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能怪赵泗,郦食其纯一个酒蒙子,基本上只要空下来小酒就不会离嘴,整天醉生梦死,赵泗找郦食其甚至不比去捉郦食其的时候来的简单。
“先生不知醉到哪里去了。”陈胜接过话茬。
值得一提的是,郦食其和陈胜吴广二人相处的不错。
高阳酒徒郦食其主打的就是一个狂傲,他虽然认可张苍和陈平的学识以及才能,但是个张苍陈平的交流大多集结于政事和学术,若论私底下的相处,反倒是豪气干云的陈胜更对郦食其的胃口。
陈胜吴广也是妙人,俩人基础薄弱,学习书籍文章总有不懂之处,政事也看的不太明白,和郦食其成为朋友以后就免不了主动请教,郦食其倒也不藏私,陈胜吴广二人从郦食其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眼下已经进化了一个层次。
“还是太过清闲了一些……”赵泗摇了摇头。
“你们都是有大才能之人,受我供养,成为我的门客,却不能让你们及时的展现自己的才能,委实是我的过失。”赵泗摇了摇头。
赵泗并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他本质上收集这些人才也是为了集邮,尤其是在得知迁贵令是由李斯主持以后,赵泗捉人本质上也只是想要通过自己对历史的了解来为大秦挖掘一下可用的人才。
最先捉的是陈胜吴广,赵泗想过举荐二人,可是二人学问太浅,需要深造一番。
后来捉到了张苍陈平以后,赵泗第一时间就去询问了张苍和陈平的意见,打算举荐二人为官,不过被陈平拒绝。
赵泗没有打造自己势力的觉悟,但是张苍要帮赵泗打造一个良好的班底,在经过商讨过后,赵泗招揽门客以后的人事任命大权就落在了张苍手中。
说人话就是,张苍负责分辨门客的潜力和才能以及擅长方向,适合哪些官职哪个部门,然后提交给赵泗,赵泗再去找始皇帝举荐小小的走个后门。
“主公所说的正是我想说的。”张苍笑了一下。
“动则勤,静则怠,终究还是要有实务傍身。”
现在张苍已经摸清楚了未来要做的事情,也摸清楚了赵泗手底下人的水平和能力以及为人,现在就到该安排工作岗位的时候了。
除了张苍本人有过入朝为官的经历,陈平,陈胜,吴广,郦食其,四个人都缺少实务锻炼。
至于新来的韩信,暂时先观察一段时间吧。
张苍带着赵泗离去商议,初来乍到的韩信被热情的陈胜吴广接纳,并且询问赵泗和韩信之间相见的过程。
这俩货主要是想打听一下韩信是不是被绑来的。
……
“陈胜吴广,血性太甚,若去为官,难免会有过失,然而此二人豪气干云,胆气远大于旁人,又有一腔血勇,主公可以举荐他们进入黑冰台。”张苍认真的帮助赵泗进行分析。
陈胜吴广虽有潜力,但最重要的是那一腔血勇和放荡不羁,官场之中的繁琐和规矩反而会束缚住他们。
黑冰台御前听命,直属皇权,既要刺探情报,又有缉拿审讯抓捕之权,不受官场束缚。陈胜吴广这般豪气干云一腔血勇的汉子在这里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才能。
赵泗点了点头等待着张苍的下文。
“郦食其虽是儒生,修的却是合纵连横之术,能够申明利弊,鞭及内里,而且他生性放荡,不拘小节,入朝为官,或许会有错失,主公可以举荐郦食其为典客官。”张苍继续说道。
赵泗再次点了点头,张苍的评价是毋庸置疑的。
历史上郦食其以三寸之舌游说列国,为刘邦建立灭秦抗楚“统一战线”做了重大贡献。
至于治政和出谋划策的才能,郦食其倒是不缺,可是以他放浪形骸的性格,恐怕也难以适应官场规矩,多有掣肘。
倒不如成为典客官,继续发光发热。
恰好现在匈奴递交降表,成为大秦的臣属国,边郡只见的争斗将全面的从兵戈之争化为口舌利益之争。
东胡,月氏,匈奴,三者权衡,甚至还要考虑极西之国,游说各国,为大秦争取最大的利益,这正是郦食其最擅长的事情。
“至于陈平,主公可以举荐他为小吏。”张苍笑了一下。
“啊?”
“陈平的才能如何只担任一个小吏呢?”赵泗疑惑开口。
“正是因为他的才能太高了,就连我都不敢说能够稳稳的压住他,他如今年纪轻轻,倘若贸然入朝为官,恐怕难掩心口傲气,况且他学术虽深,但终究是纸上谈兵,眼下最缺少的,恰好是那些微不足道的细微之处的文章。”张苍做出了解释。
“大概明白了,只是这样,陈平心中会不会……”赵泗面露难色开口。
没办法,不患寡而患不均,赵泗手底下人才多是多,但是个个都是心高气傲的主,安排职位,也得考虑他们自己的内心想法。
“主公大可以放心,让陈平为吏这件事,我已经和陈平商议过了。”张苍笑着开口。
“主公只需要向陛下举荐即可了!”张苍拱了拱手行礼。
“你呢?”赵泗问道。
张苍说了所有人,却唯独没说自己。
“不急……”张苍笑着摇了摇头。
相比较于当官,张苍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譬如,做好赵泗的管家,让他手底下的门客形成一道紧密的同盟阵线,为赵泗接下来的每一步路出谋划策。
赵泗点了点头。
张苍那是真好用啊,妥妥的外置大脑。
让赵泗来,赵泗就算是带着历史知识一时之间都难以安排好尽善尽美的职位。
张苍把一切都安排好了,接下来就只需要等待赵泗前去找始皇帝走后门举荐即可。
这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赵泗做的人事任命规划是不算数的,最终还是要看始皇帝的意思。
那么问题来了,始皇帝,会同意自己的举荐……么?
第七十二章 胡亥沦为笑柄,赵高黑化在即。
赵泗正在和张苍商议用人事宜,而另一边,胡亥的车架之内,赵高神情阴郁。
过完新年以后,始皇帝对赵高就愈发疏远。
虽然赵高中车府令的职位暂时没有变动,但是以前一些专属于赵高的工作始皇帝开始交给其他人去做,甚至于始皇帝已经很少召赵高王前听命了。
这让赵高感受到了很严重的危机感。
当然,胡亥也并不好过。
自从东郡刺杀胡亥原形毕露以后,很多人都开始不认可胡亥,甚至视胡亥为王室的耻辱,始皇帝也愈发疏远胡亥。
老秦人的王室,可以谋逆,可以篡权,但唯独懦弱不可被容忍。
面对刺杀,胡亥作为王室之子,不仅没有拔剑相向的勇气,甚至被吓得仓皇逃窜,高呼父皇救我……
胡亥的懦弱一度成为了秦国的笑柄,刺杀始皇帝的魏氿父子博得了天下人的赞誉,而胡亥的懦弱成了刺向始皇帝的一把利剑。
呦,愿来嬴政的儿子是个软蛋啊!
“东郡之行,我酿下大错,如今天下人耻笑于我,也令父皇蒙羞,我又该如何弥补呢?”胡亥叹了一口气。
“真正的大丈夫是知耻而后勇的,公子能够认识这些,就更应该勇猛精进。”赵高沉吟道。
赵高很不想安慰胡亥,但是他必须得安慰,没办法,哪怕胡亥再怎么不堪,但是从他出手推着胡亥展望那个位置的时候,他就已经和胡亥绑定到了一起。
胡亥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出行之时的忐忑和壮志踌躇,到如今的声名狼藉,快的令胡亥反应不过来。
“老师……算了吧,我,把握不住。”胡亥退缩了。
现在的他又有甚么资格去展望那个位置?
尤其是在自己声名狼藉的情况下,大哥又在上郡击溃匈奴立下大功。
不管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扶苏的位置都几乎是板上钉钉了。
退一步说,就算是扶苏再一次触怒始皇帝,胡亥也没有半点机会了,始皇帝又不止两个儿子,就算没了扶苏,现在也轮不到成为了大秦王室耻辱的胡亥。
“自甘堕落并不可取。”赵高摇了摇头。
“我酿下大错,如今又如何敢在奢望那样的事情?如今我只希望父皇能够原谅我罢了,大哥对我很好,我只希望等到大哥继位,安安稳稳的做一个封王即可。”胡亥摇了摇头。
胡亥对于扶苏还是很信任的。
扶苏在兄弟之间广受好评,备受信赖,这也是始皇帝迄今为止虽然没有立储,但是扶苏依旧众望所归的原因。
十几个兄弟都服扶苏。
胡亥为本能的信任扶苏。
但这种想法不是赵高想要的。
“公子啊……”赵高幽幽叹了一口气。
“长公子因为分封之事屡屡触怒陛下,而公子又犯下大错,如今又令王室蒙羞,哪里还有封地可以获取?”赵高开口道。
胡亥为之一愣,神情有些僵硬。
尔后复又丧气的哀叹。
“就算如此,这也是我的过失……”胡亥消沉的回答道。
争?拿什么争?
胡亥又不是傻子,这种情况下他还有甚么资格去争?
去赌一个必输的结局,对于胡亥而言还不如等着大哥善心大发继位以后赏赐自己一块封地比较实在。
赵高没有再说了,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他当然不是推着胡亥在这种极度劣势的情况下去让胡亥继续竞争储君之位。
如今的局面,胡亥的处境可以说是神仙难救。
通过正常的政治手段和运作,胡亥已经失去了获胜的可能。
他需要的,只是在胡亥心中留下一个楔子,而不至于全然消沉,再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幻想。
他不需要胡亥多有能力,他需要的是在机会到来的时候,胡亥必须要能够站出来。
赵高和胡亥辞行以后,复又巡视了为始皇帝负责衣食住行的内臣,车架、御厨、悉数召见巡视。
按道理来说,宫中的御厨,御医,车马,使女,基本上全在赵高的掌管范围之内。
虽然随着始皇帝的逐渐疏远赵高的权利有所丧失,但是他的中车府令的名头只要没有卸任,那他就依旧是宫中最大的那个,依旧拥有着号令内臣的能力。
“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