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潦草度过的前半生,四周只有嘲笑和质疑。
韩信无数次怀疑过自己,无数次坚定了下去,今天甚至一念之差,就要自暴自弃。
在这种时候,赵泗的出现,和对他的肯定,对于韩信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韩信脱口而出的询问,也只是想确定一下赵泗的身份,然后做出一定的判断。
这样子的人生大事,思索一二,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可是赵泗压根不给他思索的机会。
“实不相瞒,将军今日救我,于情于理,我也应该报答将军,可是我甚至不知道将军的名号,将军总得给我一些时间来思索一二。”韩信沉吟片刻开口。
“我赵泗也,如今添为侍郎,随侍王前,至于思索,不用急,到了我那儿足下再慢慢想也不迟。”赵泗笑了一下。
“赵侍郎?”韩信闻言一愣。
韩信虽然才华不凡,但是交际圈毕竟在社会底层。
但是那可是赵泗啊!
“红薯土豆玉米那三种仙粮?”韩信试探性发问。
“是我带回来的。”赵泗点了点头。
哪怕赵泗到现在已经做了很多很多事情,甚至于在大秦朝堂之上还博得了君子之称。
但是落在地方,赵泗最鲜为人知的还是出海归来,带回来了三种亩产千斤的仙粮。
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大多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基本上是没有任何渠道接触到朝堂官员的。
所谓的声名赫赫,大多也只是达官贵人们之间的互捧罢了。
为官者,基本上出了自己任职的区域,认识他的人就会少得可怜。
贵族同样如此,离开了家族所在的本地,大部分百姓也不认识这个贵胄。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更容易关心一些有趣的事情,或者是和自己利益相关的事情。
赵泗带回来了三种仙粮,倡导官盐降价,推广石涅,以至于如今赵泗的名声虽然放在朝堂之上还是后起之秀。
但是倘若站在底层人的视角上来看,赵泗这个名字甚至已经和李斯不遑多让。
真正的社会底层甚至搞不明白侍郎和丞相之间的差距。
韩信就属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除了本地贵族以外,韩信能够叫的出来名字的贵胄和官员屈指可数。
赵泗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的赵泗在朝堂之上随侍王前,却从不发表太多意见,而在乡野民间,赵泗也从未触及过贵族的利益。
就目前而言赵泗的人生履历来说,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政治正确。
相比较于李斯的毁誉参半,赵泗的名声出奇的好。
最起码就目前而言,赵泗的形象还是十分正面的。
哪怕是和秦国站在了对立面的人,面对赵泗也挑不出来任何毛病。
更不用说,赵泗还随侍王前,各种光环加身,前途远大。
“臣韩信,见过主公!”
毫无意外,韩信迅速的接受了自己成为赵泗门客的事实,甚至不需要做任何心里建设。
赵泗本来就是在他最为窘迫的时候伸出援手,更不用提赵泗前途远大,同时还认可他的才华,人品名声都算是一股清流。
就目前而言,除了面前的赵泗,韩信已经找不到另一个比赵泗更好的主公了。
当然,认可赵泗为人的同时,韩信依旧很想吐槽赵泗别出心裁的招揽门客的方式。
韩信纳头便拜,赵泗也立刻回礼。
“我得足下,如虎添翼也!”
这可是韩信啊!兵仙韩信!
多多益善的韩信!
倘若是以前的赵泗,或许会觉得韩信只会人多打人少。
但是现在的赵泗,在接触了一定军事书籍,并且切身体会了精兵带队的繁琐以后,已经不再是完完全全的军事小白了。
韩信,当得起兵仙之名!
也当得起独一档的存在!
倘若项羽是战场上的一道奇迹,那韩信就是无法逾越的天堑。
但凡是能够指挥大兵团作战的,都已经是人中龙凤了,值得历史上大书特书了。
而韩信,是这群人中独一档的存在。
因为,哪怕是历史,也没有人知道韩信的上限究竟在哪里,他究竟能够指挥调度多少人,只留下了一句多多益善。
赵泗的重视让韩信感到十分舒适,昨日今日的生活好像自赵泗出现以后就被彻底的割裂开来,让韩信忍不住对未来升起了憧憬。
不过,韩信心中依旧有一个小小的疑惑。
“臣想问主公一个问题。”韩信笑了一下。
虽然这个主公未免有些不着调,但是胜在感情十分真挚。
“我不事生产,常常食不果腹,只能去人家里蹭吃蹭喝,甚至母亲去世,我都没有钱财为之安葬……”韩信顿了一下,忽然意识到自己曾经羞于启齿的事情如今已经可以坦然面对。
当一个人的才华得到了认可,自然而然就会多出一分从容和自信。
“臣往前的名声,在淮阴县,只能说是声名狼藉,可是就算如此,主公想来也应该不认识我……又是如何……?”
韩信问出了最想得到答案的问题。
虽然自认自己才华不凡,可是他甚至没有和赵泗有过任何交流,没有来得及展示过自己的任何才能。
赵泗又是如何一眼就能把自己发掘出来?
这太过于离奇,难不成就是一时兴起?那样或许又太过随缘了。
“这个啊?”
赵泗一边驱车,一边故作神秘的露出一丝微笑。
“伯乐善于相马,而我善于相人!”
赵泗用了一个略显玄幻的回答。
以他在旁人看来随心所欲的招揽门客的方式,根本不可能做出来合理的解释。
既然如此,倒不如坐稳这个相人界伯乐的名号。
第七十一章 赵泗门客的人事任命
韩信对于赵泗的相人能力表示质疑,但是又认可赵泗供养自己成为门客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韩信虽然出身卑微,却也有一身傲骨。
尽管迄今为止没有领过一次兵,打过一次仗,毕生所学皆是纸上谈兵,但是也不妨碍韩信认为自己是古往今来最为杰出的天才。
不管是白起亦或者蒙恬,都不被他放在眼里,唯有王翦,才能勉强让他正眼相待。
韩信确实不是很擅长人际交流,和赵泗同处一车,除了寥寥几句询问,大部分时候都是赵泗说,韩信听。
车架一路摇晃,赵泗带着韩信回归大巡天下驾撵之所在。
陈胜吴广二人相互搭着肩膀靠在车架旁边,张苍和陈平二人则笑眯眯的盯着赵泗归来的车架。
“有人!有人!”陈胜拍了吴广一下发出大笑。
“我就说主公此行定能捉来人才。”
“平,你认为这次主公捉来的是庸人,还是王佐之才呢?”张苍摸着胡子笑眯眯的发问。
话说回来,自从赵泗随心所欲派兵捉客的行为成为定式以后,基本上每次赵泗外出,猜测赵泗是否会捉拿门客已经成为了张苍等人的乐趣。
陈胜吴广二人赌赵泗有没有相到良才,张苍陈平二人则猜赵泗捉的门客的才能如何。
主要也是闲的,眼下张苍陈平,陈胜吴广四人都没有具体职务,整天闲得发慌,倒是郦食其不会参与这种事情,整天沉溺饮酒而不可自拔。
“这怎得猜……”陈平笑了一下,人都还没见到呢,如何评价对方的才能?
“不过,我倒是没想到,主公这次捉人居然隔了这么久。”陈平发出一声感慨。
距离捉拿郦食其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了,这让陈平很不适应。
“看来主公捉人,也并非我们猜的那般随心所欲。”张苍摇头失笑。
倘若赵泗捉人真的只靠随心所欲,也不会时隔几个月小团体才能够再添一名新成员。
赵泗大巡天下的途中没少外出,这么久才捉来第六个门客,多半是这么久的时间,经过了这么多地方,只挑出来了这么一个人才。
“这样看来,咱们之前说的,恐怕要一语成谶了。”
本来还担心赵泗随心所欲的捉人方式会让赵泗手底下的门客良萎不齐,现在看来赵泗的行为看似随心所欲,实则必然有一套内在逻辑,张苍反倒是要担心赵泗的人手太少了。
大巡天下的行程过半,大约再过个半年多时间也就结束了,大巡天下结束,基本上就要开始执行迁贵令了。
张苍要为赵泗考虑,他当然希望赵泗有足够的人手能够参与到这场盛宴之中。
“怎得都在?”赵泗笑着从车上跳了下来看向四人。
尔后又亲自扶韩信下车:“介绍一下,这是韩信,虽然名声不显,但是兵家学问造诣非常,有将兵百万之能。”
赵泗认真的给张苍等人介绍韩信,听的张苍忍不住笑了出来。
主公说话做事主打的就是一个随心所欲,张苍倒也没放在心上,将兵百万?王翦都不敢说自己能将兵百万。
张苍全当是赵泗给韩信捧场,也没有多想,白胖的脸上露出亲近的笑容看向韩信行礼。
“在下张苍!”张苍拱手行礼。
韩信一一和陈胜吴广张苍陈平四人互相行礼。
“郦食其呢?”赵泗反应过来好像少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