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初唐峥嵘_分节阅读_第281节
小说作者:狂风徐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9:26
  但李高迁举告刘世让暗通突厥的奏折,还在门下省里放着呢,这叫证据确凿。
  看李高迁脸现喜色,李善咳嗽两声,“倒是有一事有些麻烦,高迁兄需要尽早斡旋。”
  “还请怀仁……”刚松了口气的李高迁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曹船佗已然入京……”李善同情的看了眼李高迁,“小弟在马邑得知,当日马邑城破,曹船佗被突厥生擒。”
  “什么?!”李高迁猛地从坐榻上蹦了起来……啧啧,都快五十岁的人了,腰力还挺强。
  蹦起来的李高迁没有其他举动,呆若木鸡的站在那……后知后觉的他现在当然猜到了,八成是突厥使的反间计,去岁刘世让不在,颉利可汗第一次大规模攻入河东,前年颉利可汗也是大举入侵,就是被刘世让死死拦住的。
  “郁射设生前提起,是欲谷设放回曹船佗。”李善轻声道:“此事小弟在密信中不会提及……”
  “元普知道吗?”
  “知道,但他如何敢得罪太子。”李善使了个眼色,这种事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但知晓曹船佗被突厥生擒一事的人不少……只怕难以久瞒。”李善作势想了想,“高迁兄要不要和太子提一句?”
  这么冷的天,李高迁汗如雨下……因私怨而中突厥的反间计,险些害死方面大将,虽然刘世让是各方势力公推出来背锅的,但这不是现在局势大变了嘛。
  说不定还会有人琢磨,李高迁这厮是真的中计了吗?
  会不会是顺水推舟?
  李善劝道:“小弟这边必然守口如瓶,崔舍人、元普、道玄兄都无需担忧,但此事还需……”
  “多谢怀仁,多谢怀仁。”
  “嗨,就算是中了反间计,高迁兄如今不过骠骑将军,大不了索性辞官。”李善一步步的将李高迁往坑里引,“反正不过骠骑将军,圣人念及旧情,又有太子说项,起复想必不难。”
  李高迁眼睛一亮,这的确是个法子。
  抢在事情被戳穿之前,自己以刘世让雪夜袭营,斩杀郁射设为由头,惭愧辞官归隐……日后再闹出什么,按照惯例,这脏水不太可能再往自己身上泼了。
  而自己身为元谋功臣,有太子为后盾,日后起复……再不济等到太子登基,自己再起复!
  嗯,这就是李善挖的坑……脏水是泼不到李高迁身上了,那也只能泼在附名举告刘世让叛国的襄邑王李神符身上了。
  来回踱了几步,李高迁蹲下身子,低声道:“襄邑王两日前上奏,刘世让或已叛逃投敌,引突厥南下马邑坏招抚事……”
  正在喝水的李善被呛的一阵剧烈的咳嗽,哭笑不得的和李高迁对视。
  李神符是拼了命要把锅砸在刘世让头上,而刘世让以干脆利索的行动洗刷身上的污名,李善和李高迁是想把锅转移到李神符头上。
  现在好了,李善、李高迁还没真正开始行动呢,李神符就迫不及待的,主动的,殷勤的非要把锅背起来。
  各种事都议定,李善将终于心定下来的李高迁送出门,外面还是风雪漫天,披着蓑衣撑着雨伞根本没什么用。
  李高迁脸现忧色,他生怕李神符遣派入京的信使被风雪所阻,不会被追回来吧?
  而李善脸色也不太好看,如此大雪,刘世让那三千旧部顺利的到了马邑吗?
  就在此时此刻,马邑城外十里处,风雪之间,两军对垒。
  欲谷设终于抵达马邑了。
  苑君璋、刘世让领五千兵北上对峙,既不敢退,也不敢攻……毕竟苑君璋全军上下依附突厥多年。
  要求交出李善……苑君璋脸上满是苦涩,如果欲谷设提前两日抵达,那一切都好说,反正李善在,而且还有郁射设、结社率顶在前面,用不着自己操心,但现在……
  自己斩郁射设头颅投唐,受封芮国公,身携铁劵……李善当夜已经将话说透了,投突厥,生死难料,投李唐,余生无忧。
  历史上这时候的苑君璋还有些雄心壮志,但经历了这两个月李善以商道挖墙角之后,苑君璋已然心灰意冷。
  但苑君璋心灰意冷,但他的部将并不都这么想。
  原本苑君璋麾下第一大将是高满政,后来两人反目成仇,苑君璋提拔云州人郭子威上位,此人乃是当年云州割据势力郭子和的堂弟,武德二年郭子和投唐,赐姓为李,爵封郕国公,而郭子威与郭子和分道扬镳,投向了苑君璋。
  郭子威看着苑君璋的脸色,试探道:“苑公,今日何以为之?”
  “馆陶县公早就回了雁门关。”苑君璋叹了口气,“他有本事就攻破雁门关,任他将李怀仁千刀万剐……”
  “但贵人不信……”郭子威苦笑道:“这位可是颉利可汗独子,据说在那位县公手里也吃过大亏。”
  苑君璋也是无语,使者已经来回三趟了……无奈对面的欲谷设就是不信。
  欲谷设已经知道了马邑事变,他暗暗欣喜于郁射设、结实率之死,也不在乎苑君璋投唐,他要的只是李善而已。
  在欲谷设想来,如此大雪,李善反身雪夜袭营,斩杀郁射设、结社率,逼迫苑君璋投唐……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不会那么快回雁门关。
  嗯,李善在功成之后,的确不会那么快回雁门关,肯定要和苑君璋细细商议诸事,至少要等到刘世让旧部入驻马邑之后……可这不是郁射设告知李善欲谷设南下了嘛。
  如今郁射设魂归地府,结社率现在只怕都到了五原郡了……欲谷设自然想不到苑君璋是真的交不出人来。
  三千突厥骑兵作势来攻,苑君璋颇为无奈,他倒不怕对面来攻,麾下五千兵丁,其中虽然只有一千骑兵,但如此大雪,骑兵的威力大幅度下降。
  郭子威侧头看了眼苑君璋另一侧的刘世让,低声道:“欲息贵人怒火,下属倒是有一计。”
  “嗯?”苑君璋愣了下立即察觉到了郭子威的意思,将刘世让交出去,也算是个交代。
  这时候,苑君璋想起了李善临行前所告诫的那几句话……真是算无遗策啊!
  当日,刘武周卷入颉利可汗、突利可汗之间,惨被斩首,而自己受颉利可汗笼络,领刘武周旧部,就此占据云、朔两州数载……自己可以,郭子威也可以。
  苑君璋嘴角挂起一丝冷笑,但还没等他想好如何处置,对面突厥阵中一阵骚乱。
  “怎么回事?!”
  前方斥候回报,约莫七八百骑兵突然从风雪中现身,出现在突厥大军侧翼,乘着风势杀了进去,突厥军大乱,阵脚松动。
  “是援军!”
  刘世让高呼道:“是雁门援军!”
  不等周围反应过来,身披明光铠的刘世让双腿猛踹马腹,手持长槊,趋马狂奔出列,单骑冲阵。
  刘世让这么一冲,军中不明就里的士卒一阵混乱,不少人都跟在了刘世让身后。
  苑君璋暗咬牙关,身子一侧,拔出了腰间佩刀,直直戳入了郭子威腹部。
  “杀!”
  十一月十四日,颉利可汗之子欲谷设率三千突厥骑兵逼至马邑,刘世让胞弟刘宝率部来援,先乱敌军,后宜阳县侯刘世让率先冲阵,芮国公苑君璋亲自上阵,击溃突厥骑兵,斩首八百,欲谷设败退云州。


第四百三十五章 效果斐然
  马邑大捷的战报传到雁门关的时候,李道玄是长长舒了口气,他见过太多的地方军阀忽降忽叛,当年夏县之叛,曾经一度险些让诞生不久的李唐王朝覆灭,为此圣人难得的下了屠城令。
  不管日后如何,但此次苑君璋与刘世让联手击溃欲谷设,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苑君璋投唐的诚意,也证明了李善、崔信招抚的成功。
  李道玄战场豪烈,平日端谨,但心思并不深,在山东一战之后,他已经全身心的投在李世民这一边,多次在李世民面前举荐李善,又多次在李善面前赞誉李世民。
  特别是这一次,圣人李渊下令搜捕刘世让家眷,并召刘世让回京问罪,李世民暗地里给李道玄去了一封信,问起雁门战事……李道玄在回信中将李善夸的天上没有,地上无双的。
  实际上,李世民一直通过凌敬和李善保持联系……并不需要通过李道玄。
  昨日李善将李高迁送走之后,李道玄登门造访……言辞中提及李高迁为东宫心腹,话里话外的意思很明显。
  但李善虽然视李道玄为友,但并不希望对方知晓自己投入秦王门下,如今天策府内,除了李世民本人之外,只有凌敬、杜如晦、房玄龄、长孙无忌知晓,后三人都是贞观年间的名臣,而且是玄武门之变的主要参与者和谋划者,李善还算信得过。
  但又不方面直言拒绝,所以今日索性和崔信去了代县城……当急信送来的时候,李善已经抵达城外。
  李善看了战报,摇头笑道:“刘宝为人蛮撞,但这次倒是恰到好处。”
  刘宝是刘世让胞弟,今年才三十一岁,一直是刘世让的副手,这次若是他人领兵,只怕要顿足,但刘宝却径直杀入突厥阵中,这才引出了这一场大战。
  崔信看完战报点点头,“此为盖棺定论。”
  李善笑了笑,这一战胜负其实不打紧,只要打了,那就是盖棺定论,证明了苑君璋的诚意,也证明了自己和崔信招抚的成功,更证明了刘世让的忠诚。
  “告诉淮阳王。”李善嘱咐信使,“大雪延绵,稍迟战报入京……呃,索性让崔舍人携战报回京。”
  崔信先是奇怪,随后脸一板,“何必如此?!”
  在崔信看来,这是李善为他敛功……若不是招抚得力,苑君璋何能击溃突厥?
  李善微微摇头,“为世伯……只不过顺手为之。”
  他是想起了去年山东一战,数份捷报送入长安的先后顺序,很是巧妙,几巴掌下来将李建成的脸都扇肿了……那是凌敬的安排,自己这次也可以学一学。
  将信使打发回去,李善陪着崔信继续向东,今日大雪已停,但积雪仍厚,放眼望去,银装素裹,但并不是白茫茫一片。
  正值黄昏时分,路旁村落中炊烟袅袅,有孩童嬉戏玩闹,有老者谈古论今,有青壮扫雪清理道路。
  李善怀里的小狗探出头来,呜呜的叫了两声,引得两只狗冲着李善一阵狂吠。
  “滚开!”一个汉子轻轻两脚将黄狗踢开,单膝跪地,“拜见明府。”
  声音传开,周围人都看了过来,纷纷拜倒在地,“拜见明府。”
  “小心湿了衣裤,都起来吧。”李善翻身下马,抱着小狗笑着上前,指着为首的汉子,“某记得你,是第一批迁居来的……云中县范家,对吧?”
  “明府好记性。”汉子起身笑嘻嘻的说:“听闻明府此次大破突厥,逼迫苑君璋来投?”
  李善横了一眼,避而不答,指着村落,“屋子可还保暖?”
  “村中好些人觊觎呢。”汉子脸色变了变,“这边还行,但有的村落……”
  八成是以为自己真的陷在马邑了,李善心里有数,脸色不变,只鼻子哼了哼,“存粮可还够吃?”
  “约莫够吃。”汉子答道:“只是唯恐春耕少良种。”
  “不碍事,此事某有安排。”
  “均听明府指派。”
  李善随意发问,心里还算满意,迁移百姓,虽是弱敌之策,但更重要的是补足代县人口……如今看来,效果斐然。
  还真苦了马周了……李善只是规划了个大概,后面两个月都常驻雁门关,具体的事务都是马周在掌总。
  不远处,崔信正和几个老者叙谈,眼角余光时不时扫向李善。
  “明府授田予宅,又补发口粮,实是一县父母。”一个满头白发的老者叹道:“听闻秋收之际,明府亲自下田抢收……”
  一旁的老者叹道:“满县皆言,此生未见如此父母。”
  崔信环顾左右,心生感慨,他虽然还是第一次来代州,但山东遭战事十余年,知晓民间之凋零散乱,而代州战事频繁更甚山东,却见村落兴旺,人烟繁多。
  聊了一阵后,李善、崔信继续东行,此时天色放晴,晚霞云集,远远望去,绚烂生辉。
  崔信手持马鞭指着远处,“此即霞市?”
  李善笑着点头,“不过民间戏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9页  当前第28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1/7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初唐峥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