下来说不支持。
  所以说这个话怎么能给他一个确定的答案?
  看着他是太子,身份尊贵,想说啥就说啥,其实并非如此。
  要想让人敬,那么你就不能笨。这和身份无关,如果别人认为你太蠢、好糊弄,那么就会有想要糊弄你的冲动。
  退一万步讲,雍王若要旁人支持他,总该说出要付出什么,哪里会这么简单就可以得到他想要的话。
  说完之后,朱厚照也就走了。
  刘瑾还是照礼拜了一下雍王,但他是看得明白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嫡长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