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怕也不会责罚宠爱的万贵妃的弟弟万宣道,这个锅八成还是罗艺来扛……谁让你弟弟、儿子要作死呢。
一个不好,罗艺再被赶出长安,那对东宫来说就是实力大损啊。
为此,罗艺才忍气吞声,结果自己与张琮谈妥了,而万宣道却闹起来了,这个年轻人啥都不懂,也不知道讨价还价,一个不顺心就直截了当去告状了。
魏征环顾四周,眼神有些许呆滞,罗艺、张琮都已经吩咐手下回家,准备入宫觐见了,王仁表、赵慈皓、张永也肯定是要入宫的,而罗寿、罗阳叔侄被送去了医馆。
角落处的李德武一脸轻松的表情,好嘛,一刻钟之前自己还在想着怎么甩锅,结果先是来了个雍州长史,然后那位万宣道直接将事情捅到宫中去了,自己区区长安令是力有不逮了。
至于那位最后赶到的雍州长史李世绩,已经悄无声息的泯灭在人群中了……这位留名青史的名将是出了名的滑头,历史上他就是滑头到让唐高祖、武则天将长孙无忌、于志宁一干老伙计全都坑死了。
临湖殿内,李渊是头痛欲裂啊,这叫什么事,先是一身泥泞脸上带伤的万宣道来告状,没一会儿万贵妃也来了,再过了会儿,太子、秦王都到了,就连没掺和进去的齐王都来看热闹了。
再接着,魏征、罗艺、张琮、王仁表等一干人入宫觐见,李渊只能耐心一一询问,主要是询问温振、温挺、卢宏、温邦几人。
其他三人还有些吞吞吐吐,而温邦却是从头到尾说得清清楚楚,谁说了什么,谁先动的手,谁先去叫人,全都记得清清楚楚……当时屋内众人,就他没掺和进去,除了王仁表吃亏时候上去拉架之外,只在一旁饮酒看热闹呢。
“温家五郎去岁得李怀仁大恩,所言不足为凭。”罗艺突然插了句。
“燕郡王觉得在下扯谎?”温邦笑了笑,看向温振、温挺、卢宏,还有被召来的罗阳,“何句扯谎,尽可指出。”
李渊还没来得及开口,一旁的万贵妃已经柳眉倒竖,“说!”
“他扯谎了吗?”
“谁给你的胆子!”
站在近处的万宣道支支吾吾了半响,随后万贵妃一巴掌扇在了弟弟的脸上,转身拜倒:“臣妾管教不严,请陛下降罪。”
巴掌声颇为响亮,张琮、张永等几人都在心里赞叹,果然处事公正,也就是陛下未立后,不然必是万贵妃。
但左右两侧首位的秦王、太子对视了眼,前者微微垂首,后者忍着笑意。
其实在太子、秦王之间,万贵妃之前没有偏向秦王,那是因为李渊的态度,而没有偏向东宫,那是有其他原因的。
大业十三年,李渊出任太原留守,身边只有李世民一个儿子,家人、族人散在河东郡、长安各地,比如当时在长安的平阳公主、柴绍、李神通、李神符,但大部分家人都居住在河东郡。
在下定起兵的决心之后,李渊命人从河东郡召李建成等家人来太原,结果……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包括李建成、李元吉在内的其他人都顺利的抵达太原,只有年十四岁的李智云被抓了,不久在长安被斩首。
所以,万贵妃虽然没有偏向秦王,但也不会与东宫交好。
但在天台山一战后,李渊对李世民的态度大为缓和,所以这半年来,万贵妃与秦王妃、以及几位侧妃多有来往,据说还有可能过继李世民的次子为李智云的嗣子。
与秦王府交好,等于是万贵妃在排斥东宫……而现在,万贵妃的态度很可能发生改变。
原因很简单,李智云被杀后,万贵妃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弟弟万宣道身上,不惜养在宫中,不惜延请大儒教导,直到今年十月加冠出宫,即袭爵江都郡公,授右千牛备身、北门供奉,不可谓扶持不尽心竭力。
结果这场殴斗,让万宣道这个名字以这样的方式传遍长安……万贵妃再如何公正无私,也难免对秦王不满。
当然了,万贵妃的不满不仅仅是针对秦王,也是针对东宫一脉……但李建成无所谓,而李世民却是有所谓的。
所以,李建成觉得颇为好笑……打得好啊,一场架把二弟在后宫很可能是将来最得力的一条臂膀斩断了。
但这一个巴掌下来,李渊更觉得难以处置了,爱妃的态度已经摆出来了,罗寿都没入宫被送去医馆了,据说被打的挺惨……那条好腿估计也得瘸了,罗阳可怜兮兮的站在那,也挺惨的,鼻子又塌了,不过腿没问题,还是被召来了。
如果要处置罗寿、罗阳叔侄,不说要不要考虑到东宫那边,必定是要将万宣道一并带上的,刚才温邦说的清清楚楚,万宣道是第一批动手的,而且言语间对那位邯郸王也很有诋毁之词。
但李渊在前隋时期大部分时间内受那位表兄猜忌,所以好友并不多,而扬州刺史万武刚就是其中一个。
当年刘武周斩马邑郡守王仁恭,起兵造反,自称天子,隋炀帝杨广大怒,召李渊去江都问罪……当时的李渊还没有准备好,犹豫不定,而时任扬州刺史的万武刚竭力为其打点,并送来急信,劝李渊拖延一段时日,结果一个月后,杨广改变了心意,不仅赦免了李渊,而且命其征召府兵击刘武周。
再过了三个月,李渊晋阳起兵……半年之后,江都兵变,隋炀帝杨广被宇文化及弑杀,已经被罢官的万武刚也在乱中身亡,只留下独子万宣道。
所以,李渊对万宣道颇为宠爱,一直养在宫中,成年加冠即赐爵郡公。
所以,李渊不希望万宣道被牵扯进去。
但如果不处置的话,万宣道刚刚都被扇了个耳光,难道罗寿、罗阳的身份还要高过身为外戚的江都郡公吗?
第九百三十五章 落幕
殿内保持着沉默,李渊费神的揉着眉心,总不能去处置王仁表、赵慈皓、张永他们吧?
虽然就没见过几次王仁表,虽然也知道王仁表被妹妹同安长公主扫地出门,但人家为友发言,为义挺身而出,自己怎么也没有理由去处罚啊。
就在这时候,外间有些许喧闹声传来,李渊一皱眉头,“嗣昌!”
奉命执掌宫禁的柴绍也有些意外,急急忙忙的向外走去,但片刻后,外间的喧闹声越来越响,李渊大怒,正要问个究竟,却见一个身影大踏步走入殿内。
王仁表眼睛大亮……果然来了,亏得自己留了个心眼,让人去报信。
万贵妃嘴唇微启,担心的看着垂着头的弟弟万宣道,而罗艺抽搐着嘴角给对面的儿子使了个眼色。
可惜罗阳的反应实在有点慢,还没等他回过神来,凄厉的声响传来,一条马鞭正正的抽在他的肩头上,卷走了一小片衣衫。
罗阳连滚带爬,面如寒霜的平阳公主还不肯罢休,手持马鞭追上去,嘴里还在叱骂,“诋毁有功大将,谁给你的胆子!”
好吧,整个临湖殿都寂然无声,只有平阳公主的喝骂声不绝于耳,就连罗艺都只敢将儿子挡在身后,王仁表、张永等人都轻松下来了……呃,甚至李渊都轻松下来,不用另外处置了,平阳一顿鞭子足够了。
与李善关系最为密切,还曾经被李善救了一命的平阳公主,以罗阳罗寿等人诋毁功臣的名义出面……是最为恰当的。
万宣道挨了一巴掌,罗寿八成两条腿都要瘸,罗阳也被抽了几鞭子……就这样吧。
可惜平阳公主并不准备只给罗阳几鞭就算完了,看罗艺将儿子挡在身后,转头盯住了已经两股战战的万宣道。
“姐姐……姐姐……”
万贵妃咬咬牙呵斥道:“还不跪下!”
噗通,万宣道立即跪下了。
万贵妃都快被气晕了,你往哪儿跪呢?
你跪平阳公主有什么用,应该跪请陛下降罪啊!
李建成上前几步,小声劝道:“三妹,适可而止……”
“罗家叔侄诋毁功臣,其心难测。”平阳公主冷冷道:“莫非有人指使?”
李建成腮帮子动了动,赶紧往后退了几步,暗骂自己好心劝一劝,可没想沾了一身屎。
再说了,自己可没有这个动机,更没有这个胆子。
而李渊眼睛一亮,不知道女儿是刻意的还是无意的,但终究将目标定在了罗家叔侄,立即开口道:“诋毁功臣,理应处置……万宣道禁足三月,罚俸一年。”
万贵妃松了口气,这种处罚几乎和没有一样,只要别再被平阳公主抽一顿就行……不然那不管如何,自己与弟弟,那就是和平阳公主结仇了,也与那位邯郸王结仇了。
一场闹剧到此落下了帷幕,罗艺算是丢了个大脸,但好在李渊没有顺势再去惩处罗寿、罗阳叔侄,也没有因此敲打太子……李渊心里也明白,这件事不太可能是大郎指使的。
反而如果是秦王府诸将的子弟诋毁李善引发殴斗,倒是有可能是秦王指使的。
将人都赶走之后,李渊笑吟吟道:“平阳来的倒是及时。”
“是王孝卿让人传信。”平阳公主哼了声,“他是怀仁至交,要不是打赢了,真要给万宣道一顿鞭子,不然怀仁都要埋怨呢。”
“不至于,不至于!”一旁的柴绍愁眉苦脸,他在殿外提醒妻子不要把万宣道卷进去,但也没想到妻子直接抽出鞭子就要动手,太虎了点。
李渊看看女儿女婿,也猜到了什么,笑道:“还不至于一点肚量都没有,都是罗家带坏了道生。”
柴绍不吭声,而平阳公主没什么顾忌,直接问:“罗家依附东宫,万宣道怎的与罗家混在一处?”
万贵妃是向来中立的,与东宫没什么交情,反而有些仇怨,最近倒是与秦王妃有些来往,没想到万宣道倒是与东宫来往颇密。
李渊对此倒是无所谓,随口道:“道生如今得授左千牛卫背身,北门供奉,好像就是长林门、嘉福门。”
长林门、嘉福门位于功臣南面,是东宫的门户,李建成组建的长林军早年就驻扎在长林门附近,以此得名,不过后来规模渐大,移驻到了禁苑,在东宫的北门玄福门外。
甘露殿内,万宣道乖乖的站在那儿,万贵妃正在垂泪,一旁的秦王妃低声劝说着什么,也难为她了,急急忙忙跑过来擦屁股……说起来自己是秦王妃,东宫那边还有个位份更高的太子妃,但宫内事务,都是由万贵妃做主的,这是李渊定下的规矩。
“让秦王放心。”万贵妃叹道:“不至于因此忿恨,只叹道生……”
秦王妃想了想,低声道:“王孝卿虽不得其母欢喜,但学识不凡,更兼有义,此次道生也是被连累的,不如他日登门拜会,冰释前嫌,结交为友。”
万贵妃细细想了想,打量了下这位秦王妃,就话术而言,这位可比太子妃、齐王妃高明多了。
其一,登门拜会,冰释前嫌,这是在洗涤万宣道的名声……这次的闹剧闹得这么大,很大程度在于万宣道入宫告状。
其二,被连累的……这是在指万宣道误交匪类,罗寿、罗阳那可不是什么好人,甚至这句话还隐隐透出,你万贵妃与东宫太子是有前怨的,万宣道怎么能与东宫来往密切呢?
其三,更兼有义……这是在点出邯郸王李怀仁微末之时与王仁表结交,这次万宣道附和罗家诋毁邯郸王,如果能与王仁表冰释前嫌,那日后也不用担心这方面了。
毕竟谁都看得出来,那位名扬天下的邯郸王日后必然是前程似锦,区区一个万宣道虽然是郡公,但决不能相提并论。
将秦王妃送走之后,万贵妃盯着弟弟,一字一句的叮嘱道:“管好你的嘴,日后在外间,只听不说,就算忍不住,那就说给姐姐听!”
万宣道连连点头。
此时此刻,皇城内的门下省中,刚刚听闻这件事的裴世钜微微皱眉,万宣道是他好不容易选中的一枚棋子,没想到罗家与其刚刚接触了几次就闹出了这般动静。
不过不要紧,这枚棋子或许还能派的上用场。
第九百三十六章 计划(上)
站在窗边,借着昏暗的烛火,以及雪地的反射,能清晰的看见无穷无尽的雪花从天而降,似乎要填满整个人间。
李正宝有些许焦虑,这么大的雪,对方还会来吗?
大雪纷飞,街道上少有人迹,但同时,雪地也会留下明显的痕迹……李正宝并不是担忧自己,而是担忧对方被盯上。
而且这么大的雪,唐军真的有胆量来偷袭吗?
但转念想了想,那位邯郸王当年两百亲卫雪夜袭营,斩突厥王子,似乎并不缺乏这种胆魄。
这时候,外间有轻响传来,“兄长,来了。”
咯吱一声,来人摘下了斗笠,露出一张愁苦的面容,肩头带血,鬓角微白,正是固原县尉皇甫黎。
“本不想这么早与足下会面……”李正宝叹了口气,低声道:“邯郸王有意在年前取固原。”
皇甫黎微微垂头,“请将军示下。”
“固原依六盘山而立,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大部分关隘都在西侧、西南侧,而唐军由东而西,最关键的是以那城为核心的数镇。”李正宝低声道:“若是那城失守,梁军必然军心不稳。”
对固原的地势,皇甫黎比李正宝更清楚,不假思索的点头道:“那城乃前汉所建,在固原县城东三十里处,地势险要,居高临下,前有一镇庇护,左右有两镇为犄角,后有大军为援,若是城破,唐军朝夕可抵固原县城下,只怕梁洛仁会遣重兵把守。”
李正宝轻笑一声,“先有天台山之败,后被任瑰连败,再到突厥两位可汗均大败而归,梁洛仁已失胆气,今日晨间已经决议,某率两千兵把守那城以及三镇,再以索周率五千兵为后盾。”
“梁洛仁留在县城?”
“嗯。”李正宝点头道:“说白了,不管是某还是索周,被俘未必会被斩首,但他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