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神符本就领河东道行军总管兼并州总管,不太可能亲自驻守雁门关。
“寒冬腊月,突厥当不会来犯,马邑事尚未探明,先以淮阳王弟守卫雁门。”李世民劝道:“怀仁筹谋,以商路从朔州、云州迁居大量百姓,使苑君璋如无水之鱼……”
顿了顿,李世民看向李渊,“父亲,突厥大举来犯,至少是明岁五月末六月初,或许谋夺马邑,尚有可能。”
李渊沉吟良久才点头道:“且待得事明,毕竟平阳……”
李建成也没话说了,毕竟李善那边还什么消息都没有,这时候将最可能支持维护李善的李道玄召回京中……平阳公主估摸着要发飙了。
而李世民考虑的大抵相仿,但也有不用,若是如今李道玄还没什么消息,那消息断绝已经有十日了……若是突厥来犯,阻招抚事,囚崔信,斩李善,事情早就尘埃落定了。
李世民心里隐隐察觉到了一丝古怪,心中也有一丝期盼……此事必有变数。
若有变数,那就不能让李道玄此时离开雁门关,若雁门关落入李神符手中,事情可能就会失去控制。
河东是李唐皇室起家之地,并州总管的地位可能是州府一级的顶峰,李世民绝不希望看到兼任河东道行军总管的李神符投入东宫。
他在心里想,如此境地,若李怀仁能搅动风云,他日自己不吝郡王之赏。
此时此刻,皇宫之外,承天门大街上,牵着骏马的平阳公主漠然的看着身前正在叙谈的两位宰辅。
一位是尚书省左仆射裴寂。
另一位是门下省侍中裴世矩。
第四百三十八章 世间第一流
裴寂最近心情不错,他在太子面前建言召刘世让回京问罪,并亲自搜捕刘世让家眷下狱,虽然刘世让据说已经叛逃投敌,但太子和襄邑王李神符之间已经建立了联系,两人最近颇有书信来往。
裴寂依附东宫,在太子心目中的地位扶摇直上,自然心情不错。
最近裴世矩的心情自然也不错,崔信、李善很可能已经陷在马邑,就算不会斩杀崔信,但李善……谁不知道欲谷设深恨李善,而闻喜裴氏出关的商队为李善扬名,这正是辗转出自裴世矩的手段。
至于其他的,裴世矩使了手段,但他可以肯定,没有留下任何可供他人追查的蛛丝马迹。
但有没有蛛丝马迹对某些人来说并不重要,平阳公主觉得,只要有动机就足够了。
“拜见平阳殿下。”
平阳公主回了一礼,丢开马缰,面带寒霜,盯着裴世矩,半响后才轻声道:“裴相历经四朝,名重天下,识人之明,当世无二。”
裴世矩那张老脸古井无波,“殿下过奖了,臣老迈不堪……”
“裴相今岁已七十有六。”平阳公主点点头,“听闻裴相长子如今已然出仕?”
裴世矩身子微震,缓缓抬头,一旁的裴寂有些奇怪,答道:“三兄长子宣机如今任陇州总管府录事参军事。”
隋唐时期,一地军政大权,由总管、刺史、都督这些一把手总揽,佐官别驾、长史、司马少有实权,他们的权力范围很大程度要看一把手是否放权。
但佐官之下,司功、司仓、司户、司法、司兵、司田等曹参军,负责处理各方面的政务,他们握有实权,而这些参军就是由录事参军事统领。
录事参军事,这个职位品级不算高,却是个能镀金的好去处。
平阳公主虽不涉朝政,但如何不懂,似笑非笑道:“不知裴相大郎可曾婚配?”
裴世矩勉强挤出了个笑容,他已经听出了其中的味道。
“殿下有意做媒?”裴寂打圆场笑道:“不过已然婚配,娶的是渤海封氏女。”
如今的工部尚书兼天策府司马封伦就出身渤海封氏,与前朝越国公杨素是姻亲,父祖辈都身居高位,其子历史上还在贞观年间尚李渊十二女淮南公主。
平阳公主叹了口气,“可有子嗣?”
裴寂越听越奇怪,“已有三子一女。”
“子嗣旺盛,裴相好福气。”平阳公主点点头,翻身上马,径直离去。
“三兄?”裴寂小声问:“平阳公主这是……”
裴世矩摇摇头,“不明就里。”
现在裴世矩可以肯定,平阳公主是知晓内情的,而且还看穿了此次李善陷于马邑……或许没有看穿,但却认准了是自己出手。
裴世矩唯一子一女,平阳公主怎么可能不知晓,今日刻意相询,还询问裴宣机的妻子、子嗣,显然平阳公主算是隐隐把事情挑明,同时也是在威胁。
你裴世矩身居宰辅,我拿你没办法。
但你今年七十有六,还能活几年?
若是李善死在马邑,你看我日后如何收拾你的后人!
平阳公主一路疾驰回府,还没下马,就看见数人正在仆役的指引下入府。
“杜晓!”
“拜见殿下。”杜晓欣喜的回身拜倒在地,身边是朱石头和刚刚知道消息赶来的苏定方。
“怀仁如何?”
“虽有磨难,但大胜而归。”
平阳公主深吸了口气,缓缓呼出,脸上终于带上几丝笑容。
一刻钟后,公主府正厅里,柴绍轻拍桌案,赞道:“虽太过冒险,但能窥见良机,当机立断,雪夜袭营,一举翻盘,实是英杰!”
大略讲述了一遍的杜晓附和道:“小人也颇历战阵,但从未见过如此战事,当夜破营,看似冒险,实则顺利……”
柴绍大笑道:“怀仁真是使尽手段,先以美酒醉之,后启程回返以消戒心,方行雷霆一击。”
“不仅如此。”朱石头补充道:“启程之前,郎君携我等入突厥营地,大摆宴席,窥探营地虚实,那夜杜晓方能顺利驱赶战马大闹营盘。”
“怀仁精于庙算。”平阳公主叹道:“但还是太过冒险,若南下的不是郁射设、结社率而是欲谷设……而且还亲自出手生擒郁射设……”
一直沉默的苏定方突然问:“朱八呢?”
朱石头呃了声,“鞭责五十,难以骑马……”
苏定方哼了声,双手攥成拳头……杜晓、朱石头都在心里为朱八默哀,回头有这家伙受的。
柴绍看了眼平阳公主,“不过刘世让……陛下原本是准备召其回京问罪的。”
平阳公主揉了揉眉心,她当然知道,多方势力都在排斥刘世让……之前大败又丢了马邑,这个锅必须让刘世让来背。
但现在,李善却让刘世让驻守马邑……也不知道父亲会怎么想。
想到这儿,平阳公主霍然起身,从袖中取出那份朱石头刚刚呈上的密信,“立即入宫,尔等留在府中等消息。”
苏定方阴着脸拉着杜晓低声询问,片刻后脸色更加难看了……王君昊不擅领兵,杜晓虽久历战阵,但始终是个亲卫,若是自己在场,怀仁也没必要用刘世让了。
一路疾驰径直入了皇城,一直到承天门外,平阳公主才翻身下马,丢开马缰疾步入内,在宫人的指引下去了两仪殿。
虽然地位非凡,但终究是女人,议事之时不可随意闯入,一直到宫人入内禀报,平阳公主才大步入内。
一进去,平阳公主就知道,战报已然入宫,因为他看见了元普,除了李渊父子三人外,三省宰辅均在。
“平阳快来!”
李渊手持文书,大笑道:“适才你还言怀仁乃栋梁之材,埋怨为父未为国储才!”
“此刻方知,怀仁非未来栋梁之材。”
“今日战报,天下皆知,如此人物,已为世间第一流!”
平阳公主刻意控制自己没偏头看去,但座次仅次于李渊、李建成的李世民却没什么顾忌,视线扫去,裴世矩脸色惨白,薄薄的嘴唇都在发颤。
第四百三十九章 反应(上)
两仪殿内,其乐融融……至少,看上去是这样的。
太子李建成心里倒是咯噔一下,毕竟心腹李高迁涉入其中……既然刘世让力战有功,又亲手斩杀郁射设,那举告其降敌,那就是诬陷了。
但和裴寂交换了个眼神后,李建成就心定下来,既然是诬陷……那就等于是将李神符拉下水了,反正李高迁如今只是个骠骑将军,而李神符却是河东道行军总管,这也是东宫当日为什么出手的一个原因。
而裴世矩,那是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还要受其他宰辅的赞誉,识人之明啊,甚至于还要忍气吞声听着平阳公主皮笑肉不笑而其他人听不出味道的奚落。
至于其他人,从上到下,一片赞誉。
宰辅中与李善私人关系最好的陈叔达笑道:“山东一战,战报未见怀仁之名,本以为文采盖世,不料却有这般手段,陛下择人得法。”
儿子和李善关系很不错的中书令杨恭仁也附和道:“天下大乱初平,盖世文才如何比得上如此功勋?”
“谈笑风生之间,雪夜袭营,尽杀胡人,逼得苑君璋全军来投,让人悠然神往!”
李渊大笑点头道:“诸位可是想起后汉定远侯?”
“三十六勇士夜杀匈奴使者,逼迫西域投汉,而怀仁雪夜破营,于虎穴夺子,全身而退!”
“青史之上,怀仁不让班定远专美于前!”
将李善和班超相提并论,这是极高的赞誉,但殿内众人无一反对,纷纷附和……干出这桩壮举的李善当得起。
李渊细细问起元普,后者几乎将所有事全盘托出,但话里话外都没提到刘世让……但在场人心里都有数,李善这是将驻守马邑的重任托付给了刘世让,因为就在两日前,李神符还弹劾淮阳王李道玄纵刘世让旧部出关。
平阳公主突然问道:“崔舍人尚未回程?”
元普被问得一愣,“崔舍人与馆陶县公……呃,听闻崔舍人有意巡视代县。”
“只怕是翁婿……”李渊说到一半住了嘴,笑道:“崔信招抚有功,回朝后必有封赏!”
李建成凑趣道:“若是父亲施恩,或能双喜临门。”
李渊呵呵笑着,既没点头也没摇头,对他个人来说,赐婚不过是件小事,但崔信毕竟出身清河崔氏,而清河崔氏族人大都依附东宫,李建成此言有笼络之意。
在李善名声鹊起,特别是救回平阳公主之后,李渊曾经派人细细打探过,李善与秦王府子弟颇多来往,秦王数度赞誉,但同时此子与东宫的魏征、韦挺相熟,看似左右逢源,实则明哲保身。
特别是李善在山东大捷之后回京,没有接受两方的举荐,执意以科举出仕。
虽然年少,但也稳重,不涉夺嫡之争,又与平阳交好……不得不承认,李善的选择是李渊对其青眼有加的一个原因。
这时候,李世民试探问道:“父亲,宜阳县侯夜袭有功,如何处置?”
李建成狠狠瞪了眼,提起刘世让,那就不得不提起被裴寂搜捕下狱的刘世让家眷,也不得不提起举告刘世让暗通突厥的李高迁。
李渊脸上的笑意渐渐消散,沉吟片刻后偏头看了眼平阳公主,“容后再议。”
成功招抚苑君璋,这不是件小事,即使苑君璋如高开道一般他日再叛,那也是日后的事了,更何况苑君璋亲手斩下郁射设的突厥,再叛的可能性并不大。
诸位宰辅退下,都是久经宦海的老人了,心里都有数……从之前李善开拓商路为朝廷积攒良驹一事来看,李善与陛下之间是有交流渠道的。
这个渠道自然是平阳公主……否则这位也不会贸贸然赶来两仪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