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520节
小说作者:东仙轩辕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5:22
  吴国金和白文议当即领命。
  刘衍直接绕过了督察部和刑部,将孔兴燮的事情定性为案件,直接交给了军情部,明显是将此事提升到了最高点,看样子刘衍是下定决心要重办衍圣公了。
  此时众人心中都在感叹:“孔兴燮啊孔兴燮,你没事跳出来干嘛,找死啊?”
  “孔兴燮毕竟是衍圣公,身份和地位在那里摆着,派人前去调查不合适。此事吴尚书就亲自跑一趟吧,也不用绕弯子,直接公开调查!”
  吴国金当即领命。
  众人再次大吃一惊,直接正面大张旗鼓的调查,这是要当着天下人的面,狠狠的抽衍圣公的大嘴巴子啊,到时候不知道会激起多大的事情来。
  此次事端结束后,不管最后的定性如何,至少衍圣公这三个字的神圣性要大打折扣了。
  会议结束后的当日,吴国金便从军情部挑选了数十名精锐,策马前往山东曲阜县。
  孔府位于曲阜城的中心,坐北朝南,迎面是一个粉白的大照壁,门前孔子像两侧,有一对两米多高的圆雕雌雄石狮。红边黑漆的大门上镶嵌着狻猊铺首,大门正中上方的高悬着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相传为大明嘉靖朝内阁首辅严嵩的手书。
  在大门两旁的明柱上,悬挂着一对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这副对联口气之大自不待言,发人深思的是上联"安富尊荣"的富字,下联"文章道德"的章字,"富"字上少了一点,"章"字中多了一笔,意思是说衍圣公官职位列一品,田地万亩千顷,自然富贵没了顶;孔子及其学说"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圣人之家的"礼乐法度",也就能天地并存,日月同光。
  数日之后,吴国金便率部抵达了曲阜县。这一路上,吴国金并没有先去济南府知会山东巡抚颜继祖,也没有与山东各地的地方官联络,而是派人去了一趟济南府,向颜继祖征调他手下的抚标营南下曲阜,作为自己的支援兵力。
  毕竟以军情部的数十人查案子还可以,要想控制偌大的孔府,以及封锁孔府庞大的产业、控制孔府众多的人口,这数十人是肯定不够用的。
  随后吴国金直接率部先一步到了孔府大门外,当吴国金递上彻查孔兴燮祸乱朝政一案的公文时,门房的脸上瞬间就露出了惊恐的表情,结结巴巴的让吴国金等人稍等,然后狂奔进孔府深处。
  这也难怪,先不说祸乱朝政的罪责有多大,光是军情部这三个字的分量,就足以让衍圣公这个级别的存在畏惧了,这就是大明锦衣卫的“变种”,谁遇到了不害怕?
  很快,衍圣公孔兴燮就带着孔府上下从正门出来,竟然亲自迎接吴国金一众。
  吴国金见状脸上却并没有太多的惊讶,虽然衍圣公身份尊贵,可自己也是朝廷一部尚书、内阁大臣,而且还是专查此案的钦差,孔兴燮自然无法在自己面前摆什么架子。
  “原来是吴尚书登门,有失远迎,还请见谅!”
  吴国金上下打量了孔兴燮一番,此人虽然只有十四、五岁的年纪,可是举止谈吐却非常的老练,完全不像是十几岁年纪应该有的。
  “这也可能是身处孔府之中,平日里见得多了的缘故吧。”
  吴国金心中暗道,嘴上则是与孔兴燮寒暄了几句,然后便大声说道:“衍圣公此前数次上书朝廷,以裁撤军备、与民休息、马放南山为由,攻讦朝廷收复汉唐故地之征战,混淆视听、扰乱民心,对朝政造成了极大干扰!”
  “此番本部堂前来,就是奉内阁之令彻查此事!”
  孔兴燮等孔府上下人等闻言,脸上都是骇然变色,想不到几封上书竟然引起了这么大的动静。
  孔兴燮更是有些手足无措,不明白自己以衍圣公的身份上书几封,朝廷的反应为何这么大?
  “这、这,大人,我、”
  此时孔兴燮的反应才像是一个十几岁孩子的样子,在吴国金锐利眼神的注视下,结结巴巴的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就在这时,济南府抚标营参将祖永海率领抚标营一部四千多人入城,浩浩荡荡的直接开到了孔府大门外。
  孔兴燮和孔府上下看到吴国金不但亲自前来,竟然还从济南府调了兵马过来,这是要干什么!
  吴国金先与祖永海寒暄了几句,然后说道:“烦请将军将孔府封锁住,从现在开始,没有本部堂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进出孔府一步。”
  “是!”
  “另外……”
  吴国金看向孔兴燮,说道:“烦请衍圣公将孔府上下的所有产业列一个清单,今日入夜前必须交给祖参将,由祖参将先行查封,等此事结束之后,再做定夺!”
  听到这些,孔兴燮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只是机械的点了点头,整个人都有些泄了气。
  随后祖永海向吴国金行了一礼,便自顾自的开始调兵封锁孔府了。
  而吴国金则说道:“呵呵,怎么,本部堂远道而来,衍圣公也不请本部堂进去坐坐?”
  “啊!”
  孔兴燮这才反应过来,急忙请吴国金入府。吴国金随即率领数十军情部的部下进入孔府内,孔兴燮心事重重的遣散了孔府上下,只留下数人跟着自己,陪同吴国金向府内走去。


第七百五十六章 质询和调查
  吴国金在孔兴燮等人的陪同下,穿过第一进狭长的庭院,迎面便是孔府中路的第二道大门,俗称二门。
  孔府的二门建于大明初年,门楣高悬明代诗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手书"圣人之门"竖匾,下有阀阅承托,门柱有石鼓夹抱。正门左右各有腋门一座,耳房一间。平时来人只走腋门,正门不开,以示庄严。
  可是此时,孔兴燮却快走了几步,招呼左右将正门打开,陪同吴国金从正面进入后面。吴国金见状却依旧面无表情,根本不予理会。
  入圣人之门后,迎面是一座小巧玲珑、别具一格的屏门,此门建于弘治十六年,门为木构,四周不与垣墙连属,独立院中,类似遮堂门。
  屏门顶覆灰瓦,门楣因悬明世宗亲颁"恩赐重光"匾额,故称"重光门"。门的四根圆柱下有石鼓夹抱,上面承托着彩绘的屋顶,前后各缀有四个倒垂的木雕贴金花蕾,故又称"垂花门"。
  这重光门在平时也是不开的,只有每逢孔府大典、皇帝临幸、宣读诏旨和举行重大祭孔礼仪时,才鸣礼炮开启。
  此时孔兴燮也许是慌乱了手脚,又要招呼人去打开重光门,却被吴国金拦下,于是众人便绕过重光门,继续向里面走去。
  重光门因独立院中,把前院和后院隔绝开来,所以又叫"塞门"。据说这样的塞门一般官司宦人家是无资格建立的,只有封爵的"邦君"才能享受此荣,故《论语·八佾》中有"邦君树塞门"的记载。重光门两面三刀侧的东西厅房,是孔府仿照封建王朝的"六部"而设立的六厅。
  为了保持与外界的联系,在内宅门专设两种传事的差役,一种叫差弁,一种叫内传事都有十几人,轮番在门旁耳房内值班,随时向外和向内传话。门的西侧还有一个露出墙外特制的水槽--石流,府内规定挑水夫不得进入内宅,只把水倒入槽内隔墙流入内宅。
  众人过了重光门,院中有一片台基,台上原有日晷等物,其后便是宽敞的正厅,这里便是孔府的大堂。
  这是历代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申饬家法族规、审理重大案件,以及节日、寿辰举行仪式的地文。
  府中正堂有厅堂五间,进深三间,灰瓦悬山顶。檐下用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麻叶头出锋,座斗斗欹,具有明代风格。大堂中央有一绘流云、八宝暖阁,正中的太师椅上,披铺一张斑瓓虎皮,椅前狭长高大的红漆公案上,摆着文房四宝、印盒、签筒。
  大堂正中悬挂着一个"统摄宗姓"匾,要历代衍圣公"统摄宗姓,督率训励,申饬教规,使各凛守礼度,无玷圣门",规定了衍圣公在孔氏家族中的种种特权。从唐代起,历代朝廷就规定曲阜县令由衍圣公兼任,到了明代以后,规定由衍圣公保举孔氏族人兼任。
  在大堂的堂内两旁及后部陈列着正一品爵位的仪仗。如金瓜、朝天镫、曲枪、雀枪、钩连枪、更鼓、云牌、龙旗、凤旗、虎旗、伞、扇等还有一些象征其封爵和特权的红底金字官衔牌,如"袭封衍圣公"、"光禄寺大夫"、"紫禁城骑马"、"奉旨稽查山东全省学务"等,每当衍圣出行时,都有专人执掌,以示威严。
  大堂之后有一通廊与二堂相连,两堂呈"工"字形。通廊里有一条大长红漆凳,称"阁老凳"。据传明代权臣严嵩被劾将要治罪时,曾到孔府来托其孙女婿衍圣公向皇帝说情,孔府主人未允。此凳系当年严阁老坐候之物。
  在大堂的后面也叫后厅,是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僚及受皇帝委托第年替朝廷考试礼学、乐学童生的地方室内正中上、下挂着"钦承圣绪"和"诗书礼乐"的大匾,两旁立着几块石碑。二堂两头的梢间,东为启事厅,西为伴官厅。
  说实话,吴国金此时走的已经有些累了,但是见大队人马依然向前面走着。再看身旁的孔兴燮也陪着笑脸向前走着,便不动声色的大步向前,心中却已经将历代衍圣公的奢华生活给骂了个遍。
  在二堂之后,有个不大的庭院,在庭院里有两棵冲天挺拔的苍桧并列两旁,还有六个石雕盆内各立一块奇形怪状的太湖石,此院的北屋即是三堂。
  孔府的三堂也叫退厅,是衍圣公接见四品以上官员的地方,也是他们处理家族内部纠纷和处罚府内仆役的场所,此院的东西配房各有一进院落,东为册房掌管公府的地亩册契,内为司房掌管公府的总务和财务;西为书房,为当年公府的文书档案室。
  此时吴国金等人进入三堂院内之后,便看到了两面的配房和跨院,上面都写有匾额。
  于是吴国金笑了笑,立即命随行的部下上前,先将东面的孔府司房、西面的衍圣公书房封锁起来,孔府内的任何人,包括衍圣公孔兴燮都不得再出入这两处。
  “将里面的账簿、记录、文卷、书册、图集等,全部就地查封,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是!”
  此时军情部的随行人马全都身穿飞鱼服样式的统一官服,一个个都是精神抖擞,每个随行人马都是人高马大、器宇轩昂的。
  在孔兴燮等孔家人的眼里,这些人马全都是锦衣卫的样貌,随着吴国金的一声令下,这些“锦衣卫”已经开始查封抄家了!
  “大人啊!”
  孔兴燮被吓得大喊一声,脸色越发的惨白,周围不少人都是面色悲戚。
  吴国金见状则是冷笑一声,一把拉住孔兴燮,说道:“衍圣公这是何意?本部堂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如果此番衍圣公只是忠心为国上书,则一切都没有问题,更不用慌张的。不过……”
  吴国金的语气突然阴冷了起来,说道:“不过如果衍圣公真的结党营私,背后还有一党,此番上书也不是出于什么忠心,而是别有用心,恐怕……”
  “恐怕传承数百年的衍圣公一脉,到了您这里就要突生变故了!”
  听了吴国金的话,孔兴燮被吓得摇晃了几下,差一点就一屁股坐在地上,被左右的族人给搀扶住了。
  吴国金见状不置可否,只是说道:“还请衍圣公继续带路,咱们找一个能够说话的地方,如何!”
  孔兴燮急忙答应下来,带着吴国金等人继续向前,众人直接进入二堂内落座。
  其实在过了三堂之后,便是孔府的内宅部分,亦称内宅院。有道禁门---内宅门与外界相隔。此门戒备森严,任何外人不得擅自入内。有历代皇帝特赐的虎尾棍、燕翅镗、金头玉棍三对兵器,由守门人持武器立于门前,有不遵令擅入者"严惩不贷"。
  而在内宅的后面,还有前上房、前堂楼、后堂楼、后花园等建筑,可见孔府规模之大、占地之广。
  此时在二堂上,孔兴燮请吴国金坐上座,但是吴国金却说道:“衍圣公乃是文官之首,理应坐在上座。”
  说完,吴国金便自顾自的坐在下首首位,孔兴燮见状也只好坐在上首。
  其余众人也纷纷坐下。
  吴国金看了看在座的众人,问道:“敢问衍圣公,在座的诸位都是什么人?”
  孔兴燮说道:“是这样的,这几位都是孔府的管事、宗亲。”
  “让他们全都退下吧。”
  吴国金冷声说道:“自有人对他们进行讯问,就不用在这里候着了。”
  几个孔府的管事、孔家的宗亲见状纷纷看向了孔兴燮,只见孔兴燮叹气摇头,众人只好纷纷退下。
  这几人基本上全都是孔兴燮的长辈,虽然孔兴燮承袭了衍圣公的封好,可是在场的几人在孔府内也是说得上话的人物。
  此时众人被吴国金直接“赶出去”,颜面上也有些挂不住,便有一人站出来说道:“吴部堂虽然是内阁重臣、军情部尚书,但是在孔府内,也要放尊重些!”
  另一人接着说道:“我孔家到底犯了什么国法,还请吴部堂说清楚,否则他日衍圣公向朝廷伸冤,部堂这边也不好收尾!”
  吴国金冷笑着问道:“这两位是……?”
  孔兴燮急忙对那两人使眼色,让二人立即退下去,同时说道:“部堂勿怪,这位是我孔府的主事孔明德,旁边那位是我孔家的长辈,虽然是远房,但也是我的叔父辈:孔曲明。”
  吴国金冷笑着点了点头,并没有回答他二人的话,只是对左右说道:“对孔府上下的质询和调查,就先从这二人开始,带下去!”
  “是!”
  随后几名军情部的人马大步上前,当着衍圣公孔兴燮的面,将孔明德和孔曲明当场拿下,押解着走出了堂上,看得孔兴燮目瞪口呆,浑身止不住的颤抖着。
  这一幕发生后,其余孔府中人纷纷退下,再没有人敢对吴国金说什么,就连孔兴燮也闭上了嘴,紧张的坐在椅子上低头不语。
  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更何况是遇到了锦衣卫的延续,当今的军情部尚书?
  待到“闲杂人等”全部出去之后,吴国金对左右部下说道:“对孔府上下的审查立即开始,不管是孔府的管事官吏、宗亲人等,还是后宅的女眷,只要是十岁以上的,全都要录下一份口供,并且要对所有人的口供进行核对,防止胡说与串供。”
  “另外,让祖参将带些人马进来,将孔府内外给我搜查一遍,任何可以的东西,不管是什么,全都立即查封起来,等候本部堂处置!”
  “是!”
  听说吴国金还要对内宅的女眷进行审问,孔兴燮顿时涨红了脸,这已经不仅仅是安危的事情了,更关系到衍圣公孔府上下的颜面。
  如果今日之事传出去,那衍圣公的颜面就真的要沦为天下笑柄了!
  于是孔兴燮猛地站了起来,说道:“部堂大人!就算是军情部锦衣卫,也要讲究证据,你们如此大张旗鼓的来到我孔府,总要有个说法,要拿出证据来,怎可如此粗鲁的骚扰孔家的内眷!”
  吴国金冷笑着说道:“说法?之前你趁着朝廷大军出征在外,趁着阁老在军中作战,几次上书朝廷,你知道有多少文官追风上书吗?你知道在朝中引起了多大的风波,给朝廷的大政方针带来了多少阻力?还跟本部堂要证据,你上书的奏章就是证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2页  当前第5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0/6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末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