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嫡长子_分节阅读_第12节
小说作者:皇家雇佣猫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20:00:16
  如今王府的下人们都知道,老爷像是文曲星转世,那是有天大的才气的,否则如何能获得陛下的看重?
  往后当了太子的老师,再往后就是出阁入相。
  又有谁会隔着轿子的小帘便叫他呢?
  这也真是个奇怪的事,不过王鏊一看是谢于乔,便也只能摇头苦笑了。
  他二人,同年同科,一起在京为官几十年,还是毛头小伙子的时候互相就认识,这份友谊自然少不了。
  “既然到了就进府,于乔为何连轿子也不下?”
  谢迁没顾那么许多,他心中奇怪着呢,“济之,昨日去见了太子殿下,可有收获?”
  王鏊叹了声气,
  皇太子在读书的时候借故离开,
  他这种老学究一般情况下是很难接受的。
  现在还未正式的出阁讲学,东宫又尙属首次,因而捏着鼻子认了。
  但说起来,其实是心中失望的。
  “进府说吧。”
  其实也没什么出奇的地方,
  一个太监进了撷芳殿,附耳说了几句,太子就说有事离开。早年间,一些顽皮的皇子会用这种法子逃过课。
  谢迁听了后也觉得味道不对,
  原本他想了很多种可能,就没想到是这一种。
  “为东宫出阁讲学一事,群臣和殿下之间争了许久。这次,也是因为殿下的孝心,想要为陛下分忧解劳,众人意识到殿下本身已有读书之念,这才作罢。在我看来,这是愿意等这几个月的关键。”
  谢迁有些忧虑,“若……先前那般只是殿下用来拖延时间之术,之后怕是……”
  王鏊先前陷在读书的礼节之上,对于朝政,还是谢迁更敏感些。
  现在他听了这话也意识到或许之后会有大麻烦。
  “唉……”
  “事情还未有定论,济之不必如此叹气。”谢迁劝说道。
  “于乔,此番在东宫对奏,我能感觉到,太子殿下不似寻常孩童,望之稳重有礼,教之聪明好学,论聪慧或不亚于当年的宣宗皇帝。有这样的才能,若能教导有方,将来哪怕是当今圣上亦有不及。但若……”
  谢迁明白了,“但若只是一种假装好学的姿态,就太可惜了,是不是?”
  王鏊不可置否,“我一人倒没什么,但大明、朝廷的损失可就大了。”
  “所以,济之更不可叹气,既然太子是可造之材,你我不更应当勉励而为,将太子教导成为一时英主吗?”
  王鏊受此鼓舞,心中失望稍缓。
  “学海无涯苦作舟,希望殿下也能明白这个道理。”
  正谈话间,府中管事忽然来禀告。
  “老爷,谢阁老。刚刚宫中传来一件如戏文般的趣事。”
  “喔?快快说来。”王鏊催道。
  管家说:“此事一传十、十传百。乃是太子殿下在皇后娘娘面前,救下了两名宫女。个中缘由,说是因为两名宫女行事不慎,险些冲撞了殿下……”
  听到这里,王鏊一紧张,他离开的时候还好好的,不会出啥事吧,“昨日冲撞的?殿下可有大碍?”
  “老爷放心,殿下无碍的。回到东宫之后,内侍官问:殿下今日为何饶恕那两位宫女?”
  “殿下说:她们是无意之举,我也没有大碍。不必过多苛责。”
  王鏊和谢迁都是极聪明的人,话说到这里,他们大概能猜到为何是太子在皇后娘娘面前救下了。
  太子饶了,可不是真饶了。
  关心太子的人,可不得把那两名宫女剥层皮?
  谢迁猜道:“该是殿下去的及时,陛下和娘娘还未来得及惩戒,才有救人这一说。”
  故事到这里,也就那么回事,不算什么。
  但管家又说:“好叫阁老知晓。此事传开,乃是因为殿下料事在前,回东宫之后便吩咐内侍官张永仔细关心了那两名宫女。否则,皇后娘娘一道旨意,又怎么来得及?”
  王鏊和谢迁下意识的相视一眼,“殿下竟思虑到了?”
  这便不简单了,不只是聪明,更是一种仁厚。一个太子,竟然愿意为了宫女花心思,这还不够仁吗?
  “是了。”
  管家的确认这让王鏊忍不住起兴击掌,“当年北宋仁宗忍渴而归,流为一时美谈。今我大明可出两世仁宗,必甚于赵宋!”
  这话不读书是听不懂的,但谢迁是谁?听完之后哈哈大笑,“可贺!可贺!”
  宋仁宗是评价极高的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深受爱戴。
  说他忍渴而归,是指有一次宋仁宗在后花园行走,因为口渴一直往后看,但是什么也不说。
  回宫之后立马找水喝,吨吨吨的几大碗下去。
  这让身边的人疑惑,皇上想喝水还不容易,怎么会渴成这样?
  仁宗解释说:我刚才回头看,发现没有人准备茶水,如果我问起来,就会有人因此而被治罪了。
  由此,众人皆知皇帝的仁厚。
  文人大概都是喜欢这一类可以像故事一样说出来的事迹的。
  所以皇宫里的事,很快便传了出去。
  王鏊兴奋,开怀畅饮,并且立下宏愿说:“于乔说的对,太子有这样的美德,我一定全力教导,使之日后可以成为媲美尧舜的贤君!”
  好家伙,刚刚还是当今圣上不及,现在就是可以媲美尧舜了。
  可见仁这个价值观,在儒家文人的心中是多么的重要。
  “济之,你再想想,殿下半道借机离开,也许不是借口,岂知不正是因为救人?!”
  这话一说,
  王鏊恍然大悟。
  “当时殿下说得正是去坤宁宫!”他一拍脑袋,自嘲起来,“可笑可笑!我这气量差得太多,竟为此长吁短叹,哀叹不停,原来殿下是为救人而去。”
  “哈哈哈。此事是喜不是忧。济之心中的忧愁也可解了。”
  老管家在一旁也是开心的,“老爷、阁老,不出几日,此事必定在京城的酒楼茶馆传颂而开,到时候人人都知道,咱们大明朝有个圣太子,天下百姓亦有福了。”
  王鏊是深受儒家‘荼毒’的,一旦太子真表现这样的德道,那他真是要仰天长笑了。
  不过谢迁又陷入了新一轮的怀疑,“这次营救宫女,以皇后对殿下的宠爱,请旨收回成命不难。可贵的是殿下竟能提前预料,济之,难不成殿下身后真有高人?”
  一个七岁的孩子把这种事都能想到前头,这智多如妖了!
  “说不定就是那个杨廷和!”王鏊一拍桌子,因为他思来想去也只有这个人了,旁人都没和殿下接触过。


第十三章 秋云
  “皇后,皇后!”
  坤宁宫外,弘治皇帝喜不自胜的冲了进来。他虽然有些失态鲁莽,但陪在他身后的萧敬等人都是脸上挂着笑的。
  张皇后原本在坤宁宫伺候花花草草,忽然间听皇帝这么喊,也赶紧扔了东西迎出来。
  “臣妾参见……”
  “哎呀,皇后不要多礼了。”弘治一张脸笑开了花儿,拉着张皇后的手激动的说:“皇后可记得,昨日照儿来求情,你饶了两名宫女之事?”
  张皇后的眼神之中有些茫然,“是……是有这么一回事。”
  看氛围好像是好事?
  那边萧公公抿嘴浅笑,似乎已经有了答案。
  “陛下,究竟……是怎么了?”
  皇帝展了一封奏疏给皇后:“恕者感天动地,宽者名垂青史,仁者无敌天下。皇后可知,这是王鏊上的折子,贺大明皇太子朱厚照之恕、宽、仁。要知道朕的这些臣子,有时朕都拿他们没办法。但朕的皇儿却是很受他们喜爱啊!”
  “当真如此?”张皇后也是一番惊喜,这会儿她仔细回想起来,“所以陛下才提起照儿向我求情之事。当时……当时臣妾都没想那么多,只是被照儿哄了几句便答应了他。”
  “答应的好啊。”皇帝一拍大腿,脸上还是笑得很得意,“皇后在后宫或许还不知,外臣已经把朕和皇后的孩儿夸上了天啦!”
  萧敬适时拍马屁,“恭喜陛下娘娘,我大明的万里江山后继有人了!”
  张皇后捂了捂胸口,喜悦的似是要流下泪水,
  “照儿,真的……?”
  弘治皇帝又把这事的细节和她讲清楚,不然还以为很简单呢,“当年宋仁宗留下了诸多美谈。照儿此事与宋仁宗的一些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估摸着京城街说书的都该讲上了。”
  皇帝自从登基就始终有这样一个牵挂,
  首先他得有个儿子,不然大明江山传给谁?
  后来结发妻子给他生了儿子。
  当时是满朝称贺,他本人也是兴奋异常,这样以后对老祖宗就有了交代了。
  等真有了儿子,旁边的臣子会开始说,他自己也会有这样的念头:那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人。
  让他成为一个能够托付天下重责之人。
  朱厚照生来就是要做皇帝的,弘治皇帝对儿子的期盼也是这样,所有有人说他孩子不成才,他很生气。
  现在太子得到这样的认可,他也一样很兴奋。
  “好,好,好。”皇帝砸吧着嘴,心中万语千言,最后就这三个字。
  “传旨。詹事府少詹事王鏊才渊德厚,勤勉尽忠,教谕太子有功,赐斗牛服,用慰显扬之志,畀以殊荣!”
  王鏊刚刚晋升过,再行升官显然不太合适。
  但此番立功,皇帝就是为了彰显太子之德也要行赏。
  赐服,本来也有弥补一些大臣达不到提拔标准但又该赏赐的作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嫡长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