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本人就是当年开拓台湾的领军人物,可以说,台湾能像现在这样,沿海地域被开发,而且人口也从以前的不毛之地,变成五六万上下。
他和当初的老大颜思齐,是主要经手人。
可以说,郑氏一家和台湾的渊源都很深,当初的郑芝龙,就是在颜思齐死后,接手对方在台湾的产业旧部,才逐渐从昔日小马仔,慢慢变成大佬。
天启六年到七年,福建遭遇了严重的旱灾,百姓全部流离失所,郑芝龙抓住这次机会,招募了很多流民前往台湾垦荒。
还打出了“一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的“福利待遇”,结果很多走投无路的百姓都坐着郑芝龙的船来到了台湾,为台湾的开垦建设做出了很多贡献。
现在台岛上不少人口,都是郑芝龙当年倒腾过去的。
只可惜后来郑芝龙被朝廷招安,也就慢慢放下了经营台岛的想法,以至于被荷兰所趁。
“那现在郭怀一在哪?”
朱由榔接着问道
赵纪指向地图一点道
“大约在南社附近,荷兰人正在联络拉拢各个土着部族,逼迫他们出人,和荷兰兵一起北上围剿郭怀一。”
这些消息,都是前几日,两艘刚好在双溪口停泊补充的福建商船,听闻岛上起义消息后,惊惶之余,连忙回撤澎湖,遂而带到福建。
现在的情况,可能又有变化,就不得而知。
“说说吧,一句话,能不能打。”
朱由榔了解完大致情况后,便回过身来,向在座诸多将领和相关决策人员询问。
宰相那边刚才已经通过气了,主持财部、户部、通贸署、督商署工作的大明财神爷张同敞明确表示,只要尽量在三个月内结束,不要影响到福建、广州市舶司的商船出行就好。
不过朱由榔还是让对方做好市舶司方面的调整工作,原本属于荷兰的份额可以暂时交予葡萄牙和英国。
至于其他的,就不是宰相们能做决定得了。
作为“总参谋长”的李过表态
“这几年海军预算可是充足得紧,臣每月都得听下面的弟兄唠叨,如今正是用武之时啊。”
“海军今年军费还有剩多少?”
“今年批了三百六十万元,这才年中,起码还剩两百万的余额。”
朱由榔闻言颔首道
“那便只让财部多批五十万的特别军费,记得在审计署留案,张同敞那边朕已经说过了。”
解决完能不能打的问题后,朱由榔又转向枢密院海军署的陈泽
海军都督郑成功带兵在外,陈泽作为海军署都承旨,本来就是专门作为参谋官,留在中枢以备咨询的。
作为参谋,当然不能只是空口白牙
陈泽很快拿出一份连夜草拟《对台作战草案》
朱由榔细细批阅,并不长,大约万余字,简要叙述了目前海军能够动用的力量和台湾荷兰人可能反击的军力。
同时陈泽也在旁解释道
“从锦衣卫方面提供的情报看,荷兰人在台湾军力总数大约在一千人至一千五百人左右,武装战船二十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其陆军不是我们的对手,眼下可直接出动的海军步师两个营,装备近三千支新式步枪,另十二门轻型火炮,一旦登岸,必是摧枯拉朽。”
“只是战船方面比较麻烦,据了解,对方这二十艘船,虽然只是商船改装,但火炮装配量均达到十二门以上,目前我军同等火炮装配量的战舰,也只有六十八艘。”
朱由榔一目十行,看完文件后问道
“也就是说,就目前而言,快速解决掉台湾岛的荷兰人应该没有太大问题,那这件事的风险到底在哪里?”
还没等陈泽说话,一旁忙着献殷勤的郑芝龙就已经开口了
陈泽自然也乐得闭嘴
其实论起对西洋人的了解,郑芝龙才是这个时代大明最前沿的人。
毕竟人家是真的会说荷兰语
“陛下,台湾岛上这点人,只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个分支,关键在于更南面巴达维亚那边的总督府态度。”
朱由榔皱眉
“荷兰人在巴达维亚军力很强吗?”
郑芝龙连忙解释
“其实没多少人,但战船厉害,红毛鬼的夹板船,能配备二十门以上的火炮,这玩意虽然我们也有,但数量毕竟落下风。”
“有多少?”
“额,据臣以前了解,大概不下五十艘吧。”
李定国对海上的事情不甚了解,皱眉问道
“荷兰人这么少,哪来如此多水手控制这么多船?”
朱由榔却是知道的,摇头道
“不都是荷兰人,其中超过一半,都是爪哇、安南等地的土着水手。”
“陛下圣明!”
郑芝龙连忙送上马屁
“洋人最喜欢用这招,其实自己没多少人,但就是善于挑拨分化土着。”
现在问题明确了
打台湾是小事情,顾虑在于更南方巴达维亚方面的荷兰人主力动静。
其实,纵使这年头荷兰人再怎么“海上马车夫”,再怎么成千上万的军舰,能对大明造成威胁的力量,其实很少。
原因非常简单
因为改良蒸汽机还没发明,苏伊士运河还没开通
别看那些个西洋舰队看起来流弊,你能把无敌舰队开到台湾来嘛?
肯定不能,当年郑和走到非洲东海岸,都得沿路几十个国家,靠岸补给。
从欧洲到这,得先沿着非洲西海岸,绕过好望角,由马达加斯加,一路北上,横跨印度洋,再从中东,经由印度、东南亚、南海,最后才能跑到朱由榔眼皮子底下。
这一路上别说补给,风浪都能给你拍没一大半。
所以这个年代,西洋诸国能够投送到东亚的,只能是极其微薄的力量。
当然,同样的道理
现在大明五十万装配先进火器的正规军,毫不夸张的说,可以吊打整个欧洲。
但你朱由榔同样也不能把这五十万大军开到阿姆斯特丹啊,你又不是成吉思汗,明军又不是游牧部落,是要补给、安置、粮饷、兵源的,打阿姆斯特丹?怕大军还没走到嘉峪关,下面的将士就已经“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了。
上一个这么干的煞笔叫做杨广,坟头草都有几丈高了。
这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意义
蒸汽机,能把成百上千的战舰开到地球任何一个角落,能在一两个月内,就把几十万陆军投送到万里之外。
所以,朱由榔其实比郑芝龙更明白荷兰在十七世纪的实力有多可怕
但那又如何?
有本事你跳过来打我啊!
能把什么天下无敌的荷兰联省舰队,别说开到南海,能开到印度,朱由榔都给威廉二世磕一个。
“那就打!”
朱由榔将作战草案拍在桌上,正色下令。
第28章 第一次交手(上)
当然,战争的事情,肯定还是要过问一下前线统帅。
很快,枢密院拟定的草案连夜发给了正在宁波的郑成功
郑成功接到后,当即表示同意
大明的战争机器,经过四年多的平静后,再次小规模的运转起来
毕竟对付一个区区台湾,还用不着大费周章
郑成功先后传令驻于舟山的东海舰队甘辉部,向驻于泉州的南海舰队冯信部靠拢。
准备分南北两路夹攻台湾
并令甘辉部出发前,把宁波的海军步师两个营搭载上。
这四年来,海军简直是枢密院亲儿子,军费愈加阔绰,扩张很快。
载炮十二门以上的主力炮舰,达到六十八艘
这已经相当不错了,六十八艘炮舰,得装备近九百门新式火炮,这个数量可以武装陆军近二十个炮营,就算一个师一个炮营,相当于御前五军的综合。
其中三分之一都是最近两年下水的新船
是船舶公司参照西洋夹板舰建造新式双桅、三桅帆船。
过去大明的战船,没有确切的等级分类,前年枢密院海军署主持,正式制定了战舰分类。
主要是以载炮数量作为区分
六十四门以上为甲级,四十八门以上为乙级,三十二门以上丙级,二十门以上丁级,十二门以上戊级。
再往下还有四到十门的己级,但已经不能称之为炮舰了。
眼下,海军手中,甲级自然是一艘也没有,放眼全世界,恐怕也只有欧洲那几家有,乙级倒是有一艘去年开始建造,尚未下水,算是船舶公司的一次尝试。
丙级两艘,为当年郑芝龙从荷兰人手中俘虏的战船改造
丁级十二艘,六艘为近年新造
戊级最多,有四十多艘,算是此时的海军中坚船型
再往下,也有五十多艘戊级以下的带炮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